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析类论文范文素材 与种子包衣优势分析与有效规避药害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分析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种子包衣优势分析与有效规避药害

袁会珠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

摘 要:系统分析了种子处理技术,重点就种衣剂使用中如何规避药害风险作了研究,供农民朋友参考.

关键词:种子包衣;优势;药害;研究

当前,小麦播种前进行药剂处理已成为各地普遍推行的一项技术,而近期一则颇受关注的小麦种衣剂因药害风险紧急召回的新闻,再次把小麦种衣剂如何安全使用、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摆到了小麦种植者面前.针对此次事件,笔者想系统分析一下种子处理技术以及种衣剂使用中如何规避药害风险,供农民朋友参考.

1 种子的药剂处理是农药利用率最高的施药方法之一

种子往往带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播种后引起作物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等;另外,种子播种后也会遭到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因此,为植物全程健康考虑,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例如用药剂拌种、浸种、包衣.种子处理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省药、省工、农药利用率高、操作比较安全,用少量药剂处理种子,使种子表面带药播种,防止种子受害;有些内吸性强的药剂则能进入植株体内并在幼苗出土后仍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

现代意义上的种子处理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药剂拌种、浸种或闷种,而是有针对性地在种子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采用专用的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拌药、包衣或制丸等,使种子标准化和商品化.种子处理已成为现代农业丰产丰收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种子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的危害,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种苗活力和抗逆性,达到增产的目的.

种子的药剂处理是农药利用率最高的农药施药方法之一.一方面,集中对种子施药,使药剂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了药剂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药剂集中在种子周围,又值种子萌动发芽这个对药剂相当敏感的生育期,必须严格控制药剂可能对种子造成的危害.

我国目前发现的种传病害已达1 000种以上,致病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线虫等.这些病原物可在种子上寄生、繁殖并随种子传播,有的引起种子发病,有的侵染幼苗或植株.可以对种苗造成严重危害的地下害虫有60余种,其中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和根蛆的危害最为严重.这些害虫食性杂、分布广,不仅危害种子、根等地下部分,而且还危害靠近地面的嫩茎.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共同特点是潜伏危害,不易及时发现;危害期长,防治困难.因此,药剂处理逐渐发展成为种子处理的重要技术.

2 种子包衣与拌种大不同

种子的药剂处理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普及.目前,我国种子的药剂处理技术还比较落后,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拌种或浸种方法,药剂处理质量差并由此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体现种子药剂处理技术水平的种子包衣技术在我国研发比较晚,而且药剂成膜的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很好解决,所以我国种子标准化、商业化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种子包衣技术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种子加工现代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措施.与传统的种子处理技术相比,种子包衣法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已在玉米、棉花、水稻、蔬菜、大豆、花生等多种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但种子包衣技术毕竟不同于传统的其他种子处理技术,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因子的复杂系列化过程,对种子、药剂、设备、加工等均有不同要求.受传统习惯影响,人们往往将种子包衣和种子拌种相混淆.对种子包衣而言,必须使用专用的农药剂型,即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加工.种衣剂是由农药原药、肥料、生长调节剂、成膜剂及配套助剂等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直接或稀释后可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膜的农药剂型.

除农药制剂的一般要求外,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衣剂必须具有快速固化成膜、脱落率低、均匀度高、低黏度等特殊技术性能.但传统的种子药剂拌种则完全不同,药剂拌种不需要专门药剂,常规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兑水稀释后均能进行拌种,而且,与前述种衣剂4项特殊指标相比,药剂拌种不要求成膜,对药剂脱落率没有特殊要求,其强调的是对种子表面进行处理,类似于种子表面消毒.在现代农业植保措施中,种子药剂拌种正在逐渐被种子包衣所取代.

3 种子包衣既省工省药又环保高效

靶向性强种子包衣是一项靶向性非常强的施药措施,在包衣操作过程中,施药的对象为种子表面,也仅仅限于要处理的种子表面.包衣种子在表面有一层药膜,播种在土壤中后,表面药膜中的药剂会逐渐向土壤扩散,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区或保护带,而且很多种子处理用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内吸性,能进入种子或幼苗的内部,因而种子处理往往能对种子和部分幼苗提供由里到外的保护.

经济相比较而言,1 hm2土地上进行喷雾处理需要施药的面积在10 000 m2以上,而1 hm2土地播种种子的表面积平均大约是60 m2.而施药处理完成后,喷雾处理药剂在作物表面的沉积率仅约30%,而按照要求,包衣后90%以上的药剂均包覆在种子表面.

环保、对操作者安全.种子包衣既适于工业化大生产,也适于家庭小规模包衣.无论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是家庭手工包衣,其操作环境都是可控的,可以避免天气影响,在操作过程中无药剂漂移,并可最大限度减少药剂与人体的直接接触,因而相对安全.

环境相容性好,对天敌安全.包衣种子播种后埋于地表下,属于隐蔽施药,昆虫天敌与包衣药剂接触的机会较少,因而大大减少了昆虫天敌的药剂暴露风险.

此外,包衣药剂由于有成膜剂等的作用,药剂存在于种子表面和种子周围的土壤中,大大降低了药剂污染风险.

高效省工.手工包衣时,每667 m2地所需的种子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包衣,而工厂大规模包衣时1 h处理的种子则数以吨计,因而在工作效率上大大高于喷雾施药等传统施药方式.

此外,对于早期侵染后期发病的系统性侵染病害,必须采用种子包衣方式防治.以玉米丝黑穗为典型,玉米从种子萌发到5叶期均可侵染发病,但最适宜的时期是种子萌发期,而在抽穗后才表现明显的黑穗症状.如果在出现黑穗症状以后再进行药剂防治会为时已晚,难以达到理想防治效果,而采用种子包衣则更加切实可行.

4 种子包衣易产生药害,后期防治效果差

但种子包衣也存在两个显著缺点:对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差.原因在于中后期发生的病虫害发生时期离播种时期相对较长,药剂在环境中发生自然分解,再者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生物量太大,使得分布在作物体内的有效成分浓度相对较低,被作物本身生物稀释.

但这一缺点随着高活性长持效期药剂的发展问世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吡虫啉种衣剂小麦包衣防治穗期蚜虫是典型例子.笔者2011年10月在河南新乡用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200、1∶300、1∶400对小麦种子包衣、播种,2012年5月中旬小麦穗期蚜虫发生盛期进行虫口密度调查,发现在1∶200药种比条件下,每麦穗上的蚜虫仅2~4头,而对照处理区每麦穗上的蚜虫则达到130~140头.通过种子包衣来防治小麦穗期蚜虫,可以说是小麦穗期蚜虫防治的根本性变革,在农村劳动力缺乏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这一措施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吡虫啉种衣剂在小麦上的成功应用对现在种衣剂市场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种子包衣易产生药害.种子在萌发阶段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很敏感的.种衣剂往往不经稀释直接使用或低倍数稀释后再使用,包覆在种子表面的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杂质等会对种子和刚萌发的幼苗产生胁迫作用,从而产生药害.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且容易产生药害的是类杀菌剂,其在小麦、玉米和花生上都产生过药害.

5 要严格精准计量施药

种衣剂一般由农药原药、溶剂、助剂、成膜剂等组成,种衣剂造成种子药害的来源主要是3个方面:一是农药原药,二是种衣剂配制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三是表面活性剂.

一般来说,农药原药的有效成分本身是药害的最重要的来源,例如小麦种衣剂中常用的戊唑醇、酮、苯醚甲环唑等类杀菌剂,这些类杀菌剂除了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外,药剂本身还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即在低剂量条件下促进植物生长,高剂量条件下则显著抑制植物生长,所以种衣剂配制中对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及使用时药种比均有严格要求.比如,采用含戊唑醇的种衣剂包衣小麦种子,一般推荐每100 kg小麦种子用3~4 g戊唑醇,一旦戊唑醇有效成分用量超过12 g,则显著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假如企业生产中加入过量的戊唑醇,或者种植户在包衣时药种比有误,过量使用了种衣剂,都将造成严重药害事故.其他药剂如酮、己唑醇等在配制使用时都存在类似问题.

另一方面,有些种衣剂在配制时还会用到二甲亚砜、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当这些有机溶剂超过一定浓度时,也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所以,种衣剂配方研制是项科学性很强的科研工作,种衣剂加工生产也是规范化要求严格的作业过程,种衣剂使用中更是精准计量施药的科学过程.

当然,种衣剂药害风险因素很多,除了种衣剂本身因素外,作物品种、低温天气、土壤情况、播种深度等都与播种后出苗差有关,在此作者不能展开分析.作者只想提醒广大小麦种植户在选择使用小麦种衣剂时,首先要做到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三证”号(农药登记证号、执行标准证号和生产批准证号)齐全的种衣剂,并且一定要保留购,一旦遇到药效不好或者出现药害事故,可以凭购向当地工商局、农业局或者进行维权;二是要认真阅读所购买种衣剂的说明书,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不得随意加大用量,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就能有效规避种衣剂药害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6-10-13)

分析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分析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分析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