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问候语吃了吗?的文化哲学意蕴解读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文化哲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文化哲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问候语吃了吗?的文化哲学意蕴解读

摘 要:问候语是民族特征的写照.“吃了吗?”是最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使用频率很高的问候语,承载了汉民族重“食”、重“集体主义”、重“礼仪”的文化内涵,蕴含了汉民族“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入世”“中和”的哲学思想.探讨问候语“吃了吗?”对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问候语;吃了吗;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3-0107-04

“吃了吗?”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问候语引起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有从语义学的角度解读了这句习语的多项语义功能[1];有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言语行为分析[2];有从社会历史变迁的角度分析其承载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3];更多的学者关注了这句问候语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视角探寻汉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折射的中国文化要素[4-7].但CNKI相关文章鲜有发现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以文化符号、文化图式、文化身份为理论框架,深入挖掘传统问候语“吃了吗?”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寻其中国传统哲学意蕴.

一、“吃了吗?”的文化内涵

(一)重“食”的文化特征

中国自古是一个以农耕为基础的大国,又秉持了“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对饮食是十分重视的,吃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重“食”意识首先通过原始的宗教仪式加以强调并固定下来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全成了“吃”的节日,各个节日都有与之相匹配的食物.这种重“食”意识进而逐渐渗透到政治制席、礼仪风俗、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拜访主要以“吃”的礼物相送,接受度更高.“吃了吗?”同样是在社会生活中突显“吃”的重要性的体现.《礼记·礼运》所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是饮食和礼仪的联系.中国人的审美观很多也是通过饮食比兴手法来转换和深化的[8],如《周易》的“天地,万物化醇”,就是将视觉感受转化为味觉感受,说明天地、阴阳的矛盾统一像美酒一样醇和.《诗经》里就有以食欲来暗喻性欲的修辞法,比如《汝墳》中“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把没看到丈夫比作早餐前的空腹般饥渴,《摽有梅》描写女青年饥渴求嫁,用梅子喻指男女之欢.闻一多[9]认为《诗经》里的“食”是隐喻,隐含有男施女欢的意思.生活中以吃作比的表达法比比皆是,如“同甘共苦”“如饥似渴”“吃苦耐劳”“食言”“饮誉”“熏陶”“秀色可餐”“香一口”“两口子”等等.总之,这种重“食”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一个民族的思维定势.问候语自然也显示出这种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这便能解释中国人为何会长久地运用“吃了吗?”作问候语的原因.

(二)重“集体主义”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长期小农经济社会的影响,使汉民族固定在一个相对狭小而闭塞的土地上,靠天生存的状况使先民们具有强烈的氏族观念,重视集体的力量,重视家庭和血脉关系,在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很强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有两个维度[10]: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在群体取向影响下,重视集体利益,如国家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可以忽视,甚至可以牺牲.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而忘私的境界,在社会文化各个地方渗透着等级色彩,强调尊卑有序,明礼懂事,对长辈要采用尊称的人伦规矩,传统文化所承载的贵和尚中、谦和好礼、诚实守信、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克己奉公、勇义力行、精忠爱国等等都是集体主义的文化内涵.

群体取向的延伸就是他人取向,表现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别人怎么看.这样在人际交往中重视面子和面子功夫,追求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我国长期以自然经济为主,即所谓的“靠天吃饭”,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下,温饱一直是我国人民面临解决的大问题,关心他人直接体现在“吃”上.在重“食”意识与关心他人这两种文化观念的共同作用下,见面问一句“吃了吗?”就成为汉民族最赋人情味的问候招呼了.因此在问候语中,就有“吃了吗?”这样一种问候习惯,由此延伸出对对方的关爱之情.人们见面招呼“吃了吗?”目的不是要探求对方的隐私,只是想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亲密和谐的邻里关系,打造一种互敬互爱社区环境.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要、目标,强调社会规范、责任而不是个人享乐,强调集体内部的共同信仰和共同合作.个人情感依赖于集体,通过对集体的绝对忠诚,人们期盼得到集体的帮助.中国的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将整体凸显出来、其中的各部分相互协调的一种文化,其特点就是将群体放在第一位的和谐关系,在问候语“吃了吗?”中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三)重“礼仪”的文化特征

儒家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其所倡导的“仁”,自孔子以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渐变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11].它指称人所具有的高尚品性,但这种品性必须在与人相处的实践中表现出来并转化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儒家思想中的“礼”.中国自古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耕生活的显著特点就是安居.由于久居一地,世代繁衍,人际感情自然会特别深厚,这就是中国社会重视礼仪、重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作为问候语的“吃了吗?”在很多的时候是强调其语用招呼功能,即“对你表示关心友爱”,而淡化其语义意义“你吃饭没有?”,这种语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建构一种和谐的邻里关系,起到人际交往润滑剂的作用,一句“吃了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的人情世故和家族伦理的价值取向,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人伦礼仪.这种人伦礼仪也正是儒家思想“仁”的外在体现和践行.

二、“吃了吗?”的哲学意蕴

(一)“吃了吗?”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

“天人合一”的“天”指的是自然,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的儒家学说,一直都有一最高的理想,是即为天人合一.”[12]这种思想和“吃”文化联系的最直接反映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节日祭祀活动的传统里,先民们除了以牛羊黍樱等生食祭祀外,还以多种形式向神进献熟食以表恭敬,或供奉精美的食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论语·乡党第十》[13]有“不时,不食”之说,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这种应时令、按季节吃东西的作法体现在每个季节都有相匹配的食物以寓言与自然同步的思想.比如,元旦要吃驴肉,谓之“嚼鬼”;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三月要到天坛城根儿采龙须菜吃,图的是沾沾仙气儿;四月要吃京西的大樱桃,谓之“尝一岁百果之先”;五月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新玉米,叫做“珍珠笋”.中秋节不仅要吃月饼,还要吃河里肥蟹和湖中莲藕;重阳节吃花糕,过去的竹枝词里说“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到处忙”,那是一种双层三层乃至更多层的点心,中间夹着枣栗等果仁,意思是“层层登高步步高升”;到了春节,吃圆子表示团团圆圆,吃年糕表示年年升高,还有荔枝干、龙眼干、栗子、红枣、柿饼等杂伴儿,是不能够不吃的,意思是“百事大吉”.由此可见,一个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按自然规律行事的理念,都蕴涵在那随节气变化而变化的吃食之中了.

(二)“吃了吗?”中“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根据甲骨文和《说文解字》[14]关于“人”和“天”的造字解读,中国古人是从“人”的角度来体认“天”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而天大、地大,都不过是人的放大.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首先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问候语“吃了吗?”正是表达对对方日常生活的关心,是关心他人、调和人际关系、融入集体的方式之一,是当时广泛流行的礼俗,是一种传送友善的信号,成为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中国人的问候语,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如西方人所理解的是想打听别人什么确切的事情,比如“上哪儿去?”“结婚了没有?”“最近还好吗?”“您高寿啊?”“多大了?”等等,这些问候语并不是想窥探个人隐私,仅仅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表现对人的热情与真诚.

(三)“吃了吗?”中“入世”的哲学意蕴

周光庆[11]认为,中国古人长期信奉一种“价值哲学”,主张以“人”来“为天地立心”,认为“广大高明而不离日用”,所以在思维方式中较多地保留着重实用的特点,较多地从功用的角度看待事物并影响着联想.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也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着眼目前、注重实际的生活习惯.汉语中传统的问候语就深深地打上了这种烙印.从问候语的历史发展演变看,中国上古时代流行的招呼语“无它乎?”“无痒乎?”到传统的“吃了吗?”,再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的“在哪里发财?”“炒股没有?”“搬新房了没有?”“考驾照了没有?”“外出旅游了没有?”家庭主妇见面问候“跳广场舞没有?”文化人见面问候“出书了没有?”等等,这些在外国人看似千奇百怪的问候语无疑都是着眼于眼前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同时又和对方直接有关的具体话题,很少有抽象化、模式化的用语,都是人们直接物质生活环境的体现,是对社会生活的折射.这种现象背后体现了儒家的“入世”思想.冯友兰[15]认为儒家的这些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所谓“儒家游方之内”,可以理解为个人总是和社会、生存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

(四)“吃了吗?”中“中和”的哲学意蕴

“早在商周时代,在农耕文化、宗法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中华先民,基于对生产生活的复杂体验和对社会矛盾的深刻反思,就特别重视协调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以礼乐为经,以中和为美.”[11]“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重要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三大主干的儒、道、佛三家,都很重视“中和”思想,但对“中和”的涵义也有着不同的表述,我们这里采用冯友兰[15]对儒家“中和”的解释.他指出,“中”的真正含义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他强调在“中”这个概念里,时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常把“时”与“中”联系起来,“时中”的意思是懂得“适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和”是协调分歧,达成和睦一致.儒家提出的“和为贵”“致中和”的思想,表面“中和”既是一种含而未发的内在情感,又是一个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外在表现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中和”思想落实到现实层面就包含着爱好和平的精神,希望建立一个极大公平、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

问候语“吃了吗?”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候语,它有使用时间和使用语境的限制,不是像一些外国人所理解的哪儿都可以使用它作为问候语.李仁盖[1]对“吃了吗?”作出了语义解释,认为中国传统是一日三餐,每餐都有特定的时段,早餐一般在上午8点之前,中餐在中午12点左右,晚餐在下午6点左右,在接近用餐时间问“吃了吗?”是合适的,而非用餐时段不宜用“吃了吗?”如清晨7点以前,中午10点,下午2至4点,晚上8点以后,因为这个时段被问者不好作答,招呼者也显得很迂腐.这个招呼语使用的地点是指说话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在特殊地点不宜问候,比如厕所等.场合是在日常生活使用比较得体,而在正式场合不宜使用.交际双方应是熟人,对陌生人使用就显得冒昧.由此可见,这个问候语并非畅通无阻,只有“适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才能和其语义意义相匹配,这和“中和”思想里“中”强调的意义是一致的.

如果“吃了吗?”的语义意义体现了“中”的思想,“吃了吗?”的语用意义则体现了“和”的思想.何海英[2]基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了“吃了吗?”的语用意义,认为“吃了吗?”述事行为的功能是表达询问的疑问句,即“询问对方是否吃了饭”.但其以言指事功能不强烈,因为这句招呼语在汉族社会里所起的作用,更多实施了打招呼这种言语行为,它所传递的信息只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人们对它所传递的语义信息往往持淡漠态度.“吃了吗?”的行事行为是通过疑问句询问,实现了与人打招呼的功能,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其成事行为是指实现人际关系交往润滑剂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吃了吗?”的语用意义上升为一种哲学思想来思考,就是“中和”里“和”的具体实施,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问候,肯定友好关系、让对方受到尊重、关心,使得人际交往能够顺利进行,营造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氛围.

郑也夫[16]指出:语言是民族特征的写照.问候语“吃了吗?”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在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大地上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见面语.如果我们不仅仅是了解“吃了吗?”这句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问候语的语义、语用意义,从而知道怎样正确地使用它,而且能够进一步探寻这个问候语的文化哲学元素,无疑使我们树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仁盖.“吃了吗”语义功能漫谈[J].天津师大学报,1992,(04):77-78.

〔2〕何海英.简析一种言语行为:“饭吃了吗?”[J].文教资料,2011,(06):22-23.

〔3〕肖亚丽.见面语转变与中国社会变迁——以“吃了吗”到“你好”的变化为例分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44-45+52.

〔4〕韩国秀.从打招呼用语“吃了吗”谈中国“吃”文化[J].青年文学家,2009,(05):76-77.

〔5〕王维.汉英招呼语“吃了吗”与“Hello”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透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02):129-130.

〔6〕乔琳.问候语“吃了吗”的文化内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90-91.

〔7〕马思鸣.中英跨文化寒暄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2013.

〔8〕章礼霞.中国问候语“你吃了吗?”的文化折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4,(06):141-145.

〔9〕闻一多.古诗神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0〕丁新宇.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价值观比较-小议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07):76-78.

〔11〕周光庆.从认知到哲学:汉语词汇研究新思考.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74,150, 134.

〔12〕何世明.基督教与儒学对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45.

〔1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17.

〔14〕蒋栋元.问候语“无它乎?”的文化解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8,(04):88-91.

〔1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37,283-285.

〔16〕郑也夫.语镜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Interpreting the Cultural a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He You Eaten Yet?"

Lin Yun

(College of Trade and Busines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520)

Abstract: Greetings are the portrayal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e you eaten yet?" is the most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most frequently used greeting, which bear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mphasizing "eating", "collectivi" and "etiquette" and contains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umani", "This-worldliness" and "the Mean and Harmony" in the Han nationalit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greeting "He you eaten yet?" to deal with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build a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establish a cultural confidence.

Keywords: Greeting; He You Eaten Yet; Culture; Philosophy

文化哲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文化哲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哲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企业文化期刊

2、世界哲学杂志

3、中国文化论文

4、企业文化杂志社

5、马克思哲学论文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