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论数学课堂引放收的珠联璧合类论文范文检索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数学课堂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论数学课堂引放收的珠联璧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笔者认为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是引领者的角色,教师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大量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引”的作用很重要.“引”实际上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课件制作新颖;问题提出符合学生的实际;旧知与新知的碰撞;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还有睿智的语言等等都能引领学生高兴地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的“引”,一定要讲一个“巧”字.巧引讲究“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数学活动之中,让“引”确实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数学这个殿堂中,使学生觉得一切是那么熟悉而又那么新奇,非要弄明白不可,那么教师的“引”就发挥很大作用了.

但,“引”的时间不宜过多,不能占据学生活动的时间.课程改革已有很多年了,课堂教学的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课堂上始终“引”而不敢“放”,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兼有“满堂灌”的嫌疑.

如我校的一堂公开课,一位青年教师上二年级的“千以内数的读写”,该老师的教学流程是:复习导入———新授———作业巩固———课堂小结.大家都知道,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二环节.该教师在复习旧知上花了近10 分钟,新授时,学生对照课本上的例题动手操作:在计数器上拨数,感知千以内数位上的数,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内数的读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符合课改精神,但教师不断地进行强调,让学生进行应答,生怕学生不知道,之后的习题也没有“放”,还是教师讲解多,以致于学生的活动太少,被动接受新知识.

课后我与这位教师进行了沟通,她说自己总是不放心,生怕学生没弄懂,所以反复地进行强调.毋庸置疑,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这样禁锢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没有让学生“动”起来.

大教育家张伯苓说: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孩子领到美好的科学殿堂去遨游,点燃孩子的求知.

“放”才是课堂的重点,才是展现孩子潜能的重要环节.现就前两年我参加池州市小数教研活动,有幸聆听北京两位专家的示范课教学,来探讨他们是怎样“引”、“放”和“收”,将课堂变为学生的舞台,放手让学生探索获取新知的.

许淑一老师的示范课《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开始创设学生们都熟悉的情境———要了解四年级某班同学所喜欢的电视节目该怎么办?(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由学生去想去回答,出现的情况有:登记原始数据、整理、画统计图.教师出示三个人的做法:一是语言表达;二是画统计表;三是画统计图.让大家交流,使学生感知画统计图更好一些.教师及时板书画统计图的好处:直观、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许老师出示了“北京东交民巷小学四年级的一次常规活动检查情况数据”师问:以怎样的方式向上汇报这次的检查情况呢?引出,学生说:画统计图.然后让学生去画,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业.师又问:怎样与上个月相比呢?激发学生思考,得出:把上个月的统计图与这个月的统计图放到一幅图上去.之后,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们操作、交流.接着许老师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业,让学生说出是怎么画的?又是怎么想的?教师不时地强调画这种图的好处,让学生感知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师生的交流,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要注意的每一个方面都由学生总结得出,教师完全起质疑和引导作用,一堂课在学生愉快的操作和教师的交流中结束,教学效果明显.

吴正宪老师的示范课《估算》,一开始便以学生对“估算”提出质疑进入情境.吴老师及时板书出:怎么看结果?有什么好方法?干什么学估算?在什么情况下用估算?吴老师不急于单调地解释说明而是通过课件向同学们讲述了“小青与妈妈去商店购物”的故事,通过三个问题:A.确认200元够不够B.当收银员将数字输入收银机时C.小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生动有趣地解决了什么情况下用估算?什么情况下要精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接着吴老师又出示“曹冲称象”情境图.提问:你能估出这头大象有多重吗?

在吴正宪老师一连串的问题引导下,全班学生开始“动”起来,经过短暂的思考后纷纷抢着展示自己的作业.之后吴老师让每位展示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自己的估算法取名,其他同学也可帮忙.一曲“大估”“小估”“中估”“大小估”“凑调估”充实着课堂,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都在表现着自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被激发.这哪里是课堂,分明是实验小组在实验,科学性、严谨性让每一个学生感知和接受,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发挥到极限,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接着吴老师出示情境题,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对什么情况下用“大估”,什么情况下用“小估”,掌握得非常到位,开始的所有的疑问均一一化解了.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里,不肯散去.

吴老师的这节课,完全让学生在问题中活动,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成长,在问题中张扬个性……她富有磁性的示范课令人回味,吸引着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

两位专家娴熟的教学技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叹服,巧妙而又及时的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对新知的掌握是那么的完美.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要禁锢自己和学生的思想,要利用有效的课堂,合理地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

下面展示我的课堂教学片段: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策略”.首先,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进行引入:修建公路需要占用张路同学家的两块地,按照每平方米45 元的土地赔偿,你能帮助张路同学算一算他家能获得多少赔偿吗?(多媒体出示与例1相同但去掉方格的两个图形)问题情境一创设,立即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这是农村学生身边的事,我将生活实际与课本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们很快投入到解决问题之中……

接着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发现.1、“这两块土地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2、“ 这两块土地的形状不相同”;3、“用我们所学的面积知识无法解决”;4、“怎么解决呢?”.讨论很激烈,但办法一时说不出来.这时我引导,若将这两块地的图形放入方格中,你是否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呢?顺理成章地进入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出示例题1 中的图形,先让学生观察方格中的两个图形,思考后再讨论交流,学生们根据已有知识很快得出数方格的方法:“数方格可以知道图形的面积”.我接着发问:怎样数比较准呢?学生小组交流,集中全体学生的思考:将图形遮住的空白部分补画完整,再数,就能很快得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我及时给予评价,肯定学生们的解决方法.这时我发问:这种方法能解决张路家的问题吗?生:不能.土地那么大,也不好画方格.我不失时机地引出问题:数方格的方法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其它的办法呢?大家再次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学生们的兴趣又被激发,很快进入学习活动中.不一会儿,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各抒己见:1、左边的图形上边是一个半圆,凸出来了,下边有一个缺少的凹进去的半圆;2、凸出来的半圆和凹进去的半圆一样大;3、中间是一个长方形;4、右边的图形有两个凸出来的半圆,两个凹进去的半圆……平时发言积极的一个男生大声说:“老师,我知道怎么求左边的图形面积了.”“先将图形上边的半圆割下来,补到下面的半圆上,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面积我们会计算”.其他同学附和道:“就是这样计算”.我根据学生们的发现进行小结:左边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把这个图形上边凸出来的半圆切割下来,向下平移到这个图形下边凹进去的半圆处,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我们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所学过的规则图形,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方法———转化的策略.

师: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转化这个好方法,接下来自己在作业纸上完成右边这个图形的转化吧.

学生们很快地完成第二个图形的转化:分割———旋转———长方形.明确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也就是左右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相等.

这时追问:张路同学家中两块土地的面积能算出来了吗?学生信心满满地说:“能”.

适时给出数据,学生们很乐意地算出张路同学家的赔偿款.

这部分教学,学生们在我巧妙的情境创设引领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学习新知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充分释放自己,彼此的思想火花进行碰撞,在探索、交流、操作中发现新知,获取新知,愉快地学到“化繁为简”“化不规则为规则”的数学方法.这部分教学,教师的引、放、收都融合在一起,无法分开,达到珠联璧合的境界.

“引”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发动机,“放”是学生探宝发现的舞台,“收”是总结是升华.一堂好课是“引”“放”“收”的有机统一,教师要用学生身边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引导并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带着问题去积极探究,去展示;活动中要评价激励学生,激活学生们的思维,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学而不思则罔”,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进行新知的总结,将学到的新知内化,随时可用.教师要善于引导,更要敢于放手,及时总结升华,让学生在操作、探索、合作和交流中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数学课堂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数学课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2、生活和数学论文

3、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4、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5、中学生数学杂志

6、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