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省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基于MODIS-NDVI的陕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陕西省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基于MODIS-NDVI的陕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摘 要:为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陕西省生态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MODIS-NDVI 影像及高程数据,采用MVC、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陕西省2011—2015 年NDVI 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NDVI值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陕南地区及陕北南部森林植被茂密,植被覆盖情况较好,陕北北部属于风沙区,植被覆盖情况较差,关中地区以农作物为主,植被覆盖情况居中;(2)2011—2015 年陕西省NDVI值呈波动变化,整体变化趋于稳定,且有好转趋势,主要分布在关中及陕南地区;陕北地区NDVI值有退化迹象;(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NDVI值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2000~2500 m海拔高度范围内的NDVI值最高,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主要是分布在秦岭山脉的太白山地区.

关键词:MODIS-NDVI;陕西省;植被覆盖

中图分类号:S718.57,TP7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7090021

0 引言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气圈、土壤圈和水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作为研究全球变化的“指示器”,在全球能量交换、生物地球化学和水文循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能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因此监测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 DifferenceVegetation Index, NDVI)能够有效识别植被变化信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植被指数之一[3],它与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土地利用等密切相关[4].

近年来,植被覆盖状况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研究学者基于NDVI 数据,对植被覆盖变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很好地揭示了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季节、气候(气温、降水量、地表水等)等因子对NDVI 的影响[5-7];国内学者利用不同时空尺度的不同精度范围的NDVI 数据,对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8-10].目前对于陕西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已有一些成果.张君等[11]基于1982—2013年陕西NDVI数据和陕西植被类型图,对这32 年间陕西省植被覆盖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陕西13种类型的植被覆盖状况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王宇航等[12]对中国黄土高原地区NDVI与气候因子间的空间尺度依存性及非平稳性进行研究;马新萍等[13]基于2000—2010 年NDVI数据,研究秦岭山地11 年的植被物候变化特征,从宏观角度定量揭示气温与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的响应关系;杨延征等[14]和白建军等[15]分别对陕北地区植被NDVI 值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从温度、降水、季节等角度探索影响植被覆盖的因素;李登科等[16]基于像元分解模型,研究陕西省2000—2009 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综上所述,自1999 年国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陕西省植被覆盖情况总体趋于良好,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研究多以较长时间时序为主,从整体上分析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对于短时间内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较少.同时,陕西省呈现出“两山加一川”的地貌格局,海拔跨度较大,但基于海拔高度下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2015年植被覆盖指数NDVI为时间结点,结合陕西省不同区域海拔高度,分析了2011—2015 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以及原因,以期为后期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陕西省介于105°29′—110°15′E,31°42′—39°35′N之间,包含10 个地级市、1 个示范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1 个计划单列市(韩城市),共104 个县(区、市).东邻山西省、河南省,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南靠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南北向跨度大,东西向狭窄,土地总面积约20.56 万km2,是通往西北、西南的门户.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总体地貌类型呈现“两山加一川”的格局(见图1).从北至南依次为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气候,自然环境复杂,生态条件多样,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陕西省是中国水土流失、沙化等环境问题最严峻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6.90%,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2.1 NDVI 数据根据陕西地区自然环境状况,选择空间分辨率较高的MOD13Q1 数据,时间跨度为2011—2015 年,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EOS/MODIS 数据产品(http://e4ftl01.cr.usgs.gov),空间分辨率为250 m×250 m,时间分辨率为16 天.采用MRT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拼接、投影转换和格式转换.1.2.2 高程数据陕西省区域内高程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www.gscloud.cn)的DEM数据产品,空间分辨率为90 m×90 m.

1.3 研究方法

1.3.1 MVC法最大合成法(maximum value coposites)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云、大气、太阳高度角等的部分干燥,消除异常值的干扰.本研究下载的是16 天数据,以月为单位,对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的NDVI进行最大化处理,合成月数据;沿用此方法,再以年为单位,对每年12个月的NDVI进行最大化处理,合成年数据,其方法合成的年最大化NDVI能够更好地表示每年地表植被覆盖状况.最后以研究区行政图做掩膜,切割出研究区的影像.

1.3.2 趋势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分析每个栅格的变化趋势,对2011—2015 年陕西年最大NDVI 在像元尺度上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NDVI 的变化趋势[17],综合反映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格局发展演变[18-19],见公式(1).

式中:t 是监测年数,yi是第i 年的年最大NDVI值;slope为多年NDVI值线性拟合概率.

拟合直线可反映陕西省2011—2015 年NDVI值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斜率为正,表明NDVI增加;斜率绝对值越大,NDVI变化幅度越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变化特征

植被覆盖度可由遥感影像反演的NDVI 充分反映,并与NDVI呈正相关[20].陕西省NDVI值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从2011—2015 年平均NDVI 值的空间分布图(见图2)可以明显地看出,在34°N左右和36.5°N左右有2 条较为明显地地带性分界线,34°N以南为陕南秦岭山地和大巴山区,森林植被生长茂盛,NDVI值较高,是植被覆盖情况最好的区域;而36.5°N以北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其中北部风沙区植被稀疏,NDVI 值较低,植被覆盖情况较差.中间区域为关中平原区,以农田作物为主,NDVI 值呈中等水平,植被覆盖度居中.

2.2 动态变化分析

2011—2015 年陕西省NDVI值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见图3a),NDVI最大值出现在2013 年,最低值出现在2015 年.以年份为自变量,NDVI 值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陕西省5 年间NDVI 值以每年0.66%的速度减少,反映出陕西省植被覆盖减少,NDVI值呈逐年减少趋势.

2011—2015 年陕北地区NDVI值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见图3b),2013 年出现了高峰值,2015 年出现了最低值,2011—2015 年间NDVI 值下降了9.24%.低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中等及偏高的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较高植被覆盖区域在2011—2015 年变化不显著.低植被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陕北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情况较差;较高植被覆盖区主要集中在陕北南部丘陵沟壑区,即位于子午岭、黄龙山地区的黄陵、黄龙及宜川南部部分区域,该地区森林植被茂密,植被生态环境稳定(见图4).

关中地区NDVI 指数呈现出平稳的变化趋势,上下波动幅度不显著(见图3b),以中高植被覆盖区域为主,低植被覆盖区域很少.关中平原是陕西省的粮食主产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作物种植时期稳定,NDVI 值表现出平均水平,且2011—2015 年变化并不明显.关中地区南部靠近秦岭山脉,是较高植被覆盖区域的主要分布区域,NDVI 值较大,森林植被茂密,生态环境稳定,植被覆盖情况变化并不显著(见图4).

陕南地区NDVI值同关中地区的变化趋势类似,5年间差异并不显著(见图3b).陕南地区以秦巴山区为主,降水充足,气候条件适宜,该地域90%以上为高植被覆盖区域,NDVI值较大.近些年退耕还林工程,在秦巴山区得到了显著成效,保证了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稳定,目前处于平稳状态(见图4).

2.3 空间趋势分析

为了分析陕西省NDVI 值的变化趋势,将陕西省逐个栅格像元进行一元线性趋势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标准差重分类,划分为显著退化、中度退化、轻微退化、基本不变、轻微好转和明显好转等6个水平(见表1).整体来看,2011—2015 年间,陕西省的植被状况呈现稳定且有所好转的趋势,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35.59%和27.99%,保持稳定的区域面积为36.42%.从空间分布来看(见图5),陕南地区植被好转区域面积较多,而明显好转区域主要集中在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沙区,这主要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密切的关系;但陕北地区同时也是退化面积最多的区域,占总退化区域面积的67.08%,主要是定边县、横山县、子洲县和吴堡县,这可能是由于部分经济树木栽种成活率较低,稳定性差,加之缺乏科学布局,使得经济林的发展大起大落,造成植被覆盖情况的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关中渭河流域部分区域NDVI 值呈现出较明显地退化现象,而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城市周边地区,尤其是西安咸阳交界处,这可能是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占用部分农用地所造成.

2.4 不同高程的NDVI变化分析

陕西省海拔高度在159~3747 m范围内,按照500 m等间距划分为8 个区间:<500 m、500~1000 m、1000~1500 m、1500~2000 m、2000~2500 m、2500~3000 m、3000~3500 m和3500~4000 m.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NDVI 值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见图6),1000~1500 m处出现NDVI低值区,该海拔区域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和陕北西部,由于陕北西部风沙区植被覆盖情况较差,NDVI值较低,因此1000~1500 m区域的NDVI值出现1个低谷.海拔高度2000~2500 m范围的区域分布在秦岭山脉的太白山,该海拔高度气候、水热条件较好,适宜植被生长繁殖,森林植被茂密,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气温下降,植被覆盖情况逐渐变差,在3500~4000 m海拔高度区域,NDVI 值达到最低值.

3 结论与讨论

(1)陕西省NDVI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状况,陕南地区气候适宜、生态环境整体较好,植被覆盖情况较好;关中地区水热气候适宜,但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植被覆盖情况良好;陕北地区气候条件较差,缺乏降水,植被覆盖情况较差.2011—2015 年间陕西省NDVI值以每年0.66%的速度减少,说明植被覆盖度有减少趋势,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

(2)将陕西省海拔高度与NDVI值进行叠加分析,在0~4000 m范围内,植被覆盖率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2000~2500 m海拔范围内,水热条件较好,且人为干预少,是陕西省植被覆盖情况最好区域;3500~4000 m海拔范围气候湿冷,常年低温,适宜生长的植被较少,因此次海拔高度下,植被覆盖情况较差.

(3)本研究以陕西省2011、2012、2013、2014、2015年5 期NDVI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得出陕西省5 个时期NDVI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区域海拔高度,分析陕西省2011—2015 年间NDVI 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探讨海拔高度对植被覆盖情况的影响.在研究中对区域经济、气候、生态环境仅进行了定性描述,未开展定量研究.

(4)植被覆盖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区域最适宜高程并不相同.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经济数据、温度指数、人口密度等数据,采用多因素综合法,探索多重因素对区域植被覆盖情况的影响.

陕西省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陕西省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陕西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