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东北地区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玉米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东北地区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张利勇

(梅河口市红梅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梅河口135019)

摘 要:玉米是东北地区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产量高低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技术、合理密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七个方面探讨东北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东北地区;优质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1.007

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也是我国主要的饲料和商品粮.玉米植株高大、喜肥、喜光、喜温,其经济产量不仅与品种、气候条件、轮作及病虫害防治有关,还与田间管理、肥力高低、栽培等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以运用先进的综合科学技术, 改善玉米的生态环境条件,才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 选地,整地

1.1 选地

玉米种植时可以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好、排水良好、保水保肥的平缓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2.0%、土壤pH 值呈中性.以平地为宜,其次选择二洼地,不要选择低洼地和岗坡地.

1.2 整地

玉米属于高产大田作物, 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如果土壤的耕作层太浅,不适宜扎根很容易出现倒伏现象.玉米按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在播种前要结合本地实际的环境条件进行.吉林省大多种植的是春玉米,在秋季或春季可进行土壤深翻灭茬并修畦,在玉米灭茬时,要确保旋耕灭茬的精细度,避免因玉米的残茬过大,而出现透风跑墒的现象.耕翻深度要达到25 厘米以上,使土壤耕层上虚下实,从而起到保墒作用.还可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做底肥,选择种植夏玉米时,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土壤的深耕,然后再整地播种.如果前茬作物收获时间晚则要先进行局部范围的整地,待玉米出苗后再采取行间深耕.

2 品种选择

2.1 不同地区的品种选择

东北各个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适宜种植的品种也不同.可根据有效活动积温选择品种.当有效积温达到3000℃,主要选择中晚熟品种,有效积温达到2800℃,主要选择中熟品种,有效积温2600℃,主要选择中早熟品种;有效积温达到2400℃,主要选择早熟品种.还可以根据地势的不同选择品种,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选择较耐密植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也可选择密度大、果穗长、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地势较低、土壤肥沃的地块,可适当选择增产潜力高的大穗玉米品种.而地势较高、通风透光好、土层稀薄的坡耕地则应选择耐密、喜肥和丰产大的品种.例如吉林省东丰县适宜选择先玉335、天农九、冀玉9 等中晚熟玉米品种.

2.2 根据需要选择品种

根据玉米加工企业订单的需要不同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大多品种的种植由企业来指定,如作饲料的企业可以选择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高的玉米品种,冷冻企业可以选择糯甜质玉米品种等.

3 播种技术

3.1 播前处理

3.1.1 晒种在播种前一周,将种子晾晒2 天,以提高种子内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3.1.2 拌种在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 进行种衣剂包衣处理,可以减轻玉米的病害及防治地下害虫.

3.2 播种

可根据各地区气候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玉米播种过早,种子发芽时间长,使得玉米种子受土壤中有害微生物侵染而发霉腐烂,易引起烂种缺苗现象发生.播种太晚,易错过最佳农时.适宜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土温、墒情、品种及种植模式而定.当耕层5 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可以开始播种.在地膜加上滴灌的地块,可比露地早播种7~10天,利于延长生育期,减轻病虫害,增强抗逆性等.利用播种机或人工播种.可采用大垄双行的方法,通风透光好,利于玉米果穗发育形成,还可以增大密度,便于田间管理,如追肥、隔行去雄等.超大垄的垄距160 厘米.

4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强品质、提高产量的重要栽培技术,可增加单位面积玉米的穗数、粒数.合理密植的程度与品种、土壤肥力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玉米植株高大、叶片大且平展的品种栽植的密度应小,而株型紧凑、叶片收敛的品种栽植密度应大.土壤肥力好的地区,栽植密度要大些,反之土壤肥力差的地区密度宜稀.

5 土肥水管理技术

5.1 土壤管理

5.1.1 土壤深翻采用隔年深翻技术有效的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蓄水量,促进根系发育,并且有效利用地下储备水,在提高玉米产量,增强抗倒伏、抗旱性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5.1.2 中耕除草进行中耕除草,既可以耙松土壤,又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还能促进玉米地下部分根系的发育,促进玉米前期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并且还可以加强土壤各种微生物活动,以促进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分解.玉米苗期时可进行2~3 次中耕,第一次中耕比较浅,大约3~5 厘米,第二次在玉米的拔节前稍深些,约10 厘米深度,行间深、苗旁浅.

根据实际田间情况选择除草方式,及时铲除杂草.东北地区以往除草是“三铲三趟”,现已由化学除草方式取代了人工除草方式,在5 叶期之前,可以利用化学方式除草.但在使用药剂时不要损伤玉米植株.玉米播种后至出苗前可以使用玉米专用除草剂封地,根据土壤墒情调整除草剂的浓度,应在除草剂喷施前了解天气情况,不要在大雨前施用,以免造成除草剂聚集或流失,降低药效并产生药害,如果在除草剂喷施后3天内如遇降雨,应再次喷施一遍,且调整药剂量.

5.1.3 覆膜处理对玉米进行覆膜处理,可以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苗、保肥、抑制杂草丛生、减少病虫害、促进玉米生长、早熟、增产.覆盖地膜要选择地势平坦、无霜期较短、肥水较好、积温较低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地膜玉米可比裸地玉米成熟期提前10 天左右,增收可最高达到2000 公斤/ 公顷,经济效益显著.

5.1.4 轮作玉米连作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连作会降低土壤肥力、加重病虫害.因此玉米要选茬栽培,最好的前作物是大豆或者马铃薯.要建立大豆、马铃薯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玉米连作,恢复和保护土壤养分循环及生态平衡.

5.2 肥料管理

肥料的施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合理施肥对于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高有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玉米产量.施肥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光合能力降低,影响玉米的产量.一种是有机肥施入,可以选择农家粪肥,也可以采用秸秆还田,提高玉米地土壤的有效肥力;另一种是追肥施入,结合玉米吸肥规律、肥料营养成分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肥时期.根据玉米苗情可以追1~2 次,第一次是在雄穗分化期,也叫攻秆肥,促进玉米茎叶生长,第二次是雌穗小花分化期,也叫攻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减少小花退化.花粒期施用花粒肥,大喇叭期(抽雄前10~15 天)追加速效氮肥.

5.3 水分管理

合理的水分管理,会使植株健壮并且能协调发展.东北地区春季气候比较干旱,夏季则温度、高雨量大,应该把玉米水分管理的重点放在玉米的播种和拔节两个时期,尤其是拔节期,由于雨季还未到来,灌溉工作比较重要.某些地区可能灌溉条件好但水量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春耙的方式进行保墒,并将水分资源充分利用到玉米的孕穗期和灌浆期,提高玉米产量.在灌浆前期形成足够数量的植株干质量;要及时浇水,使得玉米吐丝快而集中,增加粒数;吐丝后的20 天左右是有效粒数的控制时期,在这个阶段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玉米植株早衰、减少玉米籽粒败育、增加有效粒数的一项重要方法.水分管理中还可以采取膜下滴灌方式,是将覆膜与微灌施肥方式进行合理组合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它结合滴灌技术和覆膜耕种的双优点,能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同时具有节水优势.

6 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大约有30 多种,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叶斑病、病毒病等.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粘虫等.

6.1 玉米蚜虫、红蜘蛛防治

玉米蚜虫及红蜘蛛对玉米危害较大,当蚜虫、红蜘蛛等发生为害并达到防治指标时,应选用高效、广谱、低毒的杀虫剂,喷施来防治.也可以采用熏杀法,用5%甲拌磷颗粒剂拌细沙每隔6 垄,撒l 垄,撒在垄沟即可.

6.2 玉米螟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穗期主要害虫之一,在东北地区玉米上常发生这种虫害,对玉米的叶片(心叶)、茎秆及雄穗都有为害.玉米螟可严重降低玉米产量,使得损失率达到15%以上.对玉米螟防治必须对连片田块进行一致防治.一方面处理虫源,可以用高压汞灯或者是紫外灯和荧光灯组合光源来诱集捕杀玉米螟,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捕杀玉米螟成虫.另一方面可以释放赤眼蜂,在玉米螟成虫产卵高峰期,可以每间隔一周释放一次,释放赤眼蜂2~3 次.也可以田间药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期将药剂投撒在玉米心叶中.

6.3 玉米粘虫防治

粘虫是多食性害虫.幼虫发生时可在短时间内蚕食叶片,粘虫不能越冬,从南方迁移飞来.6 月中下旬、8 月中旬为害严重,可以利用黑光灯、杀虫灯诱杀其成虫,或在田间设置枯草把,诱集成虫来此产卵,集中销毁.

6.4 玉米叶斑病防治

玉米的病害以叶斑病比较严重.越冬菌源多、品种抗病性差、高湿的持续时间长都是玉米叶斑病发生的条件.防治时要根据玉米的长势和发病情况,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栽培技术等方式.玉米的发病初期喷洒专用的药剂隔10 天防治1 次,保持连续防治2~3 次.

7 适时采收

玉米成熟时要适时收获.玉米收获时期特征是:玉米茎叶变黄,苞叶干枯,手摸时松动迹象,籽粒充分变硬,籽粒去掉尖冠后,出现黑色层,籽粒乳线消失.不要过早收获,以免籽粒含水量比较高,干物质少,造成减产.一般收获时期在9 月末~10 月初.

8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促进东北地区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并且为医药业和轻工业都提供了基础原料,所以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对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庆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01):22-26.

[2],王东,冯晔,等.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04):97-98.

[3]王冰雪.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2):156.

[4]邓敏,卜宪娟,张晓红,等.试论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35(02).

[5]张春霞.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北京农业,2014,(11).

[6]刘辉,谭继春,周玲,等.北方玉米高光效超大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34-36.

[7]吴利兴,于忠河,包振顺.吉林省玉米的几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06):42-43.

[8]南元涛.黑龙江省中西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05):51-53.

作者简介:张利勇,大专学历,梅河口市红梅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学技术.

玉米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玉米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玉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