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与地方广播如何办好本土化节目以武义广播《勤俭婶拉家常》为例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广播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地方广播如何办好本土化节目以武义广播《勤俭婶拉家常》为例

武义台广播方言类节目“勤俭嫂拉家常”创办于1978年底,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龄”.她走过的四十年的历程是地方广播新闻宣传发展的一个有力见证.该节目设计了勤俭嫂、惠香两个人物,以拉家常形式,一问一答,一说一和,用武义本土化的方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事、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介绍本地可行的致富信息,讲好“乡情”,表达“乡愁”.

40年来,武义广播节目经过多次调改,传播手段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但“勤俭嫂拉家常”节目始终屹立不倒,而且“老树长新枝”,历久弥新,成为武义广播的老牌节目、品牌节目,深受武义百姓喜爱的节目,成为我省广播节目中的一棵“常青树”,一道众人瞩目的“风景”.该节目曾连续两年荣获浙江省对农节目表扬作品,2006 年进入金华市“首届十佳节目”;有关研讨“勤俭嫂拉家常”节目的论文不时可以在报刊上看到;几十年来一批批广播同行来到武义县共同交流地域性广播如何办好本土化节目的课题.

纵观武义台广播“勤俭嫂拉家常”节目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该节目之所以长办不衰,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把握初心又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打造精品的“工匠”精神.

一、客观分析当时广播面临的现状,创造性开办本土化节目

1978 年,“”粉碎不久,极“左”的东西尚未清除干净.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广播宣传无论是宣传内容、还是宣传方式等方面的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更不要说被彻底纠正.广播宣传内容过度追求高大上,甚至“ 假大空”,脱离地方实际,百姓不愿听;宣传形式单调、呆板,百姓不想听,广播的宣传与百姓的渴求出现了严重脱节.而在武义民间,沉寂多年的用武义“乡音”传播的道情、讲故事等开始从“潜水”状态,开始“冒泡”,并进入“ 活跃期”.一有空闲时间,农村的公共场所常常聚集许多村民,听或看用武义“ 乡音”演唱的民间传统艺术.广播作为当地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吸引力受到严峻的挑战.

武义广播人认真分析当时广播的现状,经过近半年的酝酿,1979年4月在黄金时段首播“勤俭嫂拉家常”节目.惠香和勤俭嫂两个主持人以一口地道的武义“乡音”、以讲故事、聊天的方式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畅说家长里短,提供致富信息.该节目顺应了受众的“乡音”情结,一改以往多年的广播枯燥、单调、呆板的风格,巧妙地运用了本土化的传播策略,把“乡音”融入宣传内容中,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气息.该节目的开播,如一股新风扑面而来,拉近了武义受众与广播媒体的距离.收听广播,收听武义广播本土化节目成为武义群众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充分发挥本土化节目优势,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武义台广播“勤俭嫂拉家常”节目在短短时间内,以其独特、亲切等鲜明特点,受到武义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一时来信表扬者、上门夸奖者不断.

1.贴近群众生活,地方特色鲜明.本土化节目用百姓话,说百姓事.政策方针通俗讲,百姓故事亲切讲.提供的信息丰富、生动,贴近武义本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节目利用武义本地方言作为广播传播的媒介,引起受众的心理上与情感上的共鸣.“勤俭嫂拉家常”节目显得讲和气,接地气,聚人气.

2. 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武义“勤俭嫂拉家常”节目,两个主持人处在与普通观众平等相处、诚恳相待的地位,使用的武义方言平民化、口语化,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受众觉得广播里的人事不再是那么神秘,离自己很遥远,而是让观众感觉两位主持人就在自己身边,就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分子,从而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节目地域特色明显的语音、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受众熟悉的词汇体系,一方面使两位主持人在为武义受众传播党的方针、政策,送去致富信息,畅说百姓家长里短时方式更独特灵活,感染力更强,另一方面也使听众对节目的传播内容更容易理解,传播方式更容易接受.

3. 节目轻松自然.一方面受众希望更多地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致富信息,另一方面也希望在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学习下,收听一下轻松、流行、时尚、亲切自然的广播节目,以供消遣娱乐、缓解压力、情感交流.“勤俭嫂拉家常”节目以其亲切、轻松、自然,给本地受众带来了新奇感、亲近感、认同感,让他们在收听节目中,紧张、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和愉悦,心头的压力得到缓和.

三、坚持依靠群众,提高节目的亲和力

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受众收听好广播节目,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是武义电台节目的追求.四十年来,“勤俭嫂拉家常”节目始终把听众放在心坎上.坚持依靠听众,为了听众.节目开办前,武义广播人就多次深入农村,就节目取名、节目内容和形式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了解他们的愿望.有一段时期,由于电视的普及,武义“勤俭嫂拉家常”广播节目从进入低谷,由于栏目内容、板块构成没有新的突破等主观原因,以及电视对受众的强烈吸引等客观原因,出现了收听率和听众的满意度下降的局面.节目组深入调查研究,开诚布公听建议.适时整合包装,创新节目形态,丰富节目内容,满足新老听众日益增长的对有效信息和先进文化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听众互动,巩固老听众,吸引新听众,不断扩大听众群体.四十年来,节目编播组坚持走进社区,走进农村,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有效方式,搜集听众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从群众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使节目始终植根群众,服务群众,很好地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以心换心,群众把这个节目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勤俭嫂”成了武义广播的一个代表性的象征.

四、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增强节目旺盛的生命力

“ 勤俭嫂拉家常”节目从1978年底开始酝酿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历程.四十年来,传播技术日益发达、受众需求渐趋多元化.“勤俭嫂拉家常”节目作为一个展示武义地域形象的“声音窗口”,要想在广播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永立潮头,保持青春和活力,更加切合时代要求,更受听众欢迎,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对节目的优化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是节目主持人的挑选上适应时展.

“勤俭嫂拉家常”节目开办时,宣传重点主要在武义农村,受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当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在挑选主持人时,把“勤俭嫂”定位在勤劳、纯朴、善良、有点文化知识的农村大嫂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来“一天不见壶山就要哭的武义人”也开始走出大山,接受八面来风,了解外面的信息.与此同时,武义受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品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节目知名度的提高、宣传对象的扩大和宣传效果的明显,地方政府对该节目越来越重视.因此,在选择“勤俭嫂”的节目主持人时,注意“勤俭嫂”角色的多样性,“勤俭嫂”既是传统农村大嫂,又是见多识广的知识型女性,同时还担负着机关、事业单位政策的解读者等不同角色.因此对新的节目主持人在知识结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需要节目主持人运用一些诙谐风趣、质朴纯真、富有哲理的本土语言,来顺应新一代听众喜欢用轻松的心态听广播、喜欢通过身边事悟道理的心理.

二是播出的内容和节目设置方式等不断变化.

内容在不断深化.节目40年来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从表扬农村好人好事、开发农业的发展、“非典”防治、武义旅游开发、农村“四边三化”整治、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基层党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到全域旅游、农村医疗和失地农民保险、武义农村群众外出发展“超市经济”、剿灭劣五类水、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美丽农村建设、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的弘扬、农村土地流转等等,节目始终与时代同步,想群众之所想,说群众之所需,急群众之所急,关注群众的冷暖,与群众同呼吸,心连心.

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原来节目面对的主要是农村群众.2006年8月,“勤俭嫂拉家常”节目改版,把听众群体从农村扩大到城乡,把节目服务对象扩大到进城农民工以及城里的困难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

节目设置有所细化.由原来单一的拉家常分成了“和你说”、“帮你忙”、“拉家常”三个子栏目.“和你说”栏目以讲述发生在老百姓周围的新鲜事、有趣事为主;“帮你忙”主要为听众答疑解惑,提供政策解答和法律咨询;“拉家常”则仍保留了方言对话的形式播出.另外,播出时间由每周播出一期改为周一到周五每天播出,播出时间段不变,播出档数增多.

传播方式得到延伸.由最初的广播有线传播发展到有线和无线并存.后来,为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工作的宣传,针对“九严禁”“十不准”等换届纪律文字枯燥、难记难熟的特点,电视宣传将以拍摄情景剧+制作动画讲解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勤俭嫂走上电视屏幕,走进农村群众中,用亲切的方言宣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政策程序、换届纪律等.将枯燥的说教转变为有趣的画面和生动的注解,让铁的换届纪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秒懂”,提高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从此.勤俭嫂不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实现了节目音频传输和视频播出相结合,“勤俭嫂”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广播节目传送到手机客户终端——武义手机台,拓展方言广播原本局限的覆盖范围,让身在异乡的本地人也能感受到亲切的乡音.另外节目还通过微信“武义之声”传播.从而构建了立体式、全方位、全覆盖的传播网络,使节目传播无死角,无盲区.

和受众关系发生变化.以往节目实行的是单线传播,两个主持人从头到尾聊到底,节目的题材选择、播出重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听取受众意见,但基本上都是由广播人自己确定.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设置了广播节目微信平台、微博账号.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搭建微“听友圈”,让节目听众可以在收听节目的同时,用文字、语音、图片等方式实时交流,并推荐、转发、分享喜爱的节目,同时有利于主持人在节目中将微信“听友圈”的留言及时分享给其他听众朋友.听众与支持人的节目互动,使节目从原来的“以传者为中心”转为了“以受者为中心”.

五、坚持不忘初心,增强节目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设置节目时,武义“乡音”广播抱着打造“百年老店”的匠心.40年来,节目主持人“惠香”已换过多个,“勤俭嫂”也先后换了三位,但“四个不变”自始得到传承和弘扬.

一是节目宗旨始终不变.40年来,节目始终面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主要关注农村受众的热点事、焦点事,农村群众关心的政策和致富信息,坚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主持人的数量始终不变.从创办初期一直到现在,该节目先后都只有两个主持人:他们自己找题材,自己编写,自己播音.播出时他们始终不“照稿宣科”,而是用“拉家常”的方式传播节目内容.

三是节目开始曲始终不变.节目的开始曲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二胡曲.该二胡曲是“乡音”节目编播组专门请武义当地越剧团根据“勤俭嫂”节目的特点编曲录制的.40 年来,每到“乡音”节目播出时刻,就像一位“老朋友”如约而至.武义听众只要一听到这熟悉的乐曲声,就知道,“勤俭嫂”又开始“拉家常”.

四是节目播出时段不变.40年来,武义广播节目虽然进行过多次调改,每次调改对节目时间设置有过不同建议和意见,但“勤俭嫂拉家常”节目作为武义广播的品牌节目始终放在黄金时段播出.

“勤俭嫂拉家常”节目地域特征独具特色,有深厚、独特的地方生活为基础.在媒体竞争激烈,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的今天,针对当地群众开办本土化节目,通过方言的亲切感、亲和力,巩固和扩大广播媒体的受众群体,对于地方广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占领农村宣传阵地,打好宣传主动仗,都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作者单位:武义县广播电视台)

广播论文范文结:

关于广播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广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广播电视论文

2、广播电视编导论文选题

3、西部广播电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