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面有关论文范例 跟旨向深度学习的微课设计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此文是一篇学习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旨向深度学习的微课设计

摘 要:随着学习科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深度学习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探求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今日,如何设计技术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已经是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从深度学习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微课的设计模式,以期为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关键词:深度学习;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5-0040-02

收稿日期:2018-01-09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王娴(1994-),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度学习强调批判理解、创新能力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与深度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和.与此同时,最新出版的2017年新媒体联盟 《地平线报告》[2]中也提到要向深度学习的方法转变.随着学习科学领域的兴起,深度学习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源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和微型化,从而有形式多样的“微”资源不断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本文将从深度学习的特征出发,构建微课的设计模式,以期为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1微课

胡铁生老师[3]认为“微课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体部分,反映老师对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华东师范大学的王觅老师[4]提出了“微视频课程”这个概念,他认为:微视频课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依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和实际需求,使用微视频所进行的所有网络学习活动总和.综上所述,微课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进行自学的课程形式.微教学视频是微课的主体,微课除了微教学视频外,还包括其它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

2深度学习

在国内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研究,2005年黎加厚[5]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一文中,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 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张浩[6]对深度学习的特征进行了阐述,认为深度学习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知识建构、迁移运用,面向问题解决,提倡主动终身.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如下:①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引导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②注重批判理解.知识的建构过程不是一味的接受,需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③强调信息整合.深度学习的信息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多渠道信息的整合;二是新旧知识的整合;④迁移应用.所学的知识要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学会举一反三,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而不是对知识的单纯记忆;⑤面向问题解决.获取的知识能学以致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旨向深度学习的微课设计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本研究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分为4个部分:前期分析、中期设计、后期制作、评价反馈.

3.1前期分析

3.1.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般特征的分析和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7].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包括智能和情感),侧重于对学习者整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好比旅行前要知道出发点一样,教学前也必须对学习者的初始能力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初始能力,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教师施教的基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了解学习者的初始能力有助于教师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因此,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对于教师编写正确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让教学活动在一个合理地教学起点上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课前检测,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以便设置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

3.1.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分析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适合多媒体表达的原则.微课是集文图声像于一体的表达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有利于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②“短小精悍”的原则.程序教学中的“小步子”原则,强调对学习内容的分解,因为两个步子相差的难度较小,学习者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建议先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再选取其中某个课识点进行微课的制作.

教学内容分析,是对学生初始能力变为终点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7].它包括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选择教学内容,确定其广度和深度;其次是揭示教学内容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把经过分析而划定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安排,或把分散的、零散的内容组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安排其呈现顺序.

3.1.3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在很多微课的设计中,教学目标往往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问答.建议编写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科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3.2中期设计

3.2.1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目前在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等.在微教学视频中一般选择的是讲授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①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这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当教学内容是技能操作型时,采用任务驱动法更有助于学习者操作技能的掌握;当教学内容是原理类知识时,采用讲授法更有助于教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②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3.2.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引入”、“讲解”、“小结”这三个环节.“微引入”:即微课的导入环节,一般以一个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导入.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所以,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微讲解”:即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是微课的核心部分.微课因为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难点,讲解时语言应尽量精炼.同时,因为没有传统课堂上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微讲解”要有适当的互动交流.“微小结”: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并对教学重难点予以强调.由于微课有时间要求,因此,“微小结”环节应简明扼要.

3.3后期制作

微课的一般的制作方法[10]有三种:PPT法(也就是幻灯片讲解法)、屏幕录制法、设备摄像法.拍摄法和屏幕录制法都可以真实地记录事件的发生过程.特别是对操作技能[9]或演示类知识,采用拍摄法和屏幕录制法,可以清楚的记录教师讲解的全过程和每个操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后期编辑,对某些重难点知识做一些标记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相比拍摄法而言,屏幕录制法所需设备要求较低,所以在微课的制作中,屏幕录制法是运用得最多的.

3.4评价反馈

对微课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选题、教学内容、视频规范、教学等方面.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修正的过程,需根据评价反馈信息对设计进行不断修正.

本研究从深度学习的特征出发,构建了微课的设计模式,包括前期分析、中期设计、后期制作和评价反馈四个部分,并分别对四个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提供理论支持.当然也存不足,还未将该设计模式用于教学实践,今后需将该模式用于微课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参考文献:

[1]高媛,黄荣怀,等.《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解读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7(4):15-21.

[2]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11-15.

[3]陈君涛,王觅,等.微视频教学内容设计策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5):257-259.

[4]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5]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21.

[6]杨九民,梁林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张坤.浅议微课制作步骤与方法[J].应用研究多媒体设计,2014(6):207-209.

[8]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上):37-40.

(编辑:徐丽娟)

学习论文范文结:

关于学习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