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孔子教育思想对高等职业教育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孔子教育思想对高等职业教育

[摘 要]在我国教学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极为关键,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化、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孔子教育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理论基石,在亟待提升教师素质的今天,汲取优秀的孔子教育思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效果,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帮助.在对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还存在教学理论的应用不够合理的现象.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孔子思想;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9-0146-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是能够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更强调教育的职业性,重视学生的技能学习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浮躁,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困难相对较大,学习动力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日常行为自控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时重实践,轻人文素养,忽视隐性职业素养,对人格的关注和尊重不够,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出的学生,其在走入社会的时候缺乏道德修养,学习动力不足,其存在的专业化技术价值难以得到体现.因此,高职院校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使学生不仅成为生产一线的“机器人”,更应提高综合素质,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孔子思想的内涵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道德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教无类,鼓励学生好学.高职院校的责任是关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其具备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工匠个体,往往具有专注、坚守、耐心、创新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是平等教育,崇尚人的全面发展,正是锻造高职学生锲而不舍精神的核心素养,培养人的仁、义、礼的道德修养,为我国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儒家传统文化蕴含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合理运用,吸取儒家思想中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在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文化,孔子治学、仁德、处事为人等儒家精粹促进学生对人的自身价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儒家文化是修身立德为本.孔子的治学态度,求实、勤奋、严谨的精神,能够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适应能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能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对其言行举止、处事为人有所规范,注重内在的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相对照,可谓古今相通,一脉相承.其强调了人的修行做到求美向善,抵抗外在的诱惑,以诚待人.

二、孔子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正是仁的体现.有教无类的“类”通常有四个方面的解释,一是地位,二是道德,三是智力,四是种族.孔子认为可以对任何人进行教育,在教育中不应该存在针对性.孔子教育过程中不看教育对象,只要是有好学之心的,孔子都能够对其进行教育,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使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够流传至今.有教无类的广泛性教学思想至今渗透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各不相同,只要有心学习,都可以接受教育.施教者能够平等地看待学生,不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进而对学生进行平等的教育.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是非常具有借鉴价值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孔子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因”是根据,“材”是资质,“施”是施加,“教”是教育,孔子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用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志趣、能力等情况,教师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目标都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在这样的教育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之处.因材施教思想的应用,使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学生均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天赋异能等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对因材施教教学思想进行合理的应用,注重对学生优秀能力的挖掘,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知识接受能力等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先对学生进行深入挖掘,教师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基础的信息进行了解,然后结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通过不同的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和方法教育教学,把培养品德高尚、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作为教育目标.针对每个学生开展最适合他的教学,这样的因材施教方式,能够促使教师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能够促使每一位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学生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挖掘自己潜能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二)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在学习中陷入困境.学习和思考是并重的,两者缺一不可.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有着指引作用.融会贯通,学与思有机结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温故而知新”,应在不断学习、复习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知识,探索出新的学习思维,即儒家思想精髓———学思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刻苦钻研的职业精神.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指学生思考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启发时机,循序渐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孔子教学方法与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相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学生注重适时启发,积极探索,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启发式教学法适用于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

(四)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治学的方法让大学生感受到学习不觉满足的积极治学态度,这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所追求的.目前高职学生进入校园后感到厌倦或满足,表现出厌学,学习行为懒散.学而不厌这一思想激发人勤学、励志,挖掘自己的能力.“诲人不倦”,作为教师更应该有琢玉成器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五)温故知新

孔子提倡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论语·先进篇》).“学以致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学过的知识,从而举一反三,成为创新人才,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向获得知识之路,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四、孔子学习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一)道德建设

“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从《论语》的整个内容来看,爱人是仁的核心要义.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其学习思想内容丰富,“克己”可以认为是约束人节制,“复”是实践,“复礼”即践行礼仪.当今大学生立德修身,克服不良习性,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圆满.高等职业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举止,能够正身自省,在教育中形成德育教育,修身修己,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可以使大学生适应生活,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强化教师科学育人的意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并不应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有道德、严于律己的人,学生获得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思想和内在修养的提升,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有效持久发展.“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是孔子对道的态度,对知识追求的态度.这对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保证就业的稳定,减轻青年的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很有帮助.

(二)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谦虚勤奋的学习态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术上,求学道路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不以向比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同时也适用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端正其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沟通思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体现孔子处事为人,虚心好学的精神,对学生的品行、思维能力有着启示,向善者学习,对不善者的做到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注意改正.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对孔子一生的育人理念、学术思想的总结.孔子认为道、德、仁、行、忠、信、礼等都是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并不是向学生单纯地传授知识与技能,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道”的追求,“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提倡大学生自觉修养的精神.“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形容学习者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思想提及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当前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其思想中对职业教育有着宝贵的价值,其思想有助于学生完善自我人格,形成持久发展能力.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掌握教育方法,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其与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高质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白炳贵.从孔子终身教育思想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2]谭绍荣.浅析孔子的人本思想对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3]高雪娟.论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J].中国成人教育,2004(3).

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职业教育期刊

2、职业教育杂志

3、职业教育论文

4、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5、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6、卫生职业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