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对受众网络话语权的反思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话语权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对受众网络话语权的反思

【摘 要】虽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自由言说的话语平台,使话语权重新回到了受众的手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受众在行使网络话语权上却陷入了“沉默”.本文主要以微博时代的“围观中国”和2016 年的“吃瓜群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众逐渐陷入“沉默”的原因及受众心态的变化,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围观中国;吃瓜群众;受众话语权;反思

一、话语的“沉默”:从“围观中国”到“吃瓜群众”

(一)“围观中国”:受众行使网络话语权的“盛行”

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受众更多说话的权利.2010 年,一个全民微博时代正在开启.微博让名人与草根直接对话,让网民从看客变成说客.微博话语权不但使网络话语权的传播范围极大扩展,还深化了话语权的深度,彰显出个体力量.[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微博这一传播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有机会被关注”的时代,它拉近了信息传播与普通受众的距离,将受众的网络话语权延伸到一个新的平台,受众的网络话语权从博客时代的精英层次向平民百姓转移.如“郭美美事件”中,微博用户积极探讨事件起因,热心关注事件发展,从而促使事件得以调查清楚和解决.受众在微博上积极参与对网络热点的讨论,愿意发表评论和观点,受众的话语权得到充分的表达,微博已成为受众实现网络话语权的重要工具.

(二)“吃瓜群众”:受众行使网络话语权上的“沉默”

“吃瓜群众”是2016 年出现的新词.“吃瓜群众”最早源于一个公路新闻,后来记者去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于是把“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是指对各种讨论、发言、质疑持“围观”态度的人们.在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受众偶尔关注一下网络热点,是一种放松和调剂,觉得没有必要跟别人争个面红耳赤,所以愿意当个“吃瓜群众”,这是目前大多数网民的心态.后来受众频频用“吃瓜群众”来自嘲,用来表示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这种心态使网民从说客又变成看客,习惯围观,不乐于表达.

二、受众话语权变化的原因

(一)受众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受众话语表达

当一个网络热点出现时,受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对它发表言论和观点,受众会去判断这件事值不值得去说话,是不是可以去说话,不会再随意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受众话语权的表达,受教育程度高者,会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它,用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它,然后对其发表意见和评论;而受教育程度低者会觉得自己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比较低,对其不知道说些什么,觉得就算说了话也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和关注,逐渐的他们对事不关己的或不感兴趣的事不说话,保持沉默,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吃瓜群众”.

(二)受众的话语在网络上难起波澜

1、普通受众的话语难以引起关注

普通受众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后,是否能引起他人的关注,是受众话语权能否产生效用的关键.

根据2016 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 亿.网民数量如此庞大,可想而知当一个网络热点发生时,会有多少人去关注它.就受众个人而言,其发表评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引起关注,尤其是关系到自身利益或感兴趣的事.但这些评论和观点就像小石头沉进大海一样难起波澜,所以普通受众一般不会在网上发表意见或评论.

2.受众话语被关注的时间短

网络平台信息发布的自由弱化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信息更替快让更多的信息有机会被关注.但是,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信息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当一条新闻出现后,火速被炒成热点,受众对此热点发表评论,受众的评论还没有形成公众合意时,很快随着其他更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出现,受众的目光就会被转移,关注时间被缩短.受众说的话就像石沉大海,甚至根本起不到作用,消磨了受众评论网络热点的.

3、受众话语表达对问题的解决和希望达到的社会效果难以实现

受众对某一问题行使自己的话语权是希望问题能够解决或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网络话语权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来实现,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下,一个事件的发生很难持续较长时间,就算被关注,但网络上信息的快速更替使网络事件被关注的时间缩短,注意力被转移,不利于进一步的传播和公众合意的形成,使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最后就不了了之.就算形成了社会舆论,但舆论的持续性会受到影响,受众希望得到解决和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就难以实现.渐渐地受众在网上就不说话,趋向于关注和围观.

(三)受众的心态发生变化

1.积极参与到不参与

波斯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说到,“进入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使信息的暴涨失去控制,泛滥成灾,产生大量的信息垃圾,使人难以辨别孰优孰劣、孰好孰坏,甚至使人无所适从.”[2]2010年,“围观改变中国”说明了受众对网络热点进行“围观”就会引起社会舆论,所以受众乐于在网络上说话.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垃圾信息使受众对信息真假难辨,受众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知道哪条信息或评论是真的.“吃瓜群众”之所以在网上走红,是因为它代表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态度.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会引起许多人的评论和围观,而发表评论能够引起注意、有影响力的是加V 的微博博主.而普通受众对事件的评论很难引起注意.让受众觉得既然说话不起作用,那就默默地围观看着事件的发展.

2.无忧到忧虑

梅罗维茨在他提出的媒介情境论中认为:“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3]微博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受众热衷于微博,都乐于对网络热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受众发现话语权的表达也需承担一定的风险.不单单是普通的网民就是一些精英分子也在网络上渐渐地不说话了,因为有些网络热点发生,精英分子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它,就算说得有道理但是观点若与大众的观点背离,也有可能会受到攻击和谩骂.为了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他们情愿不说话但也不随波逐流.

(四)受众网络话语权滥用现象严重

网络话语权形成于网络空间众多话语主体的共同意志,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在网络空间中的意见反映.然而,在技术赋权的今天,个人话语权的滥用使网络不再是一个传播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的平台,而是一个宣泄情绪的场所,虚假的、极端消极情绪、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信息和言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4]一些受众不再是有理性的对网络热点发表评论和观点,而是情绪性的发泄.

三、受众话语权表达的重构

(一)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受众话语权要起到作用,需要有能够代表受众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在网络热点出现时,他们愿意花时间去关注受众对网络热点说的话、发表的评论和观点,最后他们把受众的评论整理总结后再表达出来,这样让受众觉得他们对网络热点的评论还能够起点作用,引起了“意见领袖”们的关注,甚至会引导社会舆论促使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受众行使网络话语权时,需要更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来形成主流话语,让受众就会乐于对网络热点发表评论,行使自己的话语权.

(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增强受众网络话语权意识

网络因其开放性,让众多网民可以在网络上尽情地发表言论,给予了受众较大的话语空间.但在如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话语空间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宣泄场所,对网络热点的评论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偏激和非理性,当网络舆论与社会事实偏向严重时,就会出现“网络暴民”.[5]因此,受众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相信网络中的信息和评论,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各类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批评性意见.其次,鼓励受众运用话语权对网络热点发表言论,让其明白网络话语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受众网络话语权意识.

(三)提供更为方便的受众话语表达空间

网络空间给受众话语权提供了便捷的表达渠道.要提高受众对网络话语权的行使,需要立足网络话语权的发展现实,在充分尊重受众网络话语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网络话语权表达空间的监管和规制,给受众提供畅通的言论表达渠道,引导受众积极的参与网络热点的讨论.

结语

在媒介环境复杂的今天,维护自身表达权利的诉求与现实中表达困境之间的博弈使受众话语权陷入两难.不可否认,受众网络话语权的表达方式出现变化的“倒退”除了上述几点原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正确的行使网络话语权,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注释:

[1]王昊睿.微博话语权及其影响分析[J].新闻战线,2015(12).

[2]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彭兰.网络话语:权利与权力之间[J].网络传播,2006(04).

[5]黄宝玲.权利与权力视域中的网络话语权[J].行政论坛,2015(06).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话语权论文范文结:

关于话语权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话语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