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与办适合的教育建设适合的课程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适合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办适合的教育建设适合的课程

【摘 要】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学校教育的核心.只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建设儿童在课程、建立新型学习方式、根植乡土立足时代、形成联动学习范式、建构多元评价体系的适合的课程,解决学生对优质课程资源强烈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为学生提供基于个体差异的多元化、个性化、自主化的课程选择,真正让适合的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课程载体;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0-0075-03

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学校教育的核心.适合的教育必须有适合的课程供给来保障.只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学校被赋予了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权力与责任,大大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潜能,积极推进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这样在改变学校办学同质化的同时,解决了学生对优质课程资源巨大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基于个体差异的多元化、个性化、自主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一、适合的课程:儿童立在课程

1.适合的课程应体现儿童的主体能动性,适合与支持儿童发展.

从课程资源选择、课程研发设计、课程方案实施、课程评价开展等环节,努力营造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而为,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创造者,获得活泼泼的成长.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老街文化”物型课程指向的是儿童发展、儿童成长.儿童参与物型课程建设是对儿童立场最好的诠释与表达.学校的廊道文化、教室文化、主题馆文化等都留下了见证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结合寻根“老街文化”60 项微行动,开展体验与实践活动,最终将活动探究成果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建构物型课程.学生在参与中呈现的成果尽管有些粗糙,还不够成熟,却是他们愉悦自我、放飞自我、成长自我的最生动表达.

2.适合的课程应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性,促进与满足儿童个体发展.

要实现这一主旨,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从儿童出发,根据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建立可供自主选择的丰富化、多样化的课程保障,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获得最大程度发展.“老街文化”少儿社团自助式“课程超市”就是基于学生需要与差异等因素,体现“老街文化”元素的老街少儿文学社、导游社、映像社、民间工艺团、民艺团、书画院、娃娃科学院七大学生社团,下设四十多个小型学生社团的“课程商品”.社团的组建、学生的申报、活动的运转,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进入其中,在“导购员”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课程,选择空间,选择教师,选择伙伴,开展学习.

二、适合的课程:建立新型学习方式

适合的课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探究、合作、分享等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时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变知识的灌输为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开展真实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适合的课程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学习途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1.适合的课程倡导体验学习.

场馆学习具有情境性、开放性、直观性,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在其中被赋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能够深度体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安排动手参与、实践体验.场馆学习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记忆更为深刻,容易迁移,成为以后学习的重要积累.学校积极与社区范围内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非遗馆等场馆对接,集聚区域内优秀、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在高淳老街建立“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基地”“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老街文化体验馆”等课程场馆基地.这些场馆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次有文化内涵、趣味盎然的学习经历,玩出了学问,成长了自我.

2.适合的课程倡导主题探究学习.

建构性学习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消极被动接受外部刺激的对象.主题探究学习就是以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获得综合知识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它的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学习方式强调自主性,重在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醇醇乡味———‘寻根’舌尖上的老街”主题学习中,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寻根与探究.“寻源小组”从老街糕点的起源、历史与传承开展探究,撰写调查报告.“文化小组”从糕的寓意,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了解“糕”与“高”谐音,寓含“吉祥”“进步”“高尚”之意,制作文化宣传名片.“经济小组”从老街糕点给家乡人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入手,撰写营销策划书.“工艺小组”则通过亲身实践,学习制作糕点,了解制作工艺,感受工匠精神,撰写非遗申请报告.

3.适合的课程倡导融合深度学习.

传统的分科教学将学生原本整体性、意义性、实用性的学习割裂开来,而跨学科的融合学习还原知识整体面貌,还原课程的系统性,使知识的习得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整体化,真正让学生成为更加完整的“未来人”.所以融合是目的,是方法,是过程,是思维,也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土壤和有效载体.在“不忘乡愁———寻找家乡的记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围绕“甜甜乡曲”主题学唱家乡民歌、戏曲、童谣、劳动号子;围绕“纯纯乡音”主题寻访老人,了解家乡方言的演变和语法规则;围绕“醇醇乡味”主题在父母的指导下学做一道家乡风味小吃;围绕“熠熠乡艺”主题了解家乡手工艺文化,学习老虎鞋、羽毛扇等非遗制作技艺.

三、适合的课程:根植乡土立足时代

1.适合的课程应是有“根”的教育.

学校在一方乡土之中,师生是一方乡土的人,自然学校课程离不开乡土文化的滋养.可以说,乡土文化是课程的“根”,是磨砺学校课程最具鲜明特色与气质的载体.乡土文化资源是学生学习最容易亲近、最接地气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教学最便捷、最具效益的课程资源.乡土课程的开发应从地方的文化传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自然环境和生态发展特点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形成“根”的意识.“老街文化”课程从老街厚重历史、悠远典故、典雅建筑、方言俚语、多彩民俗、卓越名人、精美手工艺等十二个主题进行开发与实施.学生接受这些乡土文化熏陶,烙下乡土文化的印记,种下乡愁的基因,以后成人离开家乡打拼奋斗时,也会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中,勾起对故土、亲人、乡土文化的深深追忆,成为有故土根、家乡情的人.

2.适合的课程应与时俱进.

学生作为社会人,适合的教育也意味着适合社会,顺应人的社会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界在改变,当下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适合的课程必须紧贴时代精神和要求,遵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体现课程的国家意志.学校通过着力开发与实施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寻根老街文化”“植根老街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等校本特色课程,以及戏曲、方言童谣、珠心算、国画、象棋等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等素养,真正让传统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课程建设宗旨.

四、适合的课程:形成联动学习范式

适合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格局.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学校教育开始趋向“去边界化”,课程的供给不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特权.适合的课程倡导打通社区、家庭、学校之间界限,引领学生走向社区、服务社区,多主体联合互动开展学习,分享优质学习资源,实现共赢.

1.学校—社区联动学习.

充分发挥学校师资精良、设备先进、场地标准、文化氛围浓厚等教育优势,组织社区居民在老街少儿小导游的讲解下,在“老街文化”物型课程学习中心开展在场学习,组织老街少儿社团到社区汇报演出等.同时充分利用社区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学生与非遗零距离活动,聘请校外老街文化导师来校做讲座、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学习活动等.

2.学校—家庭联动学习.

社区由家庭组成,家庭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桥梁.通过老街文化亲子游学、老街文化家长开放日、家长志愿者送老街文化到课堂、老街文化大讲堂等形式开展家校联动学习.

3.校际联动学习.

学校也是社区,有着各自独特、丰富的课程资源.秉承优质资源共享互动,开展区域范围内或跨区域的校际联动学习.学生及教师通过实地互访、数字化资源共享、同一主题探究等校际联动学习,放大优质课程资源效益,实现双赢.

五、适合的课程:建构多元评价体系

适合的课程需要适合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和激励性功能,将课程评价与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品格养成、学习能力提升等有机结合,建立“为了学习”“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为适合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评价的单一性,建立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综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改变过去只重视分数的定量评价,进而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兴趣、情感、态度、习惯培养的形成性评价.课程评价还要关注学生个性与活动体验的差异性,开展以记录个体成长轨迹的过程性档案袋评价.“老街文化”课程建立寻根“老街文化”60 项微行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和多元评价机制.学生以记录成长档案的形式,将反映自己成长的过程性成果材料收集起来,放入成长档案袋.结合“微行动学习体验评价单”中具体评价要求,组织开展多主体评价,进而在最后的展示与表彰阶段,评选“老街文化小使者”“淳质儿童”等.

伴随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机会,进而满足学生对高质量、有品位、适合的课程的需求,让每一个个体得到最适宜的发展,才能真正让适合的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适合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适合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适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适合中学生的杂志

2、适合高中生的杂志

3、适合初中生看的杂志

4、适合小学生的杂志

5、适合高中生看的杂志

6、适合大学生的英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