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和论北京市社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从业人员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论北京市社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宋雅洁

(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100144)

[摘 要]:北京市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位于全国前列,传统的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社区养老应运而生.养老从业人员作为最大的服务群体,是养老服务业的一支重要力量.鉴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文章将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区养老机构;职业道德;养老产业;北京市

[DOI] 10.13939/j.cnki.zgsc.2018.29

[作者简介]宋雅洁(1998-),女,贵州贵阳人,汉族,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2016级法学本科生.

1 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截止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3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而解决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和专业的养老产业.社区养老无疑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其发展迅速但从业人员的资历水平却参差不齐,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2 北京市社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2.1对养老产业认识度不深,缺乏感情

养老产业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不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养老服务专业,为养老机构输送人才,但高等学府却缺乏这类专业,以至于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要么是中年妇女要么是专科学生.通过养老机构提供的资料来看,现在北京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学历主要处于中专学历这一层次,其次为小学及以下,大专生所占的比例极低.受学历的限制,这些从业人员的护理等级偏低,专业程度也不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养老的发展.学校多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深层次的情感教育,技能不等于道德,重技能、轻道德素质是目前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误区,老年服务教育也不例外,目前的培养存在着一种“功利化”倾向,只重视“职业技能”而忽视道德素质的“短板”问题.养老产业是一个有情怀的产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很难有这种情怀,很难将心比心的照顾老人.

2.2单一关注身体照顾,忽视心理照料

老年人不仅需要身体照顾,更需要精神照料.现代社会,人们的幸福感不仅仅来源于吃饱穿暖,还有精神追求,人到老年更是如此.有很多住在社区养老机构的老人身体健康,心智健全,但独独缺少陪伴与交流,缺少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在实地走访了不少养老机构后,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机构里仅仅关注老人的生活起居,如洗澡更衣、吃饭休息,从业人员和老人之间完全是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缺乏交流,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获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打折扣.

2.3缺乏职业素养,殴打老人

在我们的实地考察中,没有发现殴打老人的现象,但是通过不少媒体报纸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存在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殴打老人的现象,例如焦点中国报道的北京瀛海镇的一所照料中心,因为从业人员没有护理经验,对老人疏忽照料,致使老人肺炎感染,喂饭时突然咳嗽,含恨去世,这位老人在离世前,身体多处受伤.除此之外,失能老人遭护工殴打的新闻屡见不鲜.就是这样一个个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活动交流的地方,因为机构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而成为了老年人晚年的噩梦.

3 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议

3.1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养老从业人员

养老行业需要的不仅是有职业技能的人,更需要有道德的人,目前不少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都来自于高职高专,还有少部分来自卫校,从业人员来源较为单一.若政府和高校联合设立关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学生可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样从业人员就会是因为真正热爱而进入养老机构,会投入更多的感情.学校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更应配合情感和道德教育.另外在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入职培训时,可以让大家体验一下老年人的生活,以便于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为老年人考虑,从而更好的提供服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也决定着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按照著名的“素质冰山”理论,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前者可以通过各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隐性职业素养代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虽然看不见,但决定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决定一个技能人才长远发展和成就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而是其职业道德素养.

3.2 统一行业标准

不少从业人员仅仅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于心理方面没有涉及,多是因为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里只明确提出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对此,为了让北京市所有社区养老机构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建立社区养老委员会,共同商讨订立一套能普遍接受的行业标准,明文约定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对老年人的心理照料添加到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中,并且养老机构可定期对机构里面的老人进行访问,以匿名的形式调查老年人对养老从业人员的满意度和在养老机构生活的幸福感.

3.3 引入志愿服务,开展文娱活动

不少养老机构面临从业人员紧缺的现象,所以从业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与老年人再进行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只忙于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可以向社区和大学申请志愿者服务,年龄不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养老服务行业,也能让不少大学生提前了解养老行业,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养老机构.大学生作为新鲜的血液,紧跟时代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年龄与这些老人的孙子孙女年龄相仿,这样的陪伴似乎更是这些在养老机构里的老人需要的,我对社区养老机构进行走访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老人对现在的手机、电脑、等新兴科技产品很感兴趣,且家里人都用这些交流,所以老人们也想学会运用这些新科技,这样就可以多和家人聊天,和晚辈之间代沟不会很大,但他们不会操作.大学生进入养老机构就可以教会老人使用这些高科技产品,带老人一起体验互联网时代的好处.志愿者的加入可以增加养老机构的活力,多举行文娱活动,可以丰富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的生活.

3.4 完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建立奖惩机制

之所以频发养老服务人员对老人殴打的事件,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进行约束和限制养,且养老机构内部也缺乏奖惩机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养老机构评估制度,定期对养老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管理、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养老机构评估工作可以委托第三方实施,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国家可以另行制定一部完善的法律,只针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以法律的准绳约束从业人员依据职业道德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也依据法律维护自己作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权利.养老机构内部可以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积分考核制,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季度和年度奖励,可落实到奖金和绩效上,对于有违规行为的从业人员,进行扣除奖金或者开除的处罚.

4小结

如今老龄化问题日渐突显,我们不得不担起社会养老的责任,而社区养老成为了新型养老模式.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社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求建立温馨和谐健康的养老环境.

参考文献:

[1]贺晓梅,贾雪华.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的现状和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0(5).

[2]肖云,陈涛.老龄背景下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队伍的优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4).

[3]孟令君.养老服务人才更要立德 [J].中国教育报,2015(6).

[基金项目]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从业人员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从业人员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从业人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