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愁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跟汉字的文化乡愁: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乡愁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乡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汉字的文化乡愁: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几经演变,却从未割断源流

作为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自发明之日起,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均被用作主要的文字.在历史上,汉字是从上古时期唯一传承至今,并且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而在当下,它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除了中国,在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归属于汉文化圈的地区,汉字也被广泛使用,据2011 年一项统计数据,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已达16 亿以上.

当然,在汉字数千年的流变发展中,无论从外貌形态到内涵意蕴,也曾发生过众多分歧.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楷书,时至今日,汉字仍在发展.

殷商时期,甲骨文的主要功用是记录占卜卜辞,但凡祭祀、耕种、出狩、争战,都要占卜以测天意,祭司将占卜得到的结果刻在龟甲、牛胛骨上,即对同家兴亡的大事做出最高裁决.到了周代,进一步产生金文、石鼓文,这些铭铸于钟鼎,勒刻于石鼓的文字被统称为“大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就形成了小篆,让天下人效仿.这是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统一制定标准文字颁布于世,对后世影响深远.

不过,汉字真正被定名,是起始于汉代.小篆虽在形式上精美典雅,但书写并不方便.下层文吏为了方便快捷,便将其削繁就简,化圆为方,于是,隶书应运而生.由于实用性强,此时汉字开始由高层走向民间,向全社会传播.这是一个书体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了笔法更为流畅的草书和紧扣汉隶法度的楷书,以及介于草书、楷书之间的行书.而楷书由于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被后世普遍采用,奉为习字的楷模.

20 世纪5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曾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规范和简化,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在工具书的各条目中并列简化汉字和繁体字.之后,简体字在中国内地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使用,而中国港澳台等地区仍沿用50 年代之前的“繁体字”.

一场旷日持久的“繁简”之争由此引发.恢复繁体字论者认为简化字破坏了传统文化,但支持简化字者认为:从简从俗顺应了数千年来文字发展的规律.

有学者指出,汉字从古到今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就是这样的:当汉字表达不甚明确时就适当繁化,当汉字繁化到使用不方便的时候就适当简化.

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当今世界依然在使用的文字中,只有汉字和水书( 注:水族的文字) 属于非拼音文字.而汉字最初是作为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它由图形逐渐演变为笔画,由象形文字( 表形文字) 演变成了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这种兼具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乃是独一无二的.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两者为“造字法”,中两者为“组字法”,后两者为“用字法”.

“象形”就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将其描绘出来,例如日、月、山、水.再如一个“瓜”字,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

“指事”就是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一个符号来表示另一个字.比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会意”是将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比如“人”“言”成“信”,表示人要言而有信;而“人”“木”相合,表示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

“形声”是“六书”中被使用最多的构字法.它分别用声旁和形旁表达特定的“音”和“意”.例如洋、氧、徉等,不胜枚举.

此外,还有“转注”,用两个字互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例如《诗经·大雅》云:“周王寿考”.因为在古时“老”、“考”二字相通,均可作“长寿”讲.而“假借”就是借用一字( 常借用发音接近或属性近似的字),去表达别的事物.比如,“闻”本意为听,后被假借为嗅觉动词.

20 世纪80 年代电脑应用初期,有人担心“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机”.然而,王永民用五年之功发明创制的“五笔字型”,让人们对汉字有了新的认识.在研究五笔字型编码法的过程中,王永民曾对现代汉字做出分析统计,共列出664 个部件,其中前8 个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件依次为口、人、土、日、火、犬和木.很显然,几千年来,汉字都在以“人”为本.

特别是,在甲骨文和金文里,与人体有关的图像更多,且呈现各种姿态.有站立者,如“大、立”;有侧立者,如“人’;有双腿交叉者,如“文’;有跪拜者,如“女、节”;还有屈体鞠躬者,如“句、、包”……这些词都与人和人的行为有关.

即使一些并非人所特有的事物或现象呈现在汉字里,也依然是以人体或人体部位来曲折表达.比如甲骨文的“天”,像伸足张臂的人形,在头顶处或变形为方框,或增加一横以强调人的头顶部位.《说文解字》解释说,“天,颠也”,颠即头顶,而在人的头顶上,就指向天空.

由此可见,先民们在创造文字的过程中,既以人类自身为主要的认识对象,也以人类自身为中心本位来认识万事万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就是汉字造字思维里的人本思想.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书法家柳公权是唐穆宗朝代的人.封建帝王中,穆宗当排昏君之列,生活放纵,痴迷声色.一日早朝,穆宗心血来潮,对柳公权说:“朕近时正在练字,却总感不得要领.卿对此造诣较深,可否作经验之谈?告知朕如何运笔.”

柳公权想了想说:“以小臣的体会,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心不正则笔也难正.”听上去是讲运笔之法,实则乃规劝穆宗端正品行心术,做一个明君.

正所谓“字如其人”,在古人心中,用笔之道与为人乃至为政之道都是殊途同归的.数千年来,汉字书法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南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被国人赋予了无限的想象力,甚至被视为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国时期楷书的创始人钟繇的字,被唐代书

学理论家张怀璀评论:“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而他留在历史上的形象是博学厚德;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被誉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而《世说新语》也品其人曰:“翩若惊鸿,矫若游龙”;颜真卿既“雄健”又“阔大”的“颜体”书学,一如他忠贞不二的人格,为平定安史之乱,颜真卿的堂兄、侄儿都战死沙场,而他本人最终也英勇就义……

在墨迹之间,在笔画之间,在字里行间,汉字书法就像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不但是一种人格修养的方式,更是一种承载华夏文明的艺术精粹.

( 摘自《中国青年》)

——/链接/——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书法班的第一堂课上,书法老师总会讲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执笔.只见老师端坐桌前,以拇指和食指第一节分别贴住笔杆的内外两侧,将笔捉住,中指一二节弯曲处钩住笔杆外侧,无名指的指甲根则由内向外顶住笔杆的右外侧,同时,小指紧贴无名指提供外力.五个手指,各有分工,使得笔杆垂直于纸面.这就是所谓的“五指执笔法”.

相传,“五指执笔法”是由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传下来的.此说流传甚广,却是谬误已极.署名为南宋人梁楷的《王右军书扇图》( 注: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那时军政合一,也领军,军号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 绘制了王羲之为老媪书扇的故事,图中笔杆向右上方倾斜,与现代人习见的五指执笔法的竖直状迥异,却是三指单钩.

何谓三指单钩?原来,历史上出现过的执笔法,以手指参与执笔的数量计,有二指、三指、五指之分:位于笔管外侧起勾挽作用,若只有食指,就称“单钩”;若同时有食指与中指,则是“双钩”.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就是五指双钩.

三指单钩法,自秦汉至唐代,长久被人们行用.但在唐宋以后,五指法渐渐兴起和普及.原因与坐姿有关.

秦汉之时,先民的起居方式以“跪坐”为主,正所谓“席地而坐”.到唐代,高足坐具如椅子,才渐渐普及开来.而高足桌子的出现,更是滞后于高足坐具数百年,到宋代才与其配套使用.

习惯于伏桌写字的人,大概很难想象没有桌子的情况下,古人如何写字.幸有流传下来的图像史料,可以清晰地传达古人写字的情景.其实很简单,不外乎八个字——左手持卷,右手执笔.左手持卷,书卷倾斜,自然而然,右手之笔也当倾斜,以垂直于纸卷,因此,三指单钩法是最恰当的方式.

唐代以后,因高足桌案的产生和普及,纸张平铺于书案已是平常,为使毛笔垂直于纸面,肇始于唐代的“五指双钩法”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行用,并逐渐取代了三指法,成为主流.

( 摘自《中华遗产》)

乡愁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乡愁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乡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乡愁的解读期刊 乡愁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