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试泉品茗静雅华美中国茶叶博物馆藏茶杯鉴赏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本文关于博物馆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试泉品茗静雅华美中国茶叶博物馆藏茶杯鉴赏

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四之器”中,明确记载了专门用于饮茶的器具—碗.唐代时期,主流的饮茶方式为“煮茶法”,茶煮好后,准备好“瓢”,将茶汤添入茶碗即可饮用.当时,除了用碗来喝茶外,一盏一托式的茶盏也是主要的饮茶器.

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为便于观察茶汤沫鲜白的色泽,故当时特别推崇黑釉盏.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直言:“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有玉毫条的盏即是人们常说的兔毫盏,产自建窑.除建窑外,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吉州窑都普遍烧制茶盏.“茶杯”之名亦始于宋代,南宋大诗人陆游就写过:“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的诗句.

明代以来,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饮茶方式变革进而影响到了当时的茶具,以壶与杯搭配的茶具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茶具,品茗杯便成了用于品茶及观赏汤色的专用茶杯.

清代,就品茗杯而言,器型上并无太大变化,但装饰艺术较前代更为精致繁复、构思也更为巧妙.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有多件各个年代的精美茶杯(盏、碗),由这一件件曾经装满香茗的杯盏,可从中窥悟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 长沙窑青釉“荼埦”(图1)

此碗器型与别的茶碗无异,高5.1、口径14.5、底径5.0厘米.碗内底心有“荼”二字刻款,在“茶”字形成之前,荼和、、、茗等都曾用来表示过茶.在《诗经》里,共有7 处出现“荼”字,其中《诗经·邶风》中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

长沙窑为唐代名窑,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唐中后期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以烧造生活用瓷为主.在唐代以前,茶具和酒具、水具常常一器多用.长沙窑青釉“荼”的出现是此类型碗作为茶碗的有力证明,也说明了唐代已经有了专用的茶具.

唐 越窑青釉玉璧底碗(图2)

这种玉璧底碗在唐代还有个专用名称叫“茶瓯”,是茶具之一.此件玉璧底碗为唐代越窑烧造,敞口,斜壁,高3.8、口径16.0、底径6.5 厘米,胎骨致密,圈足似玉壁,整体制作工艺中规中距,一丝不苟.釉质匀薄,釉色青中闪黄,有不规则的开片,光素无纹饰,质感柔润细腻,可谓越窑青瓷之精品.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玉璧底碗始出现于唐初,流行于唐中、晚期,以其底足颇似玉璧形而得名.玉璧底碗的器型在唐代非常多见,在当时的南北方瓷窑中普遍烧制,如河北的邢窑、定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等都有实物传世.

唐 越窑青釉带托盏(图3)此组带托盏灰白胎,釉色青中带黄,由托及盏组合成完整的一套.其中,盏高4.5、口径8.9、底径4.6 厘米,直口,深腹,圈足.托高3.0、口径12.0、底径6.3 厘米,圆唇口,大折沿,宽圈足,内凹以承盏.

唐代越窑分布区越州一带是重要的产茶区,因此越窑也生产大量的茶具,仅带盏托的造型就达十多种,这只是其中一种.

唐 邢窑白釉碗(图4)

这件白釉碗为邢窑烧造,高4.5、口径14.6、底径6.5厘米.唇口,坦壁,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 度角,矮圈足.整体光素无纹,胎骨坚实致密,胎土白而细洁,釉质莹润,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

白釉瓷器最早出现于北齐,经过隋代的发展,到了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陶瓷分布格局.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代表,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

唐 巩县窑绿釉盏(图5)

这对巩县窑绿釉盏高6.7、口径9.1、底径3.5 厘米.直口,深腹,饼形足.灰胎,器里及器上腹部施绿釉,近底足部分无釉.碗内底留有3 个支钉支烧痕迹.巩县窑是唐代重要瓷窑,在今河南巩县.该窑产品特征是: 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腻;黑瓷胎体厚重,胎白釉黑,修胎精细,制作规整.三彩陶器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黄、绿、红、兰、白、褐等多种,也有单色釉器及纹胎装饰釉器.器物多为平底、玉壁底、浅圈足园饼状足等.

五代 越窑青釉花口碗(图6)

此件茶碗高8.2、口径19.2、底径7.6 厘米,十瓣花口,弧腹,平底.灰白胎,器内外施均匀的青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较薄,底有垫烧的痕迹.

晚唐五代时期,受金银器装饰工艺的影响,花口的茶碗较为多见.

宋 吉州窑洒釉碗(图7)

这件吉州窑碗高4.6、口径11.3、底径4.5 厘米,敛口,弧腹,矮圈足,通体施黑釉,内洒白花作为装饰.洒釉疏密有致,随意性强,似一幅泼墨图,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宋代茶汤尚白,因此流行黑釉茶盏.在建窑的影响下,吉州窑也生产各种黑釉盏.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始烧于五代,而兴盛于宋,尤其在南宋时期,形成了规模极大的民间窑场.吉州窑的黑釉产品以木叶纹、剪纸贴花和玳瑁斑最为著名,洒釉也是其品种之一.

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图8)

玳瑁釉是吉州窑的特色产品,瓷器坯体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烧后再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再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流动、密集、填缝,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点,故称玳瑁釉.

这件玳瑁釉盏为吉州窑烧造,高6.2、口径15.6、底径4.7厘米,通体施黑釉,釉面滋润.黑色的地釉和姿态各异的黄褐色斑纹交织混合在一起,与天然玳瑁极为相似,别具一番情趣.

宋 白覆轮黑釉盏(图9)

这件黑釉盏高5.8、口径12.1、底径4.2 厘米.口微侈,腹较深,平底稍内凹.土胎,盏内施黑釉,盏外施釉及1/3 处.口沿涂白釉,流釉与黑釉形成鲜明对比,俗称“白覆轮”.

在黑釉盏流行的宋代,黑釉器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白覆轮、黑覆轮等品种.

宋 铜托盏(图10)

这对铜带托盏高6.5、口径8.4、底径7.4 厘米,承盘高出平面许多,适合放置腹部较深的茶盏.底托的圈足外撇,口沿呈花瓣状.由于年代久远,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俗称“铜绿”的碱式碳酸铜,晦明之光显现.

宋元的盏托有两种形制,其一承盘内凹,其二承盘上凸,通常后者为多.

宋 耀州窑青釉盏(图11)

此盏高4.7、口径10.9、底径3.2 厘米,小唇口,斜腹,小圈足.灰胎,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

耀州窑是北方的重要窑场,窑址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宋时称黄堡窑.耀州窑烧瓷历史悠久,唐始烧造白釉、黑釉瓷器,到了宋代,该窑的青瓷生产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达到历史最高峰.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图12)

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以生产黑釉盏而闻名.建窑黑釉盏一般胎体较厚,从造型上看,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无论哪种造型,其盏壁都很深,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点茶的需要:盏底深利于发茶;盏底宽则便于茶筅搅拌击拂;胎厚则茶不易冷却.蔡襄《茶录》认为饮茶当用建窑茶盏,一因其胎体粗厚能以手捧持,二因其最能衬映白色茶面.这种说法也为宋徽宗《大观茶论》所认同,所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宋金时期,兔毫盏在我国很多地方如江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都有烧制,其中以建窑所烧“建盏”最为著名.根据兔毫盏色泽的微妙不同,又分为“金兔毫”“银兔毫”和“黄兔毫”.这件正是“银兔毫”,高6.9、口径12.5、底径4.4 厘米.敞口,深弧腹,小圈足.黑胎较厚,内外施黑釉,里满釉,外施釉不到底,在高温作用下,茶盏内外釉面铁结晶而析出丝丝兔毫般的效果.

宋 遇林亭窑“寿山福海”黑釉盏(图13)

这件黑釉盏高5.2、口径10.8、底径3.4 厘米,敛口,斜弧腹壁,矮圈足,内外施黑釉,釉层肥厚润泽,外部釉层不到底,露灰白色胎,隐约可见“寿山福海”四字呈十字对称排列在内壁上.

这是典型的遇林亭窑黑釉盏,窑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景区北侧,受建窑影响也烧造黑釉盏,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即在烧成的黑釉器上用金彩描绘文字、花纹等,再用低温烘烧而成,具有特殊的装饰风格.

宋 青白釉刻花带托盏(图14)

这件带托盏由托和盏两部分组合而成,白胎,盏及托均施青白釉,釉色透明,盏外壁及托折沿、凸圈均刻花纹.

盏高5.7、口径6.2、底径3.1 厘米,直口,深腹,外撇足.托高5.0、口径13.5、底径6.3 厘米,五瓣花口,折沿,喇叭形圈足,如盆形,中间起一圆柱形凸圈,上以承盏.宋代蒋祈在《陶记》中曰:“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文中的“青白”就是指青白釉瓷器.青白釉瓷器由于含钙量高,在1300℃高温下烧制时,釉流动性大,遇有花纹等凹凸处便聚积较厚,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总体效果浓淡相间,莹润似玉,十分优雅.以此制作茶具,无论杯、碗、盏托,都有一种淡雅的韵致.

宋 青白釉刻花葵口盏(图15)

这件青白釉刻花葵口盏器形规整素雅,高4.0、口径11.8、底径3.5 厘米.葵口,斜腹,小圈足,白胎,施青白釉,胎薄釉润,釉色青中透白,在碗底部呈淡淡的青绿色积釉.受定窑影响,景德镇青白釉的部分产品也采用覆烧法,因此口沿部位涩胎无釉.

在景德镇地区,由于瓷土、木柴、交通、技术等种种优越条件,使其烧制的青白瓷胎质精细、薄透而又坚硬,釉色白中闪青、晶莹如玉,深受时人的喜爱.

金 磁州窑系铁锈斑黑釉盏(图16)

这件黑釉盏从风格看,系河南窑口的磁州窑系产品,高7.6、口径18.1、底径5.7 厘米.敛口,斜腹,矮圈足.盏内外施黑釉,釉层较薄,釉面玻璃质感强,黑釉油润如漆,光亮而有韵致,外壁施釉不到底.另在施好黑釉坯体上用含氧化铁的斑花石作着色剂恣意流淋,形成了大块的铁锈斑纹.这两种釉色交相辉映,形成简约而又流光溢彩的艺术美感,静中有动,活泼自然,对比鲜明.

宋代黑釉盏颇为流行,除福建建窑生产兔毫、油滴、曜变、鹧鸪斑纹茶盏外,江西的吉州窑、四川的广元窑、河北的磁州窑、山东的淄博窑等也生产各种类型的黑釉盏.

金 磁州窑红绿彩小盏(图17)

这件小盏高3.8、口径9.5、底径2.8 厘米,直口,弧腹,矮圈足.盏内以红彩三圈作为装饰,内底以黄、绿彩描绘花纹,釉彩有些剥落.

红绿彩是在白瓷釉上用红、绿等色彩绘,再经低温烧制而成.宋代磁州窑红绿彩瓷开启中国瓷器釉上彩绘之先河,在瓷器装饰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后彩绘便逐渐取代刻花、划花、印花等,成为主要的瓷器装饰方法,这也为明清釉上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金 定窑系白釉盏(图18)

这件定窑系白釉盏,高4.6、口径11.4、底径 4.6 厘米,侈口,斜腹,小圈足,白胎,盏内外施白釉,釉色莹润.古往今来,若谈白瓷,则不出定窑之右.定窑是我国宋金元时期北方的重要窑口,以烧制白釉刻花、印花器而闻名,在北宋达到鼎盛,其烧造一直延续到了金元两代,曾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所烧瓷器含蓄温雅、变化万千、无限华美,不但为贡入北宋、金朝的内廷用品,也突破当时的边境藩篱,享有《袖中锦》书中所载“天下第一”之赞誉.

金 霍州窑印花盏(图19)

本器高4.0、口径10.8、底径2.9 厘米,敞口,弧腹,矮圈足,盏内模印卷草纹,内底有涩圈,便于叠烧.

霍州窑是宋元时期山西地区的一处重要窑口,又名陈村窑、霍窑、西窑、彭窑等.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记载:“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曰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唯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卖古董者称为新定器,好事者以重价购之”.

霍州窑瓷器产品主要有白釉、黑釉等,以白釉最具特色.其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酱褐彩画花等,器型以碗、盘、罐、高足杯为主.霍窑以生产白瓷和仿定最成功的瓷窑而著名,所产白瓷被划归为定窑系.

由于它与定窑邻近的地缘关系,因此在白瓷的生产、尤其是印花装饰上都明显带有定窑印花器的影子.而霍州窑与定窑印花的主要区别在于:定窑印花受河北缂丝工艺的影响较深,纹样亦十分丰富,印花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繁缛的感觉;而霍窑印花在选用题材上则相对简单,主要纹饰有水草纹、鸭纹、鹅纹、鱼纹、芦雁纹及海马纹等.霍窑印花装饰不及定窑繁复,所印图案纤细、明快而简约,这与定窑印花器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辽 黄釉小盏(图20)

这对小盏高3.9、口径8.3、底径3.0 厘米,侈口,弧腹,矮圈足,土胎,施姜黄釉,盏外施釉不到底,圈足无釉,盏内底有3 个支钉烧痕.

辽是契丹民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族善于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大量陶瓷窑工进入辽地,促进了辽瓷的发展和兴盛.辽瓷除了白釉及黑釉瓷以外,还有大量民族特色的辽三彩瓷,以及绿釉、黄釉等瓷器.

元 钧窑大碗(图21)

元代的茶具一般整体比较粗犷大气,本器高8.3、口径18.0、底径5.6 厘米,敞口,弧腹,小圈足,底带乳钉,黄褐色胎,碗内外施蓝釉,蓝釉带窑变,蓝中带红,釉质匀润清澈,凝厚滋润,口沿因流釉而隐显褐胎,古韵十足.钧窑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为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民间对钧窑也有诸多溢美之词,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

元 枢府釉印花折腰碗(图22)

这件折腰碗造型规整高5.0、口径12.0、底径4.3 厘米,侈口,斜腹,小圈足.白胎细腻,碗内外施卵白釉.卵白釉是元代瓷的创新品种,在青白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比青白釉的釉层更厚,呈失透状,又叫“鹅蛋青”.

整器釉层较厚,有乳浊感.内有印花装饰,并印有“枢府”两字.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说:“元代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目前发现,不少元代瓷器上印有“枢府”二字,又称为枢府瓷,元代枢府瓷烧制数量很大,既有宫庭御用,也有官府和内外销商品瓷.

圈足内无釉,因修足而留下鸡心点,这也是元代枢府釉瓷鉴别的特征之一.

元代时,朝廷并不沿袭宋制采用青瓷供宫廷使用,而是烧制白瓷为主,这可能与元朝“国俗尚白 以白为吉”有关,而折腰碗又是元代—个常见的品种.

明 剔犀漆带托盏(图23)

这件剔犀漆盏托高9.0、口径9.0、底径8.0 厘米.整个带托盏由圆形盏、葵瓣式盘、高足托组成.通体髹紫红色漆,雕如意云头纹饰,花纹刀口侧面露出黑漆线一道.托内髹黑漆,乌黑黝亮,有自然断纹.

剔犀是汉族雕漆工艺的一种,因其图案多以回旋生动、流转自如的云纹回钩组成,故又称“云雕”.其工艺先以两色或三色漆相间漆于胎骨上,每一色漆都由若干道漆髹成,至相当的厚度后,斜剔出云钩、回纹等图案花纹,故在刀口断面,可见不同的色层.

清初 德化窑白釉把杯(图24)

此件德化窑白釉把杯高4.3、口径7.0、底径3.5 厘米.唇口外侈,弧腹缓收,矮圈足.白度很高,釉层厚,龙形把柄,整体造型秀美,小巧玲珑,雅气精致.

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故名.德化瓷器是汉族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以白瓷塑佛像闻名,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明始,流行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人们逐渐看重素雅的茶具,尤爱白瓷,认为其“洁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生产的德化白瓷具有的特质,白瓷中略泛红色,而清代德化窑白瓷的基本特点则是白中泛青,这件小杯应是清初的产品.

清 德化窑白釉梅花盏(图25)

此套德化窑白釉梅花盏共有6 个,高4.2、口径6.7、底径3.2 厘米.

胎骨白薄,透光度好,内外壁施釉,釉层均匀,莹润光洁.敝口,深腹,盏内素面,盏外有堆塑浅雕蝶与花卉装饰,花卉根部巧妙地以镂空方式与圈足连接,艺术性强.整个盏口沿,分为八瓣花,圈足也相应分为四大、四小的八瓣花形.

相对于景德镇御窑,德化窑是民窑的代表,所产瓷器以“白”见长.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窑白瓷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明代德化窑白瓷更是别具一格,所产白瓷有“白”“猪油白”之雅称,在西方更享有“中国白”之美誉.清代早期,德化窑依然创新不断,精品层出不穷.

清康熙 米黄地五彩花鸟纹带托盏(图26)

此件托盏烧造于清代康熙年间, 由盏、托两部分组成.盏高4.6、口径8.0、底径3.8 厘米;托高1.8、口径13.0、底径6.9 厘米.

盏菱口,深腹,矮圈足,托敝口,呈菱花形,矮弧腹,矮圈足.盏托内口沿以青花描绘锦地纹,盏及托外壁先以米黄釉为地,其上再以五彩绘花卉纹,且盏、托内壁均饰以五彩花卉纹.花纹绵密繁复,于锦俏热闹之余,尚有一丝文人画气息,灵动鲜活,惹人喜爱.底有青花花押款.

清圣祖康熙皇帝在皇位61 载,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在其统治之下,康熙朝成为清朝前期廓然大变的开创性时代,深刻影响了其后百年的王朝走向.制瓷业在大环境下也得到了带动与发展,使清瓷业步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后世《饮流斋说瓷》赞曰:“清代彩瓷变化繁迹,几乎不可方物……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清康熙 青花花蝶纹铃铛杯(图27)

此对铃铛杯精巧别致,品相完好,杯口外撇,胎微厚,杯高8.3、口径7.2、底径4 厘米.器型端正,深腹,圈足,为康熙朝民窑烧制的精品.

铃铛杯彩绘方式上采用青花工艺.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属釉下彩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而此对铃铛杯正是烧制完成于清代的康熙年间,其胎质细腻洁白,釉质晶莹凝重,青花发色淡雅.

最别具一格是还当属铃铛杯器身上的花蝶纹饰.早在宋代时期,由于受花鸟画的影响,蝴蝶的纹样就已大为流行,明清以来,蝴蝶多与花卉组成主题纹饰,表现蝶恋花的意境,习称“花蝶纹”.其杯身上的花蝶纹样绘画画意精美,用笔工整细腻,纹饰层次清晰,花叶扶疏,枝条相互缠绕,蝴蝶飞舞于花丛间,似在采集花蜜又似在花叶上憩息,可谓栩栩如生.

此铃铛杯成双成对,精致小巧,意境幽淡,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意趣.

铃铛杯因其形似倒置的铃铛而得名,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杯式之一,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

清康熙 孔雀蓝釉爵杯(图28)

本品造型端稳,通体施孔雀蓝釉,釉面光洁细薄,釉色鲜亮明艳,观之赏心悦目.孔雀蓝釉器属低温釉,施釉较薄,时间一长很容易剥落,故保存较难.本品历经数百年而釉面依旧完好,较为珍罕.

最令人称奇的是,杯身雕有4 条蟠螭,二条幼蟠螭置于流口下,一头部上跷,一头部下探与杯的流口形成呼应,二条大蟠螭被巧妙地置于把手处,生动传神,形成整体造型的统一与视觉上的均势.

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孔雀蓝釉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历史悠久,很早便传入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王后刘华墓里就出土过3 件孔雀蓝釉陶瓶.明清官窑也均有烧造孔雀蓝釉器,各朝的色调及釉质都有所差别.

清乾隆 粉地胭脂彩团花带托杯(图29)

此件粉地胭脂彩团花带托杯为清代官窑器,杯高3.8、口径 6.7、底径2.6 厘米;托高2.0、口径 11.1、底径6.7厘米.

整器胎质细腻,白釉温润,胎薄,带托杯,胭脂红地团花纹,胭脂红彩发色艳丽纯净.口沿施金彩,托内施胭脂彩,团花纹描绘规整对称分布,外白地红彩竹叶纹,托心内凹以承杯子.底书“大清乾隆年制”3 行6 字青花篆书款.

胭脂彩之器,始现清代雍正时期,而以乾隆为甚,之后则些微矣.因胭脂彩原料极其名贵,故清廷严格管制民间使用.清乾隆 黄地粉彩带托杯(图30)

这件轧道杯高3.9、口径 7.1、底径2.7 厘米;托高2.2、口径 11.2、底径6.8 厘米.

杯内壁施白釉,外壁黄地轧道粉彩花纹,使得画面阴阳突出,浓淡分明,立体感较强.口沿施金彩,色彩艳丽.托内为黄地粉彩轧道花纹,外为白地红彩竹叶纹,托内凹以乘杯盏.底书“大清乾隆年制” 3 行6 字青花篆书款.

这件带托杯采用了轧道工艺.所谓轧道工艺是在瓷器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状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清乾隆 矾红地梅花纹碗(图31)

此碗造型优雅规整,高5.7、口径11.3、底径4.0 厘米,敞口、圈足、深腹.碗内壁白釉无纹饰,外以矾红釉为底,釉色纯净无瑕.上绘梅树一枝,描绘异常细致,躯干屈曲遒劲,老梅盘郁,虬枝横斜,枝头梅花盛开,花朵清丽明艳,动人心目,白色的梅树在矾红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悦目.白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 3 行6 字篆书官款.

清乾隆 碧玉大碗(图32)

此碗高8.2、口径20.0、底径12.6 厘米.造型端庄古朴,简洁大方,碗口微外撇.碗由碧玉制成,玉质优良,色嫩绿而质厚润,带有天然黑斑点及裂绺,光泽较佳,琢工难度极大.圈足底刻有“乾隆年制”4 字两行楷书款.

清 仿木釉碗(图33)

此碗即采用了仿木釉工艺烧制而成, 高4.7、口径13.4、底径9.2 厘米,造型端庄稳重,撇口,束颈,垂腹,宽圈足.碗内壁髹金漆,外壁施仿木纹红彩,不露胎底,釉色温润.

外及底施红黄相间的仿木纹釉,釉色精美逼真,木纹错落有致,瘿瘤散布,宛若天成,效果逼真,摹仿技艺之高,令人叫绝.

“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远望俨然如木,而实为瓷者,名曰,仿木釉”,这是清末民国时期《饮流斋说瓷》关于仿木釉的记载.仿木纹釉瓷始烧于清代雍正时期,至乾隆时期都非常风行,其是在高温烧成的瓷胎上,以各种色釉涂饰出木材的年轮纹理,枝树疤痕及色彩质感,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出天然的艺术效果.

清 青玉小杯(图34)

整杯规整精巧,杯口外撇,矮圈足,玉质细腻,晶莹温润,通体莹润白透微有沁色,打磨精细.

明清时期,玉杯式样繁多,形态各异,而此杯弃繁就简,摒弃一切繁复纹饰和装饰,通体光素无纹,反觉更为秀丽素雅.清道光“ 慎德堂” 款粉彩花卉纹杯(图35)这对小杯的器形精巧玲珑,高5.7、口图32 清乾隆 碧玉大碗图34 清 青玉小杯图36 清道光 黄地红龙碗图37 清道光 黄地绿彩团龙碗图33 清 仿木釉碗图35 清道光 慎德堂款粉彩花卉纹杯径8.0、底径4.2 厘米,直口,深腹,圈足.以白釉为地,胎体轻莹如玉,圈足内以矾红书楷体“慎德堂制”.杯外壁绘粉彩菊花,画笔细致入微,纹饰淡雅明丽,构思巧妙、神态生动、色彩丰富艳丽,显出一种高雅的情致.

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理政的地方,故款识为“慎德堂制”的瓷器通常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

清道光 黄地红龙碗(图36)

碗为一对,敞口,弧腹,圈足,高5.7、口径11.4、底径4.7 厘米.碗内施白釉,外以黄釉为地,以矾红绘五爪双龙抢珠纹.双龙姿态矫健、神采飞扬,纹饰动感极好.近圈足处饰以海水纹,周围满布云朵,祥云朵朵,龙游云间.圈足内青花篆书3 行6 字“大清道光年制”.

就整体而言,碗器型规整,胎釉俱佳,绘画线条刚劲,画面明快,龙纹生动,威仪难掩,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清道光 黄地绿彩团龙碗(图37)

眼前这只的小碗,敞口,深腹,圈足.内外遍施黄釉,釉色黄中略带白色,外口沿饰卷草纹,呈十字形.外壁腹部饰团龙纹,五爪团龙飞舞,活龙活现,显示出皇家气派,器内心底部也有团龙纹,胫部为如意云头纹,圈足光洁滚圆,好似一层猪油般的感觉.碗底中心圈内工笔书写“大清道光年制”款识,这正是道光时期清宫专用的黄釉绿龙碗.

清道光 青花矾红花卉纹小杯(图38)

此杯即采用青花矾红装饰,高4.6、口径8.2、底径3.2厘米.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釉,胎洁白坚实,杯内透明釉地纯净,别无他饰,外壁绘对称排列的四朵宝相花纹,花朵用矾红彩绘饰,叶子以青花描绘,红彩浓艳,青花淡雅,对比强烈.底书“大清道光年制”青花3 行6 字篆书款.青花矾红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

清道光 松石绿印团蝠纹碗(图39)

此碗高7.0、口径15.2、底径4.5 厘米,敞口,弧腹,圈足.碗口沿下饰如意云头纹一周,圈足内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6 字3 行篆书款,圈足外沿饰一周回字纹,内外壁施松石绿釉,施釉凝厚,光泽油润,素雅而不失华贵,碗形制规整.而最为精妙的则是,碗腹部印有团蝠纹.因“蝠”与“福”谐音,契合人们追求幸福的心愿,故而蝙蝠纹在我国古代,属于较为常见的吉祥纹饰.

而此碗外壁之上共有5 只蝙蝠,内壁则为寿字纹,“五蝠”谐音五福,“寿”字是敬老祝福,表达孝悌的象征符号,故此碗暗含“五福捧寿”之意.所谓五福,根据《尚书·洪范》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5 只蝙蝠与碗口沿的如意云头纹组合,又寓意着洪福齐天.松石绿釉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低温单色釉品种,呈色为淡青色中微微发黄,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此碗印刻细腻不媚,气息文雅清新.

清同治 粉彩无双谱小杯(图40)

此杯敞口,弧腹,圈足,底书“同治年制”4 字篆书款,器身通体绘制无双谱中三国时期人物图,人物描绘精细,神情刻画细致入微,旁有墨书题记介绍人物的姓名及小传,题写工整,是无双谱中的精品之作.《无双谱》又名《南陵无双谱》,原为清代康熙年间浙江绍兴画家金古良的绘画著作,其题材为汉代至宋代40 位名人肖像,如:张良、项羽、班超、张骞、司马迁、董贤、孙策、诸葛亮、陶渊明、花木兰、武则天、李白、狄仁杰、郭子仪、岳飞、文天祥等,因他们的事迹举世无双,故名“无双谱”.

瓷器上绘“无双谱”纹样,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民国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以视道光之画‘无双谱’,必书人名、小传者,殆有仙凡之别.”又说:“道光画‘无双谱’,题识最夥.如画数人物,则每人系以一小传,分占其器之半.”可以说,“无双谱”图案是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粉彩瓷器中较为常见的纹样.

“无双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广为士大夫阶层和民间人士所喜爱,这件清同治时期的粉彩无双谱小杯以瓷器粉彩画的形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了这种传统文化,值得今人观赏、品味.

清光绪 景德镇白地斗彩小杯(图41)

杯敞口,深腹,圈足,胎洁白坚实,以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6 字楷书底款,款识工整.

杯身彩绘对称,前后各绘几块湖石,姿态奇峭,石后数枝兰花从旁斜出,绿叶扶衬着几枚鲜熟的红果,色泽清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颇富情趣,整杯给人以小巧而不失庄重之感.

清光绪 黄地绿龙“寿”字高盅(图42)

这对高盅,品相完好无损,通高5.8、口径10.2、底径4.7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器内外除圈足外,满施黄釉,釉色黄中略带白色.盅是我国古代较为常见的日用器皿之一,主要用于盛放茶、酒等饮料,多为没有把的小杯子.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颜色的使用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据《明史》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年) 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明史》卷八十二载:“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馀,偿以钞.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由此可见,不仅服饰上对颜色有严格的控制和规定,当时的民窑也被禁止私自生产颜色釉陶瓷.

官家生产的颜色釉瓷器也有着不同品级,专供不同身份的人享用,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更是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明代时期,英宗天顺二年(1458 年) 颁发的禁令中规定禁止皇族以外的所有人穿着服装,到了清代,在皇族内部的使用也是有着相当严格的等级规定.由此,这对黄釉高盅的皇家气派已初现端倪.此对高盅的纹饰也是异常华贵,其底部有青花楷书款“大清光绪年制”,显然这是一件清代光绪年间制成的官窑器精品.内心底为双圈“寿”字纹,在宫廷的纹样中,清代中晚期以后,寿字、蝙蝠等纹样出现较为频繁,类似这样的纹样其实更多地变成了一种理念性的东西,蕴含祝福长寿、福运拱寿,吉祥祝福之意.

高盅的外口沿饰卷草纹,胫部为如意云头,云角飘逸,外壁腹部主体纹饰则为绿色双龙赶珠纹.色釉地龙纹瓷器起源于明代永乐时期,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量制作.其龙纹不是像彩绘瓷那样直接用颜料绘画,而是先在白胎上勾出龙纹的图案轮廓后再在白釉上施颜色地釉,最后再以颜色彩盖绘于刻在胎上的纹饰,经两次低温烧成.

其中黄地龙纹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和官窑极为流行的装饰题材.清《国朝宫史》载:“皇太后黄瓷盘二百五十……皇后黄瓷盘二百二十……皇贵妃白里黄瓷盘四……贵妃黄地绿龙瓷盘四……嫔蓝地黄龙瓷盘二……贵人绿地紫龙瓷盘二……常在绿地红龙瓷盘二…… ”

根据史料载录,清代当时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底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绿地红龙器.由此可见,这对清代光绪年间制成的黄地绿龙“寿”字高盅为贵妃及妃子级别的妃嫔使用,其下等级的妃嫔是不得使用的,为异常名贵的宫廷用瓷,充分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倾向.清光绪 黄釉暗刻云龙纹碗(图43)

此碗形规整,典雅尊贵,敞口,深腹,圈足,高5.9、口径12.3、底径4.9 厘米,胎质细滑轻薄,内外满施黄釉,釉色匀净鲜亮,精致无瑕,外壁腹部通景暗刻双龙赶珠纹样,间饰祥云,足胫处饰海浪山石,刻细腻,线条流畅.底书“大清光绪年制”6 字双行楷书款.颜色瓷是历代瓷器尤其是官窑的重要品种,而黄釉瓷在其中占首要地位,黄釉碗是明清时期每朝官窑的必烧品种.

刻绘精细流畅,形制线条流畅,所刻行龙苍健凶猛,气势恢宏,画面充实,数寸之间,犹有排山倒海之势,难掩皇家气派.

清宫内廷等级严森,以色泽明辨尊贵是皇家一向的风格,决不可僭越.本品内外全是黄釉装饰,其当为皇太后、皇后所专用,级别极为高贵.

清 漆嵌螺钿四方小杯(图44)

这对漆嵌螺钿小杯高4.0、口径5.7、底径2.6 厘米.四方形杯,上宽下窄,方圈足,形制小巧.杯内为铜胎,外壁通体髹黑漆,色泽典雅庄重,间配以螺钿,镶嵌成山石花草图案,细致典雅,于古朴之间呈现优雅富贵之态.

根据《髹饰录》的记载:“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意即螺钿工艺按照画面花纹的需要,采用不同色泽的螺片,裁切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镶嵌出各种画面,达到近似设色的效果.清代诗人刘应宾有诗:“螺钿妆成翡翠光”.螺钿的光泽堪比翡翠,华美高贵,赏心悦目.其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雕刻、抛光,成品往往视觉效果奇佳,光彩夺人,为宫廷和民间所推崇.

清 白玉灵芝耳带托杯(图45)

杯高4.5、口径6.5、底径2.8 厘米;托高0.7、口径17.4、底径13.0 厘米,为海棠形,中有圈形,与杯的圈足吻合,下附原木老座.白玉制成,杯口微敞,深腹微内收,圈足,杯内外琢磨平整,光华剔透,杯腹两侧镂雕对称缠枝灵芝纹作为杯耳,通体镂空,雕工精细、形态逼真.

跨越千年,只为一杯,赏鉴着各个历史时期的茶杯盏,幽思怀古,感受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妙的技艺水平.

(责任编辑:郭彤)

博物馆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博物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博物馆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