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剧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山东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视角和创作特色以《今夜有暴风雪》《知青》为例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电视剧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山东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视角和创作特色以《今夜有暴风雪》《知青》为例

李百晓  朱旭辉

【作者简介】李百晓,男,山东莒南人,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方向研究;

朱旭辉,男,河北保定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影视学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知青影像的媒介文化价值与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YJC860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山东电视台1978年创作的电视剧《人民的委托》是山东省第一部电视剧作品,由此山东的电视剧创作正式拉开了历史序幕.近40年的发展,山东电视剧创作了众多辉煌的佳品,探索了革命历史题材、历史正剧题材、儿童题材、农村题材、侠义传奇题材、古装题材及法律题材等这些电视剧发展中的重要题材,形成了自己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创作风格,凝练了山东电视剧独特的审美与艺术特质.其中,对“知青”题材电视剧的探索也有一定表现,如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知青》等,以风格鲜明的创作特色与视角,重述了“知青”时代的历史.山东知青题材电视剧多以“伤痕”视角表现“”时期上山下乡的众多青年人对命运的探寻,缅怀逝去的青春时光,主题上升到对人性、时代的反思,整体刻画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时,山东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在其创作中应结合山东省优秀知青文化,讲好山东自己的知青故事,树立山东知青题材电视剧品牌.

一、《今夜有暴风雪》的独特时空叙事艺术

《今夜有暴风雪》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孙周担纲导演.该剧整体风格粗犷,通过曹铁强、裴晓云及刘迈克的生活、成长、命运与斗争的知青形象的刻画,歌颂了知青们建设北大荒、守卫边疆的崇高精神.《今夜有暴风雪》共分4集,电视剧在叙事方面,选择了一个自然环境相当恶劣的暴风雪的夜晚,讲述了八百知青勇于反抗阻止他们返城的会议的紧张事件.在叙事结构方面,孙周导演打破了电视剧叙事原本的线性时间模式,现在时空与过去时空的交叉推动剧情的发展.将八百“知青”返城与阻碍返城的事件通过过去与现在场景的交替展现,将十年的故事浓缩为一天的事件.这就是导演孙周的艺术构思,即“将过去时空(回忆)的主要事件,按民族的欣赏习惯从头至尾的排列起来,将现在时空的‘闹事现场’和‘裴晓芸哨位’作为悬念‘动乱’起来这样,就为观众留下了一条清晰的‘线’(过去时空)和一个个‘环’(现在时空).由观众自己沿着这条线,去串联一个个的环.从而自己将故事完整化”.[1]在电视剧的主题设置方面,该剧没有将故事表现的主题只停留在“知青”返城的事件上,而是以一种探寻的思路对十年“”给众多青年人带来的具体生活经历的一种描述.至于剧中描述的“”事件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导演孙周并没有直接刻画这一层次,可能导演是给观众们留了一个自己去体会与感受的机会.现在看来,这种叙事方式更能将当年“知青”们极力返城的原因讲述得更客观.最终,该剧夺得了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响奖、优秀男配角奖、优秀音乐奖、优秀摄像奖及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

二、《知青》宏大背景叙事下的小人物视角

由张新建执导,梁晓声编剧,唐曾、傅晶、程皓枫、李欣凌等主演的45集电视剧《知青》,由山东影视集团和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该剧以周萍身体力行对梦想的追寻为其中一条线索,刻画了作为资本家出身的周萍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进入兵团的资格,实现了她的梦想.同时在消费文化背景下,该剧也从爱情、友谊的叙事视角出发,讲述了赵天亮、周萍等知青在黑龙江兵团和地方插队的生活状态,刻画了特殊时代里展现的珍贵友谊与知青们对爱情的追寻,表现了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及精神追求.逆境生活中的担当意识及纯朴善良的传统美德.

“”时期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资本家、黑帮这七类人,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的敌人,是无产阶级的对象.周萍本着自己是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特别希望可以通过加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以为自己所谓成分不好的民族资本家的家庭争光.1968年的雨天,周萍一路跟随兵团知青来到了北大荒,因为其资本家的家庭成分不好,无法进入兵团.而周萍跟随着知青专列,从上海来到遥远的黑龙江,如其所说的就是为了给民族资本家的家庭争口气.周萍为了表达加入兵团的决心,周萍咬破手指写了3次血书.吴敏作为派的代表,眼睛里都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的繁荣景象,为哈尔滨有无贫民窟的问题与小地包争执得面红耳赤,认为小地包的政治觉悟有问题.在吴敏看来,周萍是靠着老站长的关系走后门进入兵团的,因此,始终难以接纳周萍.周萍崴脚了,赵天亮背着周萍走,当听到周萍的父亲是资本家的时候,被这种政治身份吓得把周萍扔到了地上.作为“黑七类”子女的周萍,在那个特殊的政治年代里无法被大家认可.家庭出身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周萍坚信她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兵团发放服装及工资,但因为周萍的档案关系不在兵团,没有周萍的份儿.吴敏这位被思想所深深雕琢了的兵团战士,阶级斗争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完全忽视了当时阶级斗争背景下的,对成分问题的考察“重在个人表现”的一面.周萍进入兵团的两个月来,极其努力工作,以尽力摆脱家庭成分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为了让父母看到自己的进步,更为了记住这段美好的时光,周萍向孙曼玲借兵团服装拍照寄给父母.

赵曙光打报告将村子迁到坡顶,以避免洪水灾害.但牛主任只是偏执固执地执行政治任务,而完全没有考虑到人的生命比粮食更珍贵.在“”那样动荡的年代里,人性被扭曲,残酷的政治现实将很多善良的生命推向了谷底.作为对特殊年代的叙述,烧书、背语录、出身论等时代符号,构成了该剧叙事的重要元素,刻画了吴敏、牛主任等虚伪的个性化形象,但同时也颂扬了像赵天亮、赵曙光、孙曼玲、周萍等善良、温情并积极上进的富有正义感的光辉形象.周萍作为这场运动的受害者,家庭出身构成了其内心永远的创伤,但她“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其加入兵团的愿望,并与赵天亮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黑风口的那场大火,带走了“”这一场悲悯的政治运动,将社会的“病态”彻底焚化.思考产生深刻,同时也会产生希望.正如赵天亮所说的,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虽然在“”的政治运动中经历着磨难,绝大多数人通过这场运动的磨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人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冷静地对待现实,没有放弃做人的基本原则,始终在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三、 消费文化时代山东“知青”电视剧的类型化创作

消费文化时代,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电视剧创作的市场意识比较显著.电视剧的创作,如何始终抓住观众成为了众多编导们积极探索的命题.中国的电视剧观众有其“观剧”的一定特点,比如,中国电视剧观众一直深受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影响,“重伦理”“尊孝道”.另外,东方文化影响下的国人,对“家”是很重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家”的解释有一种是这样的,“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从“家”的释义中,不难发现,“家”包含着“家人”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人的依恋,也体现了“家人”对所居住地方的眷恋.所以以“家庭”中的“伦理”与“孝道”为主要表现主题的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几十年来一直火热荧屏.借用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不难发现“题材”对于电视剧的创作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题材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电视剧创作的成败.知青题材电视剧是以“”时期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背景的.“”是中国历史的时代创伤,以“”为大时代背景,讲述该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刻画人物的生活图卷,追忆历史,慰藉现实情感,这种以“知青”为创作题材的电视剧类型正是当下消费文化时代,电视剧观众对知青时代的文化诉求.山东省知青文化浓郁,伴随着山东知青文化促进会、青岛知青网、青岛知识青年杂志等一系列宣传知青文化的组织的成立,使得山东的老知青们有了正轨合法的知青组织.追忆曾经的插队生活,述说返城后的生活现状,亦或者讲述留守在第二故乡的生活故事等等,这些丰富的知青文化素材构成了山东省知青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宝贵财富,为山东知青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纵观历史,山东省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虽有一定作品的呈现,尤其近年的电视剧《知青》虽播出后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但毕竟创作的该题材作品数量不够丰富.山东的知青题材电视剧,从电视剧创作的题材多样化的视角丰富了山东省电视剧创作的题材类型.但知青电视剧能否由题材上升为类型,并成为山东电视剧的知青名片,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另外,电视剧作品具备商品属性,在市场的影响下,我国电视剧创作也紧紧抓住市场行为的游戏规则.数量庞大的电视剧,眼花缭乱得无法区分,所以,电视剧创作者和研究者便开始给电视剧作“题材”与“类型”的界定.查阅资料发现,“题材”多用在文学、艺术的创作用语上,指为表现作品主题所用的材料,是文艺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2]而“类型”,《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3]电视剧的创作可以有不同的“题材”,而当某一“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在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时,变形成了该题材电视剧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类型”.所以说,就山东省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来看,目前还处在对知青“题材”电视剧的探索期.而“题材”是形成“类型”的基础,而“类型”又是“题材”的集中、抽象与高度概括的定型,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逐渐成熟.所以,山东省知青题材电视剧创作应该结合山东省的知青文化,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结合消费文化时代的观众观剧诉求,创作更多更好的知青题材电视剧以飨观众.

为此,山东知青电视剧创作由题材到类型化的发展中必须注意:立足齐鲁知青文化的资源本土,创作山东特色的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没有人不关注收视率问题的,但是过于迎合收视率,大量模仿当下热门题材,一方面使得题材撞车,毫无新意;另一方面,后期模仿创作的同类题材作品,也很难超越最初的原创.因为,此时的电视剧观众已经见识到了该题材的“魅力”,进行同一题材的再次刺激,往往会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即使一时运气,在收视率方面与前者“旗鼓相当”,但从电视剧艺术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毫无特色的“题材跟风”的创作势必会损害电视剧创作的创新,不利于电视剧艺术自身的发展.另外,电视剧的题材创作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问题.一味地埋头于自己的创作领域,毫无市场意识、观众意识,将电视剧要么拍成“阳春白雪”,一般观众无法看得懂;要么拍成“下里巴人”,观众根本不屑一看,都会走向极端,无法在获得社会的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山东知青文化底蕴厚重,山东知青题材电视剧创作,要参考当下中国其他地域该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现状,结合山东省的这一文化优势,充分挖掘齐鲁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青故事、人物等,讲好山东知青故事,树立山东知青电视剧品牌,将更多的山东知青故事搬上电视剧艺术的屏幕.

电视剧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电视剧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电视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