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红尘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小镇红尘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小镇红尘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小镇红尘

五十一岁的徐霞客先生,在山路上骑着南方矮马,手搭凉棚,东张西望.从南丹大平村向北而行的时候,他在游记里是这样描写芒场的: “坞中土山之上,丛树蓊葱,居室鳞次.与此村东西相对者日芒场,此大道所经者.”语言文绉绉的,不太好懂.其实就是说:芒场地处通往贵州大道的半坡之上,中间高,两头矮.在《徐霞客游记》中,老徐喜欢把“坡”说成“坞”.比如“坞南北山下俱有村,多瓦舍,日栏路村”.栏路村就是现在的南丹县城关镇大平村拉六屯,过了栏路村就进芒场了.那时芒场生态环境比较好,人烟比较密集,所以“丛树蓊葱,居室鳞次”.

今人路过红尘里的芒场,却不见当年古树古屋,也不见当年古道马帮.大路上,车来车往,隆隆马达声替代了旧日马蹄声,空气中飘散着汽油和柴油的味道.大道两旁,草木虽绿,也遮不住栋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表面看来风物一般景色平常,没有奇山怪洞,也无珍禽异兽,难留住行者和文人墨客匆匆脚步.难怪有人说:芒场没有什么的.这个位于黔桂交通要冲的山区小镇,名字听起来都像人体某个功能不明作用不大的器官,很土,既不出产美女,也不出产名人.隔壁的六寨镇,还养育了一个抗日名将、国军中将莫树杰,还秘葬过一位有功于国的抗日英雄史蔚馥,而芒场烟雨红尘中,没听说有这样的人物.虽然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先生,曾在公元1638年3月25日路过芒场,还在这里寻找马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写道:“既饭,易骑至而无鞍,乃令二夫先以担行,站夫再往芒场觅鞍”),但江苏人老徐和芒场没有一点亲戚老乡关系.

不出美女名人也罢,与世无争也是滚滚红尘中一种修身养性的好境界,然而芒场乡亲民风强悍,好勇斗狠在南丹却很出名,故民间红尘还有“芒场两头矮,年年出烂仔”的说法.上世纪八十年代严打车匪路霸的时候,有一犯罪分子正在爬车作案,来了,跳车就跑,却像一枚南瓜从高处砸下,脑袋摔得稀巴烂,就有人把一张硬纸板丢在他身边,上书“这就是车匪路霸的下场!”作派很像当年八路军武工队消灭叛徒汉奸.那个犯罪分子不知是哪里人,但因为案件出在芒场黄祥坡那一带,所以这个臭名声就让芒场人背了.对这种说法这种名声,芒场的父老乡亲意见大过天.我也认为这不公平.虽然我不是芒场人,不会像芒场的父老乡亲一样把“鸡”说成“支”.但是在我眼中和心里,芒场也有很多值得赞赏和怀念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万丈红尘中,芒场也会常入梦境,牵扯我的心绪.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铁路工人制服上五颗闪闪发亮的纯铜衣扣非常迷人,像人民子弟兵的国防绿和军帽一样,能拥有就感觉很荣光很得意很幸福.荣光得意幸福的指数类似现在拥有宝马奔驰法拉利.穿戴上这类威风神气的衣服帽子,哪怕长得七扭八歪又瘦又小,也会顿时威武高大起来.往大街上一站一走,就会吸引众多农村姑娘的目光,她们中有的还留着又长又粗又黑的麻花辫子.那时,芒场镇古里村的铁道护路队员,每人就有一套铜光闪闪的铁路工人制服.古里村三面都是贵州地界,黔桂铁路经过这里时坡度很大,火车爬过来像上气不接下气的老水牛,速度很慢.原来有很多不法分子就趁机在这种地段里爬车盗抢国家财产.古里村成立铁道护路队后,配合门狠狠打击了爬车盗窃的犯罪活动,成绩突出.有一次还及时搬走了倒在铁路上的一棵大树,确保列车安全畅通,所以柳州铁路局就奖励给古里村铁路护路队员每人一套制服,百分之百正品,让周边村民羡慕不已,都想借来穿一回,美几天,能借来相亲更好.他们的护路事迹还上报铁道部.铁道部领导下来巡视,从柳州上贵州,还破例在古里小站停车两分半钟,接见古里村的护路队员,给他们每人发一瓶矿泉水.当时矿泉水还未普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喝得到.火车也不像汽车,可以随意停留.在哪个车站停车,停几分钟,都有严格规定.据说对此县团级无权,地厅师级只能够申请一分钟到两分钟停车时间,还要层层上报批准.像古里村这种小小火车站,特快直快根本不停车.领导乘坐的列车在古里村为护路队员停车两分半钟,全国少见,在南丹芒场是破天荒了.可是现在人们觉得那像是很久以前的传说,渐渐淡忘了,就像渐渐淡忘了军帽国防绿和当年铁路制服的荣光,渐渐淡忘了闪闪发亮的纯铜扣子.芒场过往的红尘里,还湮没了多少这样的故事呢.

说芒场人民风强悍,好勇斗狠,听来好像他们很喜欢打架斗殴,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一个村落也好,一个族群也罢,狠一点,勇一点,强悍一点还是非常必要的.芒场的悍勇古风,最初也是源自保家卫国、图存图强.在芒场黑泥屯的演武节里,依然能找得到,看得见这道深深的历史烙印.

芒场拉者村的黑泥屯,旧称黑龙古溪峒,曾经是夜郎国的属地.汉唐时期称延州.宋时废延州,改为者勤寨.元时重设延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朝庭再废延州,将此地并入南丹州,改名巴坪哨总(今黑泥一带).当时这里青山环抱,山谷中梯田层叠,流水向西,山坡上竹篱茅舍轻雾缭绕,人烟稠密,也是一方沃土.每年农历三月三,黑泥屯都要隆重举办演武节.一说是南丹土司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就和巴坪哨总共同做“演武堂~兵马场”,以强化属地百姓尚武之风,提高安民保境、抵御外来入侵和土匪流寇骚扰的能力;另一说是当地先民为了纪念皇帝的生日,不忘先皇勇武善战、开疆扩土的功绩,习俗一直传承至今.但这个皇帝是谁,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具体资料说明,传说可能是夜郎国的开国之君夜郎朵,姓竹,因为他是从竹子里面出来的.

两千多年前,北盘江流域里有一个浣纱女,在农历三月三这天去河边洗衣服.天气晴好,她要洗很多的衣服,正忙的时候,河面漂来一段巨竹,有三个节.巨竹漂到浣纱女之前,影响了她洗衣服,于是这个热心本职工作的好姑娘就用力把巨竹推到一边去.可是被推走的巨竹又漂回来,她又推开,巨竹在河面上转了一圈又漂回来,反复几次就是不肯顺流而下,巨竹内还隐隐传出小孩子的哭声.浣纱女大奇,就捞起巨竹,剖开一看,里面端坐一小男孩,眉宇间有王者气象.小孩出来后见风就长,哭声震天,搅起满河波浪.群鸟闻之飞来环绕,鸟鸣如歌,河面波涛顿时平息,升起了万丈霞光.这个小男孩就是夜郎朵,长大后勇武非凡,带领一支能征善战剽悍无敌的大军开疆拓土,创建了夜郎国.夜郎朵的际遇有传说的色彩,但是夜郎国的存在史上确有其事.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公元前135年,西汉使节唐蒙出使夜郎,回去后向汉武帝汇报了夜郎国在西南称雄一方的情况.汉武帝非常惊奇.这个西南最大的少数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五度强盛,势力范围宽达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夜郎国虽然后来归顺了西汉,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勇武强悍之风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旧日的属地演绎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流传至今.黑泥屯演武节民俗,就是其中之一.

在黑泥屯演武节上,每一个节目都和风花雪月无关,没有软绵绵呢喃细语.男的人人精神旺健,血脉贲张;女的个个英姿飒爽,别具靓丽.小伙子高脚马抢花鞋,女汉子挑战山歌拳,少年娃互相滚地龙,长板鞋集体队形练刀,都脱胎于战场上的各种战法和生死拼搏,雄壮的喝声又将观众带回过去金戈铁马的岁月.最精彩的节目还是“斗牛斗”.上场的剽悍男子,双手都套上长长牛角,锋芒直指对方.或是两人对打,你攻我防,一来一往,各显武艺,要争雌雄;或以队形相斗,变化灵动,暗含天机,杀出阵阵雄风.套在手上的粗长牛角,象征当年斩狼刀样的奇异兵器,能劈能砍,能挑能捅,能推能挡,能锁能勾.防守时稳如大山,进攻时横扫干军.据说在明朝戚继光、俞大猷领导的抗倭战争中,狼兵里就有芒场黑泥这一带人.他们就是用这种奇异兵器,杀得倭寇哭爹喊娘八格牙路找不见回家的路.可惜这种兵器目前还找不到实物.伫立在黑泥屯小广场上那把巨大的石头二胡,如今还在拉着无声的古曲,用心去听,轻如烟云薄雾,分明是在叹惜消失了的英雄和他们的兵器,追忆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好像有一个白发飘飘的老者,还在清冷的月光下低语诉说流年的旧事,让人苍凉无言.

黑泥演武节虽有古风,但终究染上了点点红尘,芒场人虽有古意,但终究要食人间烟火.其实我们都是世俗之人.2009年,正在修建的兰州到北海高速公路,必需经过芒场,必需经过黑泥屯的后山,和那里的黑龙清泉擦肩而过.那天上级要来检查施工进度,却闻报黑泥屯有人阻工,如果让检查工作的领导碰上,就麻烦大了.我当时被抽调到高速路建设南丹段协调指挥部工作,心想这事还不太好办,从当地的民风看,弄不好可能还会打起来,在高速路沿线的其他村屯,已经发生过施工方和当地群众打架的事件,而黑泥屯的尚武之风,比别的村屯更浓.可是到现场一看,在黑泥屯后山施工现场阻工的全部是妇女,没有外出的男人们,全都窝在家里喝茶谈笑,不去管女人的事.堆在工地阻工的女人们,嗓门一个比一个大,都说施工放炮震裂了她们的房屋,坚决要求提高赔偿标准.眼看检查工作的领导还有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工作队员心急如焚,都以为今天摊上大事了.女人不好惹啊!这些女同志都练过山歌拳的.没想到我们把情况一摆,把道理一说,把县里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和数据讲出来后,不到10分钟,她们就慢慢散去.我们终于喘了一口大气.类似情况,在修路期间,芒场段高速路沿线的村屯多次发生,然而最后都服从了大局,服从了国家建设,牺牲了不小的局部利益.

芒场人虽然悍勇,其实也很通情达理.芒场人自有芒场的情义,就连它的一山一水,也可见别具一格的风韵柔情.巴坪下街的古道,今天还回荡着徐霞客坐骑的蹄声,那清脆的声音已经响了三百七十九年了.古廊下潺潺流水傍村而过,满坡岭的格桑花开得五彩云霞那样美丽,让漫步在水边和花海里的男女们心中充满甜甜的味道;蛮坝村的层层梯田,不仅长出独具风味的巴坪米,还在广阔的山坝里画出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昔日荒凉的公鸡山上,现在建起栋栋楼房,热情拥抱着来自深山里的白裤瑶同胞;青山环绕的拉希水库,也向世人慢慢撩起她神秘的面纱,展示出美丽的姿容,让我们终于看见了她温情的笑靥.

1988年夏天,我就想去拉希水库捉鱼.我们从三夹水那里沿小河沟往拉希走,总想捉住一条大鱼在晚餐大快朵颐.万里无云,阳光强烈,从拉希那边吹来的凉风,带走了阳光的灼热.看见拉希水库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一丁点捉鱼的念头了.一弯弯绿水,静静倚偎在群山的怀抱里.天蓝如洗,山青如梦,水绿如诗,仿佛自古以来,这里就从未沾染过一点红尘铅华.面对恬静的山水,心中顿生无限柔情,觉得满坡的草木,满湾的绿水,都在为梦里的爱情郁郁葱葱.我想,在那一弯一弯青山绿水中行走的女人们肯定长得水灵灵的,其中一定有七仙女的化身.

今天的芒场,在滚滚红尘中已经翻开新的一页.早上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我在芒场蛮坝村拉勇屯山脚下,碰到一群爬山的人.他们南腔北调,挂着相机,穿着口袋很多的衣服,有的还戴着遮阳帽.山顶上,湿雾很浓,山头还伸在雾里.但是他们说,太阳出来以后,雾会慢慢散去,这时蛮坝和拉勇的梯田风光,就可以拍照出很多美丽的相片.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过蛮坝拉勇巴坪芒场很多美丽的照片了,但是我认为:芒场一定还可以拍摄出更多美丽的山光水色和风土人情.

小镇红尘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小镇红尘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小镇红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