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 与建构主义视阈下合作学习模式再造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这篇建构主义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建构主义视阈下合作学习模式再造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教学模式研究的梳理,发现教学模式的实践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现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积极的学习者互相依赖关系——合作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要素进行了优化,并基于此对合作学习流程进行了再造,以期使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更加明显,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33(2018)05-0050-06

ReengineeringtheCooperativeLearningModefromthePerspectiveofConstructiviTheory

WANGYi1,2

(1.Faculty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ngluoUniversity,Shangluo726000,Shaanxi;2.InternationalBusinessSchool,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Shaanxi)

Abstract:Throughtheresearchofteachingmodeathomeandabroad,thekeytotheteachingmodeisthecultivationofstudents´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Combinedwiththeexistingproblemsinthecurrentstudents´self-learningabilitytraining,apositivelearnerinterdependence—cooperativelearningisconstructed,theelementsoftheteachingmodelonthebasisofconstructivistlearningtheoryisoptimized,andthecooperativelearningprocessisrebuiltbasedonthiswiththepospectofmakingthecoreofteachingmodemoreobvious,andprovidereferenceforthereformandresearchofteachingmode.

Keywords:constructivi;autonomouslearning;cooperativelearning;teachingmode

十九大报告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1].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加突出关键能力,从需求侧看,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岗位能力;从供给侧看,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2016年《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核心内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2].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关键能力,教学模式的变革非常必要.

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1974年在《人性和学校学习》一书中强调了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学习能力进行了再定义.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Partnershipfor21stCenturySkills)将“学习与创新”视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第一技能[3].布鲁·乔伊斯(BruceJoyce)、玛莎·韦尔(MarshaWeil)和艾米莉·卡尔霍恩(EmilyCalhoun)研究发现教学模式本质上是给予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教学模式发挥效用的关键是使学生成为更主动的学习者[4].

万伟对我国30年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指出了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是“教”“学”并重的双维建构[5].陈燕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构建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方法[6].霍秉坤等分析了各国学者对自主学习概念以及自主学习培养的相关研究,论述了实现学生学会学习教育目标的途径[7].任友群分析了环境在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8].随着不同学者的研究,教学模式的形成脉络、内涵、要素构成、选择依据等更加清晰,为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无独有偶,更多学者认为教学模式的实践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力(或称为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模式实践的关键.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我探索、自主思考,能够自我评估个人行为及其结果,并自我设计实现途径.教师要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教学过程中学习环境、教学活动必须与选择的目标相符合[9].目前,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探究式、研讨式等学习模式,强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然而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长久积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师生角色转变是教学的首要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为本,教学的目标是“学会知识”,教学的途径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念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遵循设置进度,学习指定的知识.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但在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师生角色转变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即首先要解决“谁是课堂主体和谁是主导”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课堂”,将课堂“主体”角色还给学生,将自己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环境的设计者.教学目标应由“知识为本”向“知识建立、应用为本”转变,知识讲授与方法引导应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自我研究性学习融为一体,课堂学习与课外应用融为一体.如此才能实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融为一体,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事实上,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教学模式正是教师需要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不断地完善、改进.

(二)师生关系重构是教学的关键问题

如果说师生角色转变是解决教学中的“谁是主体和谁是主导”的首要问题,师生关系重构则是解决教学中“主导与主体如何互动”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教材、参考书以及多媒体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服务“教”.教师的行为倾向于“选择和淘汰”,主要根据分数和排名对学生进行归类,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被充分激发,所以积极性无从体现.现行教学模式构建虽已意识到该问题,但教师的教学仍处于“促进教”的动机,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所以,应该构建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探讨在各类教学环境中怎样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服务“教”的理念转变为服务“学”,以此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意识.

(三)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是教学的基本条件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场地基本全在教室,教室格局也是教师以讲台为主要活动场所,从“粉笔+黑板”到“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设施上虽然有了进步,但师生之间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初级互动层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的枯燥乏味.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注重学生在接近真实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教学虽已减少了一些理论讲授,添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内容,但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创设与生活真实环境相似的学习情境至关重要,真实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获得成绩,从而真正意义上变“被迫主动”为“自愿主动”.因而,创设真实教学环境成为教学的基本条件.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合作学习模式再造的可能性

新时代迅猛发展的科技、全球化的竞争对人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学者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3].自主学习已成为必需的基本能力与要求.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与更好的信息素养,具备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因而,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愈加强烈.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下,人们认为通过背诵、理解、记忆等机械性学习掌握具体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这是对学习实质的误解.日本学者佐藤学定义学习“是同客体(教材)的对话、同他人(伙伴与教师)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10],回答了学习的实质.对话过程就是在合作中进行不同思维碰撞的过程,是一步步建构认知并提高层次的过程,也正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合作正是认识世界、建构知识、提升能力的本质要求与实现途径.

(一)建构主义突出强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主动完成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6].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9]30.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正是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采用相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开展合作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

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Dewey)、维果斯基(L.Vygotsky)等在建构主义学说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思想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建构主义进行了研究与发展.何克抗教授详细论述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1].郑云翔在建构主义中加入了创新要素,论述了新建构主义与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提出了五种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12].

建构主义突出强调了教育能够持续不断地丰富学习者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探究并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通过教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建构起在学术、社会等领域的知识[4]9.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教学理论、教学中心、师生行为、角色、关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见表1.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师本教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选择与淘汰的一个过程,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关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和文化不仅可以由教师传输给学生,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的反馈也能获得知识,良好的指导方法是知识建构的有力保障.建构主义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行为目标是要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因而要求建立起积极的“指导—参与”型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下,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创设及观点重构,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环境,工作重点应该在于研究学生的反应,时刻调整自己以适应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创造学习环境以及运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二)合作学习是知识能力建构的良好途径

杜威指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质疑,主动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一步”.20世纪初,合作学习已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理论与应用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王坦梳理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论贡献[13].钟启泉提出了人与人是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14].刘吉林认为合作学习研究正在逐步走向重视价值性问题的探索方向[15].钟育南认为合作学习中的研讨式教学法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16].

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性、独立性学习,合作学习强调积极、协作、公平与互动,教学目标包含传授知识与启发认知两个方面.合作学习遵循以下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创设多种不同情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去感受,去应用;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一步步提升,一层层完善,不断自我反馈,从而建构起全面深刻的知识体系.

2.强调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真实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基于此,合作学习任务首要是选择尽量真实的任务,密切结合现实,由于现实任务真实复杂,故而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交叉.其次,教学以及学习过程要契合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因而要求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教材、媒体等丰富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学习,而不是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因而教师课堂的重点不是讲授知识本身,而是资源获取利用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效果测验不应是结果型,而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3.强调合作的关键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经验与知识积累,以自己的方式,从个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锻炼思维自主性的同时也易引起片面性.通过合作学习,碰撞思想,整个群体中的有益信息可以被相互交流接收,促进知识理解更加全面深刻.

四、合作学习模式流程再造设计

现今,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各层次、各个学科的教学,并根据层次与学科及课程的不同特点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模式.经过精心设计组织的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弊端,确保学生进行主动地、有意义地建构知识体系,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合作工具化,没有正确理解合作本质

将合作更多视为一种创造业绩、提高成绩的工具,合作动机被功利化,合作学习被工具化,“合作”在课堂教学上更多地充当了一种调节课堂气氛的表演工具.教师为合作而合作,将合作学习异化为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点缀甚至是公开课的表演手段;学生将“合作”学习变成了“合座”学习,出现为了拿到好的分数而挣表现等功利化趋向[17].歪曲了合作学习的动机,忽略了合作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知识建构的本质目标.

2.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凸显合作学习的精髓

将合作学习当作一种单纯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课程教学中,变以前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组织小组汇报,变以前教室的一字排列桌椅为圆桌环绕,变教师讲授为学生汇报……满足于此类形式上的改变.用新瓶装旧酒,将合作学习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点缀,而没有形成平等、互惠、共同进步的氛围,合作学习走向形式化误区.

3.合作观窄化,没有构建起系统共同体

合作仅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仅仅在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合作”,这是一种狭隘的“合作”观.“合作”不仅仅是一种组织形式,而应该是一种教与学的理念.“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促进知识全面建构的教学模式.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甚至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都应该合作.合作学习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只有学生和教师,还包括学校、家长和社会.

(二)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针对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如下再造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教学设计理念如下:改变传统的讲授课堂,广泛运用案例分析、研究讨论等多种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研究.之所以强调合作学习的方式,理由如下: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本能,群体内相互信赖的情感能够激发成员更大的活力,学生在合作型的学习环境中会产生更强烈的动机合力.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交流互动、互相学习,能够使每个成员发挥更大作用.合作行为能够减少疏远感和孤独感,增强人的自尊,有利于培养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的机会越多,经历了合作任务的学生技能提高越快.

(三)学习环境设计

创设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大合作学习环境.具体到教学及学习过程,遵循团队合作精神,实施三部分课堂教学,即理论课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和成果汇报总结[18].

在理论课讲授部分,教师主要讲难点、热点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对自主学习的内容及任务要求进行布置;自主学习主题的设计应紧密围绕教学内容,选择与现实密切结合的案例、热点问题.学生要在理论课中学会知识的检索途径与方法.

在自主学习部分,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带着任务分工合作,用科学工具去验证理论课的假设信息.鉴于合作学习会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在合作的初始阶段,学生对问题往往先入为主、固执己见,不愿意接纳别人的意见.在该阶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维扩散,创设支持性环境.在第二阶段,学生可以多方考虑不同信息,但是对权威意见有着较为强烈的抵制.在该阶段,教师要鼓励成员之间就不同意见开展辩论,创设协商以及拓展思维的环境.到第三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接受别人观点,此时教师创设环境重点应该是成员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到第四阶段,成员之间进入到了构建知识体系的最终阶段,协作的团队精神已基本养成,合作学习的一个流程即将结束.在该阶段,教师注意要努力创设独立的、信息化的环境,为后续知识的合作建构打好基础.

在成果汇报总结部分,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就研究问题的方法、途径、小组发言以及组内合作情况做成果报告,由辅导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质询.成果汇报结束后,教师对知识性错误及时纠正,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程度等做出评价,就针对问题的总体解决情况进行总结.在此阶段完成知识体系的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需要多方配合.无论是教学模式的实施,还是学习观念的转变,在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下,效果才会更好.社会环境应正向鼓励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为己用不是简单复制而是积极构建.学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掌握知识脉络,在合作学习中注意主体意识发挥与团队协作的融合;利用各种途径积极构建知识,并注意做到创新.学校及教学管理者,应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教学模式的创新,如通过购买MOOC、建设智慧教室等为教学模式探索,为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创设硬件条件.同时,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等措施来鼓励教师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探索,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学分的设置、各类竞赛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效果评价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构建的重要性,成绩要更能衡量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效果评价需从结果型评价向过程型评价转变,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个性化过程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过程型评价体系中赋分的主体要从教师单一主体变为教师、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其他学生四方主体;评价的内容要从解决问题效果、知识掌握程度、信息搜集能力、讨论汇报效果、团队协作能力五方面综合评定;评价工作也需由一次性打分变为在整个过程中分阶段赋分.因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评价流程及程序,实现过程性评价.

五、结语

成熟的教学理论为人才培养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时代的发展对合作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19].教师应该要做到:第一,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公开课等以及各类文献资料.第二,具备对现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进行本土化改造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资源进行修改.第三,制作、开发新资源.使资源生生不息,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获取资源的方法,还应该提供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自主学习的工具.工具包括专业工具与交流工具,其中专业工具指针对不同的学科与课程的专用软件或应用工具.交流工具指一些硬件环境,如讨论区、合作平台等.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细胞,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程风格形成教学模式,课程特色影响学科专业特色,继而形成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积极、协作、公平与互动为特征的合作本来就是一种文化[9],以课程建设为起点,培养学生主动意识与能力,构建起创新、互助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并推而广之,从而可以形成良好氛围,丰富学校特色文化.

合作不仅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进行的短期协作行为[20],合作概念的内涵需要挖掘,外延需要拓展,合作学习需要成为一种常态.因而,需要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将学校整体纳入合作学习共同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等“硬件”与师资、教学、管理、学习、活动等“软件”要秉承合作的理念发挥作用.合作需要突破课堂层面的局限,真正创设合作的氛围、养成合作的精神,才能实现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7)[2018-03-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7-09-24)[2018-03-2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3]贺巍,盛群力.迈向新平衡学习——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解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6):79-87.

[4]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教学模式[M].第8版.兰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1):60-67.

[6]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重庆:西南大学,2013.

[7]霍秉坤,徐慧璇,黄显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其培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7):18-25.

[8]任友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建构[J].教育科学,2002(4):40-42.

[9]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5.

[10]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

[1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12]郑云翔.新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4):48-58.

[1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14]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7):45-48.

[15]刘吉林.从外显趋于内蕴——我国合作学习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6):50-53.

[16]钟育南,王洁.实施研讨式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46-47.

[17]刘燕飞.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合作学习共同体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18]王怡,张雪.“合作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证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7(7):35-37.

[19]胡航,董玉琦.技术促进深度学习:“个性化-合作”学习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3):48-61.

[20]ZIMMERMANBJ.Becomingaself-regulatedlearner:anoverview[J].TheoryIntoPractice,2002,41:64-70.

建构主义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建构主义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建构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2、马克思主义投稿

3、马克思主义论文

4、马克思主义杂志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