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类有关论文范文 与课本剧教学在文言复习课中的运用以《走近柳宗元》专题复习为例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本文关于柳宗元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课本剧教学在文言复习课中的运用以《走近柳宗元》专题复习为例

一、初中文言复习课的困境

文言复习是初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复习时如果停留在反复地学习那些所谓的知识点,除了做题就是背诵,就会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下降,很难使他们做到融会贯通.中考考纲要求掌握的文言基本篇目有30篇,每天复习一篇,一轮下来至少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完全沉浸在题海中,心身皆疲.概括起来看,当前初三年级文言复习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解之难.

古代的实词、虚词、文言文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知识点都不易掌握.学生在初中几年的学习中会碰到各类艰涩难懂的词句,一旦遇到困难,学生很容易避而远之,即使掌握了考试手册上要求的150个实词,读懂课外文言文也不是一件易事.在生活中,几乎很少甚至没有用文言交流的场合,离开了运用,掌握就变得困难.

二是背诵之难.

学生最怕背诵文言文,它不像古诗那样讲究押韵,且文言文的语言非常精炼,传递的信息量很大.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文篇目,情节不及小说生动,许多内容需要发挥想象.中考考纲中要求掌握的文言篇目较多,有近三分之一的课文要求背诵,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篇目要求全文背诵.

三是对于作者、写作背景的理解流于形式,无法深入.

从先秦到唐宋明清,初中文言篇目的作者时代跨度很大.其中有些作者多次入选,如柳宗元、欧阳修;有些作者,教材不仅选其散文还会选其诗歌,如苏轼.教师对于作者的介绍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很少深入走近作者,带领学生了解其文其人.古代被贬的文人有很多,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并不都一样,有的郁闷,有的旷达,可是导致这些差异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是否知道他们在生活、教育、政治等方面有何所作为?我们不能只知其对待生活抑郁或旷达的态度而忽略其所处的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

四是教学形式单一.

许多教师把疏通字词作为主要的教学过程,忘记了激发学生对文言的喜爱.文字是有温度的,如果简单机械地学习,文字就会变得冰冷,教师无论给学生积累多少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知识都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课本剧教学的基本思路

只有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指出,要用好文本资源,进行有效对话.现行教材所选的文言作品堪称经典,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

为解决上述文言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文言复习的教学效率,我们认为可以利用课本剧复习文言文,还原语境,走近作者.课本剧就是学生依据文本发挥想象对其情节进行有意义的改编,再依据剧本排练表演,并依据文本对表演进行点评.课本剧教学以“以演促写,以写带读,以演促读,以评促读”的十六字方针为指导.表演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承,既有任务驱动,又有实施手段,注重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化.课本剧利用“编、演、评”的形式,不断地深入文本,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课本剧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不流于形式,而是服务于文本,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学生快乐地学习文言文,主动理解字词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里,我们以《走近柳宗元》专题复习为例,探讨课本剧教学在初中文言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三、课本剧教学在《走近柳宗元》专题复习中的运用

笔者在九年级开设了一节《走近柳宗元》专题复习课,借助课本剧的教学形式,有效地复习了柳宗元的三篇文言《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小石潭记》和《捕蛇者说》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在《捕蛇者说》一文中,作者将蒋氏捕蛇的遭遇,与乡邻交税做对比,揭示赋敛之毒比蛇毒还要厉害,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捕蛇者说》篇幅较长,且要求背诵,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关.利用课本剧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编、演、评”一次次深入文本,反复阅读品析,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在《小石潭记》中,作者从“心乐之”到“凄神寒骨”,思想感情随景而变,情景交融,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抒发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与凄苦.采取诵读表演的方式,学生走近柳宗元,感受到了文字传递的温度.

《黔之驴》虽不是在永州所作,但通过《三戒》的扩展阅读,我们可以感知柳宗元对那些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达官显贵的讽刺.《黔之驴》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成功地刻画了老虎的形象,利用课本剧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把握本文的写作特色,理解文本的寓意.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剧表演和点评,复习柳宗元三篇文章,巩固重要的字词句,并进一步深化对柳宗元的三篇作品的理解;

2.通过专题复习,进一步了解柳宗元,感受他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

教学过程:

1.表演导入

学生表演《黔之驴》并点评.一学生表演驴,一学生表演虎,学生依据文本通过表演、点评,感受作者对老虎动作描写的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深入理解作者对驴的讽刺.

2.诵读文本

古筝配乐,诵读并表演《小石潭记》.一学生扮演柳宗元,两学生扮演柳宗元的好友,共游小石潭.在古筝的伴奏下,通过诵读与表演相结合,把学生带入情境,与柳宗元一起“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3.表演点评

表演并点评《捕蛇者说》:蒋氏的遭遇、悍吏征收赋税、百姓大迁徙共三幕.

前两幕是蒋氏与柳宗元相遇倾诉捕蛇的悲惨遭遇,此时遇到悍吏征收赋税,共有两组16名同学表演.最后一幕是所有的百姓上场(包括从未上场的同学)表演百姓无力交赋税,“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学生根据文本,发挥想象,再现一个个场景,把“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表演得淋漓尽致.柳宗元再次出场,诵读“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最后全班齐诵“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与大师对话

结合学生之前对柳宗元生平资料、作品的了解,理解这三篇文言文内在的联系,感受他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学生畅言“我想对柳宗元说”.

(二)教学中的亮点

1.课本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借用课本剧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编、演、评”中,快乐地学习,强调“读”“看”“听”“演”“说”“做”等感官参与的操作过程.学生编写剧本,表演课本剧,点评自己或者他人的表演.课本剧教学把文言文复习变得有趣、有料、有情、有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人人参与,尊重个体成长

本课做到了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课堂中学生或朗读,或表演,或点评,积极地投入课堂.学生在点评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碰撞出许多思维火花.例如悍吏的扮演者,除了表现出了大家所认为的凶悍,还为同学们演绎出了奸诈的形象,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探讨与思考.

3.专项复习,提升思维品质

整体阅读可以是对一篇文章的阅读,也可以是对一个作家几个相关作品的阅读,从而发现其内在联系,提升思维的品质.提到柳宗元,就要提到“被贬”,他被贬的主要原因是“永贞革新”,那么“永贞革新”革什么?一是革州官腐败.数十年来,许多州官向财政上交法定征收的赋税以后,还另外向皇帝进奉钱物,皇帝自然高兴,但州官却以此为借口税外征税,刮民肥私.革新是禁止州官向皇帝进奉,从而禁止税外征税.二是革宦官专权.

理解了“永贞革新”革什么,学习三篇文章时就能更好地融会贯通,柳宗元不满朝廷官场的黑暗,用寓言的形式去讽刺官高位显者.因革新失败被贬,心情抑郁,所以在《小石潭记》中作者最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再次回到现实,抱负无法实现,百姓疾苦不知何时能解决.《捕蛇者说》对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揭露,更是对百姓疾苦的同情.由此找到三篇文章的一根主线:关心百姓疾苦,心系百姓.

4.走近大师,提高学科育人价值

“我想对柳宗元说”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三篇文言的复习及课前查找资料过程的积累,学生们不再觉得柳宗元只是一个书中的人物,虽然他一生不得志,但却关心百姓疾苦,关心教育.此外,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三)教学内容安排内在逻辑的剖析

教学要符合教学逻辑的要求,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的逻辑,学的逻辑是指学生认知知识的基本过程和合理顺序.符合学的逻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黔之驴》选自沪教版八年级教材,《小石潭记》选自七年级教材,《捕蛇者说》选自九年级教材.这样的安排顺序符合学生学的逻辑,《黔之驴》的表演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快把学生带入了课堂.《小石潭记》以写景为主,作者借景抒情,因此以古筝伴奏烘托,以诵读为主,引出作者柳宗元.《捕蛇者说》的表演和点评是整堂课的部分,全体学生参与表演,利用柳宗元串起整个情节.整个过程由浅入深,一步步把课堂和学生的情感推向.

四、结语

有人认为,利用课本剧复习文言文是浪费时间,因为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思考去指导,可是教师的价值正在于唤醒学生的潜力,把看似无用的东西变得有意义.笔者所在的上海市,2016年中考文言文考的就是《捕蛇者说》,如果教师用功利的眼光去复习,这篇文章基本是一笔带过,因为此文中考已考过,可是笔者却为学生们送上了备考的大餐;在课结束之后笔者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了一篇作文,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而中考的作文题是《没想到,真没想到》,课本剧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经历与体验,为中考作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在7—9年级的学段目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言文复习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课本剧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与融会贯通能力,使其汲取古代大家的思想.在专题复习中运用课本剧的教学形式,学生不再以做练习的方式来枯燥地复习,而是借助表演巧妙地学习基础文言字词进,借助表演来深入地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本剧教学在初中文言复习课中的运用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只要我们基于语文课程标准,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性要求,完全可以以科学而富有新意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复习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柳宗元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柳宗元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柳宗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