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与文武双全梁宇明(上)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此文是一篇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武双全梁宇明(上)

在自治州成立60周年前夕,我们又一次采访了梁宇明.这位文武双全的文山奇人把毕生的聪明才智献给了自治州,在他的人生字典里,闪耀着一个个催人奋进的词汇——学习、探索、自强、奋斗、奉献……

上篇——壮乡苗岭的音乐富翁

梁宇明祖籍广东台山,生于云南昆明,成长于锡都个旧,工作于三七之乡文山.197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是我国老学制的最后一届学子.参加工作后,学“之乎者也”的中文系毕业生改行做了“哆瑞咪发嗦”的新专业,而且做的非常成功,成了省内外有名气的民族音乐学家和词曲作家.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去采访他,谈起人生感悟,他饶有风趣地说:“论物质财富,我是贫民;论音乐财富,我在文山是富翁.”

一、抢救民族音乐遗产的先行者

梁宇明大学毕业后扎根壮乡苗岭,40多年来他行走在自治州域内50多个乡镇的土地上,倾心求教过500多位民间艺人的才艺.在150多个村寨的火塘边挖掘出4000多首民间音乐珍品.其中有600多首先后被选入《文山州民族民间音乐集》《云南民歌选》《云南民族民间儿童歌曲选》《中国民歌选》和《十大民族艺术集成(志)》中.

1977年7月,为了编辑庆祝建州20周年的音乐专辑,梁宇明深入乡村,收集各种民歌.在马关县阿峨新寨,他为帮助广播员接线,被电流一下子吸附到墙上,危急中梁宇明用脚用力蹬墙挣脱,摔翻在地,当场就昏了过去.从此落下了心律不齐的毛病.

在西畴县曼竜村采访花倮人的民间音乐后,得知对门山的瓦竜村(属广南县)有更出色的歌手.梁宇明于是动身前往,下一山、再上一山,足足走了一整天.群众看到他,激动极了,说他是建国后来瓦竜村的第一个“政府文化人”.当晚就组织了三四十人围着篝火给他唱了一夜,跳了一夜.

1978年,梁宇明和西畴文工队的刘世坤采访一个名叫李全香的歌手.她唱的儿童歌谣《水母鸡》曲调流畅,特点鲜明,他们随即进行了记录整理.这首歌先是被收入《文山民族民间音乐选》《云南民族民间儿童歌曲选》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云南卷》中,后来州文工团的作曲家进行了再创作,由文山州电视台拍摄了同名MTV播放于央视,并荣获全国少儿歌曲金奖.

1980年,梁宇明下乡采集民歌达11个月,不幸染上了疥疮.治疗的办法是全身涂抹硫磺软膏,每天全身晒太阳.抹硫磺软膏虽然难受,但尚可忍受.晒太阳可就难了,梁宇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去晒,只有盼着太阳光在宿舍多呆一会.“这种治疗持续了一个月,也是我最狼狈的一个月.”梁宇明这样说给我们听.

1981年,梁宇明和同伴小农背着录音机,冒着酷暑,爬了半天坡,来到富宁县的白皈村,采集壮族布爽人的民歌.晚上,闻风而来的乡亲们挤满了木楼,各个年龄层次的歌手轮番演唱,采录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不大一会,带来的几盒磁带全录得满满的.但乡亲们却不愿离去,仍在木楼里笑着、唱着.突然,一个长着一对小酒窝的姑娘走上前来,朝梁宇明努努嘴便唱开了,梁宇明虽然不懂壮语,不明白她在唱些什么,但姑娘甜美的歌声却让他痴痴入迷,不由自主地和着节奏摇晃着头.又上前一个接着唱,来来去去,已不知换了几个,只觉得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高涨,笑声一浪接一浪.奇怪的是大家的笑声都冲着梁宇明.梁宇明想,我今天是多么受欢迎啊!于是怡然自得地放松着嘴角以微笑回报众乡亲的深情.梁宇明的笑容引来更浓烈的哄堂大笑.同去的伙伴小农本是抱着水烟筒抽着老辣烟的,这会儿笑得连声咳嗽,眼泪鼻涕都流了下来……

当尽兴的人们散去以后,小农问梁宇明:“你知道大家笑什么吗?”“大家很欢迎我呗!”梁宇明回答.转头一想,感觉是有些问题,忙追问小农:“他们笑什么?”小农说:“她们先是邀你对歌,你呢,却只会傻愣愣地笑,后来,她们就开始骂你了.”“骂我?”梁宇明陷入迷雾中了.

“对,骂你.先说你一窍不通还到寨子里找歌.”小农说.

“这是真实情况,我就是听不懂嘛.”

“后来见骂了你,你还咧着嘴笑,她们更乐了,说你是……”小农居然卖起了关子,拖着长声.

“说什么?”

“说你呆头呆脑,一定找不到心爱的姑娘.”

“这倒没关系,我已经有女朋友了.”

“说你是憨包,是傻蛋,是头又聋又哑的大公牛!”

“妈呀,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被人像这样骂过呢!”梁宇明急了,一把抓住小农就捶.原来整个晚上自己都是姑娘们嘲笑的对象,可恶的小农却一句也不告诉自己.俩人嬉闹完,梁宇明自己也乐了,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样挨骂的,“骂”得这么优美,这么动听!

第二天一大早,寨子里的人都来为他们送行,头天晚上率先向梁宇明发难的小酒窝姑娘走到梁宇明面前,小嘴一张就唱开了,梁宇明这下学乖了,一把揪住小农,姑娘唱一句就要小农翻译一句,原来姑娘是来道歉的,说“昨天多有冒犯,对不起阿哥了.”梁宇明急忙说:“没关系,没关系.”接着,姑娘从伙伴提着的酒壶里倒了碗酒端到梁宇明面前,又深情地唱开了.小农对梁宇明说:“这是送行的酒歌,歌声一停,你就得把这碗酒喝了,否则就不能走.”

就这样,逢一蓬竹林唱一曲喝一碗,过一个垭口唱一曲再喝一碗.虽然米酒度数不高,但走到山口,和送别的乡亲挥手道别后,梁宇明和小农还是醉眼朦胧了.俩人走到半山腰,太阳当顶,热浪袭人,酒意一阵阵往上涌,便都说:“歇会,歇一会”,往大树脚一靠,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等醒起来一看表,俩人都叫道:“糟了.”低头一看盘旋在脚下山间缎带般的公路,他们必须乘坐的惟一一班客车已经卷尘而去.俩人愁眉苦脸地对视了一会,又相视着哈哈大笑起来:既然走不了,就干脆不走了.想着昨晚的“待遇”,看着眼前的风光美景,意兴阑珊的梁宇明放声吟道:“妹送阿哥半山坡/眼看有车坐不着/醉卧山林树婆娑/还道阿妹来索歌/有朝一日去又来/对不赢妹不下坡.”

2002年,梁宇明退休了,他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他放开手脚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创业期.七都晚刊首席记者唐丽萍这样描述他:“文山城的离退休老同志当中,有5位老人就因为整天忙忙碌碌而被人们誉为‘五老忙’,梁宇明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4岁的梁宇明退休前是州文化局副局长,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的他,称得上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文能作词作曲、著书立说,武能武术气功.身为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他兴趣爱好依然十分广泛,并善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使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他可以在电脑上快速打字,在电脑上作曲、打乐谱,搞版式设计、图片剪辑等,还会上QQ,会制作网页……”

2011年11月,文山州为梁宇明编著的第二套民族音乐文化丛书出版,召开首发座谈会.州府的文艺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老同志40余人出席.大家对他的第二套丛书(含《文山民间歌曲选》《文山洞经音乐》《文山乐西土戏及其音乐》《广南壮族沙戏音乐》《西畴梓潼戏及其音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州陆局长作了开场白:梁老师是我州德高望重的音乐老前辈,是州音乐家协会连任四届的老主席.40多年来,足迹走遍了我州的村村寨寨.从掌握州内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度和广度讲,他已经具备了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音乐传承人的资格,而且是重量级的传承人.短短几年间,几百万字的专著接连问世,州内很少有人能超越这个成就.

州文联周主席说:“民族音乐财富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在我们这代人面前消失了,不仅是文山的一大损失,更拷问着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良心.无论哪朝哪代,无论在哪种社会环境条件下,我们文化人中总有这么一些人,甘愿坐冷板凳,甘愿守着寂寞,甘愿无声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把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传承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大家都说,梁宇明写了这么多本书,可是我说,写书的梁宇明本身就是一本书.”

州政协的一位老领导说:“这五本沉甸甸的书是梁老师半辈子的辛勤劳动耕耘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人说梁老师不是文山人,可是他大学毕业扎根文山40多年,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文山,他还是外人吗?他就是我们文山人!”

二、用音乐铸造灵魂的引领者

洞经音乐,源于道教讲经布道的音乐.它是宗教的,但更是依附于民间习俗的中国传统音乐,明朝以来即在文山地区流传.但在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洞经音乐一直被视为封建迷信被排斥,“十年动乱”后更濒临失传.梁宇明和州民委的马明德等同道大胆地站出来进行抢救性收集.他和同伴们深入民间,深入群众,将老艺人们召集起来,经过回忆与练习,将32个洞经音乐“正调”全部予以录音记录.接下来,梁宇明翻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找老艺人详尽地考证,了解了洞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在研究的基础上,梁宇明撰写了《云南文山的洞经音乐》一文,发表在《人民音乐》上.不仅为文山,更是为云南的洞经音乐彻底地翻了身,正了名.这是他辛勤劳动的收获,也是文山州发表在国家级音乐刊物上的第一篇论文.

梁宇明是云南省采集铜鼓音乐的第一人.1977年,他翻山越岭深入到后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麻栗坡县城寨村,采集到了原生态的彝族铜鼓音乐.1984年,他又深入到富宁县的龙洋村,采集了白倮人在“跳宫节”中铜鼓舞蹈的完整音乐.随后组织队伍将这一稀世歌舞乐种送上中国第三届艺术节等舞台上展示.并撰写了文章为铜鼓音乐叫好:“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传世铜鼓最多?中国!中国哪个省的传世铜鼓最多?云南!云南哪个地方的传世铜鼓最多最全、并且至今还在使用?文山!让我们为家乡的铜鼓文化呐喊助威!”

2007年,梁宇明被聘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特邀研究员,出任《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云南卷》的编委.他撰写了壮族的摩教音乐一节,填补了文山州的宗教音乐空白.与此同时,他还在全国核心音乐期刊《民族音乐》刊物上,开辟两个专栏,全面系统介绍文山州的壮族、苗族音乐.刊物发行后,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纷纷来信索要该刊,使之成为绝版.其中一篇写壮族百岁歌手龙琼琳大妈的文章,倍受村民的喜爱,龙琼琳大妈全家祖孙四代爱不释手,村委会复印100多份,散发给全国各地的记者,产生较大影响.该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用壮话宣读这篇文章,就像传达文件一样,让全村村民都知晓,一时传为佳话.

1992年梁宇明应邀做客于人民广播电台,介绍文山州的民族音乐.1997年,他收集改编由农丰勤演唱的《牙骨筷子一小双》被编入央视的《中国民歌精粹》栏目中播放.农丰勤的演唱形象在该栏目的开始画面中连播了半年.

三、谱写音乐故事,筑梦唱响文山

作为文山本土的音乐家,梁宇明先后创作歌曲、戏曲等各种音乐作品500余首.这些作品随着自治州的脚步诞生,每个作品的背后都带着自己的故事.

1984年,远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的文山州苗族歌手项定秀给梁宇明写信,请求梁宇明为她创作一首苗族风格的歌曲,梁宇明欣然应允.为其创作了《花山谣》.此歌经项定秀一演唱,便广受好评.南京电台为项定秀录音播放,上海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文艺学校把《花山谣》选为教材,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在“每周一歌”中播出.1988年,《花山谣》获“歌唱美丽的云南”创作奖,2002年被拍摄制作成MTV,流传至大洋彼岸的美国、圭亚那等地.

1985年,他创作了《热血献给军旗》一歌,亲自到麻栗坡老山教唱,成为当年驻老山部队歌咏比赛的必唱曲目.后来,在轮战部队的接送中,他又写了《我从老山前线归来》,不仅在老山广为流传,更在换防的干部战士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直至30多年后的今天仍有战士找到他索取曲谱.同年,由瑙尼作词,梁宇明和音凤作曲的《心房一角留给您》几经讨论和修改后,终于完成,发表在1986年第6期的《解放军歌曲》上.并荣获解放军出版社和《解放军歌曲》编辑部联合颁发的解放军优秀文艺作品奖章,梁宇明等人被戍边卫国的将士们亲切地称为“为兵而歌”的人.

1993年,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首届国际三七节和民族节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中,一首高亢激昂、气势磅礴、震人心魄的歌曲《跳文山》(梁宇明词韦志和曲)使人们听得如痴如醉,激起了文山广大人民群众的豪迈气概和豪情壮志.这首被定为当年文山州民族节节歌的歌曲一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唱着.在这次州庆活动中,梁宇明还创作了《三七姑娘之歌》,歌词优美,曲调开阔宏伟.不仅荣获了1993年文山州首届“双节”征歌的一等奖,还被总编导吉时春看中,作为当年大型开幕式的主题歌.

梁宇明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特征和强烈的时代特色.他从不写无病的作品,他手中的笔,总是指向脚下这块古老神奇的红土地.他心中脑里的所思所想,总是和祖国的命运相连在一起.从上世纪60年代初次创作的歌曲《再接再厉学雷锋》,到2016年的《一路花灯一路歌》;从幼儿歌曲《我是州幼的一朵小花》,到文山州一中的校歌《永远的追求》;从部队歌曲《我从老山前线归来》,到文山州民族节节歌《跳文山》,无处不反映出他热爱祖国、热爱文山的一颗炽热的心.

多年来,梁宇明在研究各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撰写了45篇论文在各种音乐刊物上发表,其中7篇论文被收录于国家权威丛书《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踩花山琐谈》《云南文山的洞经音乐》等十余篇在国家级及云南省各种评选中获奖,被收入《世界学术文库》《中华文库出版收藏作品名典》等典籍中.

2005年,梁宇明被文山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主授《宗教音乐》《原生态民间音乐》等四门专业课.其指导学院教师的多篇论文在全国的学术活动中获奖.

梁宇明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等八个国家级音乐团体的成员.创作的500余首音乐作品先后获得90余个奖项.其中获国家级奖9个,省级奖50个,地区奖32个.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辞典》《壮族百科辞典》等辞书撰写条目100余条.其传略相继被《中国音乐家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50多种典籍收录.(未完,待续)

论文网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学年论文网

2、音乐论文网

3、教师论文网

4、大学论文网

5、管理论文网

6、期刊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