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图书馆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大学图书馆场所精神构建实践以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为例方面论文如何写

这篇大学图书馆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大学图书馆场所精神构建实践以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为例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读者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习惯发生变化,但读者对作为场所的图书馆空间的需求并未减弱,只是已不再满足其传统的功能空间形式.“知识社区”“认知空间”“交往空间”等图书馆新的功能定位使读者的“空间消费”需求日趋增强.实体空间的图书馆不但没有像有些专家预言的那样趋于消亡,反而蓬勃发展,许多高校新建图书馆或对旧馆进行改造和扩建就是例证.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所以不可能取代实体图书馆,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具有场所精神的图书馆建筑和馆员现场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场所精神概念由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兹首先系统阐述,他认为不具有内在精神气质的场所不足以吸引人[1].大学图书馆作为校园代表性建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含义.其建筑空间的宏伟壮观不仅烘托了建筑自身无以伦比的重要性,表现了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和文化阵地的大气厚重的气质,也彰显出图书馆所担当的知识传承的责任与使命[2],是校园建筑群中名副其实的“精神支柱”“启迪空间”.大学图书馆不仅是读者学习、交流、生活的空间场所,更是满足读者认识和发现、促进交往和培养个性、承载文化传承的载体.大学图书馆所承担的这个角色,营造出的文化内涵,和它所创造出异于其他环境的特色,就是大学图书馆独有的场所精神[3].随着“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第三空间”“创客空间”等空间服务理念的涌现,大学图书馆面临着空间转型挑战,激发空间的场所潜能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场所精神为理论指导,结合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实践,探索构建大学图书馆场所精神的路径,藉此为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与服务创新提供思路和借鉴.

1 场所精神的内涵及其构建的路径与意义

1.1 场所精神的内涵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反映了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特征,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4].只有当空间从文化、历史、活动和特定的地域中获得意义时,才能称为场所.场所精神是指任何特定的场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场所的总体气氛,它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与空间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归属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场所感.场所精神是空间被人体验的产物,是从空间角度了解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其本质在于发掘实体空间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特征[5],使人区别场所与场所之间的差异,唤起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记忆.

1.2 大学图书馆场所精神构建的要素

(1)美好的空间形态是构建场所精神的基本前提.场所精神产生的前提是需要一个空间,而图书馆建筑内外空间规划与布局是否合理、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空间的实用性,继而影响到空间的活力,决定着图书馆作为场所的功能发挥.大学图书馆在建馆前期的规划及以后的改扩建过程中,无论是从建筑的外形上、外部空间场地的景观,还是内部空间环境上,都应注重使读者实现对所处空间的感官认知并最终生成视觉场,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体现出大学图书馆特有的内涵和风采,使读者与建筑之间产生亲和力.

  (2)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场所精神的重要基础.图书馆的文化氛围集中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的风格与精神,是图书馆在长期发展中沉淀、汇合而成,对读者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良好的文化氛围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在场所精神构建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影响并起到指引作用.读者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感受和领悟到来自这种氛围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和形成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良好品格[6].

  (3)引导 读者积极地体验是构建场所精神的关键环节.读者体验是指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由图书馆内在的各种因素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是衡量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标.读者体验到的舒适性及愉悦性将直接决定他们学习的效率与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尊重读者感受,追求读者最大的满意度.除了要注重馆舍空间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构建外,还要采取措施吸引、鼓励读者前来积极参与和体验各种服务与设施,使读者在放松的状态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的直接体验引发学习乐趣,增强对图书馆空间场所的美好感知、认同、依赖和使用,对图书馆留下美好的记忆.

1.3 大学图书馆场所精神构建的意义

大学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的吸引力,不单在于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更在于尊重知识、尊重读者、丰富的资源、高效的服务等所有因素缔造的书香文化空间[7].读者来到图书馆,除了获取知识外,还追求一种在优雅环境中以愉悦的心情获取知识享受的场所氛围.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场所不仅可以让身处其中的读者感受到其历史文脉以及所积淀的人文内涵,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更重要的是记载读者在此环境的经历,成为场所新的精神积淀,继而吸引更多的行为发生[8].读者在图书馆场所中活动而获得的场所精神具有帮助读者确定自我同一性、激发想象力、改变个体世界观的力量[9].由此可见,图书馆的空间场所不仅要满足读者的实质需求,还更应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大学图书馆应重视挖掘作为场所的空间价值,积极开展空间重构,向多元化的空间迈进.

  场所精神理论对大学图书馆的启示在于: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塑造空间场所,探索读者对图书馆的感情.通过对影响空间组成因素的分析,正确把握空间形态及其功用[10],整体地组织场所的物质空间,合理地安排主体的体验方式,从而建立读者与场所的关联;把“场所”的观念贯穿到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各个环节,积极营造能与读者交流、互动和能带给读者独特精神体验的图书馆场所.唯有如此,大学图书馆作为场所的功能才能够得到强化,场所精神和人文价值才会持续显现,大学图书馆场所的“磁场吸引力”才会长久[11].

2 钱学森图书馆场所精神构建的实践探索

  钱学森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图书馆.1956年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及92%的藏书随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9月,交通大学图书馆随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9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西安部分图书馆相应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1995年5月4日,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1996年4月8日,值校庆100周年之际,举办了命名仪式.鉴于年久失修,2013年7月,钱学森图书馆实施整体改造工程,包括外立面节能改造和内部空间改造.改造以场所精神为指导,注重空间的内涵建设,从物质、精神、行为三个层面实施,目标是把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既能充分体现西安交通大学特色校园文化,激发与促进读者学习、阅读和交流活动的公共场所,又能成为读者释放自我、缓解压力、寻求归属的精神家园.

2.1 塑造外部空间形象,提升内在空间品质

  (1)选择合适的建筑风格.钱学森图书馆位于学校中轴线上的中心位置,由南、北楼两部分组成.北楼建于1961年,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4层,呈“山”字型,庄重、大气;南楼建于1991年,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11层,呈“品”字型,造型新颖、简洁、明快.南北楼之间背向通过连廊相通.北楼门外依次是腾飞塔广场、老教学科研楼群;南楼门外依次是“四大发明”广场、新教学主楼群、学生生活区.钱学森图书馆的位置较接近服务对象且易于辨识,四周有校内道路环绕,读者从生活区和教学科研区均可到达图书馆.馆舍这样的布局既突出了地标性的建筑效果,又确立了钱学森图书馆在学校的支柱形象.在该次的外立面节能改造中,对外立面的颜色、局部形态进行了改造,使得钱学森图书馆与周边的教学、科研建筑风格更加和谐,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气息.从空中鸟瞰图书馆楼群,犹如大鹏展翅.每当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就像一盏“灯笼”照亮了宿舍和教室之间的主要路径,成为温暖校园的一个焦点.

  (2)通过空间再造形成多元化空间.钱学森图书馆由于建造的年代较早,在建筑设计时,受藏阅分离等设计思想的影响,空间功能固定,以传统的书库、阅览室、自习室为主,空间布局基本上是以书为中心展开的,缺乏灵活性.钱学森图书馆以馆舍整体改造为契机,在广泛实地调研、邀请著名图书馆专家到馆现场指导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空间改造计划,对馆内空间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首先,把原来分散在馆内不同楼层、读者利用较频繁的核心服务部门,如流通阅览部、信息咨询部、信息技术部都集中在主通道楼层的二层,形成主要业务的服务空间;其次,通过采取加大藏书剔旧力度、撤并阅览室、增加密集书库等措施,减少传统类型书库、阅览室所占的空间,在保障藏借阅功能所需的基本空间前提下,把腾挪出来的空间,尤其是把采光、通风、视野等条件较好的空间优先改造为供读者自习、交流与研讨的社交空间和文化展示空间,如表1所示.此外,还通过色彩搭配和谐的内部装饰及家具、摆放合理的桌椅及书架、简洁美观的导向标识系统、灵活多变的各类型空间、操作方便的自助服务设备、覆盖全馆的无线网络、遍布各处的电源插座、舒适节能的照明与空调系统等手段不断完善馆内空间的基本设施.通过改造,钱学森图书馆达到了增加空间层次性、丰富空间递进感、提升空间内在品质的目的,逐步实现由书的空间向人的空间转变,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公共空间.据统计,2016年读者入馆达177万人次,明显高于改造前的入馆人次.

2.2 挖掘场所历史文脉,营造浓厚人文环境

  (1)用独特的人文景观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底蕴.钱学森图书馆南北楼前各有一个广场,一方面营造了知识殿堂开阔、崇高的气氛;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入馆前有一段沉淀心情的空间与时间.

  北楼前的腾飞塔广场是1986年90周年校庆时由荷花池改建而成.广场的腾飞塔尖有一个飞鸟雕塑.北门口前两侧是一对青年学子的白色塑像.东侧塑像是一男生昂首挺胸地把一枚火箭送入天空,身旁是一台电动机;西侧塑像是一女生手持书卷,凝视前方,身旁伴有一个大齿轮.这组雕塑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西安交通大学“以机电为主,向尖端进军”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征.这对男女学生塑像是图书馆北楼入口处的显著标志,毕业于西安交大的每一位学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记得他们的身影[12].

  南楼前的“四大发明”广场的四个角上分别矗立着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雕塑,寓意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广场中部矗立着一根高高的国旗杆,旗杆下边的碑文镌刻着周恩来总理关于解决交通大学迁校问题的批示及陆定一校友“百年树人”的题词,寄托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交大师生的殷切期望,鼓舞着师生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勇攀高峰.学校每年的新生入学升旗仪式、毕业生露天晚会以及各类大型的展示活动都在这个广场上举行.南楼楼顶还有一座定点播放音乐的四面大钟,清晨的《我的祖国》、傍晚的《军港的夜啊静悄悄》伴随交大学子整个的大学生活.

  (2)以杰出校友孜孜求学的事迹激励后来学子.西安交通大学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才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图书馆留下了勤奋苦读的身影.2001年95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在钱学森图书馆南北楼之间的连廊开辟了“科技英才”展览区(俗称“院士廊”),目前已汇集了两院院士中160多位交大校友的照片及生平简介.其中,钱学森是交大最受崇敬校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学长对图书馆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在钱学森图书馆命名仪式上的发言中说:“图书馆对我的教育成长和科学工作有极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我不能忘记图书馆和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图书馆,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为了系统展示钱学森在交大的学习、成长经历,激励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2016年4月6日,在庆祝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钱学森图书馆”命名20周年之际,“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隆重揭幕.

“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位于钱学森图书馆南楼最重要的区域——二层大厅和三层.由于二层大厅是图书馆的主要出入口,为了不影响正常使用,没有按照传统展览馆封闭式的格局布展,而是在保留开放、通透的空间格局基础上,以大厅中轴线上的一段地面和16根立柱作为主要展示手段,通过数字、公式、符号、图片、短句等核心元素展示了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成就.这段被称之为“大师之路”的地面,选取钱学森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形成展览的时间轴,与之对应的吊顶部分被涂成银灰色并布满不规则的点光源,喻示着“钱学森星”①在浩瀚的宇宙中闪闪发光.“大师之路”与南门前的钱学森头像雕塑、门口为时任国家主席题写的“钱学森图书馆”馆名相呼应,自然地把室内外空间衔接起来,是读者每天入馆的必经之路,也是使读者感到最震撼、最受鼓舞的成才之路.为了实现展览馆与图书馆的有机融合,增强展览的亲和力和融入感,在二层大厅还配置了多种风格的阅览桌椅,表1提到的“24小时开放学习区”有一多半的座位就穿插分布在“院士廊”与“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的空间中.有杰出的学长们相伴,给这部分座位增添了鼓舞人心的学习氛围,常常座无虚席.三层展区通过大量图片、手稿、书信、文献和视频资料系统地展示了钱学森科学精神和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实践基础、理论体系及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旨在引发全社会对中国当前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探索.该展览自开放一年来,接待社会观众达6000余人次,现已成为大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西安交通大学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凝聚力、最具生命力的元素之一.每天有许多学子特意从钱学森图书馆南北门之间的主通道出入、穿行,往返于生活区与教学区之间,目的是要从这纵贯南北广场、独具校园特色的文化长廊中汲取精神力量,鞭策自己奋发学习.

2.3 注重与场所的互动,引导 读者积极参与

  (1)以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吸引读者.文献资源是大学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其场所价值的最根本体现.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状况和校园文化的积淀,决定了体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钱学森图书馆目前藏书530万册,形成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多学科藏书体系.近年来,钱学森图书馆将电子资源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引进了311个数据库,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5.7万种、电子图书150余万种.2016年的电子资源访问量约2100万次,全文下载量1700万篇.在满足学校所设专业需求的文献资源外,还非常重视满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求,使图书馆成为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于一体的、巨大的智力资源宝库.在120周年校庆之际,钱学森图书馆借助“书香西安交大”互联网数字借阅平台,给广大校友赠送一个终身免费书房,使校友无论身处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免费使用该平台的电子阅读服务,感受到来自母校的温暖和关怀.该服务项目唤起了广大校友对图书馆场景的美好回忆,不但加强了校友与母校的联络和感情,而且还激励更多的校友以自己的力量回报母校.

  在图书馆服务中充分体现关爱、平等、宽容和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而最能集中体现图书馆服务文化的载体应该是馆员的素养.钱学森图书馆近年来通过持续招聘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不断优化队伍的知识结构,倡导馆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开展情报分析、学科化服务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提高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加快由信息管理员向知识导航员角色的转变.同时,推行“首接责任制”“挂牌上岗”评选“文明服务窗口”等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以诚恳的服务态度、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营造温馨的氛围.

  (2)以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聚集读者.读者与图书馆场所之间的互动是产生场所精神的主要因素之一.钱学森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空间的同时,千方百计地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图书馆.部分活动由图书馆举办,多数活动由学生社团举办.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具有较大的号召力与鼓动力.为了充分激发大学生读者的主人翁意识,钱学森图书馆尝试把部分空间交给学生社团管理,由其负责日常运营和各种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同时指派馆员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协助.学生社团成员由少年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思想活跃、点子多,推出的活动主题十分贴近大学生读者.

  在学生社团精心的运营下,“iLibrary Space”“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等空间已逐步成为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比如iLibrary 俱乐部主办“新知讲堂”“钱图光影”真人图书馆、钱展社主办“思·享”论坛,吸引了校内越来越多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在此进行思想交流[13].各社团之间“比、学、赶、超”,鲜活、时尚的内容与轻松、活泼的氛围使得每次活动都吸引大批读者踊跃参加,为图书馆聚集了大量人气,达到与读者很好的互动效果,充分发挥了各个空间的作用,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同时,学生社团的成员也在亲身体验图书馆管理、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自身的提高.

3 结语

大学图书馆不但肩负传承和展示校园文化的重任,更是激励读者不断学习和追求的最佳场所.读者是产生场所精神的主体,大学图书馆不仅要具备物质上的各种功能与形式,更要体现对读者的意义.大学图书馆应在场所精神引领下,注重精神和文化积淀,从“空间创造”向“场所营造”转化,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表达对读者的理解和尊重,在空间规划、管理模式、服务理念、资源配置等方面变革,充分挖掘、发挥现有图书馆空间的多重价值,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的活动,为读者之间的学习交流、合作研讨、社会交往、科研创新等提供肥沃的土壤.

注 释

①“钱学森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星命名为“钱学森星”,以表彰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4]诺伯格·舒尔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 郎杰斌. 空间体验──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42-48.

[3] 李晓多,李皓敏,周信涛. 图书馆建筑体现的场所精神[J]. 江苏建筑,2011(1):13-15.

[5][10]许建业,杨亮. 场所精神理论与图书馆建筑空间和服务的关联研究[J]. 图书情报研究,2013(2):8-12.

[6] 谢轶茵. 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的思考[J]. 图书馆论坛,2005(8):219-221.

[7] 戴红霞. 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规划设计[J]. 图书馆学研究,2007(10):61-65.

[8] 邱海东,潘灵. 浅析场所精神下的办公室内空间设计[J]. 设计,2014(12):147-149.

[9] 尹银怀. 实际空间与意义空间——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场所感”[J]. 图书馆建设,2010(6):1-3.

[11] 许桂菊. 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再思考与展望[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44-48.

[12] 任庆昌. 对西安交大老图书馆前雕塑的回忆[EB/OL]. [2016-12-06]. http://news. xjtu. edu. cn/info/1033/ 59938. htm.

[13] 张雪蕾,吴卓茜,尹飞. 学生社团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学iLibrary Club为例[J]. 图书馆建设,2016(4):82-86.

作者简介 陈斌,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馆长;雒虹,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 2017-07-27

(责任编辑:刘洪)

大学图书馆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学图书馆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学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学论文题目

2、图书馆建设杂志

3、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4、大学心理学论文

5、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6、大学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