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海经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山海经》性质定位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山海经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山海经》性质定位

胡斯博

【摘 要】《山海经》的类属变化,体现对《山海经》性质认识的差异.本文立足目录学研究方法,从《山海经》在历代目录的类属及其命名、内容等方面对其性质进行进行简要阐述,通过历代文献、时人思想等对《山海经》的性质进行定位.

【关键词】《山海经》 性质 地理类

《山海经》是一部独特的先秦文献,在研究过程中其性质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在目录学文献中,经历了由“数术略形法家”到 “史部地理类”,继而又归入“子部小说家类”的过程.《山海经》的类属变化,反映出不同时期学者对《山海经》性质认识的差异,这是学术史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代学界关于《山海经》的类属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以袁珂为代表的“神话”说.认为《山海经》是“现存的唯一的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其二,以李剑国为代表的“小说”说.他们认同《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方式,以《山海经》为小说.其三,当代多数研究者认同《山海经》为地理类书籍.在既往研究中,研究者虽大多倾向于将《山海经》定位为地理类书籍,但并没有较为详实的依据支撑,以下从《山海经》在历代目录的分类、书名、内容三个方面对其应归类于“地理类”的合理性进行阐述.

一、历代重要目录对《山海经》的分类中体现的地理属性

在历代重要目录中,《山海经》类属的流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汉书·艺文志》将其分类于“术数略形法家”;第二阶段是《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遂初堂书目》、《国史·经籍志》、《百川书志》等将其分类于“地理类”;第三阶段是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分类于子部小说家类.考察不同时代的分类方式,结合学术思想及分类方式,可以考察古人在界定《山海经》分类时所认同的地理性.

(一)《汉书·艺文志》 “数术略形法家”的分类体现了《山海经》地理性

将《山海经》归类于地理类首先应认同其现实性.中国第一部官修目录《七略》将《山海经》归类于术数略,《汉书·艺文志》承继《七略》的分类方式将《山海经》同置于“数术略形法家”,与《国朝》、《宫宅地形》、《相人》、《相宝剑刀》、《相六畜》这些以实际的建筑、人、物等为相术依托来解决数术问题的具有现实属性的文献置于同类.这说明在《汉书·艺文志》中地理学的概念尚未独立之际,《汉书·艺文志》认同《山海经》所载内容的现实属性.

汉人对“数术”的理解也体现出对《山海经》地理属性的认同.“数术”在《周礼》中解释为夏、商、周三代掌理明堂职务的官员,是通过测法、算法、观法、占法等预知天地的机密及灾祥的职务.这表明在当时,人们认为《山海经》是预知天地人事的方法与技术.中国古代广义地理学的范畴广泛,地理的观念是人们在对天地自然的认识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山海经》不仅是传统地理观的体现,更是具有“大举九州之势”而求其“贵贱吉凶”的实用价值,是在当时环境下人们对世界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

(二)多部目录 “史部地理类”的分类可见《山海经》的地理性

自《隋书·经籍志》至明代诸家目录,《山海经》大多被置于“地理类”,这体现出时人对《山海经》地理性的认同.在《隋书·经籍志》中,《国朝》、《宫宅地形》等在《汉书·艺文志》中同位于数术略形法家的书虽未出现,但是《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以上自《地形志》至此凡四部附有梁有七部,盖依仿汉形法家《国朝·七卷》、《宫宅地形·二十卷》两书之例,以类次之.”可见,即使在后代目录学著作将《山海经》置于史部地理类,也是依承《汉书·艺文志》对《山海经》的分类而来的.

(三)《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的分类可反证《山海经》的地理性

《四库全书总目》中基于清人“考证”之风,将《山海经》置于“子部小说家类”.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总序》中有:“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此作史之资考证也;丘明录以为传,后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贬,次读史之资考证也.”这是清评判史学著作的基本观点,即一部史学著作要让读者“观其始末”、“得其是非”、“知所以褒贬”.

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将《山海经》归为小说类的依据是“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四库馆臣反对臆断空疏,推崇汉学征实有序的学术作风,但是过分强调考证而忽视文献本身的地理意义是有缺陷的.中国传统地理学的概念和价值与西方科学实测的地理观有本质的差异.中国传统地理学是具有描述性和文学性的,在《辞海》中有“地理”条目云:“地理学一词始见于《易经·系辞》”其文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可见,在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中,地理的观念是由人们在对天地自然的认识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传统地理学与乾隆皇帝提倡的西方自然科学基于实地测量的“地理”大有不同.因此,四库馆臣在受到西方自然科学思想冲击之后,将《山海经》的归类进行的调整是基于时风的产物,并不能否定其地理性.

二、《山海经》书名的阐释体现了其地理属性

在《隋书·经籍志》史部地理类总序中有:“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太史公在《史记·大宛列传》中首次引出《山经》:“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对于《山经》的命名,其依据在于“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说明《山经》中所述之“山”为禹所经过之山,是实际存在的山川;此“经”则为“经过”之义.而刘向对于“海”的命名则有囊括“四海”之义,喻四境之内皆包含其中.通过对“山”、“海”、“经”的阐述,更可见其地理属性.

三、《山海经》的内容体现了其地理属性

刘歆《上<山海经>表》第一次认同了《山海经》地理属性.“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在汉代相术之学较为发达之际,认为《山海经》是运用山、地等地理标志揭示“祯祥之所隐”,客观认证了地《山海经》的理属性.

《隋书·经籍志》史部地理类总序中有:“昔者先王之化民也,以五方土地,风气所生,刚柔轻重,饮食衣服,各有其性,不可迁变.”的记载,明确规定了史部地理类的包含有“土地、风气、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内容.而在宋代《崇文总目》卷十八地理类小序中也有:“至于日月所照,要荒附叛,山川风俗,五方不同,行师用兵,顺民施政,考于图谍,可以览焉.”也明确出山川、风俗等地理类的范畴,而就《山海经》的内容来看,其被分类到史部·地理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关于《山海经》的内容,学界普遍认为《山海经》以南、西、北、东、中五大区域对秦时地理进行了分类,以洛伊为中心,展开了关于山川、河流、矿物、动植物以及民俗村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在《山海经》行文中,大量山、水都具有独特的名称.如“华山”为“刀劈斧削之山”、“青丘之山”为“宽广挺伸之山”,对数以千计的山脉根据山行山貌进行区分,必是实际存在才能定位的如此准确的.在水的分类上,水系被分为“河、泽、汉、江、湖、泽、洛、泾、渭、淮”等,其所阐释的特点无一混淆,足可见其所记名物之严谨,也可见其内容的真实性.

《山海经》中,还记录了各地的植物和动物.早有学者已做了专门的研究,指明了这些植物的温带、亚热带、热带属性,证明了这些干旱区和草原区的植物与秦代版图的对应关系.同时,根据《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矿藏、村落、人口、风俗、生产工具等,都与现今史学家已揭示出的战国时期诸多历史特点相吻合,这符合“至于日月所照,要荒附叛,山川风俗”的分类标准,能够明确的体现其地理属性.

综上,《山海经》无论从目录学的认证还是其内在文本而言,其性质都应该侧重归类于地理类.

参考文献:

[1][日]小川琢治.山海经考[C].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2]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徐显之.山海经探源[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4]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中华书局,1960:2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山海经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山海经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山海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山海经杂志在线阅读

2、山海经期刊

3、山海经杂志社

4、山海经杂志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山海经刊物 山海经杂志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