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本科论文范文 与安丘:一个农业大县的乡村再造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农业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安丘:一个农业大县的乡村再造

农村产业融合在山东——

安丘:一个农业大县的乡村再造

□本刊记者 丁爱波

2016年底,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93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6〕54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为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优先支持试点县市发展.最终,安丘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农产品质量优势,成功入围“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是山东省入选的5个县市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作为经济总量并不突出的农业大县,安丘立足县域实际,通过政策推动、示范带动、效益驱动等多种方式,推进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强县的产业融合之路往往具有特殊性,并不具备太强的复制、推广效应,那么经济“弱”县如何立足县域实际,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2017年2月14日,记者来到安丘实地调查采访,试图展示这片土地上正在孕育、发生的种种可能.

“工商资本”下乡记

初春的北方大地还略显荒凉,但在安丘万芳果蔬休闲观光采摘庄园(以下简称万芳)的生态大棚内,却已经是一片亟待收获的景象.鲜嫩的黄瓜顶花带刺,拳头大小的西红柿爽脆甘甜,这些通过先进科技种植出来的绿色蔬菜,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采摘购买.

庄园主焦方兴是安丘本地人,今年45岁,他的另一个职业是本地有名的市政工程企业老板.与不少进入农业领域的企业家相似,焦方兴建设农庄的初心是“想吃到一口安全的蔬菜”.“做工程这么多年,应酬场合不少,可一到宴席上就不想提起筷子.味道暂且不论,有的吃了之后还闹肚子.”

抱着这种想法,焦方兴便计划在安丘市内寻找合适的土地搞生态农庄.在官庄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2015 年,他在该镇陆家沙沟、郑家沙沟、刘家营等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出来的500亩“岭皮薄地”上建设起了这个生态农庄.

“这些地多年来一直是种小麦和玉米,但是小麦长不过30厘米,玉米结得又小又瘪.这样的田地,对大多数群众来说,不种不行,种却又是年年算不着账.”官庄镇党委副书记崔勇建说.崔勇建告诉记者,近年来,官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安丘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意见,将这些形同“鸡肋”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统一对外招商,一批更能增加土地价值的休闲农庄和家庭农场便被建设了起来应运而生.

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安丘市发改局局长高焕智表示,2015年以来,安丘市以非经济作物调经济作物、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低效调高效、零散调规模“五调”为方向,掀起了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至目前,共流转土地近6万亩,建设成方连片重点基地65个,其中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11个,融和园区42个,发展家庭农场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其中市级示范农场30家.

此外,为进一步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开发农业,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安丘市还出台了配套政策,为工商资本企业颁发办法土地经营权证和蔬菜大棚所有权证,可到金融部门抵押贷款,推动了现代农业开发建设.2016年新颁土地经营权证书和大棚所有权证书14个,抵押贷款500万元,累计颁发证书总数达到41个,抵押贷款22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问题.

相关配套政策的激励坚定了焦方兴从事农业的决心.在未来规划中,他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冬暖式大棚200个、春暖式大棚60个,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区、富硒蔬菜区、采摘体验区、科技育苗区、露天观光区等6个板块.

如今的万芳,项目一期已建成冬暖式大棚42个,春暖式大棚11个,全部采用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市场销售的运作模式.并且给每个大棚都设立了“电子”,对产出的蔬菜在进行大宗销售时都建立“二维码”标识,还统一设立了微信公众号,这样就使每棵菜都有了“”,消费者一扫便对蔬菜的“底细”了如指掌.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型的种植业态在一开始并没有被农户们接受,“刚开始还有50多个农户报名,可等到要交钱时候,一个也没来.”焦方兴只好自己将这些大棚种了起来,让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是,一年下来,在先进技术的指导下,每个棚的利润竟然达到了12万元.于是,到了第二年,这些大棚便全被周边农户们“抢”了过去,焦方兴只保留了一个棚作为自己的试验田.

工商资本的下乡,最终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一直推进的精准扶贫.在资本农业化的过程中,农民的收入开始变得多元化.以万芳为例,首先是土地流转收入,万芳每亩按每年900元付给群众,并且每5年增长50元.官庄镇郑家沙沟村村民王雪莲表示,“现在啥活儿不用干就纯赚900元.”

除此之外,还可以前往农庄打工.张家沙沟村村民张培兰,其丈夫因腰伤不能干重活,根据其情况,2016年5月,官庄镇帮扶小组联系其到万芳学习种植技术,万芳每月支付其固定工资2400元,累计收入12000元.

租棚的收入自然更高,官庄镇村村民刘锡汶今年49岁,家有5口人,他的母亲患有大病.2016年2月,刘锡汶与妻子一起承包了万芳的大棚种植芸豆,4月份上市,产量15000斤,收入25500元.

据记者了解,在安丘,类似万芳这样的家庭农场或观光采摘园,已经发展成熟的还有“长生源休闲农庄”“和甫生态休闲农庄”等50多家,占地达3万多亩.其成功的运作模式和取得的初步成效,是安丘市通过推动家庭农场和休闲农庄建设,着力提高土地产出,为市场提供放心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代表和缩影.

万芳模式的成功引起了更多村民的关注,他们开始主动找到官庄镇党委,要求将部分土地也流转到该庄园进行整体经营.对此,焦方兴也进行了周密的考察,决定在500亩的基础上,再扩建2000亩.

让焦方兴更加欣喜的是,他的本家80后侄子焦健,在结束了几年的北漂生涯后,也加入到了回乡种菜的行列.“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这种新型农业业态,为这个古老的产业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焦方兴表示.

现代农业重塑农民

出安丘市区,沿221省道西行50公里,记者来到了安丘市郚山镇.这个森林覆盖率达60%的小镇是全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同时,该镇下辖的大埠沟村也被列为了融合发展试点村.

2017年2月15日,大埠沟村的金光义老两口像往常一样来到村子附近的山东合力牧业有限公司上班,具体工作是喂奶牛.他们都在五十多岁上,在家门口打工上班已有三年工龄了.每月工资金光义是3200元,老伴是2000元,每年工资性收入有6万多元.而在4年以前,他们一家三口人,只守着不到4亩山岭薄地,靠天吃饭,种植作物又是传统小麦、玉米和花生,一年下来总收入也就一万来块,要算纯收入,用他们的话说:“只能是工夫(人力)不算钱,说挣钱其实挣的是自己的工夫钱.”

资料显示,郚山镇位于安丘市西南部,与临朐、沂水两县相邻,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1.1万户,3.8万口人,是个山区镇,有着非常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基于这种自然条件,近年来,郚山镇引进的工业项目企业都与生态农业有关,以金光义老两口打工的山东合力牧业为例,该企业位于郚山镇龙湖工业园内,占地面积1800亩,计划设计总投资3.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有2000头奶牛养殖,年产10万吨奶牛饲料工厂,有机肥工厂,巴氏杀菌鲜奶加工厂,肉牛屠宰分割加工厂.

与传统的牧场不同,合力牧业更像是一个大型的休闲农庄.除去奶牛养殖和鲜奶加工,该企业还于2014年建立了1100多亩的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种植了桃、杏、苹果、梨树、李子、板栗、核桃、榛子、樱桃、葡萄等果树及花生、草莓、蔬菜等经济作物,还种植了苜宿草等奶牛饲草,既为合力会员提供了休闲所,又增加了公司经济效益.公司还依托风景秀丽的五龙湖风景区,建成了牧场体验区和休闲旅游度假区,不断满足了广大会员和居民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需求.

与合力牧业相距不远的是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从事农科研发、蔬菜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以葱姜蒜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系列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其所研发、推广的大葱全程机械化育苗种植技术让传统种植业变得像大工业一样能够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以大葱种植中的移栽环节为例,传统移栽需要依靠十几人的劳务队,一天只能干2—3亩,而在运用了沃华的自动化移栽服务后只需2—3人,一天可移栽8—10亩.全程的现代种植技术让山东沃华成为了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样板企业.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农民逐步变成了产业工人.

“现代农业重在‘现代’.要用现代思维、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方法、现代装备、现代组织来发展农业.”山东沃华总裁张刚表示.

张刚告诉记者,为了摆脱传统农业模式的羁绊,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高速路,山东沃华持续加强了产业链条的整体性布局和一二三产业的有机性融合,依据“三农”需求变化,探索和优化企业的供给侧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化经营多业态无缝连接:以原有一产(种植业)、二产(加工业)为基础,将重心提升并聚焦到三产——现代农业服务业上来,打破产业的界限,形成农业和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形成“农产品种植——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除去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也拓展了郚山镇的农业功能.郚山镇副镇长秦东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郚山镇立足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农业与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核桃、榛子、大桃、大樱桃等各类干鲜果近7万亩.建成了3景区古火山国家森林公园五龙山和省级水利风景区五龙湖,同时大力发展以南官庄、鲁家哨为代表的“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等.2015年全镇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旅游产业实现收入130余万元,直接间接带动群众就业1800余人.

对于产业融合给农民生产内容转变和农民素质提升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郚山镇党委副书记孙希波表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郚山镇农民的自身素质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比如科技意识、组织程度和市场观念,比城里人差不到哪里去.各方面的素质越来越高,正由传统农民向具有职工性质的现代农民转变和跨越.”

四大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就业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那么,产业融合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省发改委农经处处长宋伟告诉记者,健全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所在.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如今,共有四种利益联结机制在安丘被逐步建立起来.

首先是最为常见的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以安丘万鑫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代表,该公司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签订标准化生姜种植基地种植合同书,优先保障市场销售和权益,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基地所用农药以低于市场20%的供农户使用,并按高于市场0.08元/斤的优先收购.目前已发展生姜标准化合同基地3.5万亩,与常规生姜种植相比,标准化合同种植户每亩增收2000元,仅此一项即可增加农民收入7000万元.

其次是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以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代表,该项目对纳入合同种植基地的生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给予360万元股份,每股1万元,共360股,由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持股,并以股份的16%参与盛大农产品市场交易分红,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光凭此一项,农户年可增加收益1万多元.

返租倒包型利益联结也在相关镇、村发展起来.这种形式主要是由镇、村将承包到户的土地通过租赁形式集中到集体,然后将土地的使用权通过市场的方式承包给家庭农场或新能源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构建了反租倒包的利益联结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机制也让新能源企业在安丘得到了快速发展,安丘市发改局重大项目办主任付万杰告诉记者,新能源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使用,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实现盈利,农民除获得荒山、土地等租金收入外,还通过参与光伏板的清理维护及光伏板下农业种植(中草药)等进行再就业,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促进农民增收.以天恩郚山30MW光伏发电站项目为例,该项目占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1200亩,可吸收200个农民就业,农民土地年租金收入可达60万元,参与企业劳动年可获得工资性收入120万元.

产销联动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让安丘农业品牌优势逐步加强.以景芝镇埠口村鸿发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该合作社利用埠口村近3000亩大樱桃,由合作社统一注册“醉红灯”大樱桃品牌,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实现了生产规模化、管理科技化、销售电子化,并成功举办了“安丘埠口大樱桃节”.

高焕智说,无论是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还是通过其他形式和途径,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主体是农民,产业融合,不能把农民丢在一边.”

农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农业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农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2、农业杂志投稿

3、农业论文

4、农业机械期刊

5、农业期刊

6、农业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