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导演中心制过时了?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心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导演中心制过时了?

提到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体系,“制片人中心制”近年在国内电影圈一直被津津乐道,其实在好莱坞并没有人去强调这个概念.因为这一制度在电影工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已是无需争辩的既定事实.国内这些年来“制片人中心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对于国内电影人来说,了解“制片人中心制”的形成与运营模式也显得十分必要.

一个片场经理引发的“制片人中心制”

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的建立与一个名叫艾尔文·萨尔伯格(Irving Grant Thalberg,1899 –1936)的片场经理人有直接的关系.正是这位曾经执掌环球、米高梅的传奇片厂经理人,一手奠定了这个对好莱坞电影制作工业影响深远的制度.

在当时的好莱坞,和十年前的国产电影一样,是以导演为制作中心的.1919年,萨尔伯格20岁,刚刚从一个环球影业的创始人兼总裁卡尔·拉姆勒(Carl Laemmle)的秘书晋升到了一个掌管片厂运作的经理人.当时环球有9个正在进行的电影项目和大约30个正在开发的剧本项目,其中就包括导演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Erich von Stroheim)正在导演的长片《愚蠢的妻子们》.这部电影因豪华的制作阵容被作家罗兰比喻为环球有始以来“最贵的宝石”,当时的制作成本早已远远超过了预算.经过萨尔伯格要求控制费用的几番交涉,导演施特罗海姆并不为所动,对拍摄花费依旧毫无节制.交涉无果后,萨尔伯格很快把拍摄机器从施特罗海姆的影棚移走,并接管了后期剪辑工作.那些未剪辑的影片从五个半小时被削减到了三个小时.

首次交锋后,施特罗海姆在他的下一部电影《旋转木马》依然出现了预算超支的问题,施特罗海姆自认为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可以越过萨尔伯格直接与环球老板拉姆勒沟通.没想到,还没等施特罗海姆与拉姆勒搭上话,就收到了萨尔伯格签了名的辞退信.在好莱坞,这是第一次一个大导演被一个经理人给炒鱿鱼了.这件事当时在好莱坞电影界堪称“地震”,却树立了萨尔伯格在环球影业的权威.更重要的是,这也奠定了环球以及好莱坞之后通行的制片人中心制.在环球的三年里,萨尔伯格监制了一百多部电影,再造了片厂的管理系统,赋予了制片人越来越多的权力,并在拍摄之前就严格控制生产的许多重要方面,而不是之前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电影工业拍摄的效率,也让环球影业利润大增.

为了表彰萨尔伯格对电影工业的贡献,奥斯卡在萨尔伯格去世后专门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艾尔文·萨尔伯格纪念奖”,以表彰那些持续制作出高质量电影的创意制片人.迪士尼、希区柯克、斯皮尔伯格、科波拉均获得过此殊荣.

“制片人中心制”的运行逻辑

“制片人中心制”中心制目前是好莱坞大部分电影在制作中所采用的项目架构,但其实际的项目运行是一个双线交叉的矩阵结构:美术指导与摄影指导配合导演,构成核心的艺术创作团队.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服务于制片人,构成主要的管理团队.两个团队的管理线条交叉之后,两个核心团队共同确立预算和标准,共同完成影片制作.这种双线管理结构既能减少由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风险,也能平衡艺术创作和市场需求.

即使是在这样的双线矩阵结构中,制片人仍然比项目中的其他人担负了更多的职能.制片人作为整个电影项目的负责人,从电影项目的前期筹备、现场拍摄到后期的制作、发行、上映乃至后续产业链的开发,都扮演着核心角色,以最大化的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一定程度上,制片人就是这个电影项目的“组局者”,其重要性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调研为项目保驾护航

制片人需要了解电影市场的潮流趋势,并有发现具有市场潜力的剧本或故事创意.在电影项目立项之前,制片人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聘请专门的调查机构进行市场分析或者亲身展开调研,了解市场上流行的电影题材、类型和主流观众的观影习惯与特点,以此作为制片人寻找剧本的方向.与此同时,制片人还需要有广泛的人脉,以及时搜集其它电影公司正在开发的电影项目信息,避免项目撞车.

一旦制片人确定了某一题材和故事创意,之后便会进入剧本开发阶段.制片人会寻找合适的编剧来将创意发展为完整的剧本,或是买下已有剧本的电影开发权,并聘用作者本人或是聘请其他编剧对剧本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

为了获得版权作品的改编权或是已有剧本的开发权,制片人需要签署一系列合约,其中最常用的是优先选择权协议,通过支付较低数额的订金,制片人就可以锁定一段时间内某项版权作品的剧本开发权利,同时商定好电影一旦投拍,版权方将获得的酬金数额及后续的收益分成.当优先权期限到期后,如果电影未获得立项投拍,制片人也未再续约,剧本开发权便将回到版权持有者手中,版权所有者可以继续和其他制片人进行交易求.

而在剧本的具体创作阶段,制片人还会为编剧提出各种建议,协助编剧完善剧本.因为制片人需要对整个项目的收益负责,所以他们的建议往往是从市场和观众的角度出发,以中和编剧在创作中过分强烈的个人化色彩或者.为了使自己的意见更为有力,制片人往往还会借助通过观众调研所得出的数据.例如概念测试(Concept Testing)便是常用的手段.而如果受雇的编剧修改的版本始终不能令制片人满意,制片人还有权更换编剧.

作为制片人,尤其是独立电影的制片人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电影融资.制片人会通过商业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具体可参见华谊兄弟研究院文章《融资 一场银幕之外的大戏》)

在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制片人会帮助导演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导演,他们很容易在后期阶段“迷路”,忘记了故事的重点在哪里,卖点在哪里.这时候就需要专业的制片人进行把控和指导.后期完成后,导演就会离开去拍下一部电影,但是制片人还需要继续完成影片的发行和推广,比如制定具体的营销战略,参加各种各样的发布会和路演活动.

从“导演中心制”到“制片人中心制”

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初期,立项之后的制作往往是由导演全权负责的.国内电影市场是以统购统销的形式存在的,各制片厂按照配额生产,由中影统一发行,各地省市级发行公司配合落地工作.直到1993年《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之后,这种模式才被打破.这个阶段,只要艺术创作达到一定要求,同时兼顾影像叙事的连贯性,收益基本能得到保障.受此影响,过去十几年间,国产电影通常都带有导演强烈的个人属性,而导演更是牢牢控制了电影的制作的每一个流程,形成了所谓的“导演中心制”.彼时,制片人仅仅只是负责融资或友情赠送的一个头衔.

但从2008年开始,国内的电影市场逐渐出现分化,观众的观影需求已经不再是看一部“某个导演的好电影”,而是想要观看“自己需要的类型电影”,电影已经从“大众市场”逐渐迈入了“细分市场”.由此,一批拥有市场思维、对市场需求判断比较准确的“制片人式导演”开始步入舞台.

201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徐峥的《泰囧》、赵薇的《致青春》等类型化电影的大卖,让电影人看到了市场转型的苗头.这些“制片人式导演”,他们的职能正相当于好莱坞那些具备了市场思维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制片人,他们对观众有着更为理性的认知,也更为熟悉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态.他们不仅将创意应用于制作中,还作为主力推动着整个电影的宣发工作,电影创作的出发点已经从个人喜好开始向市场需要的角度转变.

而这个趋势在2015年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捉妖记》(制片人江志强)和《大圣归来》(制片人刘志江等)等电影票房的爆发,并无大导演镇场,而是以制片人为中心,运作整个项目.该类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成功,说明“制片人中心制”在中国市场同样具有生命力.“一定要将电影制作发行过程标准化.”麒麟影业CEO、《画皮》(1-2)等影片的制片人庞洪多次呼吁中国“大片”要像好莱坞一样采取“制片人中心制”.但也有其他的意见,认为刻意模仿好莱坞制度,盲目追求所谓的制片人中心制,往往制度无法建立,反而会增加了扯皮.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内的电影市场,趋势与风向瞬息万变,电影行业的制度或者规则改变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市场变化的一种回应.“制片人中心制”在国内已经被讨论与呼吁很久了,但直到最近才在行业中得到实践,也侧面说明了国内市场正在不断成熟,工业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没有一种制度是一劳永逸的,但好的制度一定是把握住了行业的脉搏.

中心论文范文结:

关于中心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