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演变:概念、过程和内容布局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演变:概念、过程和内容布局

[摘 要]通过以最近30年的相关教材为资料基础,分析总结环境学教学中关于环境、环境要素、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环境问题等基本概念及其含义、课程的整体知识结构和组织特点、变化趋势,可以为环境学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 教学; 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073-04

一、课程基本情况、各教材出版时间及版次情况

环境学是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从20世纪70年始,它进入美国各大学,我国各院校在20世纪80年始开设环境学类课程.随着环境学的快速发展,环境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环境学概论这一课程.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国内先后出现了20多种《环境学概论》的教材.这给教学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影响面广、多次再版的教材内容未能及时得到更新,版本太老,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上教材的版本过多,而且很多教材都是各高校根据各自的教学需求编撰的,这给其他院校选择教材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从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关键内容及其内部逻辑性等方面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以便于教案的编写和教材的选用.为此,本文对几种常用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对环境学概论这一课程的教材发展进行综述,并着重对几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所收集的教材中,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以下简称“刘版”)1985年出版第一版,1995年出版第二版,至2009年共印刷21次.[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以下简称“何版”)1994年出版第二版,至2004年共印刷14次.[2]陈立编的《环境学原理》(以下简称“陈版”)2003年出版.[3]郭怀成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教程》(以下简称“郭版”)2003年出版第二版,到2011年共印刷4次.[4]贾振邦主编的《环境学基础教程》(以下简称“贾版”)1997年出版第一版,2004年出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5]杨志峰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杨版”)2004年出版第一版.[6]赵景联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以下简称“赵版”)2005年出版第一版.[7]吴彩斌主编的《环境学概论》(以下简称“吴版”)2005年出版第一版.[8]莫祥银主编的《环境科学导论》(以下简称“莫版”)2009年出版第一版.[9]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以下简称“鞠版”)2010年出版第一版.[10]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以下简称“左版”)2002年出版第一版,2010年出版第二版.[11]方淑荣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方版”)2011年出版第一版.[12]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原理》(以下简称“左版”)2010年出版第一版.[13]Nathanson主编的《环境技术基础》(以下简称“N版”)为清华大学影印版,2004年出版第一版.[14]Dis主编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以下简称“D版”)为清华大学的汉译版,2007年出版第一版.[15]Enger主编的《环境科学-交叉关系的学科》(以下简称“E版”)为清华大学影印版,2011年出版第一版.[16]从版本与印次看,不少教材都进行了再版,其中以刘版、何版的印刷次数较多,影响较大.

二、“环境”概念的定义与发展

(一) “环境”概念的定义

“环境”是环境学中的基本概念,不同来源的资料中对“环境”这一概念的定义并不一致.刘版教材将其定义为“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这也引用了《环保法》中对“环境”的定义.

何版教材将其定义为“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这一概念本质上与刘版教材的定义并无差别,但无论是何版教材还是刘版教材,其所定义的“环境”概念与《环保法》中所定义的“环境”是有差别的.何版教材也引用了198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决议中所形成的一个环境的概念,“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中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陈版教材对“环境”的定义与何版、刘版教材一致.郭版教材虽然把“环境”定义为“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总和”,但其概念的外延似乎要小得多,其人工环境部分并未明确包括社会制度、文化等社会环境内容.贾版教材对“环境”的定义虽然也继承了何版、刘版教材的主要精神,但在论述中并未坚持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对该概念进行讨论.杨版教材在对“环境”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时,吸收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部分结论,强调了自然环境要素与社会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赵版教材主要吸收了《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吴版教材中的“环境”概念与何版教材一致.莫版、鞠版、方版教材在“环境”这一概念上并无发展.D版教材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把环境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从而把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定义为“自然环境或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

环境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不同版本间对“环境”这一概念的差别,实质上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对“人类”这一概念的定义不清楚,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都把“人类”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而在具体的应用中,则往往把“个人”与“人类”这两个概念混用,导致“环境”这一概念内涵模糊.二是混淆环境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从刘版教材可以知道,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左版教材也明确把环境学的研究内容界定为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E版教材更明确提出环境学就是研究交叉关系的科学.环境学是人类为应对发展过程中来自环境的挑战而发展起来的,是多学科的综合.这导致从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研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环境”概念.然而,从环境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管理、保护和修复是环境学的主要内容,而自然环境则是环境学关注的重点.

(二)环境要素、环境结构与环境系统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是研究环境的基础,一个严格定义的环境组成和结构,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环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何版教材较早提出了环境要素这个概念,并把其定义为“又称为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何版教材把环境要素作为认识环境、评价环境、改造环境的基本依据,并对环境要素的属性进行了讨论.

刘版教材较早地讨论了自然环境的结构问题,认为“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的……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自然环境的结构单元,由低级单元再组成高级单元,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两阶梯组成的多级谱系”.

郭版教材较早地从何版教材和刘版教材中分别吸收了环境要素、环境结构这两个概念,并把环境结构重新定义为“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认为环境结构是“描述总体环境的有序性和基本格局的宏观概念”.虽然郭版教材较早地讨论了环境结构的特定,但其主要是从全球环境的宏观环境展开讨论的.

郭版教材明确提出了环境系统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或环境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成为环境系统”.环境系统的提出,有利于把人类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避免人为地把环境分割为互相不相关的支离破碎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有利于揭示环境系统的内在本质.只有赵版教材环境结构和环境系统的概念进行了继承和吸收,其他版本的教材对此均未引起重视.左版教材的两个版本特色比较鲜明,它一直把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的对象,从而总结出五类规律,可见,这两个版本是以环境系统作为讨论基础的.

(三)环境的分类

对人类来说,环境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完整系统,然而采用适当的标准对环境进行人为分类,有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的分类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各版本的教材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刘版教材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三大部分.自然环境分为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两部分;工程环境实质上就是何版教材所定义的人工环境,分为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信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多个方面;社会环境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刘版教材的“环境”是以环境单元为基础的,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三方面共同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单元.在刘版教材中,环境单元是分析和研究环境的基本单元,其内容既可以是聚落环境、区域环境,也可以是全球环境.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刘版教材没有提出环境要素的概念,实质上它仍强调“环境”是由环境要素构成的具有复杂相互关系的、功能完整的系统.

何版教材由于缺乏环境结构和系统的概念,对于环境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其范围的大小来进行划分.陈版、郭版、贾版、鞠版教材对环境的分类问题并未给予关注,没有提供环境的分类方法,其他版本的教材对环境的分类问题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环境的功能与质量

刘版教材对环境的功能并未单独讨论,主要是通过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讨论来体现的.何版教材对环境的功能进行了单独的讨论,认为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维系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性,或者说是维系环境平衡.吴版教材较完整地继承了何版教材对环境功能的讨论.杨版教材则通过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较广泛的讨论.

赵版教材吸收了环境科学的发展成果,较早从四个方面讨论了环境的功能:第一,为人类生存提供所需资源;第二,环境的调节功能;第三,环境的服务功能;第四,环境的文化功能.鞠版教材继承了赵版教材的结论.

三、“环境问题”概念的定义及其发展

(一)“环境问题”的定义

刘版教材并未给出明确的“环境问题”的定义,但对人类各历史阶段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史前文明时期,过度采集和狩猎是第一个环境问题;在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发展阶段,土地破坏是第二个环境问题.何版教材较早地给出了“环境问题”的定义,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一定义把生态破坏作为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陈版教材进一步指出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的“环境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是环境问题.陈版教材虽然明确了人力或自然力引起的变化内容,但并没有明确这种变化的性质.郭版教材把“环境问题”定义为“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这一概念较早地给出了较明确的环境变化的性质.贾版教材则把“环境问题”定义为“人类与环境间相互的消极影响”.这一定义与其他版本的定义明显不同的是,它把人类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也作为环境问题之一,而其他版本一般把环境对人类的不利影响,或不利变化作为环境问题.杨版教材在定义“环境问题”时,吸收了何版、陈版和郭版教材的主要结论.赵版教材的“环境问题”继承了何版教材的精神,吴版教材则在何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方版教材把“环境问题”定义为“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该定义首次指出环境问题的“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这一特征,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问题概念.

(二)环境问题的类型

何版教材主张环境问题应根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进行分类,根据产生的原因,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为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为人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第二环境问题.这种根据性质分类的方法为以后多个版本的教材所继承.在次生环境问题中,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以进一步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两类.在环境污染问题中,根据其起因、机制和特定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干扰.环境干扰主要指人为的能量干扰,如热、噪声、电磁辐射等.

杨版教材对何版教材的环境问题分类法进行了改进,主要体现在对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上.杨版教材把次生环境问题分为三类: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或耗竭、生态破坏.相比于何版教材,其根据性质对生态环境破坏进行了区分,从而区分了资源短缺型和生态破坏型环境问题的不同;然而对环境污染问题,其并未区分由污染物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由能量排放引起的环境干扰之间的不同.这一分类方法为方版教材所借鉴.

四、内容的安排

内容的筛选、组织,各部分逻辑关系的安排,是环境学概论教材编写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环境学所涉及的内容庞杂,各部分内容差异大,知识来源广泛,这是造成这种困难的主要原因.从环境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面考虑,环境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环境对人类干扰的响应;人类行为的环境效应;环境保护的策略与对策.按照这一分类,各版本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环境学基础知识、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发生过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对策.然而要想准确对各版本的内容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有些内容很难分入其中的一类.

相比较而言,刘版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较注重均衡.刘版教材在绪论部分对环境、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环境学的学科结构.在此基础上,其利用三章内容,分别介绍了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要素的环境污染、污染物扩散与净化过程、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内容;接着通过人口、能源、资源三方面讨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还通过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等章节介绍了通过行政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最后讨论了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克服环境问题的途径.该版本的教材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

何版教材强调了生态途径在应对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并重点讨论了城市发展、人口问题、粮食问题、水资源、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广泛内容,着重讨论了能源问题.

吴版教材吸收了何版教材的部分成果,在基本概念方面比较强调生态学基础,但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讨论得较少.与何版、刘版教材相比,该版教材尤其重视立法、贸易、管理在应对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展开了较充分的讨论.杨版教材也是广泛被采用的教材,相比较而言,杨版教材内容全面,适合教师的自由选用.左版教材强调了环境学的一般性规律,基于此,在内容的编排上与其他各版本的教材差异极大.

与国内版本相比,国际版本在重视自然科学基础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各部分的均衡问题.D版教材在基础概念部分专门分章回顾并拓展了化学、物质与能量平衡、生态系统等知识,并介绍了环境风险的相关知识.同时讨论了水质管理、危险废物管理、地质和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与环境等内容.

E版教材则着重从各环境要素间、人与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展开讨论,教材讨论了从能源、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土壤资源、农业发展、水质管理、大气质量管理、固体废物管理、危险废物管理到环境立法等内容.

不可忽视的是,不同版本的编写,是受环境学概论这一课程在整个教学大纲中的地位影响的,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安排,是影响环境学概论教材内容安排和编写的重要因素.

五、小结

1.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环境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上已经形成较成熟的体系结构.各版本教材主要围绕环境学基础知识、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环境保护的策略与对策等四方面进行编写.2.对“环境”这一概念的认识更为明确,《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应用中,“环境”这一概念的外延并不清晰,不利于环境学的教学.3.“环境要素”、“环境结构”和“环境系统”这三个概念得到极大发展和完善,并被广泛采用.这三个概念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对“环境”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使“环境”这一概念更具体,避免了抽象化.4.“环境问题”这一概念得到了发展和完善,避免了将“环境问题”等同于“环境污染”的错误认识.5.与国际相关教材相比,部分国内环境学概论的教材对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在环境学中的作用仍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何强,井文涌,王翊亭.环境学导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3] 陈立民.环境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陆根法,郭怀成.环境科学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 黄润华,贾振邦.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赵景联.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 吴彩斌,雷恒毅,宁平.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9] 莫祥银.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0] 李智主,鞠美庭,邵超峰.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1] 左玉辉.环境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2] 方淑荣.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3] 左玉辉.环境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 Nathanson Jerry A.环境技术基础:供水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 Dis Mackenzie L.,Masten Susan J.著,王建龙译.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 Enger Eldon D.,Smith Bradley F.,Bockarie Anne Todd.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陈 明]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环境学概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2、测绘学概论论文

3、土木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

4、环境工程论文

5、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6、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