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建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数学建模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数学建模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创设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新课标还将“模型思想”作为八个核心概念之一,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必须依托具体的生活情境,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情境,学会从复杂的生活情境中挑选有效信息,从而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为了完成给定的数学问题,而是为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所以,生活问题既是数学建模的源头,也是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

因此,在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过程中,生活情境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要优选生活情境,使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要和儿童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儿童才容易理解其中隐含的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探究,从而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得到解决,实现数学建模的过程.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一切知识皆来源于生活,数学模型的构建更是依赖于一定的生活情境,只有在对生活情境有充分的了解,舍弃那些与问题无关的非本质因素,保留问题的本质因素之后,学生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有效的数学模型,从而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说到数学建模,数学史上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格尼斯堡的七桥问题.当格尼斯堡的人们每天沿着市中心的7 座桥散步时,不知不觉中便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散步者能否一次走遍7座桥,而且每座桥只许通过一次,最后仍回到起始地点.这就是一个生活问题,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被河、桥、陆地这些诸多因素所干扰,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欧拉将陆地抽象成点,将桥抽象成线,舍弃了那些无关因素,从而将七桥问题转化成数学上的一笔画问题,进而顺利解决了这个困扰大家多年的七桥问题.

从欧拉解决七桥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数学建模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可用的素材,创设丰富而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感悟、体验、思考、探究,进而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得到解决.

比如在教学和的奇偶性时,老师创设了一个抛骰子玩转盘的生活情境.抛骰子和玩转盘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常见,由此拉近了学生与课堂探究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密切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游戏中规定,抛出骰子后,将抛到的数再加一遍,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在转盘上找到相应的数据,领取对应的奖品.学生玩了几次都是空手而返,这是为什么呢?

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的渲染下,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中.很快有孩子发现,转盘上奇数对应的都是有奖品的,而偶数则都是“谢谢参与”.还有孩子意识到,将抛到的数再加一遍,不管原来抛到的是几,再加一遍之后都是偶数,因此都拿不到奖品.看来,拿不到奖品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规则定得不好.

于是,老师让学生修改规则,使得这个游戏更加公平.有孩子提出,抛两次骰子,然后将两次抛到的数相加.那么,如何确定和的奇偶性呢?两个数相加,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形呢?接下来,孩子们就分别研究偶数加偶数、奇数加奇数、偶数加奇数这三种不同情形下和的奇偶性,并最终得出规律.

在这个课例中,学生通过玩转盘这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将骰子和转盘这些无关因素舍弃,保留下来的则是两个数相加确定和的奇偶性,从而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他们经历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整个数学建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六年级的一节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古印度梵塔的传说.在古老传说的情境渲染下,再让学生玩汉诺塔,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当学生从2 层汉诺塔开始,逐渐过渡到3 层、4层、5 层汉诺塔,难度逐渐加大,移动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多.于是有学生开始思考,在每一种情形下,最少需要移动的次数之间有怎样的规律.通过分析发现,n层汉诺塔最少需要移动(2n-1)次.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创设了梵塔传说与汉诺塔移动比赛的生活情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地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建立起数学模型,思考最少需要移动次数所存在的规律,并进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在这节课上,数学建模的过程并没有止于此,而是向着数学思维的纵深处发展.老师随后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向学生介绍了古印度的另一个传说,关于国际象棋发明者接受国王赏赐的故事:在棋盘的第1 个小格里赏一粒麦子,在第2 个小格里给2 粒,第3 个小格给4 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把棋盘上的64 格都摆上麦粒.64 格一共能摆放多少麦粒呢?孩子们纷纷拿起笔计算起来,真是不算不知道,一共竟然有(264-1)粒,这是一个20 位数,真是一个超出我们感知能力的天文数字.

将刚才的两个例子进行对比,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境,两种不同的生活问题,最终都归结到(2n-1)这个统一的数学模型,这正是数学模型的魅力,同一个数学模型会应用到不同的生活问题中,会有不同的具体解释,所以数学模型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

对小学数学而言,数学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在这节课上,教师创设了两个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当学生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将生活问题与一定的数学知识建立联系,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之后,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一次提升.而当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生活问题竟然归结到同一个数学模型之中,他们对数学模型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以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二、创设优化的现实情境,将形象问题抽象化

我们在进行数学建模时,需要将生活问题进行一定的抽象化,经过适当的概括,提炼出抽象的数学模型.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创设优化的现实情境,将生活问题形象地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分析、反思,并进一步进行抽象概括.

数学模型的抽象化,主要在数学概念方面运用得比较多,比如数的概念、几何概念等.由于这些概念本身就是对大量生活原型进行抽象概括之后得到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

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篮球比赛,创设了评选最佳投篮运动员的现实情境,学生都来做小考官,对三位运动员的投篮情况进行评比.首先让孩子分析给出的三个同学投中的次数,当有同学根据吴立军投中次数最多,而选择吴立军为最佳投篮运动员时,有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还应该考虑一共投篮的次数.这时出示,又有同学根据张小华没有投中的个数最少,而选择张小华.王浩未投中的个数最少,是否王浩投篮本领最好?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进一步思考发现,可以计算出每个同学投中次数各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进行比较.于是,百分数概念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选取了学生喜欢的、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篮球比赛这一现实情境,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感受生活问题并将其逐步抽象,从而得出百分数这一数学模型.

接下来和学生一起分析64%的含义,此时学生所能理解的还只是这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还只是在投篮命中率这种生活情境之下的百分数.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感受各种不同的百分数的情境,充分认识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能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一般意义,老师再一次创设了优化的现实情境,在班级开展“新闻发布会”,让孩子们都成为小小新闻发布员,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分析它们所表示的具体含义.通过对这些百分数具体含义的分析,学生对百分数这个数学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新一步进行抽象,从而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模型.

通过课堂上教师精心创设的两个优选的现实情境,孩子们在充分感受百分数具体实例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百分数进行了深入思考,经过两次抽象概括,终于得出了百分数的数学模型,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数学建模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了数学分析、概括和抽象能力.

三、创设模拟的操作情境,将具体问题一般化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抽象、概括与提升.许多生活现象之间都存在着数学上的某种联系,表现出相类似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将它们概括在一个更为普遍的数学模型之中.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模拟情境中进行操作探究,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将具体的问题一般化,从而得到一个更为普遍适用的数学模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模型的高度概括性,认识到数学规律的普遍存在,从而对数学模型有更深的认识.

比如在教学格点与面积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师生比赛的生活情境,给出几个格点多边形,看谁能最先得到它的面积.几轮比赛都是老师获胜,学生在惊叹之余,也非常想要找到格点多边形面积的秘密,于是便开始研究内部格点数为1 的这些格点多边形(这是老师给定的图形),从而发现它们的面积恰好等于边上格点数的一半,这是数学建模的开始.

可是,当孩子画出内部格点数不是1 的格点多边形时,却发现刚才的规律并不成立,看来刚才建立的数学模型只有在内部格点数为1 时才成立,并不具有一般性,还是属于比较具体的情形,因此需要将它进行一般化,从而得到更为普遍适用的规律.于是,接下来再研究内部格点数为其它情形时的格点多边形,分别得出相应的规律,并最终将它们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之中,将数学模型的构建推向最高点.

再如,二年级教材中有一道练习题,让孩子体会在用数字卡片摆数的过程中,如何有序列举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感受数学的规律性.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孩子顺利实现数学建模,老师创设了一个排队拍照片的情境.请出三个小朋友小明、小军和小红,三个小朋友一起排队拍照片,他们可以怎样排队呢?你能找出哪些不同的排队方法?让小朋友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实际排队操作并记录排队方案,然后汇报.在孩子们汇报之后,适时地帮助他们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以三张数字卡片来代表这三个小朋友,让他们思考,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排法,你觉得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在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对于三张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去排列,这样一共有6 种不同的排法.至此,三个小朋友排队的数学模型已然建成.但是数学建模却不能就此止步,因为这里只有三个小朋友,如果是4 个小朋友、5 个小朋友等等,又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呢?这就需要把具体的问题一般化,得到一个一般情况下排队的数学模型.通过孩子的操作、探究,最终他们逐步找到了一个一般的规律,从而顺利地建立起关于排队问题的数学模型,初步感受排列问题的思考方法.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优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出发,将其抽象成数学问题,研究它的解法,并上升到一种数学模型,最后再将其一般化,进行广泛的运用和推广,从而得到更为普遍的规律,建立起更为一般意义的数学模型,数学就是这样不断地发展起来的.

数学建模是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从而获得解决.真实的生活场景包含有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选择那些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利用,因此要注重对原始生活问题的分析、抽象和数学化的过程,从而顺利的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所以数学建模更完整的表现了学数学和用数学之间的关系,再现了一种微型的科研过程.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帮助孩子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孩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数学建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数学建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2、数学建模论文范例

3、数学建模论文格式

4、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范文

5、数学建模论文

6、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