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晓雪印象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晓雪印象:拥抱诗神和爱神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免费晓雪印象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晓雪印象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晓雪印象:拥抱诗神和爱神

蔡 毅

一想起晓雪,我的脑子不由自主就蹦出“高富帅”三个字,用它来概括晓雪先生,是颇能传神的.“高”是名符其实的,晓雪一米八几的个子,走到哪都出类拔萃高人一等.他与人合影时,往往要朝对方侧倾身子,将就一下,这样才能降低落差,保持相对的平衡.“富”不是说他钱多,而主要是指精神才华的富有,这暂放后边慢慢讲.“帅”也是不折不扣的,文学界朋友相聚,常会讲起晓雪的风度翩翩、俊逸潇洒,有直呼“大帅哥”“老帅哥”的,有戏称“帅呆了”“酷毙了”的,女士们更是常爱猜测,说晓雪年轻时,不知曾迷倒过几多少女.著名诗评家谢冕则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说:晓雪是“令整个白族都为之骄傲的年轻英俊的美男子”.这都是闲话了,如今已年近八旬的他,经常得到的评价就是高大挺拔,“玉树临风”.

外观外在的得天独厚,其实抵不过内心内在的优越.晓雪令人称奇的是,天生一肚子的诗情画意,生来超群出众的非凡记忆.他作诗仿佛说话般毫不费力,走到哪一首首诗就随之飘出.每次采风游览,你让他发言,那几乎就是用诗说话,用诗总结.若再提供纸笔,立时一幅龙飞凤舞的书法、绘画作品就诞生于世了,那都是可以参展、卖钱或留存升值的,谁不想要?倘询问历史或某人某事,凡他经历过的,几乎就滔滔不绝地给你复述、讲解,像背诵似地告诉你时间地点,尤其是年月日,隔了几十年也可以分毫不差地告诉你,包括别、车、杜的生卒年月,鲁、郭、茅、巴、老、曹的年岁差异,其数字记忆之清晰准确,堪称一绝.与创作并驾齐驱的是评论,晓雪的评论与诗名一直是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从大学时出享誉文坛的艾青诗评《生活的牧歌》,他就频繁地活跃于诗坛、评坛,写出了大量情真意切、明丽晓畅的理论评论文章,积极参与时代文坛的建构,且有大量文辞华美的散文问世.

撇开才华本领不说,晓雪让人难以复制的是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夫人赵履珠是著名歌唱家,电影《五朵》中《蝴蝶泉边》《绣围裙》等歌曲的演唱者,其甜美润心、抒情美妙的演唱,早已随电影飞遍神州大地,传向全世界.晓雪与赵履珠的情爱,历经“八年抗战”,鸿雁传情两地书,最终完成了“诗”与“歌”、诗人与歌唱家的完美结合,那是可歌可泣颇有浪漫色彩的动人故事.其后他们孕育的两子,一彪一炯,也都成为青年才俊、社会栋梁.

羡慕晓雪才华横溢,事业、爱情、家庭美满的人看到了他成功光鲜的一面,常忽略了他经历的坎坷磨难.其实一个人成功的另一面,必然就是遭嫉恨、挨冷箭,甚至背时倒运.《生活的牧歌》给晓雪带来多少文名,随即就给他惹来了多大的麻烦,批判、斗争、下放五七干校,哪怕半个多世纪过去,也还有人盯着他写黑信告黑状.晓雪对待各种加诸自己身上的污蔑、诽谤,从来不加置辩,常常一笑了之.他说:“那么多人嫉妒你,这不奇怪,谁让你那么才华出众呢?有人攻击、诽谤,说明了你的强大;有人嫉妒眼红,说明你很优秀;有人爱你,说明你可爱.”而且在屡遭灾厄后,他不光安之若素,写下“谢谢造谣中伤者,促我百倍奋发;谢谢妒火中烧者,使我感到自豪.”而且他还会同情这些人,说“总是嫉妒别人的人,实际活得很累、很苦,很可悲也很可怜,他除了自我折磨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这不光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将敌意化为了动力,且让人感觉一种大度能容的高姿态,难得啊!

有人将此和晓雪总是微笑着面对一切,包括其评论也是多说别人的好处,极少批评视为老好人之举,似乎晓雪缺少锋芒斗志,缺乏勇敢,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如有一次我在给青年写作者讲课时,因自视甚高,讲完后还沉浸在一种自得的情绪之中,晓雪下来即提醒我:“理论要彻底,才能征服人.自己没弄懂的,不能信口开河.”我当时便听出了批评的深意,为自己的失态而警醒与脸红.此外,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十年浩劫的“斗、批、改”运动中,省五七干校突然揪出一个“最凶恶的敌人”,当调查组年轻画家孙景波反对捕风捉影将一个干部宣判为现行反革命时,会场一片沉默静寂,唯有晓雪一个人勇敢站起,表态支持他实事求是的调查,令画家感动得泪水滚落,从此结为挚友.还有武斗时文联一位同事的妻子临产,晓雪二话不说,冒着流弹横飞的生命危险,将产妇送往医院,使其能在医院顺利生下孩子.临危不惧,涉险助人,并不是为自己最离不开的亲友,仅是为普通同事、邻居,为坚持真理,从这类特殊之事,便能看出晓雪善心之下有骨气,温和微笑后面存侠肝义胆.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扬人之长,成人之美”是晓雪做人和为文的原则.他担任领导,却从无架子;他待人以诚,热情地推介过许多年轻作者及其作品,从不吝惜赞美和鼓励的词语,体现出一种慈爱的长者风范.在晓雪看来,“爱是火焰,爱是力量,爱是生命.如果没有爱,花朵会失去色彩,星星会失去光辉,太阳也不再温暖.”他对爱、诗与美的赞颂是一往情深,是终生不渝的拥抱.1988 年晓雪因与几个青年诗人谈诗论道,那些自恃年轻的诗人表示,写诗,写爱情诗是青年人的事,激起晓雪的反击,他表示,爱情不单年轻人有,我们也有.你们能写,我就不能写么?于是他很快写出十二首用炽热情感、滚烫句子写成的爱情诗,证明“爱依然在燃烧,心还是那么赤诚和年轻”.此后像积蓄多年的水库,一旦开闸,就流泻出一百二十多首记载初恋与痴情、思念与梦境、欢乐和痛苦的爱情诗.让人惊叹,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怎么还会有那么澎湃的,那么年轻的心态.

晓雪说他写过成百上千的诗篇,全部可浓缩成一个字——“爱”. 爱人、爱情、爱美、爱自然、爱诗歌,爱生活.“诗心就是爱心.有人,有爱,就有诗.”二者是完全一致的.诗人的任务就在于:以自己诗意的力量、智慧和创造,使爱广被世界.“即使身上口袋里一无所有,/ 即使家里的财产全被洗劫,/ 我仍然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因为我有你丰富深沉的爱.”怀抱这种信念的人,青春永在,诗思不竭,岁月于他就有些莫可奈何了.

晓雪一向以诗名世,但其实他写的评论也是数量最多,质量颇高的.从1956 年写作《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开始,那是他早年登上文坛的成名作.一直到近年出版的《晚晴集》,大约有200 万字,光数量在云南就占居第一位,在全国来看,也属高产.他对评论有一看法,认为评论是能够发现和挖掘许多作家自己意识不到问题的,因此写评论也是一种创造,思想的创造.因为人的内心世界是无比复杂的.他服膺马克思说的:人类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欢乐和光明,因此他无论在创作和评论中都非常重视用文艺给人们带去欢乐与光明.他的评论有种一以贯之的精神,那就是从始至终充溢着一种乐观、透明、昂扬的情绪,敏锐地发现和揭示美,热烈地歌颂与赞扬艺术与人间生活中的光明与美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如果说“生活的牧歌”是他评论的起点、基质和基调,他一直在不倦地追随着时代生活,讴歌文学和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么《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恰好可说是他毕生的追求目标、努力方向,他一生都在为之奔走呼号,大力倡扬.

2008 年2 月,六卷本《晓雪选集》问世,378 万字的作品分为诗歌卷两集,评论卷两集,散文和序跋各一集,排列在一块,厚重坚实,形成一种洋洋壮阔之景.书里蕴含着半个世纪历史风烟滚动的回声,社会变迁形象的记载,文学艺术发展跃迁的脚步,以及一个诗人、作家、评论家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它来之不易,颇为珍贵.

晓雪是个诗人,常常从诗的角度探求别人的创作之美、文本之美.他是个散文家,常常用散文笔调、散文语言来书写严肃的评论.他眼光好,特别能看到生活之美、作品之美;他心地善良,特别能用温和、宽容的态度,包容世间一切之事和一切之人.深深地沉浸于自己的评论对象之中,抓住作品的本质特征,揭示作家之心和作品之魂,以唤起人们对美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渴慕.

晓雪精力充沛,一直生气勃勃地活跃在我国的文艺和社会人生舞台上.他忠实地履行着艾青提出的主张:“尽可能地用口语写,尽可能地做到‘深入浅出’.”“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无论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他都大力倡导“诗给予人们的是力量和鼓舞,是清新的愉快的充满了爽气的艺术感受,它唤起人们心灵里最崇高、最美好的感情,它使人精神振作,朝气蓬勃,热爱生活,愿意为使生活变得幸福美满而英勇斗争.”

多年来,晓雪总是以微笑看待人事与世界、文坛与生活,以敏锐观察、勤奋写作和为时代和人民而歌著称文坛.一方面用自己整个灵魂拥抱自然,用全部情感感受着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化为诗,化为散文;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对文坛的观察,对作品的感悟化为评论,给思想以翅膀,使感性变理性.他的评论快速及时,既紧跟时代的步伐,密切关注文坛动态,又特别留意诗坛现状、少数民族文学和少数民族诗歌.他把文艺评论当作自己的一种职责,提倡让创作与评论比翼双飞.因此在扶持文艺创作和倡导文艺评论方面做出很大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成绩.

2007 年4 月,时已72 岁的晓雪被聘为云南省文史馆员.会上,晓雪把这个日子戏称为“旭日东升”的早晨,是生活、事业的一个新起点.此后他仍“每时每刻都生机勃勃,一年四季都在开花结果”,2008年向读者奉献了六卷本的《晓雪选集》,随后又陆续出版了《晚晴集》《茶花之歌》两本书及大量文章.笔耕不辍的他,还在四处奔波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当我看到他年逾八旬,依然骑辆旧单车满街跑,听他讲世事趣闻时间准确,记忆清晰,看到他与我到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时攀山石爬陡坡过峡壁毫不吃力,看到他采风过后,一首一首诗随即飘出,我就惊叹他哪些来那么好的身体,那么棒的记忆和永不衰竭的创造力?

一个人若是一棵树,这棵树能长多大?一个人若是一朵花,这朵花能开多久?一个人的才华究竟能绽放出什么光彩?这光彩能保持多久,能让多少人看见并享用?我突然就想到这一类相关问题,且充满好奇,觉得它太有价值,值得好好探究一番.

多年来关注文坛,我曾看到许多作家诗人年纪稍大,才思衰退;高峰一过,便跌落得稀里哗啦.有的落伍改行,有的退隐江湖,有的惯性沿袭,仍写点不痛不痒的文字……但创作减退,大不如前的状况却是再明显不过的.尤其是写诗者年轻时大多意气飞扬,吞云吐雾,可喷溅不了几年,就悄声敛息改换门庭.

在《故乡组诗》中的《鸡足山》一诗里,晓雪写下:由于看见“一种全身翠绿的鸟儿,/ 用它美丽的红嘴在歌唱:/‘洗手烧香!洗手烧香!’/”就引发出诗人“这是鸡足山精灵的呼唤,/ 要你洗去手上的污浊,/ 荡涤尽心灵的肮脏,/ 以纯洁高尚的境界向金顶登攀.”鸡足山乃佛教圣地,无数人登临玩赏过,但何曾有人发出过这种呼吁,眼耳不灵敏、内心不善感,怎么可能听到精灵的呼唤?而且听到呼唤后,不是叫人去烧香拜佛,是叫人洗去手上的污浊,荡涤心灵的肮脏,“以纯洁高尚的境界向金顶登攀”,这诗思和境界就不同凡响,极高极美,让人景仰叹服.因为诗中传达的不是对某种宗教的信仰,不是对神灵的膜拜,而是扩及做人、处事、道德、伦理和一切身心领域,它的蕴含就变得无限丰富广阔.“向金顶登攀”这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度的人都必然要奔赴的目标,它是世间每一个人必须努力奋斗,一辈子去做的事,但做这事的前提是“以纯洁高尚的境界”去做,而不是怀揣龌龊心思、卑鄙欲念、阴谋诡计去追名逐利,捞钱敛财.前者能引导人类走向永世的光明幸福,后者则会让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祸害灾难.我所以会读到这里突然就心有灵犀,产生震荡共鸣,一是认为这立意、诗境宏大美好,虽高可攀,值得大大提倡;二是觉得它让我再次触摸到了晓雪之所以用一生跋涉,一生追求,斗志不衰,愈老愈坚的深刻原因,那就是只要怀抱着“以纯洁高尚的境界向金顶登攀”的人,怎么可能心衰志废,止步不前,怎么可能叹老嗟卑,放弃奋进?有此境界的诗人作家,不用说,他们已将萨特说的:“写作即存在”,“写作就是给诗神的绶带锦上添花,为后人树立榜样”,“唯一的希望和是能写完我的书,确信我的心脏最后一次跳动刚好落在我著作最后一卷的最后一页上……”当作了自己的心愿和理想,孜孜不倦无休无止,让写作陪伴终生,便是他们的快乐幸福.

晓雪认为:“最大的幸福是创造,创造诗,创造美,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创造一个时代和人民所需要的独放异彩的艺术世界.这也是我终身的追求.”他主张:“人生短暂,诗意无穷.要以短暂、有限的人生,开掘出无穷无尽的诗意.”“你是灯,才能照亮别人.你认识路,才能为别人引路.”“只有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才能不断发现诗意,产生灵感和诗;世界和人生也只有被看成是一种审美现象,才显得有意义.”这些既是晓雪一辈子献身文学创作的真切心语,是他宝贵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追求的方向,倡导的宗旨.人品与文品、创作与评论水融,相生相促,互为映衬,使生活与创作超越狭窄僵硬,变得更加宽广灵活,体现出一种清醒透亮的人文立场和生命价值观.

(作者系云南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万吉星

晓雪印象论文范文结:

关于晓雪印象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晓雪印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