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与小苏打辨不出葡萄酒好坏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葡萄酒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葡萄酒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小苏打辨不出葡萄酒好坏

随着葡萄酒消费大众化,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心自己购买的葡萄酒是否真酒,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鉴别葡萄酒方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利用食用碱——小苏打鉴别葡萄酒.那么,这个方法真的靠谱吗?

先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方法的原理.

小苏打, 一般指碳酸氢钠,其水溶液呈弱碱性(pH>7).与之相反,葡萄酒在稳定的状态下呈酸性,一般pH值为3~4,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天然有机酸,包括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正是由于这样的酸性环境,才使红葡萄酒呈现迷人的红色.红葡萄酒中主要的呈色物质是花色素,花色素是一类小分子酚类化合物的统称,这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呈色受环境酸碱性的影响很大.当水溶液由酸性变成碱性(pH值从低变高)时,颜色会从紫红色、宝石红色(pH≤5)逐渐变为浅灰色或无色( 6<pH≤7),最终变成蓝绿色(pH>7).所以,使用外源添加小苏打溶液改变pH值的方法,通过观察红葡萄酒颜色的改变,能够帮助我们判断酒中是否含有花色素类成分——如果酒液变成蓝绿色,证明含有花色素;如果酒液不变色,说明酒中的呈色物质是其他类型的色素.

加小苏打的方法只能用来分辨最低劣的葡萄酒类型—— “ 三精一水” 型——香精、酒精、糖精、纯净水,再加上一些食用色素调配出的“红葡萄酒”.这类中完全不含有任何天然葡萄汁成分,也就不会含有遇酸碱变色的花色素了.加了碱性小苏打而酒完全不变色,可以判断是无疑.

但有两类仍无法识别,第一类可以称之为“稍有良心”的勾兑——勾兑过程中添加了部分天然果汁或者花色素类色素的,这类酒遇碱仍然会明显变蓝.第二类是比较“ 高级” 的——“名不副实”型——这种也是100%葡萄汁经过正规酿造流程做出的成品酒,但利用了虚假包装手段,将其改造成更高级别的酒进行出售.这种酒,可以说“挂着羊头卖狗肉”,用小苏打却辨别不出来.

不仅如此,添加小苏打变色的方法也不能判断红葡萄酒的好坏.通常来讲,变色程度取决于花色素浓度的高低,这一般是由品种和酿造工艺决定的,然而一瓶红葡萄酒的价值却不仅仅取决于此.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支陈年的罗曼尼康帝黑比诺和一支2017年薄若莱新酒,前者由于品种和年份的原因,后者由于酿造工艺的原因,颜色均很浅,如果向酒中添加小苏打,颜色变化都不会十分剧烈,然而前者的市场是后者的近千倍.

作为普通消费者,通过品鉴的方法辨别纯勾兑的十分容易:从颜色、香气和口感方面,“三精一水”型和“稍有良心”型缺少葡萄果汁的天然香气,尤其是没有真正葡萄酒中香气和口感的层层变化,喝起来与其他勾兑饮料无异.但是,“名不副实”型,消费者和市场监管人员都难以分辨,这需要一定的葡萄酒产地和品种的知识积累,才能增加鉴别的敏感度.选购过程中,建议消费者不要一味追求低价, 从正规渠道购买.

葡萄酒论文范文结:

关于葡萄酒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葡萄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葡萄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