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现状和策略类论文范例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网络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现状和策略

摘 要:自媒体使得个人的媒体权利扩大,大学生作为自媒体使用最为频繁的群体,在网络中形成了各种自组织,并在各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对高校学生管理产生了极大挑战,迫切需要高校学生管理者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生 自组织 网络 传播

“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泛指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由大众化、私人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向不同的群体提供与分享自身事实、新闻的途径.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接收者和传播者相互交叉与转换,促使大众传媒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通过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传播和关注,基于对某一特殊事件、观点、爱好、事物等的沟通而在网络中相互结识、认同、合作的网络自组织应运而生.

自媒体时代使个人的媒体权利得以扩张,平民话语权得以伸张,大学生作为强烈凸显个性的群体,其使用自媒体随心所欲表达个人意愿的行为更加频繁,并通过群、论坛、微博、微信群等网络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形成了自发成立、自主运作、自由发展的网络自组织.在当前自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展迅猛, 虚拟性、自发性、交互性、参与度高是其共同特点,这些组织当前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展特点和趋势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作为自媒体背景下的共生品,具有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点.据相关课题组成员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自媒体表达意愿的频率很高,在虚拟的隐秘性更强的网络中更容易加入某个或者某些网络自组织,并在发展中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组织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为7.24亿,在年龄结构上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2.1%,职业结构分析显示,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其生活已经与网络产生了深度融合.根据课题组对500名大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统计,参加不同类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人数占99%以上,其中,参加两个及以上自组织的占92%.自组织种类繁多,可以基于兴趣爱好、交友交流、公益活动、创业、学术研究、专业共享等不同表现形式而加入.在活动空间上,主要以网络为主要活动空间,较少组织线下活动.网络自组织成为大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主流方式.

2.组织模式具有虚拟世界的“他组织”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活动空间主要局限于网络,线下活动较少,与网络的虚拟性一脉相承,与现实生活系统和社会现实“他组织”较少发生联系.在组织内部也大多以虚拟的身份使用富有网络意义的语言进行交流,在新成员吸纳时呈现出与社会组织明显不同的开放性与宽容度,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差异与隔阂.但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多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具有自媒体背景下强烈的网络特点外还具备明显的“他组织”色彩,表现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成立基本是由个别核心人物基于部分人员的共同兴趣、需求、外在机缘等发起、延揽、组织起来的,如兴趣、专业群、老乡群等;在某一自组织内部成员关系处理时,基本是自发的、偶然的,但是组织管理人员在某种情况下也具有“他组织”的不可逆性和主导权,如网络聊天中的“踢出”“黑名单”等现象;部分网络自组织突破网络传播构建的虚拟关系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的恋爱缘起、兴趣组织活动等方面.

3.组织管理呈现非线性耗散结构.自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自主、开放、自由、平等意识更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校园网络与移动终端促使自媒体普遍发展,在网络自组织中,成员通过网络相互之间或是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人员等因素的交流与交换,不断引入负熵流.在组织管理方面,通过非线性点面放射状,以自发的方式、自觉的态势,形成组织的有序状态,将独立的大学生个体由各自分散的状态结合为系统的状态,成员加入、退出、活动策划、管理反馈等大多都是通过网络的自治自理来实现信息的公开与传播.同时,在大批自组织的产生、发展、消亡过程中,承担组织核心管理角色的大学生通过协调组织自我运转而实现自我管理与组织能力的锻炼.自媒体网络的特性满足了大学生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需求,非线性耗散结构作为网络自组织基本管理模式的特征更加凸显.

二、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满足大学生的归属和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提出人具有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个体可以通过加入一定的组织和群体以获取社会归属感,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渴望获得归属感的群体,有加入某社会群体获得认同的需要.在课题组对加入网络自组织原因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寻求认同和某种需求的比例分别占据91.5%和90.6%.在“裂变式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去中心化是自媒体最大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利用网络自媒体提供的信息平台发出自我声音,这是互联网专属的特权.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专业、认知等不同需求极易加入不同网络自组织,而这些管理松散、运作自由、种类繁多的网络组织能够在一定层面上满足大学生在自由平等、知识获取、专业指导、情感需求、尊重认可、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例如,加入到知识获取型网络自组织,满足了其专业学习的需求;加入到校友会、老乡群等,寻找地域的归属感;加入到天涯社区、兴趣论坛中寻找自我实现等.

2.引领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潮流.自媒体时代,网络自组织以其强大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的归属和需求,同时也影响着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引领着青年亚文化发展潮流.所谓亚文化,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局部的、少数群体的非主流文化现象,属于次属文化,有着属于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与观念.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气质.

网络自媒体的去中心化与开放性为青年亚文化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封闭,实现了跨阶层、跨地域的传播.网络自组织是青年亚文化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在自媒体背景下,青年学生更加倚重自身的趣味来界定自己的文化空间和身份归属,在相互认同的自组织中,不断彰显其特色,形成特定的价值观、语言文化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同时,大学生也借助自媒体来实现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抵抗,参与、创造、传播彰显自我的亚文化.伴随着自媒体遮天蔽日狂轰滥炸般的传播,往往掩盖了主流文化的发展与传扬,让青年一代产生错觉,把自我参与创造的网络自组织价值信念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

3.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度.自媒体背景下,将人的社会参与变得更加快捷,通过网络自组织进行交流与沟通,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新的尝试.自媒体隐蔽却畅通的交流模式,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现实参与社会活动的不足,从而对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产生积极影响.

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由于自媒体的灵活便捷,空间距离和时间局限不再是影响组织成员相互交流的障碍,个体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点对点进行各种模式人际关系的建立,并且可以跨越时空进行高密度、多维度社会网络的建立与维护,在网络自组织内部也经常基于某些要素达成求同存异的协同合作.由于网络自组织的参与成本低下,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又极易与其他网络组织进行交叉对接,从而扩大了现实社会网络范围,同时提高了网络自组织个体成员拥有的协同合作声誉,即社会资本的提高.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管理策略

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自媒体背景下的显著特点与发展趋势,对其功能与作用的分析认识,切实需要高校学生管理者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研究,“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不断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展开主动联系、分类指导、动态疏通、协同管理,借助自媒体的媒介功能,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实现趋利避害,发挥积极作用.

1.主动联系,构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新常态.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高校教育的顺利进行,首先,高校管理工作者要厘清观念,主动探索网络自组织建设、发展、监管的长效机制,做好学生网络自组织数量、类型、范围、性质的调查研究,并且使用自媒体网络方式参与到其中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加强对于校园内网络环境的建设与改善,提升网络自组织发展赖以依靠的硬件、技术条件,提升网络服务水平;最后,要认真研究学生实际需求与愿望,加强对学生网络自组织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探索.

2.分类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自媒体灵活即时、快速自由的特点,使各种良莠不齐的媒体信息都能够快速传播,容易影响辨别力较弱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自组织作为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缺少时空的局限和道德的约束,交流传播也具有随意性.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对网络自组织进行分类监管与指导,实行弹性多元引导策略和分类管理与分级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根据网络自组织的舆论影响力,将其划分为具有正向舆论导向、负面舆论导向、中立舆论导向三种类型,采取多方支持、严厉抵制、宽松引导的顺序,建立包含三个等级的分级监管体系,即为具有正向舆论导向的网络自组织其提供宽松的生长环境,全方面多角度的支持其发展;对产生负面舆论的网络自组织要严格规范,严厉治理;对于以情感交流、娱乐等为主的中立舆论导向的网络自组织则以引导为主,辅以一定的规范,加强其主流价值观的指导.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伴随自媒体的发展而繁荣兴盛,宣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对其监管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否定或支持.高校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分类管理制度,并积极帮助其建立内部管理制度,鼓励其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价体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将网络自组织的活动纳入到规范化轨道.

3.动态疏通,提倡健康的文化生态.传播作为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正在通过媒介影响着人的行为而使现实得以维系.在社会心理学范畴内,主导人们网络行为发生的正是人的思想意识.自媒体背景下,人们依赖自媒体网络虚拟环境中各种组织的即时互动让自我跨越时空,进行新的自我体验与建构,并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改变着自我的文化心理认同.

网络自组织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文化产物,具有内容多样化、传播及时化、互动频繁化、参与大众化的文化价值特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主流文化也存在着反作用,增大了文化的社会风险.自媒体虚拟性、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及其可控性等特点,使得风格多异、旨趣不同的海量文化形态构成复杂的文化体系,以碎片化的自媒体传播形态嵌入到整体文化系统中,展现出鲜明的异质性、流动性、多变性和混杂性,包含了青年群体的自我观照和对外的责任承担,蕴藏了青年群体的复杂心态和多元诉求,通过网络自组织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对主流文化发挥着解构和建构的作用.

充分了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价值诉求,认真反思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组织行为方式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策略,充分化解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引导网络自组织在“线上”进行正确价值取向、健康信息内容等的引入,借助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机制引导青年正确文化观的建立.对传播的“网络文化热点”可采用“议程设置”等舆论引导策略,形成正向效应的网络舆论环境,在媒介平台中实现信息化的不经意转化,满足自媒体时代学生从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惯性,实现教育内容的传递与教育目的的实现.同时,积极倡导“线下”进行合理的疏导与交流,降低网络“迷失”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自媒体时代有多少自由就需要有多少自律.通过动态疏通,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传播的青年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补充、整合进主流意识形态当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在文化层面的合理诉求,尊重青年群体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构建充满活力、富有秩序的自媒体文化生态格局.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大学生网络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生网络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网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大学生网络安全论文

2、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3、大学生投稿

4、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