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产业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多维模式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多维模式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和西部文化产业大省,陕西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西部影视全面发展,深化其影视文化产业多维模式创新改革,对于塑造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基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2013年9月,总书记在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说到“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引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概念,区域覆盖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连通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同时提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五通,文化当先行.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有着不可比拟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陕西日报》发文称“古丝绸之路把古代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传播了中华文明,吸纳了世界文明,推动了当时世界贸易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是历史赋予西安古丝绸之路起点的新内涵,文艺界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以国际文化交流为重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探索建立广泛的文化交流机制,有利于发挥区位、文化等优势.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影视产业,既要发挥经济价值,也要做好文化传播.和谐文化建设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对推动陕西和谐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陕西影视文化产业整体态势与发展困境

无论是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下,还是在“一带一路”的全新契机下,作为西部影视产业的引领者,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多年来在机构数量、制作能力和产业运营层次等方面形成了整体态势.

整体态势.陕西影视最早繁荣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出多部赫赫有名的西部电影,如《老井》《人生》《野山》《西安事变》《黑炮事件》等,造就了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电影的西影时代,被称为“这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开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陕西影视制作机构最多时是2011年的255家,影院数量只有70家左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陕西影视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影视制作机构增长至362家,电视剧、电影年均产量跻身全国五强.目前已形成以陕文投、西影、曲江影视等国有资本影视品牌机构为主、一批不同层级的民营资本影视企业为辅的影视产业生产格局,65%以上的影视公司近三年实现盈利,只有5%左右公司出现亏损.产业规模不断升级,总体运营状况良好、大势趋好,产业结构渐入佳境.且获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机构数量位列全国第三,影视剧生产,产量质量迈进全国第一阵营,一套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量占全国的29%.纪录片生产如火如荼,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需求量大,节目小时数迅速增加,节目类型延伸,产业机构制作能力稳中提升.仅2015年7月,单月票房便突破亿元大关,观影人次突破400万大关.目前影院规模总量达到179座904厅,电影票房连创新高,综合效益增长明显,凸显西部影视文化产业强劲动力和丝路发展空间.

陕西影视产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陕西影视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且呈分散化状态,市场主体偏少、体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各类影视文化公司单打独斗、各自为营,具有“集聚效应”的影视产业品牌和集群尚未形成.产业链结构不完善,资源整合不充分,集约化程度低.行业覆盖面不完整,影视文化制造业发展尤其滞后,影视产业链条未能有效延伸,影视后产品衍生品开发亦是举步维艰.投资收益率低于全国水平,金融与文化的结合度较低,投、融资渠道过窄,很不畅通,资源配置交易成本过高.许多好的IP常常因为本土资本介入乏力而导致金融效益大大外流.

同时,陕西影视产业内容生产过于传统、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原创能力弱,观念滞后,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风险预估不足,新兴环境缺乏时尚化、前卫化适应能力.高端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尤其缺乏聚集和流通效应,影视产业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专业素养普遍不高,人才队伍更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影视产业管理观念、风格和方式过于粗放.

多维模式推动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为突围困境,创新产业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契机下,2013年以来,陕西影视文化产业不断推动和加大多维化且多样化产业模式的思路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加强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力争把影视产业培育成为“一带一路”上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西部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支撑.

丝绸之路全产业链集聚模式,使陕西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影视产业副中心.全产业链是一种最能体现文化产业“一意多用”特性的商业模式,它呈现为一种同一文化创意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都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显示了更强的融合力和扩展性.陕西逐渐将目前的影视产业格局转变为“一带一路”影视产业链和影视产业副中心,完全建立好后将具有极强市场竞争力.全产业链竞争,应避免大而无当,需要无缝衔接影视制作关键环节和层次,全产业链或运用兼并重组或跨区域扩张等手段,通过战略合作,积极整合影视行业的各游各层,充分利用关联产业的联动性,应对影视行业多方竞争.

陕西影视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是指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相关影视企业,在丝路范围的区域内大量聚合,具有强效及长期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类型,发挥集聚效应.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国际发展优势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进行影视产业内水平横向一体化和产业间垂直纵向一体化的交流联盟与集聚.最初西安曲江影视就开始尝试聚合优势影视资源,首次在国内设立4.5亿风险投资基金,扶持民营影视公司,建立影视产业集群联盟,吸引百家企业加盟.产业集聚较好的降低创新成本,形成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转移,国有、民营等三个层次构成间建立互信的竞争合作机制,加强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扩大集聚水平,发挥集聚效应,具备影视制作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一体化.目前以陕文投为龙头建立具有丝绸之路影视产业“集聚效应”的影视产业集群,积极加快推进以影视制作为主业的影视综合性产业基地的建设,有效聚集影视产业资源,打造城市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寻求规模效益,实现影视内容的风险分散化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有望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影视产业的一个中心.

区域优势与品牌精品共生模式,深化塑造丝路与西部城市影视格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以文化论特色,以文化论实力.从丰富地域文化入手,凸显地域特色,把资源转化为产品,转化为品牌与精品,促进区域文化形象的培育,提高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自2002年起,陕西影视艺术创作大力推行精品化、品牌化战略,打造区域优势与精品共生的影视产业模式.陕西特殊的地域文化土壤,造就了享誉世界的“中国西部电影”和具有秦风秦韵、丝路风情的“陕派”影视剧,形成关中、红色、史诗、陕北、农村等八大品牌.全球视野、中国气派、西安特色持续发力,并开展“丝路”等新品牌运营.

“一带一路”是陕西与沿线各国、各地区进行合作、信任和交流的绝佳时机,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陕西有责任结合地域特色,加快文化融入步伐,积极推行影视顺应时代与潮流的丝路品牌培育,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凸显丝路地域优势,建立“丝路”国际品牌,并提升品牌竞争力.

从2009年起,陕西广播电视台牵头助阵丝路申遗,进行“丝绸之路万里行”文化穿越活动,积累了大量“丝路”品牌发展经验.2013年至今,举行了土耳其电影周、法国电影展映周、韩国电影展映周、中国俄罗斯电影展映周等丝路跨国活动,与国内丝路沿线各省开展丝路新起点建设与拍摄等联合项目.丝绸之路国际影视文化园落户西安,并开始建设.推出大量有关丝路新起点的相关影视作品,跨国大型纪录片《西安对话罗马》《面面俱到——丝绸之路上的面食》《丝绸之路上的爱情》,重现丝路魅力,入选全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年度项目.签署《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际合作共同宣言》.此外,2014年,陕西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16年,举办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这是继上海、北京国际电影节之后,在中国创办的又一个国际电影节,搭建国际平台,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

精准投放与差异化经营模式,凸显陕西影视内容产业.由于影视企业的风险(政策、盗版、审查和市场等)具有广泛性和特殊性,涉及筹备、拍摄、制作、发行等各个环节.面对高消耗和高风险,科学管理,及时控制风险,合理运营管理,实现高效、合理、灵活、多样.陕西影视文化产业运行精准投放与差异化运营模式,运营管理上精益生产与组织、产品内容上差异化和专业化.影视企业要开创自己的组织运营模式,才能够增强灵活性,减少浪费,提升效益,持续改进,对一个或者若干个要素进行挖掘和提升,达到差异化运营的最终目的.

陕西影视产业在发展全产业链和产业集聚的同时,运营国家关注的、较突出的重点项目,建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和发展计划并稳步推进,确保产业化运作思路和运作方式的优势得以呈现,力图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并形成创造.设立专项资金,与海外拍摄合拍片,走向海外市场.内容的创作是影视制作产业的核心环节,重视剧本创作,重点突破内容瓶颈,对整个影视生产链的最上游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打造完整的影视核心产业链.历来以拍摄关中农村题材而著称的陕军,打开思路,将精益原则运用于实践中,陕文投优化资源配置,精准投拍都市剧《好先生》,在拍摄阶段已确定双星播出平台并轻松实现超值预售,播出后引发全民好口碑,网络总点播量100亿次以上.

坚持影视产业产品内容上的差异化和专业化,才能提升陕西影视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从“制造”发展成为“创造”.为了防止恶性竞争,中小影视机构要找准自身独特定位,尽可能发展为专业化公司,而不是全能型.陕西影视产业中优势机构从内容选材上极其注重差异与专业,纪录片的投资拍摄方面,差异化和专业化程度处于全国一流,《法门寺》《大明宫》《大秦岭》等制作精良的陕西历史文化大型纪录片在央视播出,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角度上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华丽的陕西.

结语

陕西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全国影视文化大省之一,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是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影视产业模式不断推动和创新是产业生命力的保证,在自我否定与自我更新中不断自我淘汰和创新发展.影视产业也在自我独特运营之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和唯一性,不盲目求奇追新,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系列适合西部省份发展影视产业的思路方法.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和良好开发环境,吸引大批海内外影视机构落地,吸引影视文化龙头企业入驻,鼓励兴办创新创意高新技术影视文化企业,使其规模化、产业化、高端化.将丝路国际电影节打造为名副其实的电影节,带动陕西及丝路沿线国际影视交流与发展.随着产业改革的深入,政策层面的宽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集成现有文化资源,重点抓好“一带一路”的影视创作,激活新丝路文化产业及影视产业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走出一条有新丝路特色的影视创新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 金鑫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杭洁 西安翻译学院

王文静 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党政办公室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结:

适合文化产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产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2、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