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跟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培养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数学课堂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数学课堂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培养

安瑞莲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郜家店小学 112400)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不但注重算理算法理解与运用,更与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我就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1.动手操作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动手操作活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牢固掌握由动手操作,探究得到的结论.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到表象再到抽象思维的形成,促进数学思维的逐步发展.最后,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小组间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动手操作要把握好时机

2.1在探究新知时动手操作.当一个新知识出现时,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操作活动就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由学生熟悉的两块三角板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板三个内角的和是180°.继而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多数学生都推测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但缺少有力的证明.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拿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或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进行验证,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发展了数学思维.

2.2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在学习图形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认识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这些图形的学具进行拼图游戏.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地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小动物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更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给学生带来了乐趣.

当然,动手操作也不是在每节课都适宜进行的.遇到学生较为熟悉的或者能从已学的知识中推导出来的新知识,就不一定要刻意追求操作的形式.

3.加强动手操作的指导

“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充满了“动”的,但如果忽略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往往会变得盲目,从而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意义.

3.1动手操作与思维、表达相结合.教学时要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来揭示数学知识的要点,帮助学生建立前后连贯的合乎一定逻辑联系的思路.例如教学32+4,用小棒操作时不是简单地证明32+4等于36,重要的是通过操作来说明其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因为32要用3捆小棒和2根小棒来表示,加上4要用添4根小棒来表示,使学生看到先把单根的小棒加在一起,也就是2个一和4个一相加得6个一;再把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合并,也就是3个十和6个一加在一起.这样学生会从操作中逐步抽象概括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为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还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语言表达,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3.2独立操作与指导、合作相结合.有的时候,学生受已有知识基础、动手能力等因素影响,独立操作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介入.教师可以在操作前进行观察提示或示范演示,使学生的操作有标可循,在操作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层次结构的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百闻不如一见,而动手操做更能学得好.实践证明,儿童的智慧确实出在他的手指尖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创设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 把学生带进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数学课堂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数学课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2、生活和数学论文

3、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4、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5、中学生数学杂志

6、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