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综述有关论文范例

本论文可用于资本主义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资本主义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综述

摘 要:近几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研究仍处于零散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扩展性的研究.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正当性的研究、不合理性的研究以及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价值旨趣的探讨.为推动这一理论深入发展,须扩展和深化文本研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拓展研究视角,全方位、多层面探析理论内容;立足“新时代”文化发展境遇,凸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现实观照.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研究述评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05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021—05

十九大提出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境遇下,处于全球文化生态大系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汲取外源性文化因素以期实现创新性转化,同时,文化系统的开放性也考量着中华民族文化应付挑战的能力.尤其,在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长期并存的局面下,如何认识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本质、警惕资本主义文化消极影响的广泛渗透与利用资本主义文化的先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文化实现现代化需的理论难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撇开阶级偏见,以唯物辩证的态度全面审视资本主义文化,力图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而推翻旧世界以建立新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关注的重要领域,然而,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鲜有人直接而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这一理论,大多是散见于马克思文化观的研究中.今后,我们应该加强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这一思想的系统性、扩展性研究,以夯实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础,为新时代下文化的发展寻找理论支撑和价值引导.

一、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历史正当性的研究

任何一种文化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体现,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文化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及其方式的观念表达,其存在有着自身的历史必然性.然而,我们往往以对资本主义文化存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否定的观念,即认为它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推崇这种单向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片面的解读往往使我们忽视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作用的揭示.

这种历史作用主要从社会发展维度以及个人生存发展维度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就社会发展而言,胡海波教授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否定层面上,而是以宏观的视野、客观的态度对资本主义文化作了全面的批判.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资本主义文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为新社会形态下文化发展奠定思想资源等方面起到历史进步作用.[2]又如房长顺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观出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的辩证态度,即由于世界历史的开辟,“资本主义将人类的精神生产变成世界性生产”.[3]另一方面,就人的生存发展维度而言,资本主义文化通过消灭封建、宗法的观念对人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如彭宏伟、李彬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作了客观公允的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在特定历史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从个人与社会的层面对这种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即相对于传统社会个人被压制的生存状态,资本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的、高扬人性的文化精神,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并且塑造了一种平等交易的新型市场文化.[4]总而言之,资本精神对于摧毁封建制度、冲破宗教束缚,从而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生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文化作为社会有机体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文化批判必然成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维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社会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理论研究背景的局限性以及自身的历史使命等一系列因素,并未系统阐述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思想.学术界在研究这一论题时,则必然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惑,因而,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思想的研究明显薄弱.具体来说,主要集中于对具体内容的探究、对资本文化意识形态性的揭示以及对世界历史境遇下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所带来的危害的揭露.

首先,就批判的具体内容而言,张秀琴教授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全面的,其中,对文化现象的批判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她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对拜物教观念以及宗教思想的批判上,拜物教是资本主义物役性经济在文化观念上的表现;而基督教是资产阶级社会所特有宗教形式,给人们的心灵固化上新的枷锁,为新的奴役制度作思想铺垫.[5]其次,就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批判而言,胡海波教授认为,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进行了全面批判.即主要集中于资本主义文化维护资本主义生产观念、维护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以及对文化逻辑对日常生活意识的侵染等方面.[2]最后,还有学者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换的视角下解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思想.衣俊卿指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文化会以西方为中心,向全世界各个地方传播渗透,但对于这种传播应该做辩证地理解.[6]而胡芳基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视角,指出马克思在多部经典著作中表述了资本主义文化对东方社会所产生的危害.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同时,向东方社会或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推行的是倡导对资本利润无限追求的资本主义文化,将资本主义文化的“奢侈之风”的特色植入东方社会.[7]

三、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价值旨归的研究

逻辑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理路与规律,资本主义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必然现象,蕴含一般文化所具有的可通约性的内容——精神性,也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逻辑性.马克思对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形态进行了批判性的阐释.一方面在于解释世界,即揭示被文化史观所遮蔽的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发展规律、文化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基本理论,使人们对于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在于改变世界,即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文化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基本达成共识: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旨在建立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新形态文化,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这一终极价值原则下,蕴含着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具体目标.胡海波教授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生态进行批判,旨在建立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增强无产阶级的自觉解放意识,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8]又如,候衍社也做出同样的阐释,他认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文化具有内在的矛盾性,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世俗化乃至颓废倾向”,这种具有内部对抗性的矛盾只是一种暂时的存在,最终会被新社会形态的文化观念所取代.[9]

二是基于建立新社会形态的新文化这一目标,对新文化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探讨.胡芳认为,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性,指出资本主义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灭亡,未来社会文化将内涵高级的自由、平等精神,最终在于建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共同联合体.”[10]另外,李志江认为,马克思基于对人的本质以及文化本质的分析,提出文化异化是劳动异化的一部分,而这一消除异化的路径就是将对资本主义精神文化批判和现实批判相结合;并且认为马克思所做的文化批判最终目的是建立兼科学与人文、兼理性精神与感性精神相统一的新文化形态,从而实现人的复归和解放.[11]

四、研究展望

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思想,并且在部分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理论探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理论界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总体处于分化、肢解的状态,多数学者只是在自己的研究论域涉及或提及此问题,很少进行系统的研究,更谈不上形成严整的、有机的、立体的研究成果.因而,今后将需要我们从深度上加强、从广度上扩展对此问题的研究,以期从学理上完整地把握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思想.

(一)研究视角有待扩展和研究内容有待深化

学术界目前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历史正当性的揭示、对资本主义文化不合理性的批判以及批判的价值旨趣等三方面探究了此问题.但是这些研究视阈没有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成果往往以“自成一家”的形式展现出来,没有形成就某一论题共同进行探讨、进行切磋的空间;没有理论的“矛盾点”,则不足以支撑研究的持续进行和理论的深入发展.

就已有的研究视角而言,主要是在哲学的范畴下研究此问题:一是从文化哲学视角,这一视角固然从学理上为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提供理论基础,但这一切入点将文化的内涵界定为“人化”的一切东西,难以把握资本主义文化的“精神性”本质特征;更难以理清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联系,而要全面掌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思想,必须理清历史发展的逻辑,深入挖掘社会有机体中各结构、各要素的内在本质和关联,使得文化批判思想变成有血有肉的完整统一体.二是从狭义文化出发的唯物史观理路,在这一视角下,学者们探讨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不合理性的批判及批判的价值旨归等问题,但在内容上还有待深入,如对马克思关于超越资本主义文化的路径、对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文化的特征、对世界历史境遇下马克思如何揭示资本主义文化全球扩张的危害的研究,都存在明显的薄弱.

实际上,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这一问题,不应该只局限于哲学视阈下的解读,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国内视野下进行研究.我们应当扩展研究视角,主要有两方面值得探讨:一是从人学、社会学等学科考察此问题.马克思主义创世一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都是在人、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中进行的,他们从来不赞同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形而上的理解.因而,唯有从多学科、多视角研究马克思文化理论,才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其实质.二是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开辟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文化解读的路径,其对于文化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作用的阐述以及对于文化主体的探讨,都为我国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思想资源.

(二)扩展和深化文本研究

陈先达教授曾指出:在研究经典著作时,“不一定有意歪曲,仅仅是资料不全、功力不深,就能得出错误的结论”,[12]这足以说明文本解读的全面性、准确性对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学界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文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宣言》等著作.然而,还有部分经典性的文本未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未曾纳入研究视域,就研究的深度而言,《资本论》作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一部重要著作,学界往往将其归为经济学范畴,再加上“就文化而论文化”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常常忽略了《资本论》中蕴含的深刻的文化论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批判并未停留在抽象的观念层面或道德层面,而是最终指向对现实的批判,即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资本论》这部著作恰恰为我们研究马克思超越资本主义文化的路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就研究的广度而言,《法兰西阶级斗争》探讨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意识形态的发展特征,以及如何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中增强无产阶级意识等内容;另外,缺乏对马克思论及东方社会的著作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视阈并非局限于西方国家,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对东方的专制主义文化、封闭保守的文化传统的探究,以及世界历史境遇下资本主义文化扩张对东方国家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但学术界鲜有学者关注此问题域,这就使我们难以全面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思想.

我们常说“历史是正本,文本是副本”,这是我们在研究经典著作时所应秉持的一个原则,即要处理好历史发展脉络与文本的理论解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马克思并非天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是从黑格尔开始,经过费尔巴哈,最后“成为马克思”的过程.同样,马克思的文化观也经历了由理性主义文化观向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转变过程.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文本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成熟时期的著作,而缺乏对早期著作和晚年书信、读书笔记的深入研究.这种研究状况制约了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内在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全面把握,因此,对于一些诸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内涵的界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理论变革等基本问题,则面临难以阐释的理论困惑.因而,准确地、系统地研究文本是我们挖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思想的应有之义.

(三)立足“新时代”文化发展,凸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对现实的观照

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文化发展的一般事实.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社会生活及其方式的观念形态.马克思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不会自发地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理论观照,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际,探寻历史理论与现实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联,面向实践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文化思想以表征时代精神.然而,我国学术界大多从学理层面探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这一论题,鲜有学者系统阐述这一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以及“新时代”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实践,都亟待“彻底”的、完善的理论给予指导.就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状况而言,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而带来的文化转型的双重境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其影响日益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西方国家凭借自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权,强行对非西方国家输入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意图在思想观念上控制非西方国家从而达到“西化”的政治目的.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到西方各种政治思潮、文化思想观念的冲击,一方面,我国既要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特质、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要对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以适应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而,如何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现代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需要不断的理论难题.

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的生存状态而言,马克思曾对人的生活样法与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刻地说明,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整个社会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嬗变,也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市场经济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改变着社会大众受制于经验主义、自然主义的精神文化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日趋多元化并处于相互碰撞的态势.尤其随着西方社会思潮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在诸多的思想观念中产生了价值迷失,进而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另外,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强化着资本的扩张本性,资本逻辑即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不仅制约着市场经济各要素的运行和流动,同时也渗透于大众日常意识形态中并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交往.马克思曾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下人的异化状态,因而,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帮助人们认清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本质,进而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论支撑,都需要我们深入地、系统地挖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思想资源,实现理论对现实的有机指导.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3]房广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主义观及其当展[J].理论月刊,2014(10).

[4]彭宏伟,李彬彬.马克思对资本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批判[J].湖北社会科学,2017(08).

[5]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向度和问题域[J].河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6]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7]胡芳.论我国摆脱资本主义文化危害的可能性与困境[J].理论月刊,2012(09).

[8]胡海波.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生态思想探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7).

[9]候衍社.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二重性剖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03).

[10]胡芳.批判与嬗变: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马克思理论解读[J].社会主义研究,2013(03).

[11]李志江.马克思文化批判的当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8(09). [12]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 review of Marx´s critical study of capitalist culture

WANG Ti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Jilin Changchun 130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rx´s cultural thought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 academic circles. However, Marx´s researchon critici of capitalist culture is still in a fragmented state.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expansible research. As far as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re concerned, they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rx´s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legitimacy of capitalist culture, the irrational research and Marx´s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purport of capitalist cultural critici. In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to expand and deepen the text research, from the overall grasp of Marx´s theoryof logic and historical logic of capitalist cultural critici; broade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comprehensive and multi-level analysistheory; based on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n reality, highlights the contemplation of Marx culturalcritici on capitali.

Key words: Marx;Critici of capitalist cultur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责任编辑:马妍春]

资本主义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资本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资本主义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