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邵逸夫无可复制的长寿奇迹类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复制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邵逸夫无可复制的长寿奇迹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先生的讣告发布还不到半小时,“如何长寿的N个秘诀”、“老寿星有话说”等长寿信息和经验之谈,便在互联网上井喷到铺天盖地.可见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没有人不渴望长寿,无人不期待在生命的长度上与邵逸夫先生比肩.只要可能,谁不想活到天荒地老?在医疗条件和健康理念都日新月异的今天,虽说人活百岁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即使是在西方的发达国家,百岁老人也是万里挑一.而且在有幸踏上百岁线的老人中,女性的比例也要远远高于男性.如此看来,邵逸夫先生最终获得107岁的高寿,并且在自己的家中无痛无疾安详离世,的确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位香港影视圈传奇人物的长寿神话堪称无可复制.那么邵逸夫先生究竟是怎样益寿延年的呢?

【养生保健始于中年】

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浙江宁波,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因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所以又人称“六叔”.邵逸夫早年在美国接受教育,19岁中学毕业后,开始随兄长邵仁枚在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走上电影的制作生涯,并最终在香港创建了自己的影视帝国.在他的运作下,香港拍摄出了《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堪称经典的电视剧,也挖掘出了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一批大牌明星.在香港影视娱乐圈,邵逸夫被视为绝对的巨头大佬,影响力无人能敌.他也是全世界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说到邵逸夫的长寿秘诀,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与寿命相关的因素多如牛毛,几乎很难写全,但各类因素具有其不同的权重.目前受到较多专家和学者支持的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人的寿命长短30%取决于基因,剩余的70%则取决于环境.不过这种说法也存在一些争议,有研究认为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因素中,遗传因素所占比例高达70%,这一特殊人群实际上颠倒了基因与后天环境、生活习惯等其他因素三七开的传统观点.换句话说,长寿是一件要“拼爹”的事情.

毫无疑问,邵逸夫先生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良好的长寿基因:首先,他的手臂很长,双手下垂时要长过腰臀.此外,他的头尖、面长、鼻长且直,这种长相被称为天生长寿的“鹤相”.而被一些香港研究寿命的人十分看中的,还有邵逸夫先生的走路姿势.他行走时总是拖地而行,走路的速度也很缓慢.无论有多么急的事情,他总是慢条斯理,这也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寿迹象.

不过,单单具有长寿的命相还不行,养生保健还需要真正付诸行动才可以.邵逸夫从中年开始注重身体保健,每年花费很多钱购买上等的人参,定期进补,并且把这个食参进补的习惯保持了多年.只是后期,他用每天含服薄薄一片天字第一号的内地顶级野生人参,替代了喝参汤.

到了晚年,邵逸夫开始坚信运动有助于延寿.他从70岁之后开始练习气功、少林拳和太极拳,还曾专门拜名师学艺.有一次,他在影城别墅宴请一个代表团,从始至终他都神采奕奕,非常健谈,如果不是客人让他坐下,相信他还会站着说个不停.在场的人都称赞他的身体状况良好,邵逸夫则自豪地拍了拍胸口:“长寿之道在于运动.我每天早上用45分钟来打拳、练功,这也保证了我的睡眠质量.身体不疲劳,精神自然就很好.”

邵逸夫每天都会坚持读报一小时,每年出门旅行一次,他还十分善于钻研养生之道.有一次,他向香港前特首曾荫权传授自己的长寿秘诀,那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另外再转64圈.他还有定期打高尔夫球的习惯,并严格奉行“三不做原则”,也就是不赌钱、不饮酒、不做不正常的事情,他认为这些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而让很多注重身体保健的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邵逸夫在饮食上几乎百无禁忌,除了被他视为畏途的饮酒,无论是猪脚、牛扒、还是鸡翅,他都照吃不误,他信奉的是“营养平衡”这个道理.只有什么都吃一点,才不会让身体缺少营养.

【忙碌到老、行善到老】

在很多人眼里,邵逸夫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开朗乐观的心境,而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被视为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香港无线电视的高层陈志云曾说他有一次看到邵逸夫在看英国喜剧片《憨豆先生》,尽管只是一个人独自观看,但仍“咯咯”地笑出声来.

邵逸夫从来不因自己年老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2006年情人节,他和太太方逸华一起观看了陈奕迅的演唱会,以示庆祝.那年春天,他还参加了在澳门举行的服装秀.对于一位99岁的老人来说,这种行程是需要体力和心态来配合的,可童心未泯的邵逸夫很少会拒绝这种有趣又好玩的事情.同年年底,他又携太太专程飞往马来西亚的云顶,欣赏好友刘家昌的音乐会,全程不但拍掌助兴,更欲上台献花,活跃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其实邵逸夫一向喜欢出门旅游.从上世纪90年始,他每年都会到访内地,更曾带着多位亲朋和职员造访敦煌,登临泰山.即便是百岁过后,他仍兴致勃勃地坐着轮椅去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与众人同乐.听到大家“六叔”的亲切称呼,邵逸夫频频挥手致意,笑口常开的好心态让人深受感染.

在身边人看来,邵逸夫是一个完全闲不下来的人.直到2011年他104岁的时候,才决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的信条是:只有坚持工作,才会获得长寿.在90岁之前,他每天都坚持上班;100岁时,他还要出席每两周一次的公司高层会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除了每天晚上睡5小时,中午睡1小时,其余时间他都在工作.他在每天乘坐的车里安装了一个小型办公桌,连途中的时间都不肯浪费.工作让邵逸夫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被人需要、受人尊敬的成就感也让他的精神世界从来不会荒芜.

香港媒体在总结邵逸夫获得高寿的原因时,还着重提到了宽容和行善这两点.在他看来,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邵逸夫的容人之量是让很多人都感到佩服的地方,他自己每天9点一定会到工作现场,其他人员偶有迟到他从不深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由邵逸夫亲手创建的邵氏公司培养的金牌导演,李翰祥在1963年中途离开转到台湾另谋发展,这个举动几乎动摇了邵氏的根基.可几年之后,邵逸夫却邀请李翰祥重返邵氏,丝毫不计前嫌,宽大的肚量让人钦佩不已.

古人说:仁者寿.邵逸夫的高寿也与他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1970年,一位63岁的电影公司总裁每天都开着劳斯莱斯豪车从一家敬老院门前经过.一天,一位贫苦老人大胆地转交给他一封信,希望他能资助一下.几天后,老人收到了电影大亨寄来的支票,不过数额只是区区500港元.不过30年后,这位电影大亨却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大慈善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和教学楼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这位电影大亨就是邵逸夫.从吝啬鬼到慈善家,邵逸夫的转变是巨大的,那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变呢?

1972年是邵逸夫从事慈善事业的转折点.这年他刚好66岁,由于在家中排行老六,按照迷信的说法,66岁是邵逸夫的劫难之年,他对此颇为焦虑,他请来好友李迪帮他消灾解难,后来果然顺利度过这一年.邵逸夫向李迪请教长寿之术.李迪告诉他:“商场如战场,做事业的人和对手讲不得仁慈,但在别的地方,可以大施仁爱.”李迪还以犹太人哈同举例,“哈同是一个石头缝里都能榨出油来的吝啬鬼,可他做慈善却赢得了极高的口碑.”邵逸夫由此悟出了“做善事可以让人活得痛快愉悦,自然就会获得长寿”的道理.第二年,他就为香港苏浙公学捐赠了50万港币,那是他平生第一笔郑重其事的捐赠.此后,邵逸夫便下定决心做一个广播爱心的慈善家,他对钱财不再热衷,开始萌发了捐钱办学及提高医疗水平的念头,让很多人都成为受益者.

中国的古人认为怀有仁爱之心,胸怀宽广的人是容易获得长寿的,邵逸夫无疑是一位仁者.用邵氏演员惠英红的话来说,“他是一位拥有慈悲之心的好老板,对员工非常照顾,也很大方.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跟他一辈子的主要原因.”

复制论文范文结:

关于复制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复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论文复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