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古诗词中的登临主题和作者自我形象的塑造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古诗词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古诗词中的登临主题和作者自我形象的塑造

在古诗词中有一类登临或登高主题的作品,这类诗词很常见,可以说,每一首登临或登高诗词的诞生,往往也伴随着一个作者自我形象塑造的完成.

韩愈说过,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登临或登高主题的诗词大多缘于作者内心的不平.当然, “不平”有多种,可以是迷茫孤独,可以是愁伤凄苦,也可以是压抑不快,还可以是悲慨激愤等等.往往在这些情况下,登临或登高就成了诗(词)人抒发情感,一吐为快的一种独特方式, “鸣”的结果就是登临诗的产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诗(词)人内心积压的东西得到释放,从而产生暂时的心里安慰.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也就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每登临,必有所见所闻,必有所思所念.这类诗词,在结构层次上很明确,先写景,再抒情或议论,人物形象在此过程中得以展现.景、情、人之间结合得很紧密.

首先,在情与景的关系上,多数的登高作品都是以哀景写衷情,当然也有小部分作品是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景写乐情.其次,景物描写起到渲染环境,营造氛围的作用,可以给形象创造依托的背景.再者,情感是形象的内在,情感的充实使形象变得“血有肉有灵魂”,更具体,更饱满.而景物与情感的融合又形成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样人、景、境、情互相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所以,作者所刻画的自我形象并不是孤立的.

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诗,它往往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甚至可以说它们完全是一个个完美的镜头,一幅幅意蕴深厚、意境优美的画,回味良多,妙不可言.如《登岳阳楼》中的诗人是一个凭轩远眺,老泪纵横的形象.而景物,眼前这浩瀚无边,包罗万象又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洞庭湖,雄奇壮阔,作为背景,让诗人的形象立刻生动起来.悲己自怜、忧时伤世的悲凉之情让诗人形象变得饱满而可感.情与景的交融,又创造了全诗沉雄悲壮,博大精深的境界.这样,诗人将自己的形象完整地塑造了出来.同时,这一幅画面又是可感的,闭上眼睛甚至可能想像得到杜甫那稀零而发白的胡须在风中曳动.这种意境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再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王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词人登上赏心亭,开篇写登楼所见,秋色无边的千里楚天以及滚滚东去的流水,在天际交融,创造了一个宏大广阔的意境.接着,词人写所见所闻与所思: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只能引发他对江山沦陷的愁恨;此时,楼头上,一轮落日,失群孤雁的哀鸣,让他这个流落江南的游子怎能不思念北方故土,自己又何尝不是那失群的孤雁呢?在这里,词人运用移情于物(献愁供恨)与比喻(落日、断鸿)的手法,从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同时通过环境的渲染,又使意境有了苍凉悲慨的意味.在此种背景下,作者的自我形象已经初步展现了出来.接着,词人又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来直抒胸臆,展现自我形象:“吴钩”本为上阵杀敌之物,如今却闲置一旁,只能一遍遍地看;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把“栏杆拍遍”,以此宣泄内心苦闷,可惜无人明白自己. “看”与“拍”折射出了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了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激愤.动作描写把作者的形象完全勾勒了出来.

这样,通过一系列塑造形象方式的综合运用,环境的渲染,意境的营造和情景交融境界的创造,一个内心无比孤寂苦闷,自感壮志难酬,登楼远望且又激愤不已的诗人形象被完全刻画了出来,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还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运用动作描写,情景交融,营造了雄浑苍凉的意境,塑造了一个登台远望,在时空交错的深邃壮美背景下孤独的诗人形象.

总之,明确登临诗词的功用与艺术境界,将帮助我们准确定位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歌,更深刻理解诗(词)人的情怀,进而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古诗词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古诗词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古诗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