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徽剧沿革与其表演艺术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这篇表演艺术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徽剧沿革与其表演艺术

【摘 要】本文根据徽剧在中国戏剧的发展状况,首先分析了徽剧的发展过程及其表演特色,再次分两方面提出了徽剧独特的古今价值,最后围绕徽剧声腔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徽剧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徽剧;发展;古今价值;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027-01

徽剧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安徽和江西一带,明末清初其声腔的发展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在清朝乾隆时期徽剧发展达到鼎盛,后来与汉剧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为京剧,因此徽剧在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徽剧的发展及表演特色

在明正德之后到嘉靖年间,徽商的崛起发展,促进了徽腔的发展,并且安徽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相邻,地理优势为其戏剧发展带来了便利,随着昆山腔、余姚腔、弋阳腔、乐平腔以及中原的西秦腔的传入,安徽本地的音调与之结合,逐渐演变成徽腔.余姚腔和弋阳腔传入徽州,与徽州本地独特的语言音调结合形成了徽州腔;弋阳腔传入青阳之后与余姚腔融合形成了“青阳腔”,也称为“池州腔”.此时的徽州腔增加了“道白”,在弋阳腔原本的“曲牌体”基础上不断突破,以发展“滚”为主,在原本的唱词中加入通俗易懂的解释性词语,在演唱时朗朗上口,饱含真情实感,也便于演员表达唱词中的情感,由此一来,这种突破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青阳腔与徽州腔合称为“徽池雅调”,促进了徽剧的形成,而徽州腔为徽剧形成奠定了基础,使徽剧初具模型.

徽剧发展的中期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此时随着昆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以及当地的文人士大夫对昆剧的推崇,也流传到徽州、池州等地.昆剧传入徽州之后,当地在过节时开始有家班选择汤显祖著名的昆剧《牡丹亭》,这样的昆曲表演使徽剧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节奏上,由通俗易懂的高腔唱法向抑扬顿挫转变;伴奏上,由人声唱和、敲锣击鼓变为笛子、唢呐伴奏,这样的变化使徽剧腔调变得平缓悠扬,故被称为“四平腔”.随着戏曲的不断融合,四平腔与青阳腔相结合演变成了“昆弋腔”,也被称为“徽昆”,期间也出现大量著名的剧目,比如《芦花絮》和《昭君出塞》.

徽剧的最终形成是西秦腔传入带来的变化.明末清初,西秦腔与昆弋腔的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如吹腔、拨子、二簧等.在昆弋腔对山陕梆子的影响下产生了新唱腔“拨子”,而西秦腔传入徽州,唱腔由“联曲体”变为“板腔体”,伴奏变为笛子和唢呐,由此出现“吹腔”,又在拨子唱腔的基础上变为“二簧腔”,加上胡琴的伴奏出现“二簧平”、“老二簧”、“反二簧”和“正二簧”四种新唱腔称为“四平调”.乾隆时期,在北方戏剧的盛行下,四大徽班进京,结合秦腔汉调形成了京剧,随着京剧的迅速发展,徽剧势头逐渐衰落.

二、徽剧独特的历史价值及当代价值

早期吸收弋阳腔和余姚腔形成青阳腔以及徽州腔,突破曲牌体,形成自己特有的“滚”元素唱腔,通俗易懂的台词让徽剧演员有更大的表演空间,使情感渲染更加强烈,不仅促进了徽剧的发展还使各种戏曲不断创新.中期与昆曲的融会贯通更是将徽剧发展更上一层楼,不止产生了“四平腔”和“昆弋腔”等新式唱法,还促进了历史剧剧本的发展,不少历史剧作家的作品经过演绎被人们广为流传,如剧作家汤显祖的历史剧被作为昆剧的典范,增加了历史剧的知名度.后期与西秦腔结合,体现出徽剧兼收并蓄的特点,在新唱腔的产生下,使表演艺术日趋成熟,剧目更加丰富,与秦腔汉调的结合,更是丰富了中国戏剧的种类,吸收民间杂技、武术表演,让表演形式多样化,从而形成崭新的戏剧表演体系.也由于徽剧海纳百川的特点,使徽剧与今天的其他剧种或多或少会有相似之处,如广东粤剧“二黄”声腔、湖南“南北腔”的湘剧、广西桂剧中的“安庆调”等都是来自于徽剧中的“二黄西皮”,徽剧将其独特唱腔的种子撒遍中国各地,不断影响着中国戏剧的发展,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三、徽剧声腔的传承与保护

徽剧的发展不仅传承了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西秦腔等腔调,还促进了京剧的形成,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声腔上,还体现在表演艺术和剧目当中,表现在与各地戏曲兼容并收的精神上,由此可见,徽剧的地位在戏曲界之重.但是随着京剧的兴起,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徽商逐渐被取代,早在晚晴时期徽剧就已开始衰落,在民国时期部分徽班解散开始经商,徽剧演员开始学习盛行的京剧,因此,徽剧开始进入低谷.直至1956年,我国才开始徽剧的抢救工作,包括成立徽剧团、搜集整理徽剧声腔资料、将著名剧目收录于国家艺术档案中、把徽剧纳入国家文化遗产等,到现阶段徽剧团出国演出,都是因为将徽剧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结果,这样的演出不仅促进徽剧文化传承,还可以促进徽剧的创新,让徽剧在保留其精髓的情况下,激发出更多的表演形式,更多的唱法,也可以使徽剧走出国门,发扬中国的戏曲文化.

四、结论

时代的发展不停,徽剧的传承保护不息,我们需要意识到徽剧对于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性,让徽剧可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中国戏剧文化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韦京东,汪育殊.徽剧表演艺术探究[J].中国戏剧,2017(9).

[2]吕琳.徽剧——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4):124-126.

[3]李泰山.徽剧沿革及其表演艺术[J].江淮文史,2004(2):120-134.

表演艺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表演艺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表演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艺术当代杂志

2、艺术科技杂志

3、艺术导论论文

4、领导艺术论文

5、艺术教育杂志

6、艺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