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货币银行学硕士论文范文 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货币银行学第二课堂教学相关论文如何写

本文关于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货币银行学第二课堂教学

摘 要:在高校传统人才培养目标下,“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纯理论性课程,在教材内容选择、课堂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上主要依赖第一课堂来实现.但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具备创新性、技能型,紧凭第一课堂教学难以完成,而第二课堂凭借其灵活性、自主性等特点可以补充传统课堂的不足.文章从第一课堂局限性出发,分析了第二课堂的优势并论证其实施可能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货币银行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磊,硕士,安徽新华学院财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经济学、城市经济;谢明柱,安徽新华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新华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编号:2015xgg13)、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编号:2016ckjh099)、安徽新华学院校级科研资助项目(编号:2016td003) 和安徽新华学院校级研究所资助项目(编号:yjs201701)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8) 11-0081-02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通过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来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并且在高等教育部分提到,高等学校教育应该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下优化高校教育结构,不同类型院校应该办出自身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地方高等院校的应用型培养目标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内容及思维进行相对应的变革.拓展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是满足高校应用型培养目标要求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而且也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补充.

国外学者将第二课堂定义为开放式课堂或者一种课外活动,主要形式有夏令营、社团和俱乐部等形式.我国最早关于第二课堂的定义是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提出的,他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将第二课堂定义为:“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这个课堂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或者服务性的)、有酬性的活动等等”.虽然关于第二课堂的定义目前尚未有个统一解释,但是教育学者基本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相比于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有一定的自由性、自主性、广泛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目前,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发展第二课堂可以很好弥补第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货币银行学”中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1.传统课堂教学受困于时、空限制.“货币银行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事先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集中性教学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传授一定量知识和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货币银行学”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师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受困于时间、空间限制,这种固化教学方法很难跟上知识体系的更新.和中学教师相比,高校教师和学生接触时间和频率基本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课后的跟踪,学生对于知识反馈都存在局限性.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知识的更新迭代越来越迅速,在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传统课堂教学导致教师很难及时将最新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在有限的45 分钟内,教师很难将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这不现实也不科学.

2.传统教学思维和方法与应用型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冲突.“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纯理论课程,主要的教学方式都是依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性接受.在有限的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不外乎是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具、举一些案例,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堂演讲,由于第一课堂教学特性,学生参与人数和参与频率都不会很高,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既当“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基本是作为“观众”存在,独立于该过程.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在其中很少参与教学环节,所谓教学效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趣味性是很难达到.而且这种教师“讲”和学生“学”很难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也是有所欠缺,也很难达到关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脱节.而且学生简单的“识记”很难将知识结构和体系转化为自己能力.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货币银行学”课堂教学受困于课程设置.对于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学生而言,“货币银行学”是基础性课程,因此,该门课程基本是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都是初步接触这类课程,对于该门课程特点还不是很清楚,一些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还停留在高中阶段,这导致传统课堂教学在衔接学生和知识点之间力所不逮.此外,大一或者大二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的了解程度较低导致在课堂教学环节过程中很难跟上教师“步伐”.“教”与“学”的不匹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解决这一困境.

二、第二课堂教学满足应用型模式下“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1.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桎梏.相对传统集中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说,第二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突破时间甚至地域限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课前预习、学生社团、晚自习等传统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和知识传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如APP学生软件、微信、微博、网络课堂、网络直播等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互联网新型工具软件对于货币银行学教学有很大优势,教师通过APP软件、微信、网络课堂可以及时更新货币银行学知识体系,发布国家最新最近的金融改革措施,让教学内容紧跟时展和社会变革,避免了课堂教学知识和社会实际的脱节.相对于45分钟的第一课堂教学而言第二课堂时间宽度更大,教师可以将大量相关案例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将其带入课堂让学生参与讨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导演”角色,学生作为“主演”的角色,将课堂教学真正让位于学生,教师在课堂中更多是引领课堂和把控课堂,让第二课堂这部“电视剧”紧跟教学主线,避免教学流于形式.第二课堂大量案例分析、讨论可以帮助教师将第一课堂的“教”和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使得“货币银行学”这门纯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对于纯理论课程实践化也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员参与案例分析教学,模拟网上证券、银行及保险的业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事物的分析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这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满足社会需要,高等学校教育才能真正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

2.互联网等多媒体工具让第二课堂内容和外延得到拓展.一方面,时代进步带来了信息冲击,大量有用和无用信息涌入脑海,这也导致学生在课堂有效注意集中时间在急速减少;另一方面,受制于时空和集中性教学要求,传统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吸引力大大下降,最终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环节的效率大打折扣.随着互联网发展,第二课堂教学表现形式和内容都等到快速发展,如“慕课”、微课、智慧课堂的产生极大丰富了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论从外在还是内涵上都在冲击着学生视野,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很好地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相对于集中性教学,“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将货币银行学系统性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将整体性知识面变成有机的点,更加有利于学生课下自我学习,这因为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这种碎片化教学时间基本在10分钟到15分钟,“小”时间蕴含着“大”内容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网络直播课堂、微博都可以成为第二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实时互动模式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在线答疑方式也比较形象直观,由于是直播,所以对于教师教学功力也是一种考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自我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借助于新型教学工具,第二课堂教学还可以使传统案例法等教学方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并提高其教学效果.虽然是碎片化处理知识体系,但是每个碎片内容包含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碎片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逻辑上的层次结构需要教师把握,防止碎片化教学变成一种无序教学.

3.第二课堂教学是对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作为一门理论课程,“货币银行学”课堂教学主要还是“教”和“学”的结合,这种结合的效果通过传统课堂教学很难真正得到学生完全的反馈.第二课堂作为一种重要补充,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比赛来实现教学成果二次重现和反馈.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同样有助于教师,通过双方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所学内容实际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和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学生可以将课堂理论内容和实际联系,丰富、拓宽自己知识体系和视野,紧跟教师教学步伐.

总之,第一课堂教学是基石,第二课堂是重要补充.第二课堂不是代替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忽视第二课堂教学,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理顺两者关系才能最大化地将“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

货币银行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货币银行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货币银行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