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北京棍贝子府花园假山分析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北京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北京棍贝子府花园假山分析

1 历史沿革

棍贝子府花园位于北京西城西海南岸,今积水潭医院范围内,原为诚亲王新府花园.诚亲王允祉为康熙帝第三子,雍正帝之兄.雍正六年(1728)被革爵治罪,雍正八年(1730)复爵,因原来的府邸已改赐慎郡王为府,故在后海西岸现积水潭医院位置另建新府,称诚亲王府,其后代世袭居此.嘉庆年间,此府改赐庄静固伦公主为府.光绪六年(1880),庄静重孙棍布扎布承袭贝子爵位,成为此府的末代府主,俗称棍贝子府.1941年此府曾经发生过火灾,1948年沁布多尔济将整座府园售予天主教会.新中国成立后,府园收归国有,据北京市规划局档案记录,20世纪50年代初,棍贝子府园的府邸部分已经被毁,花园中的水池、假山、古树和大部分建筑尚存.1956年积水潭医院在王府旧址上建成,王府花园被保留成为医院的后花园.1989年府园被列为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医院为了庆祝建院50周年,专门拨款整修了花园,加装自动水系循环及净化装置,并在园址上刻石为记.

2 现状及周边环境

现今积水潭,一般指德胜门内大街以西部分,又称什刹西海,与什刹前海、什刹后海统而称之为什刹海(或叫后三海).而现今西海周边所存有的假山,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北侧的汇通祠,另外一处位于现今的积水潭医院内部,也就是所谓的北京棍贝子府花园.汇通祠是明永泰年间建筑,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20世纪70年代因修地下铁道汇通祠被全部拆除,现在的汇通祠是1988 年重新修建而成.

故而棍贝子府中假山应是积水潭周边比较难得的保存较好的一处假山.

根据文献推断,棍贝子府园所在位置应为明代太师圃的旧址.太师圃是明国功臣徐达后人、世袭定国公的府园[1].而《燕都游览志》中载:“定国徐公别业……西筑高台,耸出树杪,目望最远,滨湖园为第一.”《帝京景物略》中又载:“环北湖之园,定园始,故朴莫先定园者.……藕花一塘,隔岸数石,乱而卧,土墙生苔,如山脚到涧边,不记在人家圃.”由此可知,在明代时园中便有池塘,且岸边置石,在西侧筑高台,俯观湖景.而后至清雍正年间新建诚亲王府,整体格局基本确定,由西海引入园中之水,形成南北向长河,河岸整体为硬质驳岸,两侧堆土为山,河岸两侧在整个场地之中地势较低,且东侧土山与园中河流之间仅留约1m的小道供人通行,山上密植乔木,人们的视线得以集中在河岸两侧的景观之中,形成了静谧的欣赏空间.

3 假山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叠山经历了秦汉时期的模仿真山,唐始呈现的写意叠山,清代以土山为主、错置以石的自然叠山风格的整体发展演变.相较于南方叠山置石多采用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明清皇家园林多用北太湖石、青石等叠山.北太湖石孔洞密布、皴皱、裂隙深刻而无嵌空,质粗色白,石质的缜润细密不如南方太湖石.但是正由于其材料拙朴,呈现出浑厚博大的气势.

棍贝子府花园水池两侧的假山以土山为主,东侧土山由一条石板辅以两侧基石形成的磴道所贯穿,直达山顶的方亭.在东侧土山的近河边缘有一处流水形成的水潭,水潭周围的石壁被爬藤所掩映,在山体绿色的背景下更显得幽深宁静.整个山体仍是以土为主,正符合清初的叠山风格.清代皇家园林的叠山多由以张然为主要代表的叠山世家“山子张”所叠,并影响后世,其叠山造园以土为主,土石相间,土中戴石,曲径透逸,颇得真趣.棍贝子府花园建造在“山子张”家族“世业百余年未替”之间,故而极可能出自张氏后人之手.

园中河岸两侧散置青石,并点缀有少量北太湖石.青石与黄石皆为棱角分明之石,不过青石也有极薄的片状节理,称之“青云片”.北方青石多横纹堆叠,状如堆云,气势连贯,青云片也有少量竖拼用作劈峰.府园整个驳岸的叠石从远处来看还是较为错落有致,形态丰富,但若是近观,就会发现青石的方向各异,且近来多采用山皮石进行修补,有稍许凌乱之感.园中水系后来向东南方向进行扩建,扩建时所用叠石也多为山皮石,东南尽端,水中有一石笋景观,是对于园景之延伸.

4 结语

叠山用石的品种、数量以及叠石手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园林叠山风格的发展和变化[2].而棍贝子府花园就极大地体现出明末清初的叠山风格,园中并未追求建筑与假山的密度,而注重整体的曲折变化、虚实对比,虽然有些处理可能在历史发展中受到破坏而显得粗糙,不过也从侧面体现出园林追求自然幽深之意向.

参考文献

1 贾珺.北京西城棍贝子府园[J].中国园林,2010(1)

2 王劲韬.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责任编辑禾初)

北京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北京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北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