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跟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特色简论基于邵阳学院特色实践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邵阳学院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转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特色简论基于邵阳学院特色实践

刘卫平[收稿日期:2016010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2013]429号

作者简介:刘卫平(1972-),湖南桂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现代社会治理研究.

]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摘 要:转型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新常态.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走以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为目标、以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为核心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特色发展,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一元与多元、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在把握大学发展共性中始终坚守和突出其地方性和应用性,在办学理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培育自身办学特色,全面实现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策略

当前,转型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新常态.地方高校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走以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为目标、以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为核心的特色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注重内涵发展,办出质量特色.在转型发展进程中,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在把握大学发展的共性中始终坚守和突出其地方性和应用性,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和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1 特色发展思辨:办学共性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是绝对的;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的.特色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风格,是事物的个性特点,是区别于他物的显著标志,是普遍性基础上的特殊性.从哲学维度讲,大学办学特色则是大学在共性基础上的作为个体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大学在遵照高等教育规律并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相对稳定持久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它既可以体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上,包括大学的治学方略、办学思想等,它们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特色之本;也可以体现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布局、课程体系、校园文化等等各个方面.

特色发展在思想层面上是一个哲学概念,而在实践层面上则是一种个性化活动.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特色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所谓独特性,是指本校特有的,体现人无我有;优质性,即优于其他学校,体现人有我优.办学特色的独特性、优质性,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没有区别与特点就谈不上个性特色.例如,同是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以“实用教育”闻名,哈佛则把“通”“专”有机融为一体,而麻省理工则以“开创第一流的工程”为己任,可谓各有所长,特色鲜明.同时,办学特色的稳定性和发展性,表明特色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长期渐进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必须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静止不变,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长期积累的结果.可见,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办学特色,只有那些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社会认同的个性才是一所大学的特色.因此,我们只有从哲学的视角思辨特色发展,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其内涵和本质,正确把握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特色的培育方向和路径.

2 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必须辩证把握三种关系

特色,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大学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几年来,高校发展存在着一个较普遍的矛盾,一方面呼吁要有特色,另一方面又都在求高、求大、求全,结果是千校一面,导致办学特色和活力的严重缺失.当前,以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的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的新常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培育办学特色,彰显自身个性,增强核心竞争力,赢得发展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确立特色发展战略不仅是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规避劣势,获取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内在逻辑要求和重要战略抉择.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在发展道路上抢占先机,后发赶超,争取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既立足自身又要跳出自身来进行顶层设计,既立足地方又放眼国际来谋划发展,在全面把握大学发展共性规律中培育办学个性,在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谋求办学特色,形成既符合世界大学发展普遍性规律和发展趋势,又体现地方本科院校个性的办学模式,真正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型特色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应辩证把握好三种关系:

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普遍性制约着特殊性,是形成特色的基础和前提;特殊性则体现并丰富、发展着普遍性.同时,普遍性与特殊性也是相对的,不同区域的大学办学普遍性规律,对于本区域是共性的,但对于世界大学发展规律来说却具有特殊性,也即个性.即使是邵阳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它具有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普遍性,即共性,如立足地方、为区域发展服务的一般属性;但对于其地处邵阳这一特殊性来说,因其区位特点、人文历史、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等不尽相同,必然具有体现其本土化的鲜明个性特点,为邵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存在的基础和依据.因此,邵阳学院必须在把握本科院校办学共性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为湘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主动“无缝对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市场发展,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办学思想、办学精神、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全过程,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打造办学品牌,突显自身办学个性特色.

二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同质,事物无法彰显个性;异质,促进事物充满活力.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为主要使命,其地域性特征和成长环境是地方大学推动多样化发展的优势,从而也是地方高校追求办学特色的优势条件.邵阳学院一方面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人才培养观和学科建设观;另一方面,又必须立足邵阳及湘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多元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规格的“百花齐放”,在服务地方多元化需求中实现特色发展.

三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地方性,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基本属性;国际化,是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向.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邵阳学院必须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逐步形成立足湘西南、辐射周边、面向国际的开放式办学特色.一方面,要根据湘西南特别是邵阳的区位特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等谋划和培育办学特色增长点;另一方面,又要结合邵阳地域、人文资源、自然条件等优势,“睁眼看世界”,确立国际意识,促进开放办学,用国际的视野来审视和评判自我,主动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系统,注重引进和借鉴,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人员、学术思想、教学、科研以及文化的交流,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交融中,培育体现邵阳学院风格、特质和气派的开放式的办学特色.

3 转型进程中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改革指向与路径选择

地方性和应用性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也是转型发展的价值指向.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为指导,在遵守大学的普遍办学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其地方性和应用性,立足地方探索和实践个性发展规律,走以提升内涵为核心的特色发展之路.对邵阳学院来说,就是要以服务邵阳区域发展为取向,以高素质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主动无缝对接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实现由学校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封闭办学转向开放融合,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协同,通过创造性地优化和整合地方和社会资源,增强多功能拓展、多元化延伸、互动式发展的综合实力,形成专业集约化和区域化办学的规模优势,打造邵阳学院创新性、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品牌,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特色办学模式.

3.1构建产教研对接、校企行协同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但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各有个性.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既不能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培养研究型、高端型人才,又不能像职业型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应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应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应用性,建立和完善产学对接、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产学结合、校企协同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培养具备一定研发素养的,地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为此,一是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规律出发,围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技术技能有机衔接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科学素养、技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规范和强化实验、实训、实习和研究性学习环节,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应用科技创新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有目标、有计划地开设涉及当地重点行业、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二是构建“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创新创业”四层次应用技术型实践教学模块,强化“产学研结合、校企行协同、创新创业项目承载”的协同育人功能,形成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链.着力建立健全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指标评价体系、协同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协同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等动态化的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着力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研发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应用型研发,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三是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有利于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尤其应发挥行业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鼓励企业、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等评价;积极支持各类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四是按照学术标准与专业实践能力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树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开阔视野,大力从行业、企业等聘用技术性、应用型师资,为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3.2 建设与地方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应用技术型学科专业群

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是大学的发展共同要求.但学科建设不是千篇一律的,如何在把握学科建设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打造各自特色,又是个个性问题,也是一所大学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关键.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其本质属性就是地方性,为地方服务是其存在的基础和自然个性.邵阳学院必须在把握学科建设共同规律即共性的基础上,立足湘西南特别是邵阳的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新业态、新技术,围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凝练和培育学科专业特色,打造学科专业优势.当前,从邵阳学院发展实际来看,基础条件、学术队伍的力量、科研技术设备、学科结构体系等方面都无法与国家重点大学相比,如果也以国际上学术研究的热点学科、学科的发展前沿和重要领域为学科建设的目标,显然不太现实.只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战略,放在湖南特别是湘西南这个格局中来谋划学科建设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在学科建设某些点形成突破.目前,邵阳学院已形成工、医、文、理、经、管、法、艺、设计等多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缺乏,特别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还有待提高.为此,邵阳学院应充分利用好邵阳地方优势资源和自身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工程技术类和医学类学科专业,重点发展与湖南尤其是湘西南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的机械、食品、生物、信息、电气、土木、医学等学科专业群,形成与区域产业链无缝对接,体现自身办学特色、促进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学科群和专业集群,尽快形成自身的品牌学科和学科特色.在学科特色建设的方针上,应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凸显学科专业特色.目前,应根据湘西南特别是邵阳发展的需求性、可行性、相关性、前瞻性、特色性的建设原则,以机械工程、食品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医学工程等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龙头,全面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对没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专业除国家要求设立的专业外均应采取自生自灭,建立与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动态发展机制,增强学科专业建设的灵敏性,力争尽快形成一批支持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对区域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学科专业集群.同时,要加强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对学科特色建设研究,时刻将“特色”浸透其中,使特色成为学科血肉的基本细胞,使特色不断的升级,特而变优、优而变强.

3.3 在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中强化应用技术型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大学重要的共性职能,是大学本质属性即学术性的直接体现.作为地方院校,邵阳学院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培育科学研究的个性特色.一是实行开放办学,构筑校企合作的科研平台,形成互为发展咨询、互为人才基地、互为科研基地、互为文化支撑,互惠互利的良性运行态势.由于学科不同,在合作交流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有些是直接服务当地的技术,有些是间接服务于当地的策略.采取“策略+技术”的灵活合作方式是提升对外交流与科研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是提升内涵式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联合科技实验室”“联合应用技术研究所”等,以企业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真正形成“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应用型科学技术研究体系.二是注重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科学研究,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并举,加大应用性研究室、研究所建设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推介与转化工作,积极开展对外科技服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三是积极探讨和构建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应用科技研究与转化能力建设多元投资机制,为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可持续的经费来源,实现增强高校应用科研能力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3.4 在融入和放大本土文化元素中彰显大学文化与精神个性

文化传承创新,既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和本质文化元素,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又要体现地域文化的本质内核,彰显文化传承创新的个性.邵阳历史悠久和人文厚重绵长,魏源、蔡锷、贺绿汀等人才璀璨,湖湘文化元素丰富,是邵阳学院办学特色建设的人文基础.在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特色过程中,邵阳学院应深刻认识所处的地域文化,注意分析区域文化要素对校园文化产生的种种影响,成立各类地方文化研究所和各种学生社团,挖掘潜在的区域文化精髓使之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同时,通过提炼社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来弥补自身文化资源的不足,移植地方优良文化传统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地方优秀文化作为文化源地,进而形成富有邵阳学院个性、风格的独特文化.尤其要紧密结合湘西南风情和邵阳人文资源,善于提炼本土特色文化精华,重视校园人文生态建设和高品位的人文设施、人文景观建设,设计充满地方人文和艺术风格的现代校园建筑群、人物塑像群、艺术雕像群等,打造体现自身的校园特色文化精品,彰显校园文化的鲜活个性,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功能.

联系人:肖功为(15869800306);xiaogongwei2005@126.com

邵阳学院论文范文结:

适合邵阳学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邵阳学院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赤峰学院学报期刊

2、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