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人民公社时期我的学校生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该文是关于学校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人民公社时期我的学校生活

读书,对于赣西百姓来说,还真是件大事.耕读传家的观念根植于乡亲的脑子里,俗话说“盘箕晒谷,教子读书”,生活再穷,欠了学费让老师追到家里,也要让子女去上学.那时候,每学期学费只要一二元钱,依然有学生交不起,做拖欠学费的“老赖”似乎习以为常.当然,学校也会免除一部分贫困家庭子女的学杂费.我的小学,正值人民公社体制日趋成熟的时期,也是十年的中后期.1971年秋季,祖父带我去离家一里地的东方红小学报名.还不满7岁的我,本来是不能入学的.我的户籍在父亲工作地南昌,户口本不在莲花.老师听信了我祖父的话,将我当成7岁报了名.祖父一边比划一边说:“我孙子‘李晓斌’,文武斌.”老师只听到后半句,竟然误记为“文武斌”,将我的姓氏都改了.

东方红小学是莲花县最大的小学,开设了五个年级,一个年级有五个班.校址在县城北面,当时校园四周都是广阔的稻田,右边隔着稻田和琴水河是文峰山.山脚下有棵大古樟,树枝上缠了红布条、点了清油灯,人们求福拜神.即便当时的神庙在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中消失了,但老百姓敬神求佛的习俗根深蒂固,没有菩萨,就以古树为神.我贪玩,时常就在那大树下玩耍,神秘而阴森的氛围令我有了某种敬畏之感.

东方红小学是县办小学,莲花县的其他小学都是公社或大队办的.当时的生产大队大多改成了政治色彩很浓的名字.小学是哪个大队办的,就叫哪个大队的名字,诸如红旗小学、前进小学、红源小学、曙光小学等,这些学校的名字和“东方红”一样,都具有那个红色岁月的时代特色.1984年,人民公社体制结束后,生产大队改叫村,政治色彩浓郁的名称也就停止了使用.东方红小学改成了“城厢小学”.红旗小学改叫“六模小学”,后来迁址在吉莲公路旁,又改为“城北小学”.

童年的记忆既是模糊的,又是清晰的.那时候的教材是江西省小学试用课本,淡的封面,套色的木刻画,往往有一个井冈山的徽标.内页则都是黑白印刷.语文教材以语录、儿歌、红色小故事为主.回想起来,除了记得“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外,印象最深的是“过去地主算盘响,收租逼债来抢粮.贫下中农没法活,卖儿卖女去逃荒.现在队里算盘响,年年丰收有余粮.忆苦思甜不忘本,阶级斗争记心上”.读过的人物,除了雷锋、刘胡兰、张思德、邱少云等英雄人物,还有收租院的刘文彩、装鸡叫的周扒皮……

学校除了开设语文算术等课程外,还有劳动课、政治课.学校要搞建设,就动员学生制作砖头的泥坯.还好,那时校内就有个黄泥小山丘,还有一个积了淤泥的水塘,泥料与水不愁.我背了书包,提上一个砖坯模具,去上学.劳动课就制砖.那是要点数的,老师记录在册.制好了泥坯砖,风干了,砌成一堵,等待校方装砖窑烧大红砖.我家所在的大队叫“五一”,原本是没有队办小学的.后来,说是小学不出队,队队办小学.五一大队也就办了家小学,一开始设在大队礼堂里,只有一二两个年级,老师都是队里挑选的社员,叫“民办老师”,我们称之为“赤脚老师”.他们和打赤脚下田劳动的社员一样,报酬都是由大队记工分.其时,我已经读高年级了,所以仍在东方红小学就读.五一小学大约在礼堂办了两年,大队决定另建校舍,给每户社员家庭下达了制砖的任务,一户500块砖头,凑起来在大队仓库的左侧前边建了一排新校舍.我的小妹就在五一小学读初小.

农忙时节,东方红小学组织我们去支农,比如去生产大队插秧.我们安排在五一大队插秧.一群系着红领巾的红小兵在水田里排成行插秧.大队里有个社员负责给我们打格子,指导我们插秧.插秧是倒着走的,一边插一边往后退.插秧速度最慢的,就留下了一段空白,社员戏称为“背门板”.最令人害怕的不是插秧落后了,而是遇上蚂蟥.蚂蟥叮在脚肚上,喝饱了血,滑溜溜的,难以弄下来,得猛的一拍,蚂蟥受了刺激,缩成一团,自动坠落下来.同学谣传,说是蚂蟥咬的时候就在血管里产卵,肚子将来会长满蚂蟥.这真是极其恐怖的事情,以致见了蚂蟥小学生就赶紧逃.

莲花是油茶县,丘陵山冈,遍种油茶树.每年霜降过后,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领去附近的山上捡油茶籽,用来榨油补充学校食堂伙食费用.这叫“勤工俭学”.上了油茶山,学生一散开来,老师要管都管不了,只能说是太阳西斜的时候到某处集合.有的学生不听话,跑远了,跑到还没有摘完的油茶林里去偷茶籽,给看守油茶林的大队社员发现了,结果酿成老师和社员之间的冲突.社员得理不饶人,看山的又都是性格暴躁、孔武有力之人,吃亏的自然是老师.老师要么挨了揍,要么眼镜给折断了.一群学生眼看着自己的老师受欺负,却无能为力,就纷纷指责偷茶籽的同学.那时候,学校和周边社员发生冲突的事情也是不少.有的学生偷生产队里的黄瓜、番薯吃,社员告状告到学校.校园外的生产大队烧砖窑,个别社员居然乘天黑翻了围墙过来偷学校的破旧桌椅当柴烧.第二天,上学路过的学生发现了,立马报告老师.老师去现场看了,我们就跟在后面也去凑热闹.窑口确实有没有烧完的残留桌椅木头.老师留存了证据,向校方汇报.然而,那时候,老师是臭老九,社员都是贫下中农,在阶级成分上,社员占了上风,学校也管不了社员.最后,这样的事情通常是不了了之.

尽管小学生活已经离我40多年了,老师讲的课也还有些印象.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还不是老师的课,而是社会上的人来学校讲的思想政治课、忆苦思甜课.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戚桂书回乡后,安置住在五一大队礼堂后面的平房里.我们时常见到他坐在轮椅上,由人推着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大队礼堂陈列了他的英雄事迹.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讲解员说,戚桂书老红军的膝盖骨作战受了伤,因缺医少药结果烂成一个洞,伤口生了蛆.戚桂书用食盐甚至辣椒水去处理伤口,迫使蛆虫钻出来.听了这些,我们这些小学生,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戚桂书的爱人周老师也是位老红军,她身材瘦高,老是穿着黑布衫,加上脸色较黑,给人的印象就像是黑白的照片.虽然她有些跛足,但行动自如.周老师时常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现在,我只记得她讲的长征路上给蛇缠住脚的故事.她说,走着走着,不小心踩到了一条蛇,蛇就缠在她的小腿上,还好她穿的是长筒鞋,她使劲飞腿踢了一脚,啪的一声,蛇就从她的脚上滑落下来摔死在地上.

校方还请了消防中队的中队长担任红领巾辅导员.绿军装系上红领巾,红绿对比强烈,格外显眼.辅导员胖乎乎的娃娃脸上堆满笑意,眼睛眯成了缝.那时候胖的人不多,中队长似乎是我当时见过的唯一一位略略显胖的人,印象自然很深.见到中队长,大多是在操场上,我们排成队列,他给我们示范一些队列动作,也算是军训吧.

大约我读二年级的时候,农宣队进学校.时常给我们讲阶级斗争和忆苦思甜课的,是一位爱穿灰布衣的中年农村妇女.她是农宣队的重要成员,口语表达能力较强.“贫下中农思想宣传教育队”,这一名称是我后来翻阅县志才知道的.当时只知道,时常有社员坐在讲台前给我们上课,说是上课,也就是讲故事.因此,这样的课,我们最爱听.那位上课的中年妇女,我忘了她的名字,反正她和千千万万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贫苦农民没有多少区别.通过她讲的课,我们知道了她的身世.在旧社会,她是一位地主家的长工,负责做家务.她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为地主干活,却得不到地主家的尊重.尤其是地主婆,把她当牛当马来使,甚至还放狗咬伤了她的腿.讲到这里,她挽起裤脚,给我们看了那个狗咬的伤疤.记得当时,她眼圈一红,禁不住哽咽流泪.我们也在下面泪流满面.当然,我们并没有像电影电视剧里所表演的那样,激动亦或愤怒地高喊口号.就在这种压抑、沉重的情绪中,这位农宣队的宣传员来了个故事情节的大转折.她讲地主剥削和压迫了她,她要反抗.于是,就在洗米的时候,故意多放点米,将米藏在装洗米水的木桶子里,借倒潲水回家之际,偷偷将米带出去.甚至她还将地主家的猪肉也暗藏在潲水中,偷回家给家里人开荤.下课铃响之前,最后的结束语一般都是“牢记阶级仇,不吃二遍苦”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类谆谆教导.

那个时候,“阶级斗争”是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我家的屋檐下就书写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似乎,就在我的周围,随时都潜伏着一个阶级敌人.校门外的土路上,有位老婆婆天天守在那儿,提个竹篮子,里面有几个盆子,装了些加工好了的醋渍红萝卜、醋渍生姜,甚至是醋渍萝卜皮、生姜皮.一分钱就可以买一大夹,包在作业纸上,递给你.上学或是放学时分,小学生都爱吃.没有钱,以一本旧作业本也可以兑一夹醋萝卜.那真是美味,我们时常连纸上剩下的一点汁液都舔得干干净净,哪管它纸上还有铅笔字迹.学校老师可能是担心食品不卫生,就给我们上阶级斗争课,说:“那醋萝卜就是糖衣炮弹,那卖小吃的老太婆是以糖衣炮弹拉拢腐蚀红小兵的阶级敌人!你们千万不能上当!再也不要去买她的醋萝卜了!”

听了老师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起初还真有些害怕,从那老婆婆的面前经过,越看越觉得佝偻着腰身的她像是电影里出现的阶级敌人.但谁也抗拒不了醋渍萝卜的诱惑,只过了一天,很多同学就将老师的教诲抛之一旁,依然趋之若鹜围着老婆婆买醋萝卜吃.

我读小学的时候,已经是中期,社会上掀起的造反有理的风潮也影响到了学校.上学的路上,两边建筑物的墙壁上,贴满了标语、大字报和漫画.高年级的学生跃跃欲试,提起笔来就给老师写大字报.校长、教务主任首当其冲,学生编了顺口溜写在纸上张贴出来,点名批评老师.我们的校长叫刘金昌,有一首童谣就在学生间流传:“金昌金昌,吊儿郎当.克己复礼,痴心梦想.”当时,我读初小,识字不多,对大字报上的内容不感兴趣,但那一丝不苟的漂亮楷书,让我敬佩不已.有个外号瘪鼻子的同学,是学校总务主任的儿子,字写得好,那简直就是现在的明星,被人崇拜得不得了.学校开设了书法课,我就认认真真地练字.墨汁盒里装点棉花,以棉花浸满墨汁,拧上盖子,墨不会流出来.墨盒、毛笔和大字本,都装在书包里,每周都有写字课,我一笔一划地写,老师以红圈标注,圈出写得好的字,以示鼓励.后来,我的字有了进步,班主任让我抄写了一张宣传小报,那真的是很有成就感.

1976年,我读小学五年级那年,逝世,县里在革命烈士纪念堂设立吊唁大厅,供机关干部和普通群众悼念一代伟人.五(1)班班主任贺仰豪老师带我们去纪念堂悼念.面对鲜花和翠柏围绕的遗像,大家低头默哀,心情很是悲伤.此时,有位同学却昂着头东张西望.这位同学的父亲恰好是地主,而且曾经在十字街头批斗过.回到学校,贺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批评这位学生,还发了一番感慨:“到底是地主崽,对没有阶级感情!”

我高中毕业后,成了待业青年.1983年,县文教局、劳动局联合从待业青年中招录一批小学代课老师.培训结束后,我被安排在当年的母校东方红小学实习,还发了实习工资25元.四(2)班的班主任周剑夫老师是我的指导老师.那时,这所学校与我读书时候的模样,基本上差不多,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在一排排教室的通道间筑了两米宽的水泥路.那个教师办公楼,还是浅蓝色的外墙.一棵高大梧桐树掩映下的学校食堂也还是青砖平房.不过,课本是完全变了,彩色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很是正规.语文课文除了陈毅的诗《梅岭三章》,还有《画蛋》《威尼斯的小艇》等,政治色彩淡化了,文学色彩浓了.

次年3月,人民公社体制终结,东方红小学更名为“城厢小学”.几十年没有变化的学校,几年之间完全变了样.如今,知道东方红小学这一名称的,一般是上了年纪的.我的母校,没有留存一点我当年读书或是后来实习时的痕迹.往事随风,时光永远向前,谁也不能回到过去,谁也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将来.过去的一切,有曲也有直,有是也有非,有苦也有甜,只有谨记于心,引以为鉴,才能走好今后的路.■

(责任编辑:顾鸿)

学校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学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学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学校教育杂志

2、学校教育是正规期刊吗

3、学校论文

4、学校管理方面的论文

5、学校教育论文

6、中小学学校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