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产业文化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问题分析和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这是一篇与职业精神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产业文化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问题分析和

摘 要: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产业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共生,唇齿相依.产业文化育人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产教融合的深化,校企合作的突破,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相关方面建立利益机制,认同产业文化的作用.本文力图从产业文化的视角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业文化基础,探索如何通过产业文化建设,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文化 职业精神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培养对策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GXZJ2016ZD03,主持人:杨捷);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GXZZJG2016A117,主持人:周报春).

职业教育服务于产业发展,担负着培养产业文化育人的责任.产业文化育人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面临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对话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产业文化建设是实现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职业精神是产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精神培养需要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此,本文力图以产业文化的视角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业文化基础,探索产业文化对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作用.

一、产业文化在职业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产业文化?学者余祖光认为,产业文化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萌生和发展的,由产业精神、经营哲学、价值观、制度、行为模式、组织和品牌形象等元素构成的物质和精神互为整合的生产性文化系统.笔者认为,产业文化是现代产业体系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叠加.何谓职业精神?笔者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中得出简单的结论,职业精神是一种内化的人生精神,建立在职业道德、职业伦理之上,能够展示一个人的关键能力,体现一个人对事业的热爱和对职业的奉献境界.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离不开产业文化教育.产业文化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其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工作文化,从而补齐职业教育的短板——产业文化育人,引导学生树立职业价值观,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具备德能和技能,走向文化自信.

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可行性分析

1.理论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在职业教育中,加强产业文化育人,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2.政策分析

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强调,要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拓展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中专门强调,要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融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

3.现实基础分析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5年7月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座谈会上强调,德育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新大纲要把职业精神纳入其中,并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之一.

4.国外经验分析

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早于我国.通过对日本、德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学习与比较,笔者发现这两个国家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经验丰富,值得我国借鉴和创新.日本的匠人文化强调精益求精,例如日本秋山学校让学生用8年的时间来践行《匠人须知30条》,学校从目标定向、教育模式、结果考核各个环节保证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德国的产业文化注重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程序主义、坚持原则和厚实精神,“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闻名世界.

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问题分析

1.学生对产业文化理解与实践存在偏差

职业院校学生缺乏产业文化素养.首先,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性较强.高离职率增加了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削弱了企业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其次,操作不规范,造成生产材料浪费,说明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伦理、节能环保、人力资源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再有,文化素养欠缺.从家庭教育文化,到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文化以及进入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文化,再到进入企业实习或者就业的企业教育文化,如准备不足,也会造成学生对产业文化的理解与实践存在偏差.

2.校企文化脱节

学生职业精神达不到企业标准.企业深深感受到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时间观念不强.疏于处理员工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快融入团队,在工作中不愿意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技能,也不愿意多学更多技能,对企业内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活动等培训项目提不起兴趣.企业在关注利润的同时,需要员工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环境意识.职业院校学生来到企业,容易与企业领导、员工、工作场所产生冲突,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严重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3.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

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是产教双方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融合程度,职业教育发展没有紧跟产业转型结构升级的需要.产教融合虽然提出要明确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这涉及政府、教育、产业三个部门,与政策、资金、规章制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实践表明,产教融合外部与内部支持都不到位,实施效果不明显.归根结底,产教融合最基本的理念一一产业文化理念尚未形成.产业文化的缺失一定会影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企业就难以招聘到认同产业文化的人才.

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对策

1.文化理解与实践自觉

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文化育人.职业院校应通过产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建议职业院校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8个方面去实施产业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对产业文化的理解力.其次,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保证学生的就业稳定,规范技能操作,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切实落实到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中.

2.校企文化对接

职业院校在校企文化对接中应坚持从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文化维度进行重构.其一,建立面向企业的特色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柳州桂饼博物馆共建广西民族特色小吃人才培训基地,传承广西民族文化特色.其二,实训车间与企业工场对接,培养学校即企业的规范意识.常熟市职教中心学校场地与企业设备互相利用,企业员工即是生产车间员工又是学校实训车间师傅,开展生产性实习和产学研合作.其三,管理方式与企业对接,培养学生上课即上班的职业意识.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与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电子商务创业班”,核心专业课程全部由企业导师担任教学工作,以创业项目带动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其四,引企入校,培养学生作品即产品的质量意识.广西工业职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探索“引企入校”产教融合模式,专业对接广西“14+10.千亿元产业,形成了“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实现校企互动双赢”的办学特色,为广西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3.产教融合深化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显著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产业文化育人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文化基础;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是当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创新.这些模式的改革都重在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和产业文化育人.为此,职业院校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祖光,产业文化育人典型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周静,张莹,刘福军,职业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7(26).

[3]奚振海,发展现代职教 服务经济发展——聚焦广西“双千计划O[N].广西日报,2017-12-04(1).

(作者单位: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

职业精神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职业精神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职业精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职业生涯论文

2、教育和职业杂志

3、职业生涯和规划论文

4、职业论文发表

5、职业和教育杂志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