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道德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谈以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为切入点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传统道德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谈以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为切入点

摘 要: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目前,一些青少年存在若干网络道德问题,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其中,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应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具体表现在:重大德和自德精神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自然陶冶精神有助于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网络情感观,仁爱和慎独精神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观.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价值观;网络情感观;网络行为观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5-0022-04

所谓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出现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现实道德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是人们在网络交往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准则,主要包括网络价值观、网络行为观和网络情感观.当前,网络日益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学习生活的资源和工具.因此,探讨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存在的若干网络问题

一方面,网络作为各种信息、观念、意识形态交流的平台,开拓了青少年的眼界,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在青少年中容易出现一些网络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价值混淆

一些青少年对盲目崇拜、对网络中大量垃圾信息的侵蚀毒害认识不到位、混淆“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等.

(二)情感冷漠

由于网络游戏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营造的是一种新颖、刺激的氛围,而一些青少年在教师、父母、同伴之间难以感受到这种氛围,以至于他们不愿意走入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人际情感疏远.

(三)交往逃避

网络的虚拟性形成的虚拟人际交往模式容易使青少年获得虚拟的人际交往上的成功.这样虚拟的成功和自我满足使得一些青少年逃避现实社会中的挫折和责任.

(四)言行失范

一些青少年出于好奇、出于表现自己,或出于无聊、出于发泄,冲动性地在网上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传播流言蜚语、诽谤他人,甚至把网络当作犯罪工具,侵犯他人隐私和损害他人利益,做出一些不合规范的行为.

总之,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青少年利用此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网络价值观、网络情感观和网络行为观提出了挑战.

以上网络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关.众所周知,青少年的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缺乏足够判断是非的能力,思想免疫力较差,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在不同道德背景与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和无选择性的互联网信息之下,就很容易引发出以上网络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在技术层面上,要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检测和防范保护等措施;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要加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让他们在网络交往中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行为规范准则是首当其冲的重要工作.

二、中国传统道德精神——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在思考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时,首先需要将网络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因为网络是一种交往工具,以服务现实社会为目的,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需要,网络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现实道德的一般原则必然体现于网络道德中,网络道德必须以现实道德作为建构的基础.试想,如果在建构网络道德时脱离现实道德,无视它的基本原则,那么会使网络道德走向现实道德的对立面,致使人们道德价值观混乱,也最终导致现实社会的失范.

其次需要明确网络道德的自身特点.众所周知,网络超越时空,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明显不同于真实的现实社会,是一个“人——机——人”相对封闭、虚拟的环境.在这种几乎无人监管的环境下,人际交往具有明显的隐匿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网络道德相比现实道德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多元性.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为人们的道德选择和判断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因此,网络道德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第二,自律性.在网络社会中,行为主体之间不具有现实社会中的交往特征,人作为一种“符号”在活动,并可匿名进行,因此,网络道德具有自律性的特点.

基于此,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可紧密联系中国传统道德,这是因为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积淀,其中的重大德和自德精神、自然陶冶精神、仁爱和慎独精神等,自古至今规范着人们的现实道德.因此,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养成健康的网络情感观、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观.

三、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若干启发

(一)重大德和自德精神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中国素有重视道德的传统,如孔子设置六艺课程,六艺只是被视为途径,道、德、仁才是其目的.同时,重德还有道德层次区分,如《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为第一层次,是思想品德的基础,也体现为方法论;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层次,是道德修养,也即培养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和信仰;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第三层次,是关心国家社稷与贡献层次.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重大德,也即以国家社稷为重.

这种重大德的精神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意义十分显著.网络社会在促进不同道德交流与融合的同时,其形形色色的道德思潮所宣扬的道德观念极可能诱导尚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少年重个人价值而轻社会责任感,模糊自己的道德、轻视自己的优秀美德.因此,重大德是网络道德教育中首先要关注的方面,它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更加了解自己的道德、保持自己的优秀美德,从而提高民族凝聚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象传·乾卦》).“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自德精神使人奋发向上、刚健自强.同时,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自德体现出淡漠名利的精神.“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新语·本行》)等都反映出这种超功利的道德精神.此外,从修养自德的途径看,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避乐求苦”,不仅教育人自觉承受物质上的挫折和艰苦,而且能使人自觉经受精神上的挫折和艰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显然,这些自德精神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在虚拟、不加调控的网络社会中,有些青少年极易产生心理脆弱、追求名利、贪图享乐、不耐挫折、避苦求乐等心理.因此,在立足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自德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在隐匿、自由的网络社会中,明辨价值取向,不为一己之小利而失大义,避免在认知和行为上出现偏差.

(二)自然陶冶精神有助于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网络情感观

中国传统道德主要集中于儒道两家,儒显而道隐,它们的着眼点虽然不同,但却共同积淀而成中国的传统道德.

道家精神是顺以自然之道,以由内到外地自然生长来完善人格,主张在自然法则面前人道无为,反对凌越自然法则而妄为.因此,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道德,就要尊重自然之道.那么,什么是自然之道?具体的生活情景是生发德行的自然源泉、是提供网络道德教育的自然资源,融入现实生活的过程是达到网络道德教育新境界的自然历程.也就是说,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要关心社会现实中青少年的需要,要基于青少年的日常情感和动机.这就是自然之道.青少年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同学、家庭的关注.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有厌学情绪,往往就是由于缺乏关爱所造成的.所以,教师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及情感需求,成立多种形式活泼、新颖的青少年活动组织,加强网络虚拟组织管理,通过健康的网络组织进一步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搭建平等交往的人际平台,丰富他们情感需求的途径和方式,指导他们学会甄别,提高识别力、免疫力和审美力,让青少年在团队活动中结交朋友、增长自信、感受美好,使之现实社会中的情感体验与虚拟社会中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只有置身于这种真实的、健康的情感环境中,青少年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成长,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情感观.

儒家精神是人为教化的教育,是由外到内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潜移默化的内隐的道德教育.所谓“致乐以治心,则易直谅子之心,油然生矣”(《乐记·乐化》),“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记·乐言》).由此得到的借鉴是,在熏陶青少年网络情感的方式上:一要注重参与性,也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上的平等的双向互动.师生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真诚的关系,以的形式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在“行不言之教”之中提高青少年的自觉意识.二要注重时效性,寓教于乐.网络信息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等特点,它的表现效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如果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则可使网络道德教育既生动活泼又易让青少年接受,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情感观.

(三)仁爱和慎独精神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观

《论语》中作为道德标准出现的“仁”字共计有百次之多.孟子亦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他把“仁”列在四种美德的首位.人与“仁”既近又远,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仁”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彼此理解和沟通,其基本内涵是将自我的反省转化为对他人的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决不强加在别人身上;自己有什么,也要推想到别人也有这样的,自己的得到满足时,也要使别人的得到满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观的前提应提倡“仁爱”精神.如果没有“仁爱”精神,那么网络社会的间接性、虚拟性就很容易使人步入歧途.“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是在这种原则下,才可以在彼此未谋面时做到相互尊重、公平对待、以诚相待,建构一个平等、和谐的网上环境,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网上的诸多垃圾.同时,在“仁爱”精神的教育下,教育青少年在面临冲突时,学会选择,学会自我鉴别、自我判断和自我反思,远离网络陷阱,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中庸》第一章写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在无人监管、个人独处时,自己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不说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话,不做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事.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此外,由于进入网络社会的青少年,处于无约束的自由状态,网络上的各种诱惑比比皆是,真假难分、是非难断,因此,他们往往经不住网络信息的诱惑,对网络信息感到新鲜、刺激,容易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长此以往便沉迷于此.立足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慎独”精神,有助于青少年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可促使青少年不断内省,教育青少年理智地、自觉地抵制诱惑,加强自制力,不让违反道德规范的任意放纵,形成正确的道德需要、能力、义务和权利等网络道德主体意识,从而达到网络社会中的“慎独”——自我监控网络道德行为.其中包括:第一,“独”环境下的“慎言”.如前所述,网络社会中的交往是“人——机——人”的环境,但实际上,网络背后是一个个有思维、活生生的人之间的交往.所以,青少年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要清晰地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对自己发布的网络言论负责,共同维护网络语言环境的健康.第二,“独”环境下的“慎行”.“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虚拟的、无人监管的网络社会里,人难免会在脑海中闪过一些小恶念.因此,要培养青少年去恶存善、恶小不为、防微杜渐,规范和约束自身网络行为,共建一个道德的、文明的网络环境.

传统道德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传统道德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传统道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

2、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3、法律和道德论文

4、关于道德的论文

5、道德的力量论文

6、亚太传统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