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相关论文范文 跟保护源远流长的杭州机杼文化类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保护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保护源远流长的杭州机杼文化

杭州素称“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丝绸业是杭州六大产业之首,它历史悠久、产品精良,美轮美奂,闻名遐迩.然而近现代以来,杭州的丝绸业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凌和破坏,曾一度每况愈下、走向衰微.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所振兴和发展,但始终不见有较大的繁荣和强盛.

“艮山门外丝篮儿”.曾经是丝绸生产中心与基地的艮山门外三里亭一带,已经不再是杭州丝绸业的生产基地了,那里不仅没有了阡陌桑园,没有了户户蚕室和声声机杼,转眼间变成了高楼林立、马路纵横、车来人往的码头和车站.令人惋惜的是,连当年生产“花牌”丝织品的机杼连绵的陈家大院也即将在规划中被拆除,从杭州的地图上永远消失.曾经长期居住和生活在杭州城东的有识之士,面对这一景象,便向当地政府与上级领导紧急呼吁:必须要抢救性地保护杭州的机杼文化.为什么要抢救性地保护杭州的机杼文化?理由有三:杭州的机杼文化历史悠久.其实,素称“丝绸之府”的浙江,从民间发掘所得,知有其自己的渊源,即为“花蚕娘子”.相传,从前浙江杭州地方有个姑娘,深冬腊月上山割羊草,为一只白头颈鸟儿所引,来到一个山岙,遇见一位白衣姑娘,并被留下来同她一起在矮树林里采嫩叶喂养唤作“天虫”的小虫儿.这矮树叫“桑”,天虫吐的线叫“丝”,是专门给织女织云锦、给天帝绣龙衣的.后来这姑娘因思念自己的弟弟,带了几条小天虫一路丢桑果走回了家.从此便在林子里种桑养天虫.今天的“蚕”字就是“天虫”两字合并而成的.这个传说流传在浙江杭州,具有朴野和荒古的气息,其起源当不晚.虽然传说不等于历史,但却是历史的回响.这则传说似觉真实可信,具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因为它反映了蚕从野生到家养的真实过程,(宋光甫《蚕花娘子》,见《杭州的传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版).根据文献记载,虽然最早养蚕的地方在我国川陕一带,但是从川陕一带流传到杭嘉湖地区,历史也十分久远,这是可信的.

杭州的机杼文化影响深远.距今7000 年前,河姆渡先民对生产蚕丝已有认识.4700 年前,浙江吴兴钱山漾一带已能生产丝绢.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素纱蝉衣,长三尺七寸,重量不到一两,其工艺之精巧轰动了整个世界.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更被誉为“世界丝绸宝库”.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考古发现证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丝绸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否定了过去人们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我国最早的丝绸发源地之说.

西方人最初对中国的了解就是从认识中国丝绸开始的.他们誉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 希腊文意为“丝绸”),中国丝绸从此誉满天下.它外传的时间,据记载至迟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传入印度和西方各国.这条传播丝绸的道路,就是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中国丝绸是这样的美丽,它一传到西方就使西方人为之倾倒.丝绸价竟与黄金价相等,于是商人竞相到中国贩运丝绸,丝绸之路日益繁荣.中国丝绸遂成为古代贸易中运销最远、规模最大、价值最高、获利最丰的商品.但这条在汉唐时期异常活跃的丝绸之路,因为从陆路外传,有它一定的局限性,便逐渐转为海路.

我国东南沿海有1800 多公里的海岸线,有许多终年不冻的良港,又是造船和航海技术最发达的地区,陆路不能到达的海岛国家,从这里起航都可畅通,而且不受别国的牵制,可以自由通航.正是这些原因,丝绸之路就由陆地转向海洋,而且日益兴盛.

丝绸是个中国宝,宝宝都是杭州好.陈家大院“花牌”丝绸便是杭州丝绸的佼佼者.

杭州的机杼文化深入人心.“蚕桑丝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杭州当然是它的重要的保护地之一.这个项目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桑田的垦殖、桑叶的栽培、蚕蚁的孵化、蚕宝的饲养、蚕丝的缫织和丝绸的生产等等.在这些生产技艺的每一道工序和环节中,旧有蚕农都几乎离不开对蚕神的祭祀,从祭蚕神到谢蚕神,都有许多讲究,成为蚕桑丝织这一特殊生产技艺必不可少的文化内容与生产习俗.

然而,除了蚕神之外,在杭州,还有机神的信仰,也很值得重视.这一项民俗文化,无论其内容和形式,都很有地方特色,足以成为杭州的又一独特亮点.并且应当归入“蚕桑丝织”的世遗项目保护的范围.

据有关志书记载,蚕神有很多,各地并不一样.一般是神话中或者民间想象中的虚拟马头娘、蚕花五圣、三姑、寓氏公主、青衣神等.而机杼神有神话中的黄帝和他的臣子伯余,还有三皇、织女和接头方仙、七仙女;也有真实历史人物的张衡、褚载、黄道婆和蒋公.绸缎商则供奉关公、文昌等.

杭嘉湖地区历来是养蚕丝织业特别发达的地区,祀蚕神活动具有典型性.但在传承过程中,最为普及而普遍信奉的是蚕神马头娘,它源自神话而颇多神话色彩.而作为机神褚载,却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说是杭州丝织业的开山祖.

古云:“饮水不忘掘井人”,奉祀褚载这样的机神,是杭州特有的民俗传统,在重视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有特别加以发掘和弘扬的必要.杭州机户多集中于城东(东城),旧时这里“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城东北隅建有机神庙.机神庙的前身是通圣庙,其庙大约始建于南宋,祀唐朝名臣褚遂良的九世孙褚载.据明姚震《通圣庙记》云:“遂良九世孙名载者, 性行端洁,学问渊博,人咸敬仰.其先家广陵,获织绫锦为法,世袭为业.载殁.…… 郡邑大夫立庙祀之,祠厥牲牢,题曰通圣.……迄今一乡之人织绫锦为业,由乎神之始也.”至清初,通圣庙演变为机神庙:“杭州人祀褚公久矣.既又推而上之,思报其始为机杼者,于是复立机神之庙.庙建于国初,在城之东北隅.”杭州城里有上、中、下三座机神庙.闸弄口机神庙称为下机神庙、东园巷机神庙称为中机神庙、忠清巷机神庙称为上机神庙.机主们把丝织技术、生意买卖、机坊兴隆及自身生活保障,都寄托在机神上.每逢春秋二季,他们就用三牲五畜进行祭祀,宣读祭文,三跪九叩,仪式十分隆重.

正因为杭州机杼文化的源远流长,所以保护这一珍贵遗产的呼声十分强烈.城东三里亭附近的陈家大院,是杭州机杼文化仅存的宝贵遗产,专家学者们实地考察了这家院子,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领导紧急呼吁保护这一地块和原有建筑,已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修改拆迁规划,予以就地保护.

保护论文范文结:

关于保护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保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环境保护的论文

2、生态环境的保护论文

3、环境保护类期刊

4、环境保护杂志

5、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6、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