关于青年本科论文范文 跟抗战中青年学生的两次徒步远征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青年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抗战中青年学生的两次徒步远征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面对祖国山河的沦陷、民族的痛楚,富有正义感的青年群体,都希望共赴国难,保家卫国,尽快加入到抗战行列之中.这其中,有两次青年学生为了民族前途,追求真理与光明的徒步远征,值得后人铭记.

跨越湘黔滇保存国粹

1937年7月7日,北平南部卢沟桥的声,打破了中华大地的宁静.战火快速蔓延,至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而此时,位于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位于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这三所培养中国青年精英的高等学府,已无法再安放下平静的书桌.危难关头,存留中国教育精髓、延续国家文脉已是燃眉之急.三所大学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紧急磋商,于8月出台《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到:

政府为使抗战时期战区内优秀师资不至无处效力,各校学生不至失学,并为非常时期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需要起见,特选定适当地点筹设临时大学若干所.

按照草案设计,临时大学第一区由北大、清华、南开组建而成,地点设在长沙.消息传出,师生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南下.1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1月1日正式开课.

但此时,形势急转,局势恶化.12月,南京失陷,武汉告急,甚至长沙火车站都遭到日军空袭.显然,长沙已非久安之地,武汉万一弃守,长沙必遭攻击,开课仅一个月的临时大学不得不迁校.

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将军,刚刚从淞沪战场撤下来,正在制定誓死保卫湖南安全的宏大计划,对迁校主张并不赞同.表示省政府将全力保证师生安全,必要时可转移到湘西乡下办学.许多学生也认为,一旦国家危急,同学们应当随时准备以身报国,要求学校改变教学方式,实施战时教育.

梅贻琦说:“一个民族,他生存的最根本价值是什么?我们都是教书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去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难道不比打仗更加艰巨吗?”

梅校长的观点,让很多反对迁校者改变了态度.1938年1月,临时大学常委会作出“关于迁校的决议”.地点确定为群峰叠嶂、日军难以进犯的云南

昆明.

但西迁,谈何容易,首先需要一笔庞大的旅费.张治中到临时大学讲演时说:

我们不否认战场上的失利,然而为了国家的荣存,我们应当死中求生.我们已经过了许多年的不生不死,以致国家成为如此.现在不容许我们再不生不死地下去了……这些时候贵校蒋梦麟先生到我那里和我商量迁校到云南的问题,我说汽车也没有,船也没有,最好要到那里去,就用两条腿走,这也是一种教育.

从长沙到昆明,3000余里的路途,让学生们用两条腿完成,这在平时,恐怕学生们会觉得不近人情.其实,在当时,青年学生们也很彷徨.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是奔赴前线还是继续读书,许多同学都在这种矛盾中纠结.校内还进行了一场关于“民族危机时刻,青年学生该往何处去”的激烈大讨论.一部分热血青年选择了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或参加战地服务队;另一部分同学向往革命圣地,悄悄奔赴西北.

为了说服学生,蒋梦麟还特邀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诚来校演讲.陈诚对同学们说:“你们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文化精英,抗战胜利后,担负着国家复兴的希望.”他也勉励学生,应当好好读书,为未来国家的复兴做准备,这样的鼓励和信念,更坚定了一部分同学与学校共命运的决心.

西迁队伍兵分三路:大部分教师及家眷、全体女生及体弱男生,采用海陆并用方式,乘船与火车,经香港辗转赴滇;冯友兰、朱自清、陈岱孙等教授乘汽车到越南,再由滇越铁路入昆明;体壮男生组建“湘黔滇旅行团”,靠两条腿,徒步完成跨越三省的远征.

学校开始组织男学生体检,体检结果分A、B、C三种:两个A,或一个A、一个B者,发《甲种赴滇就学许可证》,必须步行;两个B者,可自愿选择步行;有C者,才允许乘车或坐船.

针对此次西迁,从政府到学校都作了周密安排.布告中说:

兹经本校与湖南省政府当局接洽,概承赞助允派高级将官沿途指导,并由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本校教职员另组辅导团,与学生同行,步行计划既经各方赞助实施不成问题.

一、全体赴滇学生除女生只注射伤寒预防针外,须受体格检验(检验时并注射伤寒预防针),其体格健好者,由学校组为步行队公布之,至女生及体弱者,仍以乘舟车为便,学校除为办臻护照外,仍予以川资津贴廿元,惟经编入步行队之学生若不归队同行,学校不须发给川资及护照.

二、步行学生其沿途食宿之费,概由学校担任.

三、步行时概适用军队组织.

四、步行时被毯及漱洗之物由学校设法随队运输,其书籍衣物得交由学校另行运输.

五、步行队到昆明后得将沿途调查或采集所得作成旅行报告书,其成绩特佳者,学校予以奖励.

学校发给旅行团每位学生旅费20元,教授每人65元.准备行装要花钱,买纸、绳子、草鞋、布袜、油布、雨伞等,20元仅够一半的花销.所以,很多教职员工将自己的旅费捐出来,由学校统一调配,捐助那些体弱寒苦、成绩优良的学生.此外,每人制服一套、黑色棉大衣一件、绑腿一副、草鞋一双,旅行袋、水壶、搪瓷饭碗各一件.学校在长沙雇请了20名炊事员,自带行军锅灶.又买了三辆大卡车,其中一辆运载炊事员和炊事用具,其余两辆运载行李背包.同时派两名校医为随队医生.

为确保旅途安全,张治中特派湖南省政府高参、陆军中将黄师岳担任旅行团团长.全团分为两个大队,大队长由另外两位军训教官担任,每个大队分为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三个小队.中队长、小队长均从学生中遴选.同时,还设有辅导团,由闻一多教授等11位教师组成.

临行前,黄师岳作动员:“此次搬家,步行意义甚为重大,为保存国粹,为保留文化.”他还将此次西迁称作是中国第四次文化大迁移(第一次是张骞通西域;第二次是唐玄奘取经;第三次是郑和下西洋).他勉励大家要维护神圣的教育事业,把抗战进行到底,努力完成这一历史

壮举.

1938年2月19日下午,由336人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踏上西进的征途.

临时大学将此次徒步远征当作“多习民情,考查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的良机.临时大学经济系三年级学生余道南说:

这次远征对我等知识青年来说,可能是一次考察与锻炼,以数百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组成如此庞大的队伍,一步步地踏越湘黔滇三省,这可算是历史上的一次壮举.如果成功的话,必将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我个人平素以务实和刻苦要求自己,能不能做到这点,此次旅行正好是烈火真金的一次考验,似乎有加以记录的必要.

于是,他随身带了一本袖珍笔记本,每天休息时必将所见、所闻、所做之事如实地记载下来.

向长清是临时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学生.随团到达昆明后,他根据日记,将步行西迁的这段经历,写成《横过湘黔滇的旅行》一文,投寄到广州巴金主编的《烽火》杂志,这是最早一篇全面记录这次徒步远征的文章,刊载于1938年10月第20期《烽火》杂志.

每天,当五更时的雄鸡叫初唱之后,吹号的同学朦朦胧胧地爬起来,吹出一阵阵不十分纯熟的破裂号声.哪怕平时最爱偷懒的,在出发前的喧嚣中也只得用两只手拼命地搓眼睛,一骨碌地爬了起来,招呼着他那同伴,迅速地、小心地卷起他们的被盖,然后由一个人背到行李车的侧边,堆叠成花花绿绿的“城墙”.傍晚,遇到宿营地离公路有三四里的距离,则当从车上取了行李搬到自己的宿所之后,禁不住要发出强烈的喘息,心想:“明早上可真糟!”然而,一到平息下来,则一切什么又都忘到了脑后,只管到水溪边或者清水塘,把一双脚连草鞋一并浸在冰凉的水里.静静地回忆一天中间所见到的新奇事物.也有人从怀里掏出日记本子使劲地用钢笔书写,直到太阳隐藏了它那最后的一丝光线,大伙儿才回队,团团地围在厨房边等候吃饭.

行军的开始,的确我们都曾感到旅行的困难.腿的酸痛,脚板上磨起的一个个水泡,诸如此类,实在令人有“远莫致之”的感觉.而且那时候行军是两列纵队,一个人须提防踩着前面那个人的脚后跟,又须提防后面的人踩着自己,两只眼睛脱离不开那狭长的队伍,只好暗地叫苦而已……一路上,我们也爬够了无数险峻的山峦……远远地看到那黄褐的大道又快要翘上山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又要发生厌憎的心理.

……一清早爬起来,吃过早餐之后,就只盘算着那天的路程.出发之后眼看着路旁那矮小的路牌的号码的增加或者减少,心里面也渐渐地加多了喜悦,像是快完成了每天的任务.

行军是不分天晴和落雨的,除了在较大的城市,为了顾及同伴们考察,多停留一两天之外,哪怕是下着倾盆大雨,当集合的号音吹响之后,也只得撑开雨伞,让雨滴飘洒在衣服上出发了.穿着草鞋的两只脚浸在泥泞的污水里面,怪难受的.

除了好些人多了一副眼镜之外,我们的外表简直就和大兵一样.一路上有人说我们是,也有说是宪兵,也有说是航校学生或者从前线退回的队伍.

……奇怪的是到了第十天之后,哪怕是最差劲的人,也能丝毫不费力地走四五十里……脚板皮老了,即使赤着脚穿上粗糙的草鞋,担保不会再磨起水泡,腿也再不会感到疼痛.头和手添上一层黝黑的皮肤,加上微微的黑须,更显示出我们的壮健.

……三千多里的行程中,我们的宿营地只是学校、客栈,以及破旧的古庙.有时候你的床位边也许会陈列一只褐色的棺材;有时候也许是猪陪着你睡,发出一阵阵难闻的腥臭气.然而过惯了,却也就都并不在乎.不论白天怎样感觉到那地方的肮脏,一到晚上稻草铺平之后,你就会觉得这就是天堂,放倒头去做你那甜蜜的幻梦.

这篇文章鲜活、细致地再现了旅途中的情景.

但这支队伍毕竟不同于士兵的队伍,为了“多习民情,考查风土”,途中凡遇到名胜古迹,一定要安排前往参观.除了每天必须完成的步行任务外,有的同学还沿途收集民谣,考察地理民风.著名心理学家刘兆吉教授,当时是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学生,出发之前想到闻一多教授曾说:“有价值的诗歌,不一定在书本里,很多是在人民的口里,希望大家到民间去找”,于是,就有了利用此次旅行采集民谣的计划.

一群人,围着一个异乡的青年,有时面面相觑,有时哄然大笑,是笑语言不通,指手画脚;面面相觑,是要窥测真意.本来,一个穿黄制服的外乡人,既不是兵,又不一定是学生,跑来问长问短,是稀有的事,是可疑的事——稀有,所以舍不得让他就走,可疑,所以对他又不肯说话.

在黄子坚教授笔下,刘兆吉采集民谣的情景是这支旅行队伍中一个很奇特的画面.为了采集民谣,刘兆吉每天要比其他同学晚到宿营地,常常饥肠辘辘.于是,他就想办法,早上开饭后,铁锅里还有一层薄薄的锅巴,他揭下来一块,卷成卷,塞进茶缸,路上饿了,撕下一块充饥.一路上雨雪交加是常事,既要打伞又要记录民谣,他就用一根竹棍捆在伞柄上,将加长的伞柄捆在腰间,腾出两只手记录.当时湘黔滇疟疾流行,步行团发给每人六粒奎宁丸.为了央求老乡唱民歌,刘兆吉用珍贵的奎宁丸换取老乡的几首山歌.这一路,刘兆吉采集了2000多首民谣,平均每天采集30多首,后编辑成《西南采风录》.朱自清对此曾高度评价:“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做采风工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步行团在黔、滇所走的路线,有的地段恰恰是三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走过的路线.墙垣崖头,仍能依稀看到当年红军张贴的标语.行进到娄山关时,同学们还凭眺了当年红军打败国民党军队的战场,而在刘兆吉采集到的民谣中,就有一部分是当地百姓抒发对红军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这一切,都让青年学子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1938年4月26日,旅行团抵达

昆明.

1946年,在西南联大九周年校庆纪念会上,胡适先生对这次“文化长征”发表感慨:

师生徒步,历六十八天之久,经整整三千余里之旅程……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但是联大值得纪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西南联大的校歌,也唱出了抗战时期这所特殊大学的曲折经历.

西南联大,这所抗战时期的特殊大学,八年间培养了数千名学生,国粹文脉得以保存,这些历经磨练的青年才俊们,有许多后来成为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与文化学者.

穿越八百里秦川奔赴延安

长沙临时大学期间,在校生有2000多人,但到了昆明,西南联大开学之际,却只有600多名同学了.一部分同学弃笔从戎,奔赴前线;一部分同学回到家乡,参加救亡工作;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费尽周折来到陕北延安.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这是80年前作家何其芳对延安的描绘.

全面抗战爆发后,很多青年都希望尽快加入到抗战行列里,但却救国无门.一位叫白刃的华侨青年从菲律宾赶到南京,准备参加战地服务团.报名处冷冷清清,管事的让他去找殷实的商家作担保,并说,现在汉奸到处活动,没有铺保(旧时以商店名义出具证明所做的保证)就不让报名.一位上海青年曾回忆:在南京,什么也没有,只有老官吏、老官僚.屡屡叫我们在一个办事处里等一等,很多人就是这样走掉了.在重庆,国民党压制,打击进步力量.当时的中国,经济上,民族工业举步维艰,控制经济命脉的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军事上,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不足,正面战场接连丧失国土.这一切都使大批爱国青年对国民党政府丧失信心.

而中国却坚决抗日,主张建立统一战线.所以,所在地延安,就成为爱国青年向往的圣地.此外,延安有与国统区、沦陷区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由、平等、的宽松氛围,有“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政策.1937年,丁玲撰写的《七月的延安》这样描绘:

这是乐园.我们才到这里半年,说不上伟大建设,但街衢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的女郎;不见烟馆,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

就这样,伴着连天烽火,冲破重重险阻,“四方八面来了学生几千,活泼、聪明,全是黄帝的优秀子孙.”1938年至1939年,这股潮流进入高峰.据统计,当时来到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大约有六万人.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途径,一是通过党组织或者个人介绍;二是参加延安根据地各学校的招生考试.

当时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很多,他们有革命的愿望和抗日热情,但毕竟未经过系统的革命理论训练,也缺乏实际斗争经验,思想状况更是复杂多样.因此,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坚强的抗日干部,就成为根据地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基于这种情况,党和决定把干部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把创建干部学校作为增加抗日力量的一个办法.于是,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办起了各类干部学校,仅在延安,就先后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十几所院校,而且大都面向全国招生,在各地报刊上刊登招生简章.

1937年9月5日,陕北公学在全国发布《陕北公学招生简章》,报考地点设在西安、三原、延安等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成为负责招生工作的中心.消息经《新中华报》刊载后,各地青年踊跃报名.

1938年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的《抗战》三日刊连载了舒湮的《边区实录》,对陕甘宁边区各方面情况作了系统报道.随即,他们收到不少青年学生来信,询问抗大及陕北公学招生情况.《抗战》三日刊马上刊登了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关于抗大的来信和《陕北公学招生简章》,告诉有志于投考这些学校的青年前往延安的途径.邹韬奋还专门撰写了时评《青年的求学狂》,介绍了陕北公学的特点:课程内容切合抗战时期的需要;投考年龄扩展至35岁,使年长失学者也有机会;兼顾“具有同等学历者”,并不以文凭为绝对条件;一律免交学费;应非常时期的急切需要,学习时间只有半年到两年;毕业后“介绍各地参加适当工作”.这一系列报道对引导国统区、沦陷区的青年奔赴延安发挥了极大作用.

1940年2月,鲁迅艺术学院通过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发布了第四期招生简章,规定了考试科目,包括政治测验、政治考核和各系艺术测验.各系除考作文外,还有自己特殊的专业考试项目,如戏剧系要考戏剧常识、发音读词和表演技术;音乐系要考音乐常识、器乐、技术测验(听音、记谱、指挥、试唱);美术系要考美术常识、写生、创作(宣传画、漫画、插画任选一种);文学系要考文学常识、平时作品(一篇以上).

四川姑娘李莫愁,就是在报上看到招生简章后投奔到延安的.七七事变后的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延安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招生广告,便相约同窗好友九人,于1938年春节过后启程奔赴延安.

当时曾一再指示:“革命青年”四个大字,就是抗大学生的入学条件.抗大的招生广告从延安一路贴到西安.“革命青年来者不拒”,而且对来延安的知识分子也一律欢迎,不加过多限制.当时抗大招生名额满了以后,从延安到西安的电线杆上贴上“抗大停止招生”的消息,但还有很多青年徒步而来,他们来到延安后,仍然得到学习或工作的机会,没有一个人被拒绝回去.

为了做好接待安置工作,延安专门设立了交际处.青年学生到达后,先由交际处负责安排食宿,造册登记,然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安置,绝大部分青年都是先进入各类院校或培训班,经过学习和培训后,再分配工作.

要进入陕甘宁边区,西安是必经门户,所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起到桥梁和堡垒作用.据统计,仅1937年至1938年,办事处向延安输送的青年干部有两万人,这里成为众多爱国青年参加革命的起点.

1938年上半年以前,由于国共合作形势良好,各地青年来西安的特别多,办事处的接待工作非常繁忙,处长伍云甫不得不坐在门口接待室里,亲自接待青年学生.1938年4月,抗大、陕北公学、青训班都派人在办事处设立专门的招生点,党还批准办事处成立“招生委员会”,专门负责安排各地青年到延安的工作.很多青年流亡到西安后,食宿路费成了问题,办事处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扩充了招待所,以解决这些人的生活住宿问题.而且还对没有路费的青年学生给予补助,给予女青年乘车的便利.

爱国青年的延安之旅,最初并没有遇到过多的障碍,只需要体力的付出就能到达目的地.

当时西安到延安不通火车,路途有800里之遥,有人能幸运地搭上汽车,但大部分人都是步行,靠两条腿跋涉.那一段时间,通往延安的800里秦川畅通无阻,大批青年从五湖四海结伴而来,沿途歌声、笑声不断,路的两侧尽是长途旅行者扔下的蛋皮、粽子叶和残破的鞋子.

油画家王式廓从武汉到西安后,被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编入一个十几人的队伍,步行奔赴延安.他们穿上布鞋,带上草鞋,每天天刚亮就起程,一直走到天黑.刚开始每天走几十里路就能找到旅馆,后来要走100多里路才能找到住所,就这样,翻山越岭12天才到达延安.

电影艺术家陈荒煤于1938年9月到达西安,他运气不错,搭上一辆前往延安送棉花包的卡车.卡车开过咸阳、三原、洛川,路上去延安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年轻人都背着背包,徒步行走,浑身上下沾满了黄土.爬上这辆卡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挤在一起,在车上摇摇晃晃地颠簸着,但情绪却随着目的地的临近愈加高涨,最后大家索性扯开嗓子唱起歌来.

1938年秋,情况突然发生变化,秘密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在秦川路上分段设卡,盘查行人,先后设置了咸阳、草滩、三原、耀县、铜川、中部(今黄陵)、洛川等关卡,拦截前往延安的青年学生和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的毕业学员.一些不知情的青年被特务抓走,或是送往集中营残杀,或是强迫他们充当特务,手段十分卑鄙恶劣.1939年6月,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诡称,“招待赴陕北公学、抗大青年,帮助青年赴陕北求学”,派出特务在咸榆线上绑劫200多名爱国青年,并在咸阳北门外成立所谓“干四团特训”,公开扣押赴延安的青年学生,并让他们过着囚犯般的生活,稍有反抗,轻者关禁闭,重者或活埋.不久,在的和全国人民的声援下,有一部分青年得以逃脱虎口,到达延安.但也有不少青年被迫害致精神失常或致死.

曾经导演过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著名导演王滨,1938年4月从上海来到武汉,准备转道西安设法北上奔赴延安.他的十天旅途颇具传奇性.那时火车必须时时给军车让道,常在中途停留很久.到达河南省渑池县时,王滨在等待中闲得无聊,跑到一个土坡上晒太阳.朦胧中见有逼在胸前,原来这里是炮兵阵地.士兵将他抓去审问再三,直到意外找到一位保人,才把他释放.他和好友于敏连夜上路,整整走了三天三夜才到达西安.黎明时随着拥挤的人群下车,却发现盘缠已被偷一空,只好当掉大部分衣物.支付完车钱和店钱,只剩下三元钱.他们在街上竟然巧遇一位熟人,这位朋友慷慨地资助他们30元.靠着这笔钱,他们向延安开拔,走了七天才到达进入陕甘宁边区的第一站——洛川,友人于敏已累得体力不支.这时突然开来一辆卡车,车上一人打开车门大叫王滨,原来是一位上海电影界的同行,筹备了一些经费正准备到延安拍新闻片,于是最后两天的路程缩短为四个小时.1938年5月1日下午,他们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于敏后来在回忆录中追忆这段往事时感慨:“人生道路多曲折,信然.以视红军长征,不过是泰山与土堆之比.但是足以说明,一代青年为寻生之路的不易.”

可以说,当时每一位爱国青年都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奔赴延安的,而他们每个人的延安之旅背后,又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历经坎坷到达目的地后,许多青年都十分动情,一过边界,就匍匐在延安的土地上,用鼻子闻,用嘴亲吻,甚至躺在黄土地上高兴地打滚,那份激动的心情在不少回忆录中都有记载.

(编辑?王雪)

作者:《中国档案》杂志社副主编

青年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青年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青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当代青年杂志社

2、青年文摘杂志

3、青年文摘投稿

4、当代青年投稿

5、青年作家杂志社

6、青年博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