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方面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论新时代民族复兴思想的继承性和性方面论文如何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民族复兴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论新时代民族复兴思想的继承性和性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复兴思想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内涵、战略安排、实现途径和重要保障,为全党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民族复兴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建党的初心和建国60 多年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

关键词:;民族复兴;继承性;创新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确立了同志的核心地位.总书记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民族复兴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建党的初心以及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

一、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继承

从1840年战争开始,外国列强就不断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到20世纪初,中国已完全沦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之下的半殖民地,中华民族遭遇到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此同时,国内的封建主义与国外的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封建主义作为帝国主义的帮凶,逐渐演变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有力工具.因此,要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这也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两大历史任务.从1840年的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无数的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通过各种途径向西方学习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案,并力图使之在中国开花结果.但是,这些努力都失败了,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命运依然悲惨如旧.中国革命的前途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成立之初就树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说:“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

1922年6月召开的二大,根据中国的实际斗争情况,认识到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为中国不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国家就不能独立,人民就不能解放,也就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因此,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提出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奋斗目标:“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党的二大把党在革命时期的奋斗目标与党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是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问题的深化认识,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解放指明了方向.根据党的二大提出的党在革命时期的奋斗目标,1923年6月,三大通过的《中国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提出,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即“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谋求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2].1924年9月发表的《中国第三次对于时局宣言》重申了这一政策,即“我们第一次发表对于时局之意见,主张全国革命分子结成联合战线,继续的革命战争,以打倒国外帝国主义及国内一切军阀为中国民族解放之唯一的道路”.1925年1月,四大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同样重申了这一政策:“我们参加民族运动,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且为了无产阶级自己的利益”.

党的四大以后,党不断强调工人阶级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国民革命中的领导作用.1925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工人阶级与政治争斗的决议案》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实现民族解放,促进世界革命,这是要经过长期的争斗才能得到的”.在中华民族直接反抗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时期,第一次喊出“中国民族解放万岁!”[2]的口号,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的发展.1925年7月12日、8月10日和9月18日,分别发表《中国执行委员会为工会条例事告全国工人》《中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告工人兵士学生》和《中国为总工会被封告工友》.其强调了工人阶级在反抗帝国主义运动中的伟大作用和奋斗目标:“中国工人已经表现出他们和帝国主义奋斗的力量,工人阶级担负了力争民族解放的重任.”“中国已有工业的无产阶级既能力争自己的阶级利益,又极努力于中国的解放,已成了全国解放运动的先锋.”“工人得以更进一步团结组织,联合一切革命的主义的分子,继续斗争——在及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旗帜之下,达到完全解放中国及工人阶级的目的.”“中国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上海的工人群众,已经是中国民族自由运动之急先锋.”1925年10月,执行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现时的政局与的职任议决案》对中国及其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在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的作用作出积极的肯定,即“此次反帝国主义的斗争里,工人阶级在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中的领袖地位才真明显的表现出来.这就证明中国无产阶级是解放全民族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历史表明,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3] .

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发展战略的继承

中国革命的成功,只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这之后还有“富起来”和“强起来”的问题.正如1925年12月5日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所说的:“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4]1940年1月,他在《新主义论》中进一步阐释说,我们人多年以来的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5].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等领导人十分关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其实,早在延安时期就比较注重工业化的问题.1944年5月,他在为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会议举行的招待会上讲话时明确指出:“我们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6].1945年4月24日,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他再次强调:“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这时的不但关注工业化,同时也关注农业现代化,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7].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3月12日他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8]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9].到了这时候,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又重申了这个奋斗目标.

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花费的时间,作了一些战略思考.1954年6月14日,在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10].这个时间的估计比较乐观,并在此后的两年内,他多次讲到这个观点.1956年至1957年间,出于谨慎考虑提出了“五十到一百年”的新提法.比如,1956年9月24日,他在同参加八大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话时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8].但经过“大跃进”的挫折和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对这一问题的考虑变得更加符合实际.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了1961年他同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谈话时说的话:“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9].并再次强调:“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9].由此可见,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花费的时间,的提法是有一个过程的,即从一开始的50年左右的提法到后来100年左右的提法.现在看来,100年左右的提法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1982 年8 月21 日,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时表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11].但到十三大前夕,他降低了这个目标.1987年3月8日,他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2].1987年4月30日,他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一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12].从“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目标变化,显示了一贯的务实作风.的这些思考,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有了正式的表述,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13].

三、新时代民族复兴思想的创新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复兴思想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内涵、战略安排、实现途径和重要保障.

1.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内涵2013 年3 月23 日,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4].这段论述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内涵,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和人民情怀,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每一项内容对中国人民来说都具有特殊的含义.

国家富强是中国人民自战争以来最强烈的期盼.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蒙受屈辱、任人宰割的历史,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追求自尊、自立、自强的历史.1840年之前,中国人对世界局势的普遍观念是强调自己的“天朝上国”地位.但战争的失败,使一部分清醒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实力差距.晚清兴起的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包括以“求强”为中心内容的近代军事工业和以“求富”为中心内容的近代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但在腐朽的社会制度下,办洋务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钟情于“工业化”“近代化”和“四个现代化”,就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制造大国,我们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这一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到来.国家富强了,中华民族就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国家富强了,人民也就幸福了.正如总书记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党要……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15]

2.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安排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了从十九大到本世纪中叶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7-29这个战略安排充分继承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但又具有新的时代创新性.说到继承性,是因为大体安排100年左右时间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甚至赶上发达国家;估计要100年左右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说具有时代创新性,是因为我们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超出了原先的估计.所以,十九大报告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提前到了2035年,这要比党的十三大的“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提法提前了15年左右,并从经济科技实力、政治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了具体描述.而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的奋斗目标——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要比以前的提法丰富的多.

3.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2013 年3 月1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总书记为新一届国家主席.随后他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特别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6]中国道路是什么?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最广泛的现实社会基础,凝聚了我们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吸取了建国以来60 多年持续探索的正反两反面的经验教训,更是对1840年战争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和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道路问题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方面不能走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老路,同时也不能走全盘西化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我们要牢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弘扬中国精神,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个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纲领,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创造辉煌历史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开辟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即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17],几千年血脉不断、文明不衰、生机勃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人民新时代精神风彩的集中体现,是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坚持改革创新,实质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当代世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原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因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6].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4.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其中的关键一步,而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又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十年的努力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二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8]的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对于中华民族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我国经济体量虽大,但大而不强,表现为虚胖体弱.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科技储备不够、高端产业数量与经济总量不相匹配等,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9]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平衡等.解决这些突出的不平衡问题,一方面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另一方面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虽然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因此,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必然能使我们发展壮大.

共享发展要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逐步实现我国社会的共同富裕,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倍激发出来,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民族复兴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民族复兴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民族复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民族团结论文

2、民族艺术期刊

3、民族文学杂志社

4、世界民族杂志

5、民族文学杂志

6、民族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