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和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调研以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为例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这篇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调研以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为例

【摘 要】本文以精准扶贫为背景,以民族贫困地区广西桂平市麻垌镇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为例,分析麻垌镇现有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和“‘互联网+’带动型”三种荔枝产业化扶贫模式实施的实际效果,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研究发现,桂平市麻垌镇的三种产业化扶贫模式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过程存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专业合作社科技水平低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为该镇荔枝产业化扶贫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民族贫困地区

一、引言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本文就精准扶贫背景下对民族贫困地区广西桂平市麻垌镇的荔枝产业化扶贫模式进行调研和分析.该镇由于地理、教育、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滞后,导致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实施创新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是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研究出一条高效益、高质量、高精准的扶贫路线是当前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的关键.本文选题对研究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研究意义.

二、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桂平市麻垌镇拥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它位于广西东南部,面积207.25平方公里,总人口104737人.由于麻垌镇的地理位置特殊,山地丘陵较多,平地较少,使得该镇在交通运输、科技应用、信息流动、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该镇成为桂平市政府实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麻垌镇政府积极响应《桂平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规划》政策,不断发展荔枝产业规模,提高果农种植水平,促进全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14年,麻垌镇创建县级荔枝现代化农业示范区[1](核心区连片85.33hm3以上,拓展区200hm3以上,辐射区400hm3以上).2015年,麻垌镇联合桂平市农业局和当地荔枝合作社多次开展荔枝管理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提高果农荔枝管理技术,优化荔枝产业质量.2016年麻垌镇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全镇10个贫困村成立15个农村合作社,发展荔枝种植20000亩.2017年麻垌镇推进荔枝产业现代化建设,对荔枝基地进行荔枝品种矮化技术改良,在鹧鸪等村建立荔枝标准园基地600多亩;聘请专业人员对农户进行荔枝高接换种项目培训,并在麻垌镇桥南村打造荔枝高接换种示范基地[2].直至目前,桂平市26个乡镇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6140公顷(其中3400公顷为荔枝无公害生产基地),总产量53074吨,均占全市水果面积、产量的50%以上.经过近几年麻垌镇不断发展荔枝产业,贫困人口数目有所下降.据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镇共有1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878户12445人,贫困发生率11.8%,其中低保户达到830户,残疾人862户.在2017年经政府对贫困户审核认定,共否决177户721人,贫困人口同比去年有所下降.

三、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化扶贫模式

(一)“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麻垌镇通过荔枝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麻垌荔枝年产量可达5万多吨,部分鲜荔枝直接销售,其余则加工成荔枝干、荔枝罐头等成品.荔枝加工成品耐贮存方便运输,可销往更远的地区.麻垌镇现已拥有两个出口荔枝基地,并注册了麻垌荔枝商标.2014年在当地两大龙头企业新永荔枝有限公司和黄氏麻垌荔枝有限公司的带动下,荔枝售价比往年提高0.8至1.2元,每日销售量达100吨以上,荔枝的加工量可达上千吨,荔枝的销量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加工龙头企业不仅带动贫困户得以增收,而且促进该镇经济持续发展.麻垌镇政府将继续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管理,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发挥龙头企业对民族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帮扶作用.

(二)“合作社+农户”模式

近年来麻垌镇已经成立15家荔枝专业合作社,为广大荔枝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合作社不仅为当地荔枝种植农户提供性价比高的种子、化肥和农药,而且还积极为麻垌荔枝品牌做推广,帮助荔枝果农实现规模经营.在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荔枝种植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大幅度提升了荔枝质量.此外,通过合作社对外的宣传推广,吸引了众多的外地客商前来采购,大大增加荔枝的销量,农户所获得的利润比其个人自销要更高.2014年,以桂平市佳平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桂平市上鸪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主体,设立了麻垌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该示范区对新的荔枝品种、优秀的荔枝品种进行大规模培育种植;对低产果园运用高接换种、间接修剪等方式进行品种改造;并为荔枝种植贫困户提供资金和技术培训.2015年间,荔枝种植户通过参与桂平市上鸪荔枝合作社、凤冠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所进行的规模性的荔枝销售,使得荔枝的售价要比普通售价高出3到5毛钱,发往全国各地的荔枝数量高达上百吨.“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使得荔枝种植贫困户的年收入大大增加.

(三)“互联网+农户”模式

麻垌镇政府、帮扶干部鼓励农民使用“互联网+”模式,并采用“上B下C,二线并行”策略.“上”是由村委、合作社直接对接大的电子商务平台(B),提高荔枝销量和建立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下”是由村民个人通过网店对接客户(C),发展新的销售渠道[3].在政府和帮扶干部的亲自指导下,大部分荔枝种植贫困户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荔枝销售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且部分荔枝种植贫困户已学会通过微店和淘宝店来进行销售.2016年,桂平市麻垌镇首次引入“电子商务平台”为媒介进行荔枝销售,荔枝的平均收购价比去年翻了3倍多.2017年,麻垌镇荔枝种植户通过“电商”销售的方式,使得年收入高达1500万元.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渠道进行荔枝销售,不仅可以提升麻垌镇荔枝的知名度,还大幅度地增加了荔枝的销量.“互联网+”的运用为农户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

四、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化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化扶贫模式展开深入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群众缺乏对产业化扶贫的理解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图1),桂平市麻垌镇绝大部分受访人群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产业化”没有精准认识,且参与性不高.大部分农户在种植生产模式上仍采用传统模式,且产品的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其中75%的农户主要以个人销售为主.由于产品市场不稳定,波动较大,导致种植户的劳动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这不利于产业化扶贫的发展和进一步推广.

(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

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低以及龙头企业资金短缺,导致桂平市麻垌镇龙头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不利于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化扶贫工作的进行,影响了“龙头企业+农户”扶贫模式的进展.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存在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不利于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了制约麻垌镇荔枝产业化的发展瓶颈.

(三)专业合作社科技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桂平市麻垌镇专业合作社在荔枝加工和保鲜贮藏方面科技水平相对较低.镇上的合作社和小部分大户仅拥有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机械化程度极低,内部结构单一,加工技术参差不齐,且缺乏精细的深加工.荔枝的保鲜贮藏方式一直停留在传统的贮藏方式上,使得荔枝在长途运输上无法得到品质的保证.同时,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力度较为薄弱,农药、化肥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农药残留的问题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还影响了麻垌镇荔枝的口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荔枝的销售量和.

(四)“互联网+”的应用不广泛

通过参考灵山县发展农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再结合麻垌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在荔枝的品牌建设、品质提升、宣售以及使用互联网销售的普及程度等方面实施力度不大,与灵山县存着较大差距.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灵山县百年荔枝示范区大力推进“互联网+”荔枝生产,搭建“果农+互联网+快递物流”的农业电子商务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了荔枝的销售量及提升,使得部分贫困户已脱贫致富.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表1)发现,麻垌镇仅有10%的居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十分熟悉,25%的人口比较熟悉“互联网”,其余的65%的人口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互联网”.且桂平市麻垌镇群众使用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的比例仅有16%.由于互联网应用不广泛,无法将 “精准扶贫”与 “互联网+精准扶贫+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新三+”模式发挥出作用.

五、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建议

(一)提高农户对荔枝产业化的认知

精准扶贫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的力量,还在于群众的力量.政府应该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和“产业化扶贫”专题的相关讲座,让群众对“精准扶贫”和“产业化扶贫”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了解该政策的实施能给自身带来的益处,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再通过宣传先进帮扶、勤劳致富的典型事迹激发群众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积极致力于扶贫产业化发展.

(二)加强政府引导,增加产业发展资金

政府要不断给予荔枝产业资源上的支持,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参与扶贫事业,解决龙头企业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视,充分发挥政府扶贫资金的主体作用,积极实施各类扶贫资金贴息贷款政策.同时,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主体扶贫的风险分担机制、补偿机制和奖励考核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民族贫困地区倾斜.

(三)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科技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助推器,即政府应注重培养本土技术人才,积极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组织合作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荔枝种植贫困户进行荔枝加工技术的培训,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实现荔枝产品标准化的生产和加工.此外,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作社应指导荔枝种植户按照 “防治指标”进行施药,种植无公害荔枝,确保荔枝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的健康得到保障.同时将桂平市麻垌镇建设成绿色健康无害的荔枝种植基地.

(四)坚持应用“互联网+”创新点,助力产业化扶贫发展

在科技水平发展迅速和经济不断全球化的趋势下,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已经站不稳市场的舞台.政府要实现精准扶贫,应结合“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助力产业化扶贫的发展.首先,通过“互联网+农民”让农民了解市场的需求,不应盲目增加种植面积,导致供过于求,造成下跌,挫伤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其次,通过“互联网+农业”把分散的个体户和农户结合起来,建立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的品牌,使得荔枝产业在生产和销售上形成统一.再次利用“互联网”大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开拓新的市场.最后,通过“互联网+农村”的应用,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向农村地区进军,将桂平市麻垌镇建设成互联网荔枝产业特色小镇.

(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参考文献:

[1]郭映云,邹贵才.桂平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OL].桂平农业信息网,2014-09-12.

[2]桂平政府网.麻垌镇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OL].桂平政府网,2017-10-20.

[3]朱晓玲,韦晓宁.桂平市大上村第一书记马奔:扎实扶贫 不负梦想[OL].人民网-广西频道,2016-12-16.

[4]关锐捷.中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4).

[5]焦雪姿.服务业升级与我国城市精准扶贫[J].时代经贸,2017(3).

[6]朱建华.金融扶贫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2).

[7]巩前文,穆向丽,谷树忠.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5).

[8]段妍珺.贵州省精准扶贫绩效研究[D].贵州大学,2016.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广西财经学院2017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调研-以广西桂平市麻垌镇荔枝产业为例》(项目编码:201711548054)资助.

作者皆为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

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农业产业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2、农业杂志投稿

3、农业论文

4、农业机械期刊

5、农业期刊

6、农业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