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象与后抽象论文范文 和何桂彦:抽象和后抽象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文关于抽象与后抽象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何桂彦:抽象和后抽象

何桂彦

今天,当我们讨论抽象艺术的时候,将面临双重的参照系,—个是本土的,—个是西方的,而且它们是错位的.

就抽象艺术的本土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还存在—个历时性的线索与自身的艺术史发展逻辑.因此,唯有将抽象艺术放在特定的艺术史上,下文中对其意义的讨论才能目对有效.

经历了三十多年发展的中国抽象艺术,虽然在形态上大多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但仍然是中国当代绘画发展进程中—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譬如,80年代,抽象艺术从一开始出现就不单纯是—个艺术本体的问题,相反,是一个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在每次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中,抽象艺术都会受到批判.事实上,在当时的美学前卫与“纯化语言”的思潮中,抽象艺术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90年代,抽象艺术进入了多元发展的时期,涌现出表现性抽象、媒介性抽象、结构性抽象、观念性由象,在油画与水墨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2000年以来,抽象艺术的语言、边界、内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以“极多主义”、 “念珠与笔触”两个展览为标志,表明中国的抽象艺术进入方法论自觉的关键时期.

所谓的“后抽象”,是指那些不同于追求现代主义意味的,不局限在“艺术自律”,也不具有现代美学内涵的美学前卫的抽象,判断是否具有“后”的关键在于,艺术家是否考虑当代绘画的上下文关系,是否有观念性的转化,是否有个人的创作方法论.

所谓的方法论是以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为依托,以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存在的方式,以大胆的创新为前提,以寻求抽象艺术新的可能生和提出新的文化或艺术问题为目的.亦即是说,方法论不能局限在工具论的层面,而是一种融汇了技术、方法与知识的智性创造.

那么,“后抽象”是—种什么样的抽象呢?简单地说,虽然表面上仍具有抽象艺术的外观,但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作品的意义生成的方式已经与既有的抽象艺术的惯性思维、审美范式、表达原则拉开了距离.

当然,“后抽象”同样有多元的路径,譬如,它可以是一种反抽象的抽象,—种源于反形式的形式,一种借助于时间、过程、偶发等因素的观念性由象.

再比如,在这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谭平对“覆盖”与“过程”的强调,王易罡对“身体”与“行为”的倚重,朱小禾对既有的形式的不断拆解与不断演绎,王光乐对“时间”与“过程”的强化,郑箐对“书写”与创作规则的设定等等,呈现出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创作的原则.

这些方法与原则,有的来源于个人日常生活的体验,有的来自对既有绘画规则的反思,有的与个人记忆有关,有的则在反思惯性的审美经验.

事实上,在许多“后抽象”的作品中,作为表象的抽象风格,只是艺术家观念表述,抑或说创作理念的副产品.

提出“后抽象”,目的是与那些现代主义范畴的抽象,或者说,建立在个人风格之上的抽象相区分,以此提示,抽象艺术在当下正在发生的变化,及其呈现出的新的可能性.

抽象与后抽象论文范文结:

关于抽象与后抽象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抽象与后抽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