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业类论文范文 跟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广西制造业升级的传导效率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服务业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服务业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广西制造业升级的传导效率

[摘 要]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非参数指数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分解,从技术进步的视角探寻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深层动力源.运用传递效率方程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的传导效率进行测算,探讨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者之间的传导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从紧抓“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设的新机遇,加大制造业创新力度,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大资金、人才投入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传导效率;全要素生产率

[作者简介]柯丽菲,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博士,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F4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8)02- 0093 -08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以高知识、高技术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既形成了自身体量较大的产业体系,又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邓丽姝,2015;Anthony GO Yeh,2015).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升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将更多地依靠以高知识、高技术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夏杰长,2013;Luis Lanaspa etc.,2016)[3i4].

广西近年来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受到行业发展层次低、发展不均衡以及科技水平等因素制约,生产性服务业没能有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制造业仍然存在企业规模小、结构层次低、自创能力弱、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的背景下,本文将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假说,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分析研究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更深层次的动力源.

一、文献综述

邓丽姝(2015)、Anthony(2015)等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要素、专业知识、人力资本导入制造业的通道,有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经营的全要素生产率.李长英、张丽红(2015)认为,加强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动效应将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8].杜宇玮、刘东皇(2016)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属性进行了验证,证实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升级[9].李霞、盛晴、卞靖(2016)认为,为了推动制造业总体水平的提升,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应该是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10].张彩霞(2016)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联系程度.蔡昉(2013)指出一切由创意和创新带来的效率改进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上[12].Jesse (2013)、钟世川(2017)等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可被分解为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1 3][14].谭洪波等(2012)、Lixia2hang(2015)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偏低的,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余晶(2013)发现,虽然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制造业偏低很多,但是它的技术进步率却很高,而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均偏低,这说明制造业主要以要素投入、资源投入为主,代表先进技术方向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升级中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Rivera、Romer (1991)、余晶(2013)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率和传导效率是影响行业之间技术进步传导的重要因素[1 8][19].余晶(2013)、Luis Lanaspa等人(201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即可看作是一种效率,效率越大说明促进效果越好.马洪福(2015)研究了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传导机制与作用效果[22].黄莉芳( 2011)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基于成本费用和生产规模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机制的存在性.杜宇玮(2016)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归因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效率是偏低的.

总结上述文献,在现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研究中,主要是从分工、价值链、交易成本和产业集聚等视角来论述其作用,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议多局限于“应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因为不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知识与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就无法从理论上进行有效解释,也无法在实践中提供适宜的路径和政策,从而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地发挥其高知识、高技术的作用,局限了其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有效性.本文将从技术进步的视角探寻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更深层次的动力源,并对技术进步的传导效率进行测算,探讨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理论假说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效率的研究,历经了最初的研究投入产出效率,到后来的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无论从哪个视角进行研究,学者们都对此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在对经济增长进行研究时,除了要关注投入的增长,更要关注效率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指的是剥离要素投入带来的增长之后,其他要素对生产率增长带来的贡献,包括对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生产效率等的贡献.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是可以进行分解和测度的,研究者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分解成独立的影响因素,从而能更清晰地认知各个因素在效率贡献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助于更准确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一)假说1:广西的制造业技术进步不足

近年来,广西制造业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制造业的规模和结构水平仍然低于其他省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广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全国的1.45%,列全国第18位:工业结构中比重最大的前10个行业主要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木材加工业、专用设备、石油加工等传统行业,铁路船舶、电子、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增加值占比仅为10.7%.根据已有文献,多数制造业行业都是增长较快的部门,它的发展不只是要素投入和资源投入增长的结果,也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夏杰长、张晓兵,2013:杜宇玮、刘东皇,2016).然而,部分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制造业目前主要集中在低成本、低技术的环节,技术进步不足(余晶,2013;钟世川,2014).对于广西而言,制造业的效率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不足的现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假设制造业存在技术进步不足,并对此假说并进行论证.

(二)假说2:生产性服务业高知识、高技术的特征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对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作用有限

黄莉芳、黄良文、李霞等学者对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发现在同一研究区域中,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比制造业低,在一般的研究中都将服务业部门作为低效率部门.然而,在服务业内部而言,传统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偏低、技术进步较慢,但是具有高知识、高技术属性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技术进步也较快(黄莉芳、黄良文、洪琳琳,2011;李霞、盛晴、卞靖,2016).对于广西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否比制造业低,是否属于低效率部门,其技术进步是快还是慢,本文假设生产性服务业高知识、高技术的特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作用有限,并将对此假设进行论证.

(三)假说3: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进步传导效率偏低

生产性服务业是和制造业紧密融合共生的产业,它的技术进步将对制造业的升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李霞、盛晴、卞靖,2016).余晶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传导效率将会影响制造业的升级,技术进步的传导瓶颈可能是输出不足也可能是吸收不足(余晶,2013;马洪福,2015;杜宇玮、刘东皇,2016).对于广西而言,技术进步的传导效率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积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是否一定可以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在技术进步的传导中,是输入不够还是输出不足,本文假设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进步传导效率偏低,并对此假设进行论证.

三、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技术进步率的测算和分解

(一)测算方法

全要素生产率可被分解成技术进步率、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率三部分,可考察各部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本文运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采用2011-2016年广西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分别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解,分解出的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率可作为研究技术传导效率的基础.

1.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根据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公布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标准,结合广西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情况,并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将以下行业归人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金融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把上述行业的数据加总,即可得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数据.

2.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测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11-2016)和《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1-2016).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主要用到三类指标.即资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劳动力投入指标.

(1)产出指标.本文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分别衡量相应的产出.

(2)资本投入指标.本文采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资本存量来衡量相应的资本投入.由于缺乏广西的资本存量数据,因此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对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推算,可获得资本存量数据.

(3)劳动力投入变量.本文采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来衡量相应的劳动力投入.由于缺乏广西2011-2016年各行业的年末就业人数,本文先计算出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再乘以2011-2016年第三产业年底的就业人数,即可折算出实证期各年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人数:用2010年制造业占工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乘以2011-2016年工业的年底就业人数来折算实证期各年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

(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时期选择的随意性可能会带来测算结果的差异,为规避这种差异,可采用公式(1)和(2)分别测算出的Malmquist指数的几何平均值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若该指数大于1,则表明从t时期到t+1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本文运用De叩软件,根据2011—2016年广西的面板数据来测算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详见表1.在实证期中,每一年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低于同年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可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这三个因素中,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最大的.

(三)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率的分解

在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后,首先定义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然后依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来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效率,将其分解为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结果见表1.

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在函数(3)中,△TFP代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TE代表生产效率的变动,TP代表技术进步,其他代表规模效率的变化.

(四)测算分行业的技术进步率

根据上文的方法,进一步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各子行业的技术进步率进行测算,结果见表2.

1.生产性服务业:子行业中技术进步率较高的,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它们分别代表了技术资本的产出、金融资本的产出、社会资本的产出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属于我国目前大力扶持的服务业新业态,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技术进步率不足的行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这与我国这些行业发展起步慢、基础薄弱、体制约束有较大关系.

2.制造业:技术进步率较高的行业是纺织业、木材加工、食品制造、交通运输,但这些行业都规模较小,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依赖较少.技术进步率较低的行业是石油加工、金属冶炼、通信设备、化学工业、电气机械、仪器设备业,这些行业名义上都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单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依靠低技术、低附加值环节来发展,高新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新型设备主要采用拿来主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四、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传导效率

本文的假设是:当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完全分工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全部都来自服务业,而它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则是来自于自身的发展和要素投入.对于行业间关联来说,技术进步率和传导效率是影响行业间技术进步传导的两个重要因素,而后者的作用更值得关注(余晶,2013;Romer,1991).由于服务产品是无法存储的,无法产生效用的产品最终将会被浪费,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在传导给制造业的过程中是有损失的,传导能力的不足将会给制造业的发展带来阻碍,若是传导能力过剩,则又会带来技术浪费,导致使用效率的降低.本文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技术进步率的基础上,构建技术进步传导模型,采用传递效率方程测量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的传导效率,探讨推动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是否一定能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造成技术进步传导效率不佳的因素有哪些(是传导环境不佳还是吸收能力不强,是技术输出不足还是技术吸收不足).构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传递效率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i代表制造业,i代表生产性服务业,EI.代表制造业导入效率,TPMj代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率,EOi代表服务业输出效率.TPS.代表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率,ri代表传导效率,aij代表消耗系数,hij代表产出系数,TPE代表技术进步传导效率的测度值,它是所有行业传导效率的均值.模型中的技术输出方为生产性服务业,导入方为制造业,若rj等于1,则说明制造业的导入效率等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输出效率,表明技术进步达到了最佳的传导效率.

从表3中可知,食品制造、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纺织业、通用设备、化学工业、交通设备、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工艺品这些行业的导入效率比输出效率要小,这表明技术效率的导入不足,表明服务业的输出效率尚不能被制造业完全吸收,造成了效率的损失浪费:木材加工、石油加工、仪器设备这些行业的输出效率比导入效率要低,这表明技术进步的输出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输出效率尚不能充分满足制造业导入的需要,这表明需要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率,满足制造业升级的需要.

五、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对假说1的验证结果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广西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广西制造业存在技术进步不足的现状,主要集中在低技术、低成本的环节:技术进步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业、木材加工、食品制造.交通运输),而高新技术行业(石油加工、金属冶炼、通信设备、化学工业、电气机械、仪器设备业)的技术进步率却偏低.

2.对假说2的验证结果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高知识、高技术的特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作用有限: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服务业新业态(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率较高:起步晚、基础弱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则技术进步率不足.

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比同一时期的制造业要低,这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它并没有发挥出高知识、高技术的产业特性.进一步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虽然较低,但是技术进步率却较高,这表明它的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并非是因为技术进步能力差造成的,而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激励机制,因此未能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

3.对假说3的验证结果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进步传导效率rj在实证期都没有达到过最优值,传导传递效率不高,这既有输出不足的因素,也有吸收不足的因素.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的技术进步传导效率均值为31.03%,这表明技术进步还没能全部被制造业吸收,形成了技术浪费.再从行业情况来看,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业的导入不足现象最严重,传递效率都仅在8%左右:通信设备业的传递效率略高,但也只在11%左右,而这几个行业的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都较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此外,食品制造、交通设备、通用设备的输出严重不足,这些行业的规模较小,且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吸引力也较小.

总体来看,与制造业相比较,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率并不低,但是它和制造业之间的技术进步传导效率却偏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影响某一行业技术进步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来源于技术进步本身,而是来源于技术进步传导效率偏低.因此,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任务并非是要超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比而言,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技术进步传导环境、增强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吸收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建议

本文围绕广西应如何改善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的传导环境,同时增强制造业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紧抓“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设的新机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一是抓住“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设的良好契机,改善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环境,主要包括投资环境、政策环境、营商环境等.改善投资环境有助于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广西投资开办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完善投资、金融、税收、产业、贸易等政策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减少企业的投融资成本,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减少贸易保护,促进良性竞争,有助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效率和效益.二是要借助“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的建设的契机,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和整合国内外的商品、技术、资本和服务资源,与沿线国家、地区进行交流与互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广西的企业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和更多的发展平台.三是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通过参与推动沿线国家、地区之间海陆空交通网络的构建与完善,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资源要素在各国、各地区的流动和集聚,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带来更多的产业需求:另一方面,铁路、机场、公路、港口、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有效地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技术进步率,推动制造业升级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可知,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高知识、高技术的特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作用有限.因此,一是要加大对技术进步率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的支持和培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产业链价值,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其对制造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二是针对技术进步率不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应加大对这些起步晚、基础弱的产业的投资,进行市场化改革,完善发展政策,消除垄断壁垒,拓宽行业准入,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三是广西各地市要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南宁、柳州、桂林等大城市,可鼓励它们积极建设大规模的服务企业集团,不断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高技术含量和投入产出效率:对于其他中小型城市,可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物质、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增强产业发展的基础,推动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升级.

3.鼓励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扶持技术进步率较高的制造业发展,建设现造业基地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可知,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率是较高的,但是其技术进步却不能被制造业充分吸收并转化,结合广西制造业发展现状,一是要通过税费优惠及财政资金补贴政策来鼓励制造企业主辅分离,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加大自身的创新力度,提升技术转化效率,推动工业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产业链.二是扭转广西的制造业目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现状,从产业选择上,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制造业(通信设备、化学工业、电气机械、等)发展,并着力提升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率,实现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区内外、国内外产业尤其是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转移,利用全球资源,面向全球市场,推动制造业集聚和区域性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设备、新能源、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方面,大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另一方面,扶持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其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提高广西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占有率和竞争力.

4.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推动制造业服务外包,提升互动发展水平

一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产业发展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的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应加大对现造业发展需求的关注力度,重点发展与制造业融合度高的信息技术服务、商务咨询、互联网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中间投入产品.二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组织模式.一方面,利用广西沿海沿边的地理优势,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研发设计等领域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产业化”,激励制造业企业延伸自身的产业链,由原来单一的制造生产向技术研发、品牌推广、营销服务等业务拓展.三是搭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产业之间的联动机制,支持和鼓励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有助于降低成本、集聚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5.加大资金、人才投入,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在财政资金中划拨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增信、标准体系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完善财税政策,落实“营改增”、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等结构性减免税政策,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可享受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打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改制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引导银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此外,还可以鼓励优质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用于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融资.三是要加强人才保障.一方面,完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引导高校增设生产性服务业专业,鼓励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面向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以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依托,加快建立围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训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此外,还应整合广西的人才政策、产业需求、企业信息、人才资源和服务配套,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对广西引进的高级稀缺人才,应给予项目资助、技术支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综上所述,目前广西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进步传导效率不高,其中既有输出不足的原因,也有吸收不足的原因,广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可从参与“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设中深挖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可从制度政策、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人才保障等方面着力于改善传导环境,方可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新时代下广西产业升级的关键战略,将有利于构建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有利于广西加快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的新篇章.

服务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服务业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服务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