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在高校文化史教学中突出文化自信以中国文化史教学为例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这篇中国文化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在高校文化史教学中突出文化自信以中国文化史教学为例

中国文化史本是历史学专业的专业课,在当前高校课程中,中国文化史是大部分高校都开设的通识课程或者公选课程,多名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作为历史专业的专业课是高年级学习的一门专业知识的课程,作为通识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使受教育者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具有多种才能、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中国文化史的内涵适合作通识课程,符合通识教育的目的.中国文化史作为专业课与通识课在新时代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联系中国文化史的要点,突出文化自信

1.1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要点

学习、教学任何一门课,抓住要点都是认识和理解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中国文化史也不例外.中国文化史中较为重要的要点,笔者认为大致有四点.

第一点是从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土壤三方面奠定文化的特质.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或地域文化都适用此律.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正是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得在某地区生活的人类必须适应地理环境,采取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存.长期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才产生了具有特质的文化.文化是一种人类现象,人类只有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才能创造并发展文化.所以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土壤这三个方面就能奠定某种文化的特质.中国的地理环境就是东面是大洋,北面是草原,西面是雪山高原,南面是崇山峻岭,这使得中国文化在古代与世隔绝,一直独立发展;经济土壤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社会结构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专制统治.正是这三个方面奠定了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基础.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有各种说法,但是无论何种中国文化特点都是离不开以上所述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二点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特质,就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唯一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这一点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所有文化的最大区别.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惟一持久的国家,征服无从影响这样的一个帝国.”中国文化始终未曾中断.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大都经历起伏与中断,唯独中国文化例外.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农业—宗法社会具有坚韧牢固的力量,其次是中国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回旋余地大,经得起大风大浪.第三点就是中国文化与农业文化的联系.中国文化主要建立在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土壤中,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中国的文明基本属于农业文明,中国的文化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与农业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第四点是中国境内的地域文化.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分为多个区域.在各自的地域内形成风格迥异的文化特质.例如,齐鲁文化、楚文化、闽南文化、徽文化、巴蜀文化等等.这些地域文化各具特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抓住这四个要点即是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二点,这些重点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教授给学生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几个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着来学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宏观上认识中国文化.

1.2 突出文化自信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出了新时代条件下,复兴中华民族需要文化繁荣兴盛,进而又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0-41

中国文化史教学的教学内容就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历史时期中创造能力的积累和整合.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论述要求高校中国文化史教学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明确文化史教学的重要性,文化史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肩负着向学生灌输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兴盛的责任.

在新时代条件下高校中国文化史教学要在中国文化史教学中抓住中国文化史的最大特质,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心力,突出文化自信.这个最大特质就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直连续,未曾断绝过的文明.“与印度文明的松散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2]129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质是我们有文化自信的根据.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就是要突出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不曾断绝的特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 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性

2.1 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中国文化史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大致有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以时间为顺序,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概括为各具文化特色的时期,如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夏金元、明清这些时期,相比之下每个时期的文化各具特色.

以此为代表的教科书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文化史》[3]、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中国文化史》[4]等.

另一种模式是以专题为形式,将语言典籍、宗教信仰、文学、科学技术、选举制度、习俗、艺术等门类作为一个个专题讲授.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各的好处,以时间为序和以门类概括都能从各自的角度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史的理解,以此为代表的教材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教材《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5]、新编21 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三版)》[6]、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第2 版)》[7].

在笔者看来,应该将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史.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解中国文化史的相关概念与相关规律,包括“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史课程意义、教学的目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土壤三方面奠定文化特质的规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第二部分以中国文化史的门类为一个个专题,包括语言典籍、宗教信仰、文学、科学技术、选举制度、习俗、艺术等方面.第三部分再以时间为序讲授.这样将两种模式相结合,相应地要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内容压缩,主要讲解每部分最核心的内容.这种模式的教学让学生从时间角度理解中国文化史又能具体地学习到中国文化的重要门类,集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

2.2 合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积极性

现在的高校教室基本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利用多媒体教学,即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图片和影像往往是教师传统教学手段的必要补充,多媒体对于现在的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中国文化史的教学有一些是需要感性认识的,教师光凭嘴巴讲、黑板写都难以表达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图文声像并茂.

比如几个常见的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例子,在讲授中国历代疆域以及历代行政区划时需要展示地图;在讲授文化史内容时所涉及的人物与文物图片;还有在讲授文化遗迹时,遗址的介绍单靠板书的描述,学生无法想象具体的情形,在文字的旁边配上适当的图像,能助于学生的理解;在讲解中国文字的演进过程中,将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的同一个字用图表的形式在多媒体上呈现,将前面讲解的文字演进的理论与图片图表相结合呈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前面的理论;在讲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直接用图片呈现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模板,也是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在讲授中国书法、绘画时,用纯讲授和板书无法展示作品的魅力,而用多媒体则可以展示书法、绘画作品的原迹照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这些都是文化史教学直观性的要求,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些内容甚至只能用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教学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使师生之间互动性减少,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的朗读员,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使得教师失去了对教学的控制,甚至离不开多媒体课件.

总之,教师应当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有利的一面,将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何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当下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调动学生积极性主要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在一次教学实践中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们主动要求自己预习新课内容,并且要求在课堂上自己来讲述新课内容.笔者就按照学生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部分新课内容,到上课时让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来讲述相关部分的内容,在学生代表讲述之后,笔者再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自己准备的过程中强化了对新课内容的认识,并且对教师的讲解理解更为深刻.可见,在一定的限度内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探讨的方面还有更多.不论哪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高校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史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希望通过我们教师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的重要性和所肩负的责任,充实自己的知识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磨练教学能力,让中国文化史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中国文化史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国文化史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国文化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

2、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3、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4、中国文化论文

5、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6、中国美容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