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与地方高校协同中心建设和风险机制有关论文如何写

本论文为您写创新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地方高校协同中心建设和风险机制

  在“2011计划”中,注重对任务的完善,设置协同创新中心,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探索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教与生产的结合,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但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并设置相应的风险机制.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2011计划”的启动使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认识到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并开始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当前虽然高校办学的理念已经发生转变,但是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中难以突破观念束缚

  地方高校针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比较积极,而且非常愿意接受协同创新理念,但是在观念上还难以摆脱传统的束缚.通过对各省级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情况分析来看,大部分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都认识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能够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当前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还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1)高校在科研工作中缺乏与社会的关联性,与社会的沟通主动性不强,同时社会合作比较单一;(2)高校科研对协同发展的认识不足,仍然采用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科研,缺乏与校外合作的意识.而这也使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缺乏良好的文化和群众基础,相对于国外的大学来说,缺乏创新观念.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高校还需要加强对体制机制的改革,进而推动教师的合作热情,并加强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引导,突破观念的束缚.

  (二)地方高校原有基础差

  从当前地方高校的创新情况来看,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教育等方面都存在基础差问题.协同创新发展中需要具有默契的合作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共同的实现目标,但由于地方观念问题的影响,使高校在校内外合作中的基础比较薄弱,研究实验室和组织不够完善,同时完成工作的效率不高,而且不同研究所和研究人员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个部门在科研工作中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而且教师以及团队过于注重对科研问题的深入挖掘,缺乏横向的研究,进而导致学科间的壁垒越来越高.地方高校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科研团队的组建逐渐进入困境,影响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以及对外部的吸引力.

  (三)科研合作机制不完善

  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中,机制建设仍然存在僵化的问题,原有的科研合作基础影响使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必须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机械团结过程,通过产业以及学科等分类方式将不同的团队、学科以及研究方向都融入平台的建设中,传统的科研合作问题必然会出现.合作平台的建设需要共同的利益驱动,但由于共同利益驱动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各方的合作深度、广度以及时间难以把握.此外,合作中各方的定位不准确也会导致在科研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无序竞争.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的合作还无法实现完全融合和信任.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初期需要形成一个团结的组织机构,使个人都能够在中心找到归属感,做好多元化的管理平台.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处理好科研、学科以及人才间的关系

  “2011计划”是一种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式,其将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包含很多的任务,包括科技体制的改革、人才的创新培养等.所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并非一维.当前“2011计划”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总揽性抓手,体现了高校第一科技生产力资源整合的优势,所以必须将三位一体的理念贯穿于高校机制改革中,了解各目标任务的改革方案,并将目标体现在整个创新过程中.

  (二)处理好国家认定以及培育组建的关系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在方向的选择、组建单位的确定等方面将采用什么方式和机制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高校以及地方政府具有自主选择权.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和培育主要决定于高校,所以可以通过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不同的层次,充分调动高校以及地方政府的参与积极性.协同创新中心必须将前期的培育工作放在首位,强调协同创新机构的实施效果,根据需求加强对团队数量以及人才层次的组建,使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三)处理好牵头单位以及协同单位间的关系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各单位能否有效地配合和协同,如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协而不同,会导致中心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的困难.高校在申请国家以及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先联合再协同的方式,教育部给出的相关解释为,牵头的高校主要负责申报,但是并不表示高校就是协同创新中心的老大,在具体的实施中各参与机构可以轮流坐庄,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其他的运作机制.所以,牵头的高校与其他的协同单位间不存在大小之分,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组织形式,所以无论牵头单位还是协同单位都处于平等的关系,协而不同现象并非偶然.

  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思路

  (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培育阶段

  首先,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还需要注重包容性,文化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能够促进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所以,地方高校的管理人员和学科带头人还需要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从战略上考虑高校的科研以及社会发展的本质,还需要从学科的内部探寻科研的突破点,打破传统的单一思维,将社会经济的发展纳入科研的领域中,不断完善资源配置.高校与社会的包容和促进是实现二者双赢的基础,当前我国高校过于注重量及速度的追求,导致科研工作中经常出现外国技术、中国制造的生产方式,高校教师也成为技术性工匠,对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中,还需要科学地认识科研组织,并允许科研创新中存在失败,扩大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氛围,为科研人才提供自由的工作环境.

  其次,地方高校还需要加强对协同创新实体中心的建设,结合高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力量,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凝聚的共识以及集体的归属感,可以资源、科技以及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协同.

  (二)加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

  首先,高校必须加强对中心设计理念的引导,处理区域需要根据国家的需求关系加强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结合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思路,满足国家的需求.在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制中,已获批的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的设计中,必须结合国家的需求,比如浙江工业大学根据国家国计民生的重大策略,建立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这也要求协同创新的设计中不仅要兼顾区域发展,同时还需要考虑国家服务战略.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还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的优势,汇聚共同的兴奋点.

  其次,地方高校在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三位一体的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将服务区域社会作为重要的内容,但是如果问题一旦面向社会将会导致其成为教育的审判者.导致科学研究的工具性更强,对科学发展具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使科研工作无法向深层次发展.为了有效地预防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社会服务情况,防止对知识传播的抑制,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需要加强对中心的建设监督,保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必须围绕“2011计划”,提升学科的建设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校企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换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中需要遵循开放、共建的方式,实现实验室的共享,同时聘请相关的国内外同类专业以及企业的相关领导组成技术研究小组.鼓励企业以及社会资本的投入,并与高校共建实验室,以地区优势为基础,建立技术研究平台,并保证专业领域的关键性和前瞻性,实现技术的共享和合作,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人才和知识支持.同时,加强对关键技术以及产品的研发,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激励和风险机制建设

  (一)政府牵头制定激励政策

  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使协同创新中心不仅要注重对协同创新科技的研发,同时还需要制定现代化的市场激励和风险共担机制,这也是协同创新中心能够良好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当前政府部门中还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科室,主要负责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协调,进而使资源得到不断壮大和发展.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加强对地方高校、相关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协调,并明确各单位责任人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的责任,去除大而全的思想,并对年限不达标的协同创新中心返还政府的资助,同时对发展效果较好的协同创新中心则需要积极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高校设立相关的产业联合机构,建立创新与科研一体的商业化体系.

  (二)建立股权机制

  协同创新发展中需要建立股权机制,通过对地方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协商,计算各方的人员、资源、治理以及仪器等方面的股权投入,鼓励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表现良好的教师、技工以及科研人员.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做好预警工作,根据各自投入的比例共同承担风险.为了有效降低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等针对项目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政府的全程监督下进行,通过第三方企业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

  [1]刘燕,曹卫兵,谢祥.国外高校发展协同创新的经验借鉴[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2]周作宇.协同创新政策的理论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1).

[3]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创新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创新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创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创新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创新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