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亚先生论文范本 和振亚先生,斯人也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振亚先生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振亚先生,斯人也

这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每到这个时候,总是要感慨一番,时光如水.从关内来到边塞,认识哈尔滨,从业于罗振亚先生专治汉语新诗研究,到明年就要二十年了.最好的时光都在这里了,以诗歌的方式闯关东,似乎少了几分前辈的沧桑感,但那份骨子里的飘泊与温暖并无二致.其时,振亚先生经历了从潇洒长发到鬓角的寸寸白雪,我也已是中年.

1998年的“五一”,我从山东曲阜来哈尔滨,参加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面试.交通拥挤,旅途艰难,从兖州出发,站了二十五个小时的火车,一身疲惫.也许因为年轻,我并没有多在意当时的样子,面试一结束就回去忙毕业的事了.2007年,先生为我的第一本书《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写序言,我才第一次知晓那时候的“窘态”:“屈指算来,我和爱中的师生缘分已近十载.他是我招收研究生以来的第一个硕士,第一个博士.1998年5月,他从遥远的曲阜到哈尔滨师大参加硕士生复试.不知为什么,站在那条狭窄而略显阴暗的走廊上,他黑瘦的面颊、诚恳的目光以及窘迫的言辞,令我猛然想到了自己去济南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当年,心里马上就认可了他.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已经由一个热情急躁的小伙子,成长为深沉稳重的青年学者.而此间的无数记忆早已刻在我心灵的底片上,想起来就让人感到温暖.”不知道是否曾经和先生聊起过,因为穷困,那时的裤子、上衣、背包并不合身,包括旅费在内,都是借同学的.十几天只有一双袜子、一双鞋子,自是臭烘烘的,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去先生家拜访时不好意思脱鞋子进屋的尴尬.但好在上大学之前,我和先生的境遇差不多,泥土里刨食,对人生并没有多么深远的期待,也容易理解和宽容他人的心境,从先生的叙述看,他很自然地理解了我的“一穷二白”.先生和师母的热情接待,让我对即将开始的读书生涯,有了诸多期待.入学伊始,交完学费,购买牙膏的钱都没有了,第一次正式到他家拜访,就是要借钱,先生双倍与我,想来至今温暖.应该说,以学问的认真、踏实而非出身论人生长短,并以宽容和仁慈的心态阅读世界,先生一直在坚守.

先生重师承情谊.20世纪80年代,他从边陲小城黑河远赴山东读硕士,在山东师大跟随吕家乡老师做新诗研究,两人有着浓厚的师生情谊,情同父子.他经常讲家乡老师培育他成长的故事,并引以为傲,比如推荐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比如千佛山医院的手术,比如各种各样的家长里短.许多年后,家乡老师退休多年,两人的情感愈益深厚.关于吕家乡老师,除了学术论文,我还曾读过他的《温暖与悲凉》,一位有着崇高人格、阔达人文情怀的忧思者,一生坎坷,但善良居上.在东北师大读博士时,时任文学院院长、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馆长的逄增玉先生也曾聊起过他,不乏赞誉和钦佩之词.从某一个侧面说,家乡老师已经成了现代文学界学术道德的楷模,这自然也影响到振亚先生.山东人重乡情,有孝悌尊长、精心培育后学的厚德.或者也可以说,我能来哈尔滨读书,是沾了家乡老师的光,振亚先生才对我这个鲁人关怀备至,并因之延续下来.孔子述而不作,但有弟子记述之,并口口相传,代代注疏.我感恩并享受这个学术血统的系结.

学术之外的烟火气息已经成为先生培育师生关系的一个传统.至今还记得,每到周末去先生家打牙祭的场景.师母做鱼很有一手,但我比较怕吃鱼,主要是家穷,没怎么吃过,不会挑刺,麻烦得很,至今吃鱼仍是我的“噩梦”.许多年后,和师母聊起当年的场景,还每每提起鱼肉和鱼刺分不开,干脆一起弃之的狼狈,那是远在塞外的家的温暖.现在先生惯常的发型是短发,沉稳而利索,其实年轻的时候也是长发飘逸,很是潇洒.记不得什么节日了,和师妹亓丽相约到先生家吃饺子,因为有期待,我去得稍早,敲门,出来一位白头发的人,吓我一跳,以为走错了门,仔细看,原来先生自己在手忙脚乱地包饺子,长头发有点碍眼,往上撩的时候,手上的面粉涂了一头.等到师母从学校接罗麒放学回来,不禁哈哈大笑.师母是理家的好手,先生能安心做学问,成果纷至沓来,师母精湛的厨艺和悉心的照料居功至伟,从遥远的黑河到哈尔滨,再入关到天津,一路跟随,一路扶持,琴瑟和谐之处,岁月见证一切.从2016年开始,长久不写诗、已经“挥手浪漫”的先生,受亲情的催动,写了不少感人至深的诗,给去世的父亲,给远方的母亲,给身边朝夕相处的妻子,时时处处,边边角角,人情世故,皆在冷暖呵护中.

在高校教书,节奏往往是单一的,一茬又一茬,永远青春的学子,经久不变的教学楼,但日积月累,在不变的格局中,却也映现出常变的人事景致.教师和任何职业不同的地方是孕育出一大批学生,并做一些对社会有积极建构意义的事情,无关多少利益和得失,一杯茶、一壶酒、一段经典作品的赏读,甚至是偶尔一两句的灌顶之句,都足以让懵懂中的年轻人找到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二十年的时光,先生曾同时在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招收研究生,培养出的博、硕士研究生近七十余位.桃李无言,一个又一个的青年才俊经受他的点拨,茁壮成长,毕业后散布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管理机关.有的在学术上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如刘波、卢桢、叶红、邵波、周军、薛媛元、柴高洁、宋宝伟、白杰等;有的是带艺入门,并有质的飞跃,如吴井泉教授、范丽娟教授、崔修建博士等.记得先生曾数次和我聊起培养学生的宏大计划,要指导学生把百年汉语新诗的整个脉络作系统的研究,现在看来不但已经实现,而且远远超出预期:有的侧重于早期汉语新诗语言发生机制的研究(见陈爱中教授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有的重点用功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研究(见柴华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研究》),叶红博士致力于对新月诗派进行研究,吴井泉教授侧重于对20世纪40年代“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三大新诗主潮的研究(见吴井泉《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三大诗学研究》),于倩对十七年时期《诗刊》的研究,范丽娟教授的比较诗学研究,董秀丽博士对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的研究,卢桢博士对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的着力,刘波教授对“第三代”诗歌的综合论述,柴高洁博士对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现代诗潮转向的研究,杨亮博士对新时期先锋诗歌叙事性的关注,邵波博士对“中间代”诗歌的用功,等等.无论是从纵向的时间划分上,还是从主题思潮的评说上,这都是一个颇有长远规划和雄心的学术研究工程,如此硕果累累,着实值得庆贺!先生对于汉语新诗研究之功,已经并继续推动着这个曾经是边缘学科的进一步繁华,为学界所记取.记得2016年在南开大学召开的“穆旦与百年中国新诗”研讨会上,陕西师范大学的程国君先生谈及学生不愿意作汉语新诗研究的论文,大多去做小说研究了,并因之而感到遗憾.我很理解相对于小说研究,汉语新诗作为“小文体”所面临的窘境,但这也是振亚先生和国内汉语新诗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勉力而为的学术韧性所在.从第一本诗学专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开始,先生已经出版诗学专著九种,发表诗学论文三百余篇,兼任好几家国家级学会的会长、副会长职务.迄今为止,并不长的学术时光里,他带领弟子们已经并且继续在汉语新诗的园地里深入开掘,细心爬梳,勠力同心,专心致志,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十几部专著,国家科研项目拿了近十项,获省部级的相关奖励达几十次,涌现出了国内外人文学科领域里都算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数百篇,已经在国内外的汉语新诗研究领域卓有成绩.2016年11月,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上,首都师范大学的吴思敬教授在总结当前汉语新诗的研究现状并给予前景展望的时候,对于振亚先生及其学生的汉语新诗研究给予肯定,并对年轻一代的学人寄托厚望.一个人学术成绩卓越,是为专家学者; 一群学生学术成就令人仰慕,则是育人有方.

振亚先生,斯人也!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振亚先生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振亚先生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振亚先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