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跟孔子乐教思想和当今音乐教育碰撞下的共鸣类论文范文例文

本文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孔子乐教思想和当今音乐教育碰撞下的共鸣

摘 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源远流长的乐教思想,同时也对当下的音乐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对于音乐跟教育的重视跟喜爱始终贯穿在他的的思想当中.这篇文章本人主要从孔子乐教思想的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并探讨与当下音乐教育碰撞以后而产生的共鸣:其一是他所提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业”的观点与当下的审美教育理念的碰撞.其二是他所倡导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的思想中所蕴含的音乐德育教育影响.其三是孔子所注重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乐教思想渗透于当下的音乐教育课程目标.其四,便是他因材施教的理念.《论语?述而》中提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便与现今的学段目标相交融.

关键词:孔子;《论语》;乐教思想;音乐教育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是中国文化里的一块瑰宝.我们从古至今读到的《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其言行、思想等编写而成,是反映孔子思想的重要经典著作.而我所领悟到的孔圣人的乐教思想便是由此而来.在我们不断探索乐教思想的道路上,我们不必去将传统的乐教思想推倒重建,而是将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孔子文化”不断的去领略,便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个音乐教师追逐柯达伊、铃木等教学法的时代,孔圣人的乐教思想时时刻刻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一座座孔子学院在国际上站立,不禁让人想起瑞士的诺贝尔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曾说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的智慧、思想、理念对我们后人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与当下的审美教育理念的碰撞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秦伯》,孔子认为人的修养开始于诗歌,以礼为基础,然后由乐来完成.正是孔子的“成于乐”让我们明白到“乐”的重要性.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乃至是音乐艺术本身的特殊性的一种功能,孔圣人的乐教思想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时代而变化深刻的渗透在当下的音乐教育思想中.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价值,包括它的趣味性、审美性等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为此,我国在2011年所出台的《音乐教育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音乐审美教育的理念.从孔圣人乐教思想下所引发的审美教育,我个人觉得这不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美学理论教育,同时也是对受教育者的情感教育引导.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发展他们音乐鉴赏美、创造美能力,从“以乐育人”到“以美育人”的这一过渡,包括所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无不时时体现对于孔圣人乐教思想中“成于乐”的继承与发展.

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的思想中所蕴含的音乐德育教育影响

《论语?述而》中提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要想成为一个仁义之人,首先要做到以学道为目标,其次要遵循“德”,最后回归到“仁”,但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要不停的加强“艺”能的练习.而这里所指的“艺”便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从孔子的乐教思想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便是培养出有修养有道德的仁义之人.放眼古今,孔圣人的乐教思想与当下所提倡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而音乐作为其中一座重要的桥梁,它对人道德上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在艺提升的同时,注重德的培养,德艺结合,才是音乐教育目的与精髓,既要技巧游刃有余,也要德行兼备,有艺而无德的音乐教育总是患得患失,不建立在德行上的艺是无法得到长久的传承与发展的.

三、“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乐教思想渗透于当下的音乐教育课程目标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出自于《论语?八佾》,这也是孔子所倡导的乐教思想之一,孔子认为凡事都有度,音乐中不能有无限的悲伤,但也不能有无限的快乐.“乐”所指的便是人情感情绪上的愉悦,而“哀”便是指与“乐”有相反寓意的情绪情感,即悲伤,难过之情,这其实也与孔子一直以来所重视的“中庸”哲学思想相一致.孔子的这种音乐教育观念为现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强调听赏能力的训练及音乐审美意识的建构等方面都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方向.音乐给人以情绪情感上以及听觉、视觉上的引领从而刺激着心理的变化起伏.在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程的目标明确提出,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这难道不是我们对孔子乐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吗?欢快的音乐给人带来听觉上和心理上的积极,激励着我们的心理活动.而最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也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提到“乐之为体以心为主”,音乐教育给人所带来的主动性心理影响是极大的.

四、音乐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论语?述而》中提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的学生各有千秋,众多弟子中有的擅于“德行”,有的擅于“言语”,而有的擅于“政事”,有的擅于“文学”,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他的这一理念不仅仅渗透在音乐教育中,同时也不断的作用于其他的学科教育之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产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对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能力要求不同.譬如,在中学的音乐教育课中,针对一到二年级的学生与七到九年级的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因七到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嗓音变声期,所以针对嗓音保健的知识就要更多一些.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教育者要因材施教,灵活教学.

孔子的乐教思想博大精深,不仅仅只是上述所提到的这些,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跟发扬,他的这些乐教思想深深的渗透在当下的音乐教育中,与之产生共鸣,对于我们新课程教育产生了启示与影响.我个人想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广大施教者对孔子乐教思想的重视,从而对教学工作产生良性的引导,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孔子的乐教思想不仅仅需要我们的继承与发展,更需要我们新一代的教育者不断的创新根据实际情况融合在我们当今的教育结构中.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音乐教育方面论文范文。

1、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2、音乐教育论文题目

3、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

4、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5、音乐教育杂志

6、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