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论文怎么写 和和虎臣一个晚清官吏的春秋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春秋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和虎臣一个晚清官吏的春秋

雪,无声地,争先恐后地,下着,从灰蓝的天空投向不安的大地,没完没了,无休无止,仿佛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黑夜的深壑填满.

天,终于亮了;雪,也停了.白茫茫的雪原上,一片连绵的营帐排布在山谷之间.一个年轻的士兵从帐内伸出身子,白光晃得他本能地闭了闭眼,北风呼呼,穿透破旧的皮袄,身上一夜捂得的热量被瞬间带走,他不禁浑身哆嗦了下.犹豫片刻,他还是鼓足勇气跨出门,躬身抓起地上的雪搓搓手,搓搓脸,挺起胸膛向外走去.暴露在外的肌肤冻得似要裂开,牙床不受控制地磕得咯咯直响,地面蓬松的积雪,一脚下去没到小腿肚,他个子高大,然而每走一步还是很费劲.

越来越多的士兵钻出营帐,他们一边跺脚,一边操起铲子清除积雪.沉重的栅门被拉开,门外是皓然无边、寂静无声的冰雪的世界.远处山脚下,一抹黑影在移动,那是信使从玉门关而来?不知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昨夜气温骤降,大帐内寒气蚀骨,刀结了一层冰,将军的印信被冻裂,檄文与砚水凝成一体,而御寒物资还未运来.将士们盼望冬衣快到,春天快来,早日追寇杀敌,将入侵者驱逐出境.

这是1876年的冬天,清军在左宗棠的指挥下挥师西域,收复被中亚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占的新疆各地,前期夺回乌鲁木齐一带后,入冬进入备战休整阶段.

第二年4月,清军分三路进击,势如破竹,至年底彻底击溃阿古柏.1881年又收复被沙俄占领11年之久的伊犁地区.1884年清廷设立新疆省,西域各地得到有效管制.这场晚清政府在抵御外敌中所取得的唯一胜利,守住了西北门户,为中国留住了新疆广阔的疆域,其意义可谓深远巨大.

年轻的士兵名叫和廷彪,来自几千公里外的云南,那年他还不满十六岁.若干年后,在诗歌《边塞雪》中他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膻帐宵愈寒,冻破将军节.

晓起开辕门,平沙万里雪.

昨闻轮台惊,草檄砚水结.

呵盾成羽书,瀚海飞难越.

今朝雪没髁,齿震肤欲裂.

征人望寒衣,玉关鸿影绝.

戍楼拥敝裘,不敌朔风烈.

聊酌葡萄酒,宝刀挥冻铁.

何日下龙堆,一饮单于血.

念兹不围炉,顿觉五肠热.

杀气腾太空,空中化玉屑.

和廷彪,字虎臣,号琼崖,是纳西族名将和耀曾之子(见《四川文学》2016年10期,南村《晚清纳西族名将和耀曾》).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征召各地部队,和耀曾也在征调之列,和虎臣(下文皆以和虎臣称之)便跟随父亲到了新疆.这一战役在年少的和虎臣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从此,左宗棠成为他一生崇仰的榜样.

科举之路

1861年和虎臣出生于云南丽江,这时,第二次战争刚刚结束,外辱稍为消停,但内乱却正烈.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席卷大江南北,陕甘,云南回变不休.在和虎臣尚未出生之际,祖父和鉴,祖母赵氏以及其他几十口家人命丧战乱.和耀曾为报亲仇,组织团练,在大理以西的丽江、鹤庆、剑川一带与回民争夺.和虎臣就是在这样的颠沛流离,兵荒马乱中出生.出生第七日,丽江又一次被回军攻陷,母亲怀抱他奔逃到江边,江水湍急,船只无一,幸而寻得一革囊,漂浮渡江,母子性命才得以保全.七岁虎臣进入私塾读书,八岁,母亲即去逝,他无人照看,只得跟随父亲寄生军营,随部队在滇西金齿,滇黔乌蒙一带辗转.

在硝烟战火中长大的虎臣,自然“轻文而好武”,“从军固吾乐”,他觉得他的使命就是除暴安良,“天意敛欃”,而他也练就了一身“猎必获猛兽,射必穿长杨”的本领(《瓯东集·三旬初度》).然而,和氏虽将门,父亲却似乎并不希望儿子走祖辈的老路.云南回变基本结束后,虎臣被送到当地最具影响力的五华书院读书.五华书院位于昆明五华山北麓,这里曾是平西王吴三桂故宫,是当时云南创办较早,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所书院.和虎臣不负父望,课试优秀,很快取得秀才资格.他有点自得,“意谓取青紫,如拾芥与姜”(《三旬初度》),以为凭此下去,求取功名如探囊取物,毫不费工夫,殊不知,在科考之路上他从此再也见不到成功.

1879年,和虎臣第一次参加乡试不中.

1882年,第二次乡试,又不中.这个时候,父亲和耀曾已经调到贵州镇远任总兵官,和虎臣也跟随到了镇远.这一次,他痛下决心,三年时间杜门读书,诸事罢免.

有说法称和虎臣这期间参加了中法战争,这种说法很需进一步考证.中法战争发生于1883-1885年,这个阶段和虎臣一门心思在家备考,他的知己,享誉滇黔的文化界泰斗,教育家,书法家陈荣昌在虎臣诗《瓯东集》的几处按语中均提到“虎臣自壬午(1882年)落第,归,杜门读书三年”,然未言及和虎臣曾参加中法战争.他与和虎臣是发小至交,对于和虎臣的情况最为了解.既然杜门读书,临考之前不大可能突然跑去越南战场然后又回来应试.

另外,这个说法所依据的和虎臣的战地诗:《破高嶺追寇入匹夫关》、《逐寇至灵山》、《乱后进安定司城》《挥军夜渡红河》等,考证其地点,比对历史事件,可知诗中所描写的是后来虎臣在广西剿匪的情形.中法战场陆路在越南北部,最靠近中国的也就是镇南关了.“匹夫关”“高嶺”“安定司”“灵山”等都在中国广西广东境内,离中法战场很远.至于马尾海战,目前没有线索表明虎臣曾参与.

不过,虽然和虎臣极大可能没有参加中法战争,但杜门读书的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在《铁甲船》这首诗中他留下了对马尾海战惨败的思考.

诗中写到了晚清海军战舰的装备情况“采必红毛铁,制必楼艣先”,所用的铁都是从荷兰进口的.“炮成钢百炼,台筑形巍然,熊罴十万师,布置几盈边”,福建水师当时看起来非常强大,然而,法军都侵入到中国内河了,清廷还一味指示将领们“彼若不动,我亦不发”,结果,法军突然发动攻击,清军未及反应,已经“巨舰破且沉,龙旗倒复捐……浩乎马江水,忽为尸血填”.和虎臣痛心疾首地指出惨败的原因不是器不如人,船炮不利,而是因为“谋之乃少年”,上层一味怀柔,战略错误,而指挥官又缺乏谋断.他认为抵御外辱,要敢于作战.武器装备固然很重要,但如果统帅的意志摇摆,又缺乏军事才能,那么装备再精良也无济于事,只是徒然耗费国家财力物力罢了.

刻苦准备三年之后,1885年,和虎臣满怀信心第三次参加乡试.很不幸,他还是落第了.乡试三年一次,三次就是九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九年?对于读书人来讲,科举不中失去的不止是前途,还有自信.那种失败感是深入骨髓的.和虎臣三试三败,再坚强也免不了“遣愁仗诗酒,命厄憎文章”.他后来多次在诗中提到自己的失败,虽然同时他以历史上科举不顺但照样建功立业的曹沫、左宗棠等激励自己,但显然落第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这个时候,他已经二十四五岁了,前途在哪里?他不得不另寻出路,无奈地把目光投向捐官这条异途.“捐官”,就是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从秦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捐纳制作为科举的补充,到清朝此风最盛.政府有公开捐纳之策,高官们则私下卖官鬻爵,于是,买官的一旦上位,思谋的不是为民谋福利,而是大肆捞取钱财,中饱私囊,如此之下,官场风气可想而知,晚清的灭亡也是理所当然.但捐官者也不全都是无良无德之辈,也有一些学子士子报国无门,只得出此买官下策,同时,在一些地方,捐官也不是谁都可以,也要通过一定程序选拔,从秀才中之优异者廪生、贡生中遴选.和虎臣曾以贡生(又称诸生)入国子监,在可捐纳的行列.他出了两千石,捐得一个候补知县,“纳粟二千石,始得见君王”(《瓯东集·三旬初度》).两千石粮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古汉语词典中国历代衡制演变表,清朝一石等于120斤,一斤等于现制1.2斤,那么2000石等于现在28.8万斤.一个老百姓假如一个月吃30斤米,他得吃800年才吃得完.换算成银子,约两千多两,是普通人十几年的收入,好在和虎臣有个还算高收入的爹.这个数目是和耀曾当总兵差不多一年多的俸禄(俸薪加养廉银全部),说起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和耀曾手散,乐善好施,常大把大把支援家乡建设,扶持穷苦人家,纵收入高,家中不积金银,一时要拿出这么多银两也困难.史料记,和耀曾死在镇远任上后,家中竟连下葬的钱都拿不出来,因此,为了儿子捐官,这个手散的高官也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资费凑足.

长林盐使

这样,和虎臣用800年的口粮换了一个候补知县身份.

1889年前后,和虎臣任职浙江温州长林盐场.温州是全国十大产盐区之一,长林又是温州四大盐场之一.清朝在各盐场、盐池、盐井处设基层盐务机构盐课司,司内设大使一人,掌生产及盐税征收事宜.其缺于各省候补知县、州同、县丞或恩拔副榜贡生内拣选,秩正八品.和虎臣幸而获得这个职务,做了一名盐大使.

长林盐场很大,东南到大海,西至馆头驿,北至黄岩县界.盐官清闲,虎臣闲来无事,便四处巡游,以吟咏自遣.

长林林不茂,瓯脱是吾区

势阻南盘石,波吞北雁湖

……

沧海即生涯,渔船半作家

捕鳗嬉墨浪,拾蟹卧晴沙

计篓鲜鳞满,归舟破席斜

阿翁携入市,贯酒醉流霞

危堤护平地,下即课盐乡

万灶销兵火,千塍变滷塘

潮来咸蓄水,日曝自成霜

视力今为省,民便国计伤

鱼盐饶且足,以有易邻家

晓市芙蓉酒,春山雁荡茶

银墙高蛎粉,翠袖薄蝉花

富庶虽从古,还怜教未加

……

三月桃花涨,黄鱼逐队来

东邻蚕市散,北墺贾帆开

野老观潮往,渔娘捕海回

金鳞齐入馔,佳脍满春台

——《瓯东集·长林杂咏·八首》

这些诗句生动再现了晚清时期长林一带人民生产生活劳作的情况,诗写沉着,有杜甫之风,对后人了解长林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浙江自古富庶,但和虎臣惋惜当地教育没有跟上.

光绪己丑年(1889年),浙东各邑被风灾,继以亢旱,粮食歉收,好不容易熬到下年大麦小麦登场,但不敷民食.五月,青黄不接,到处是饥疲鬻子的百姓.而原本为灾荒年预备的义仓虽粮食充足,当权者却拥而不发.和虎臣对这种官场风气痛恨之极却无能为力,只能写诗予以抨击.

狂飚振荡骄阳暴,田陇摧残灾正酷.

秋来禾稼已无收,国赋官租递催促.

官租国赋一一了,十斛人家剩三斛.

……

买儿鬻女供数餐,榆皮剥尽未果腹.

老者病毙少羸黄,妇子相携道旁哭.

哭声未已腹更饥,五斗闲曹忍触目,

常平累累义仓盈,尔民胡不吁当轴?

民云当轴亦知怜,大开两仓粜其粟.

无如奸胥恶役横索钱,交贿不成恩不沐.

嗟哉!蠹生肘腋间,除之不尽身之毒.

斯毒易治我不能,斯民易饱力不足.

空向饥民叹奈何,回头尚喜秧簇簇.

——《瓯东集·饥民叹》

和虎臣询问灾民,说义仓里粮食累累,你们为什么不去向上头呼吁啊?灾民回答,上头也知道怜恤百姓,大开两仓赈灾,无奈下面小鬼奸恶,不贿赂拿不到灾粮.

在诗的末尾,虎臣指出贪官污吏宛如生长在暗处的囊虫毒瘤必须尽快除掉,否则就要被他们毒害,还说“斯毒易治我不能,斯民易饱力不足”,他认为囊虫是可以革除的,贪腐是容易治理的,只是自己权力不够,力量不足.他觉得只要自己做了足够大的官就可以根除弊病,匡时济世,造福黎民.

做大官,成大业,这一点从和虎臣的名字可以看到一丝端倪.一个人的名特别是后期自取的字,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而字号又会反过来心理暗示,指引这样的追求,使之最终名实相符.廷彪,虎臣,反映了和虎臣的政治追求.在《三旬初度》里和虎臣表达了从讲“外为交游宠,内为门庭光”,从大处讲“致君比尧舜,泽民如羲皇”的抱负.琼崖,是和虎臣后期的号,表现出他人至中年后的精神标榜.他的一生是否如愿以偿呢?

清远县令

1893--1897 和虎臣调任广东清远县令(今广东清远市),有了一个小试身手的舞台.知县官不大,但毕竟一县之长,想干事是可以干点事的.清远的县志上记录了一二他的作为.

和虎臣到了清远,迅速摸清情况.清远地属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境内山区多,农民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他申文省府拨款,扶植山区农民种桑养蚕,令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又经过调查,因地制宜,在各地建立圩市,条件好的以砖瓦结构,条件差的,草木搭建,再不济,干脆露天.各圩市或三、六、九,或二、四、八开市,猪牛羊马,粮油生资都可以在这里买卖.因这些圩市,又自然兴起了为圩市服务的客栈、牛马栈、摊店等,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物资交换,经济繁荣,刺激了百姓的生产热情.

与父亲和耀曾一样,和虎臣非常注重文化教育,认为移风易俗依赖儒修,劝学兴贤首崇文教,所以到一地,必先抓教育.要使教育上去,自然要先建学校.清远县城原有凰城书院一所,因年久失修,馆舍圮毁,没有生童入院.和虎臣带头捐廉,大力修葺并扩建藏书楼,派人前赴江浙等省购买经史子集各书,运回后,逐一订装,编注分明,制定藏书章程,使用办法,方便生童借阅利用.(《云桥书院碑文》)

清远县辖捕、滨、潖、迴四属,捕、潖、迴离城较近,各士来凰城书院肄业应课往返较易,只有滨江一属离城百里,地处山陬,原珠坑虽有社学,但不堪使用,学生往来县城,艰于跋涉,考虑到这种情况,和虎臣遂传集绅士,倡建书院,1896年在原社学处建成滨江云桥书院.

书院倒是建起了,怎么样保证书院运行下去,发挥它的作用呢?滨江水系发达,老百姓的农副产品及大宗柴炭竹木皆经由滨江水道运至滨江和北江交汇处的集散地交易,然后其中很大部分又转上大船,远销珠三角和省港澳等地.为方便统一计量和出售,滨江地区的乡绅曾在这里开设了一间公会,曰昌字号,凡滨江的柴炭由它经纪,并从代销中收取佣金,其所得年入七百两银,其中三百四十两用于滨江团防,剩下的三百六十两,虎臣与大家商议,即拨作云桥书院每年的膏火宾兴等费用.书院按期考课,由县捐廉给奖.

《清远县志》记书院“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宏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其地“左右有笔架山环抱,后与花尖山相接,诸山秀丽,林木葱茏.有池水流经山麓,水上有登云桥,桥下涓涓清流,不舍昼夜.”

2011年秋,清新县滨江珠坑河段(清新县,即原清远县清郊区.)掏挖河床时发现一块碑, 重约一吨,上面刻着和虎臣在云桥书院修成后向巡抚的禀文.文中详细报告了清远的文教状况,书院的必要,书院建成后开支的出处,管理的办法等等.碑现在被珠坑当地一私人收藏,可惜只剩下一半,碑文不能得全貌.

和虎臣对当地的旅游业也多有贡献.清远有太和洞.洞其实并非洞,是清远县治附近一处山谷.和虎臣自述,癸巳(1893)年,到任清远数月后,终少暇,游此景,见“其蹬道巉岩,叠嶂交锁,峰回路转,如在云中.溪行将半,石扉洞开,泉声震耳,有瀑如练,悬千尺之岩,心目俱豁……游人至此,徘徊不愿去”,却可惜没有憩息之处,因命“跨流架石,凿山构椽”建亭于山阴,并名之曰“寒碧亭”,撰联“峰回不遣泉声去,亭午犹惊石气寒”,并特为此写了《寒碧亭记》.他有意识地赋予自然风光以人文气息.太和洞的山谷中多石刻,许多光绪年间的精美石刻,比如“万涧归宗”,都是和虎臣任清远知县时镌刻的.这些痕迹,现在成为清远的文化沉淀.

在清远滨江的珠坑云桥社学内曾有遗爱祠,祀巡检傅夔,张绍九,知县马映階,和虎臣等人,和虎臣是其中唯一文武双全,既能攻伐,也能建设的干吏.知县官小,然而最亲民.真心为百姓做事的,百姓总是将他们铭记.至今清远人每游览太和洞,念及和虎臣等人当年在清远的政绩,仍感叹清远有官如此,幸哉.

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纳西族文学史》第三篇第七章晚清作家群第四节《和虎臣》,写到和虎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再度从戎,转战辽沈”,笔者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7月至1895年3月,这个时间和虎臣很确定在广东清远当知县.既为一县之首,又怎么分身到辽沈去打仗?

在清远期间,和虎臣还有一私事可记 —— 再得儿子.和虎臣娶昆明顺城街人裴氏,1891年,大概在温州,虎臣得第一个儿子,取名福儿,视作掌上明珠,很是疼爱,无奈福儿后来病死,虎臣作诗《哭福儿》悼念,说“年三十只此一儿”,福儿一死,“苦闻墟暮莎鸡泣,怕见邻童竹马过”,非常悲痛.在清远再次得儿,取名和清远,后又得三儿怀远,丧子之痛稍得化解.

荷戈屯蜀西

清远任后,五六年,和虎臣行踪不详,但1902年前后他肯定在四川,因为史料表明他是这一年从四川调往广西的.他的诗屡次提到四川,“乡梦绕筇竹,游迹又浣花”——《瓯东集·怀王仲瑜》.筇竹,又叫罗汉竹,是西南地区特有的竹种,高两三米,其秆节膨大,四川常用来制作手杖.《怀王仲瑜》中陈荣昌按:(王仲瑜与虎臣)“在滇同游筇竹寺,至蜀又偕游浣花草堂”.王仲瑜是和虎臣与陈荣昌共同的好友,官至贵州粮储道,贵州按察使.浣花草堂即杜甫草堂.另一首诗《晓寒感旧事》中,他同样提到四川: “昔作天涯人,寄书飞鸿杳,荷戈屯蜀西,奉檄驰岭表”.“荷戈”与“屯”,说明他在四川涉军务,而后“奉檄”去广西一带,“驰”一字,显示去得很急.为什么去得很急呢?

奉檄岭表

1903年3月24日(农历),和虎臣的名字出现在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履新奏折里“……道员张鸣歧,朱荣璪,李光觐,知府段庆熙……知县高而谦,和廷彪……等皆春煊习用得力者,且多非四川人员,应恳恩调往臂助……”.和虎臣所说“奉檄”就是奉的这个调令.这些人员被岑春煊点名一块调入广西,是要去做一件棘手的事 —— 剿匪.所有的官员被要求紧急到位,所以和虎臣在诗中用了一字,“驰”.

广西的匪患非一朝一夕,由来已久.1895年-1903年的中国诸多大事发生: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离京出逃;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根据条约,中国要偿还本息总达十多亿银两的巨额赔款.这些债务都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除了这些大背景,广西匪患殊为猖獗还有其具体的诱因.广西原本边穷,又地处兵家用武之地,战事频仍,受战争的危害很大.历次战争特别是中法战争后,留下大量游勇,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游勇一部分是战争中溃散的逃卒,一部分是战后被遣放的兵勇.因政府太穷,有些兵勇被遣时甚至连遣散费都拿不到,他们满含怨愤,带走了械.这些逃卒和兵勇,流落边地,缺乏生活依靠,遂利用手中武器,滋事扰民,打家劫舍.

每年,巨额的赔款被摊派到各地,像广西这样的穷省本来就捉襟见肘,这下更是难以维持.官府只好巧立名目加紧向老百姓榨取,而一些官吏还寻机刮剥,中饱私囊.遇连年风灾水灾虫灾,粮食歉收,官府赈灾不力,百姓没有活路,只得铤而走险.各地会党帮会乘兴而起,造反势力蜂起云涌.原本漫无目的散兵游勇逐渐与地方会党结合起来,构成多达四五十股的武装股匪.(参见《清代广西历史纪事》655页).会党本为反抗官府和土豪,但有的会党已经成为地方一霸,凡不入会的就会遭到报复,比如安定人士记“因我安定不归其会,阻住东兰、河池、忻城、龙门要路,于是专杀我司人民,抢劫过往银货……匪破司衙并官署各公馆,被拿约千余人,炮杀数百人,尸骸堆积,惨不可言,焚烧住屋,尚有余事”(都安县志录《白骨冢碑文》).良家百姓没有宁日.

匪既为害,官在剿匪过程中又造成另一祸害.一些官员借剿匪之名,勒索钱财,滥杀无辜,或为上报成绩,诬良为匪,致使官府与百姓的矛盾更加尖锐,最后是年年剿匪,匪患却旋灭旋燃,越剿越甚,至1903年终至一家,兵匪一家,民匪一家,遍地是匪.清廷感到莫大的威胁,紧急把知兵善谋的岑春煊调去广西.

岑春煊,广西西林县人,因八国联军进犯京津中勤王护驾有功,得到慈禧倚重,两三年之间频频调动升迁,1901年山西巡抚,1902年四川总督,1903年两广总督,简直是哪里危急,哪里救场.其父亲,晚清重臣岑毓英与和虎臣父亲和耀曾是长达十多年的上下级关系,交情深厚.到了儿子这一代,从史料中可见至少两次虎臣为岑春煊下级,先在四川,后在广西,而从上文岑春煊奏章“皆春煊习用得力者”之语可推知,在四川之前,和虎臣也是追随岑春煊的.

岑春煊以干练铁腕著称,在川几个月,即把四川的哥老会变乱平定,并创办警政,处置了一批贪官污吏.到了广西,更是雷厉风行,首先整顿吏治军政;然后调兵遣将,分广西为四路,责成各统帅分片清剿;再选择知兵爱民之牧令,分任有匪的州县,认真举办团练保甲,把兵匪分开,把民匪隔绝(参见《清代广西历史纪事》 670页).

1903年5月(农历),和虎臣接统原左江镇总兵潘瀛所率之绥远军,7月,又代理思恩知府,身兼两职.(《清代广西历史纪事》666,670页).前面已讲,和家世代将门,到了和虎臣这里意图改变,以读书博功名,远离杀伐,可最后世事纷芜,命运使然,还是免不了舞刀弄,浴血沙场.

思恩府匪患最为严重.现在“思恩”这个地名已不复存在,很少有人知道它了,但在清朝思恩府是很大的一个行政区域,辖一州,一厅,三县,七土司;治所在武缘县西北的府城镇(今武鸣区府城乡).清灭后,1912年民国裁思恩府,而武缘则因“以武而鸣于天下”被广西提督陆荣廷改为武鸣县,今为南宁市武鸣区.思恩府的旧城墙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拆,今原址只有很矮的城墙根儿依稀可见.

在各历史文献检索清末思恩府历任知府,查不到和虎臣,1901年知府张恺,1902年是杜元庆,1904年后则是傅屺蓀,唯独和虎臣代理知府的1903至1904年这个阶段空缺.大约和虎臣的代理始终未转正,而没有录入史志吧.

初到思恩,虎臣看到所谓的思恩府“严郡千余里,荒城家,下僚杂夷汉,旷土少桑麻,盗炽惊蛇影,民贪竞鼠牙,……荒衙占半城,荆棘满阶生,壁破桄榔补,堂空蛤蚧鸣”(《瓯东集·守思恩杂咏》),偌大的思恩荒凉凋敝,民不聊生,匪患灾害连连,搅得老百姓不得安宁,日夜惊吓.他感叹即使汉代的良吏龚遂与黄霸到此,也只有徒唤奈何了.

明知不可为,还必须得努力为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洪党韦五嫂等三次围攻安定司(治所在今都安县红渡村),造成千余人罹难,安定司向思恩府求救,和虎臣饬管带李文慧七月二十八日先期到达,自己也随后带兵赶到,将城中洪党击溃,洪党败走高嶺、匹夫关.(《都安县志·军事》635页)

……

执锐人半饥,带血马犹汗.

追逐百余里,洪河阻浩瀚.

下令竹成筏,火速登彼岸.

……

下临不测渊,上则千霄汉.

始悟匹夫称,能使万夫惮.

是时军力疲,饿腹难再战.

……

罗雀雀不来,掘鼠鼠早窜.

无已裹毡眠,枕戈且待旦.

嗟尔兵与民,咸遭此糜烂.

——(《瓯东集·破高嶺后追寇入匹夫关》)

这是和虎臣所记匹夫关战之情形.匹夫关,在广西河池都安县菁盛乡的红河边,关口右临红水河,左为悬崖陡壁,山道狭窄,仅容一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一带,因为匪患,十室九空,拿着金子也换不到一粒粮食.和虎臣破敌高嶺后,带兵追逐百余里至此,又饥又疲,险关阻挡,奋勇挥军鏖战几天,才将洪党歼灭,救出被掳走的男女老幼百余人.他感叹何以匪患不休,兵民皆遭灾难.

匹夫关战后,和虎臣率军进入安定司城,只见“空城寂寂月黄昏……荒丛闪灼青燐影,乱石爤斑碧血痕”《 瓯东集·乱后进安定司城》.整个城内哀鸿遍野,尸骸满地,死难者千余,后被统一埋在城西,勒石题“白骨冢”.

翻开清末广西历史纪事,以及清实录广西部分,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这十来年,连篇累牍的都是匪情,别无他事.思恩“四顾无完土”(《瓯东集·守思恩》),一心想做个良吏的和虎臣,无暇也无力他事,除了剿匪还是剿匪,“御寇常裹甲,驱民共枕戈”,办团练搞乡防,组织乡民自卫,同时,随时带兵出击,足迹遍及思恩及其它州府.他的名字不再像在广东清远那样与善政德绩联系在一起,而是只能出现在刀光剑影的兵事记录中了.

《邕宁县志·兵事志》172页: “时绥远军统领和廷彪亦至米花坪.遂督同张耀山、任定元、并绥远后营管带叶春……冒雨跟追,至宣化之大邓村接仗,越十余高嶺,由下仰攻.毙匪落岩涧丛菁中者无算”.“丁槐饬和廷彪由永康进,陈世华由太平进……旋探得匪踞屯村,陇蛩,岜炭,峺濑各陇……匪众踞岩履石,竭力死据.和廷彪、陈世华身先士卒,于林弹雨中督队鏖战.历初三初四两昼夜,连破要隘数重……起出被掠妇女三十余口”.

《广西通志·军事志》90页:光绪三十年(1904年),帮股之一王和顺伏击清军常备右营,击毙兵丁80余人,杀清军管带覃国庆和绥远军帮带吴胜贵.四月,广西提督丁槐、思恩府知府和廷彪率兵勇数千人,进犯据守土忠州(今属扶绥县)起义军驻地,激战三昼夜,清军死伤数百.第四天,王和顺后山突围,清军“仅得贼尸数具,生擒贼匪数名”.

《广西通史·跨世纪会党起义》445,446页:同年4月,帮股王和顺,黄五肥等聚众千余人,经武缘入隆安,沿途与清军对战多次,互有伤亡.黄五肥旋率所部自隆安下,转战永康州.丁槐饬知州沈仕彦,绥远军统领和廷彪,水师统领余炳忠等分八路,围攻黄五肥所据山区.

《清实录·德宗实录》卷528,5-7页:同年三月初五(1904.4.20)署两广总督岑春煊奏:“广西剿匪,续经各属文武禀报,其陈新之等首要,为和廷彪等所殄灭,匪势大衰.现仍督饬将弁,速行搜剿.”

和虎臣自己也有多首诗写及广西平匪经历,除上《守思恩杂咏》《乱后进安定司城》《追寇入匹夫关》,还有《挥军夜渡红河》《过昆仑关》《逐寇至灵山》等.

红河,应即广西境内的红水河,流经都安,忻城,来宾等地,这些地方是匪患猖獗之地.

昆仑关,在今南宁市宾阳县,是广西之著名险隘,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1904年的一天,和虎臣领军奔袭至此,天方破晓,勒马关前,一阵大风吹过,红色的木棉花随风飘坠,映红雄关漫道,遥想七百多年前狄青的昆仑关之战,他提笔写下了《过昆仑关》.

昆仑戌鼓日边挝,马到雄关破晓霞

御瘴竞沽香稻酒,随风乱坠木棉花

故宫禾黍悲侬氏,元夜旌旗属宋家

自古铭功有铜柱,武襄事业不须夸

—— 《瓯东集·过昆仑关》

七百多年前,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在南宁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纵横岭南.北宋朝廷一片惊慌,独狄青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率大军智败侬智高于昆仑关,一战定岭南.昆仑关之战成为历史上经典战役.狄青因此官至枢密使,但功高震主,满朝的猜忌使本来最赏识他的仁宗皇帝也狐疑起来将其贬官.贬官后的狄青很快郁闷而死.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被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侬氏,即侬智高.“元夜旌旗属宋家”,指的是狄青率领宋军,于1053年元宵节,布假象,出奇兵,智夺昆仑关,使岭南一带重归宋朝.

和虎臣以短短五十六个字,刻画了昆仑关壮丽景象,盛赞狄青功绩,同时抒发了自己以及将士的豪迈之情.

实际上,面对剿匪,和虎臣一方面期望尽快荡平匪患,还地方以安宁,自己也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战斗中,又心有不忍,存在顾虑.

《逐寇至灵山》记录了和虎臣指挥的一次火攻.灵山在今钦州市灵山县,和虎臣在这里围匪三日,起初“未忍聚而歼”,但想到“彼心不詟首不俯”,此次饶了对方,对方“去如星散来如风”,随后又聚集起来危害百姓,所以最后为求比户鸡犬安,他用火攻将敌营烧成焦土,大获全胜.当时计算战果,颇为得意,但事后又内心歉然,恐怕“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有失仁道.

1905年9月,广西匪患基本得到控制,朝廷开始布赏有功文武员绅,行赏名单中没有和虎臣.事实上,在这之前,和虎臣已经因谤被罢兵权,靠边休息了.

在广西,和虎臣“秋来雨鬓皤……御寇常裹甲”“御寒只马革……生死不复顾”(《瓯东集·小寒感旧事》),可谓东征西讨,身经百战,在战斗中他常身先士卒,英勇拼杀,岑春煊曾在奏章中表彰他剿匪得力,果敢勇猛,但最终升迁没他的份儿,反而被谤丢了兵权.在《瓯东集·返吴门感怀》中他只说“百战功劳只谤书”,并没讲为什么被谤,被谁人诽谤.陈荣昌在几首诗后的按语也提到“被谤释兵权”,但也没有明说究竟何事何因.两广总督岑春煊与和虎臣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柯逢时矛盾很深,和虎臣被谤是否与此有干系呢?不得而知.

《瓯东集》

和虎臣的家安在苏州.苏州,旧称吴门.在长林做盐使之时,和虎臣曾作诗《寄楼》“……乾坤大庐舍,何处非房栊;旷帐幸有托,高意追元龙”,认为居室无非寄生之所,不必太在意,而应以天地为屋,四海为家.他所呆过的地方,走过则过,不留房产物业.先前云南有宅,卖掉;浙江有房,也卖掉;只有在苏州,和虎臣似乎找到了归属,安家于此,没有再迁移.

被罢兵权后,和虎臣回到苏州,心灰意冷,“重裘尚嫌薄,回首思渺渺,红炉拨寒灰,意绪如烟袅”(《瓯东集·小寒感旧事》).向南望,风萧萧,事纷纷,人荒马乱,国家正多事之秋,而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他曾渴望生如狄青左宗棠当大任挽危局,死如狄青左宗棠铭铜柱留青史,而现在这一切成为泡影.“南粤归来意惘如,湖山依旧绕吾庐,一家儿女皆憔容,百战功劳只谤书”(《瓯东集·不寐有感》),命运不济,触眼皆是晦暗,发声便觉悲意:“功轻汗马抛长剑,命贱飞蛾扑短檠,万虑千愁挥不去,遥闻山寺晓钟声”(《瓯东集·返吴门感怀》).

天气越来越冷,在肃杀寒风中和虎臣时时想起昔日僚属,自己苟且偷安,慵懒居家,而他们仍在战火中苦撑危局,大动干戈,不由得转而替他们担忧:“士卒衣本单,血肤裂旗绕.我归养我慵,同袍苦未了.南望风萧萧,号寒知多少”《瓯东集·小寒感旧事》.当初奋战,“生死不复顾”,现在又何需在意功劳大小,如此一想,胸中块垒释然.

虎臣苏州的宅邸取名为“觉园”,意寓“十年大梦谁先觉,百战余生寄小园”.在觉园,他着手把过去的诗收集整理,得稿四百余首,因当初在温州盐场始大量作诗,温州简称“瓯”,而盐场在温州之东,故将诗集题名为《瓯东集》.

1905年, 陈荣昌受清廷委派东渡日本考察.行前,陈荣昌过苏州,与虎臣谈及军事,陈荣昌问:“君于兵事果有把握否?”虎臣曰:“安得无把握?”.几个月后,荣昌归来,虎臣向他重提此事,纠正了自己的自大,他说:“吾前漫应之耳.数月来颇愧斯言.吾安得有把握?仅能守马革之志耳.”对当时局势重新审度思虑之后,和虎臣认识到大势所趋之下,个人无力回天,再有决心,也仅能保全个人牺牲之志.

他把《瓯东集》两卷交给陈荣昌,嘱其携归并删定.虎臣虽写诗,但很低调,轻易不示人.他认为自己既是武将,便不该以文士自居.但为什么要全部交给陈荣昌呢? 和虎臣父亲和耀曾,当初驻军昆明时,发现官邸隔壁,有普通人家之子,机敏好学,聪颖有志,然家贫,学费困难,便一直资助其求学,令和虎臣与其同窗共读.后该生果不负所望考上进士,授编修,又为滇贵学政,成为西南名儒.两个孩子一块儿长大,以后又结为儿女亲家.这邻家子就是陈荣昌.荣昌书法极好,长和虎臣一岁,学识又在虎臣之上,和虎臣对他非常信赖,引为知己,偶得诗歌,独就荣昌商量可否.

陈荣昌带着老友的诗稿离开,这一别,便是诀别.多事之秋,时局动荡,删录之事,陈荣昌竟迟迟未能完成.直到1910年4月23日(旧历),才终于定稿百余首.这就是目前留存下来的《瓯东集》.这个版本,和虎臣生前没能看到.

和虎臣相貌魁梧,性格刚直豪爽,人望之,谓赳赳武夫,岂知其粗犷之下有细腻,豪放之下有悲戚.陈荣昌曾对人说和虎臣能诗文,文武兼资,别人不信.想及虎臣空怀苍生之志,才干不得赏识,主张不被理解,陈荣昌吁嘘长叹:“虎臣固人中豪,此数首也可谓诗中豪矣,而世不知其能为诗;然则虎臣为世所不知者,岂独诗为然哉!”.

统领粤西防军

赋闲之后,1907年,和虎臣还有过一次短暂的重出.

持续十年的游勇与会党之乱基本结束后,清政府试图在两广恢复治安,希望“振实业以厚民生,设学校以开民智,兴养立教”,下令对尽心民事的,从优褒奖;奉行不力的,据实奏参.可无奈民心已失,官心涣散,纵然有少数忠臣,要么不得所用,排挤一边;要么上位了,囿于环境,不能作为.各地会党虽表面上被大举清剿压制下去了,而另一股反清的烈火却正在地底燃烧,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

1905年,清政府的掘墓人,民族革命领袖人物孙中山登场.是年,他建立同盟会,有意识地把会党的力量加以引导利用,变匪的武装为革命的动力,先后策划了钦州防城廉州等多次起义.

大约是1907年前后,虎臣“以余寿平方伯知己之感,复应召至粤西统防军”(《瓯东集》陈荣昌按).防军即边防军,由当初的勇营演变而来,其统领可由将帅自招,其权责相当于绿营的提督、总兵.

余寿平方伯,即余诚格(1857-1926),安徽人.1903年和虎臣为思恩代理知府时,余诚格为南宁府知府,两人在剿匪中并肩作战,结为好友.余诚格1906-1908在广西任布政使,明清之布政使称“方伯”.和虎臣被罢兵权,余诚格为其不平,当粤西防军统领空缺,他便竭力推荐和虎臣.本已心灰意冷的和虎臣受他的感召,遂答应重出.这个粤西指如今的广西钦廉地区一带,过去属广东,因在广东西部,旧称粤西.

至粤西统防军并未多久,虎臣就返回了苏州.在陈荣昌的按语中,解释为因为足疾,没有说明是丢官还是辞官.如果是被动解职,很有可能与岑春煊有关.1907年,在围绕政体改革争斗的丁未政潮中,岑春煊被奕诓、袁世凯斗败,被迫离开权力中心.神仙打架,殃及池鱼,和虎臣很可能被算作岑春煊的人遭到清除.

当时粤西此起彼伏起义不断,是革命风暴的中心,也有可能和虎臣认识到清政府沉疴难治,祚命不系,不愿再倒行逆施,与革命为敌.

1908年,光绪帝、慈禧太后先后驾崩;宣统帝即位. 1909年,和虎臣的名字最后出现在史料里,《清实录·宣统实录》卷6,18页:“以办理盐务稽征不力,革去广西同知和廷彪职”.一个最初满怀致君尧舜匡时济世愿望入场的官员,最后以怠工革职结局黯然离场,这大概是当时很多官员共同的命运.

命息苏州

革职后不到一年,1910年的某一天,和虎臣逝于苏州,享年仅49岁.得知死讯,陈荣昌立刻赶往,作诗《抵苏州哭和虎臣太守》,哀叹虎臣一生怀才不遇:

将门有将语非讹,文武兼资奈命何!

歌哭半生诗集在,艰难百战谤书多.

人悲李广无侯相,命厄张良有病魔.

一恸吴江江上水,英雄淘尽不回波.

虎臣死后葬在苏州穹窿山,离名士李根源之墓不远.李根源是国民党元勋,为朱德恩师,而李根源又是陈荣昌的得意门生.李根源与和虎臣生前认识.1926年,李根源暂别政治旋涡,退隐苏州之时,在穹窿山访古探幽考证墓群,曾于虎臣墓前默然垂首.其《吴郡西山访古记》中对虎臣墓有记载.

虎臣生前钟爱穹隆山,常山中转悠,与山中一郁姓农民交好.他死后,郁家敬重其人,自愿为其守墓,一家三代,历百年,子遵父嘱,看护坟茔,不曾失信.即使在战争年代墓冢无奈被毁,他们也设法留下了标志物,以方便和家后人找寻确切位置.至今,他们保留着李根源赞和虎臣的一块碑文(参见和映平《瓯江流水忆故园》).

1911年10月,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在摧枯拉朽的洪流中轰然倒塌.当烈火烧到长沙,时任湖南巡抚的余寿平化装逃脱,被清廷谕令革职.和虎臣如果继续担任粤西统防军,不知又会如何抉择?

历史变革在即,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做出选择.岑春煊在辛亥革命后,参与进革命,成为其中干将,一度任广东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而陈荣昌选择退隐昆明,避居鸣矣河畔,不再出仕.和虎臣早逝一年,没有看到清朝的覆灭,幸耶,不幸耶?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宣告结束,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恨不书读十年(代后记)

“问诸君无恙乎?刮目相看,奚啻士别三日;叹此事遂废矣!反躬自叩,恨不书读十年.”这是和虎臣遗落丽江雪山书院的一副楹联.

和虎臣与父亲和耀曾都是从丽江纳西族走出的杰出人物.他们虽然少小离家,但与家乡血脉相连,声气相通,是深植于丽江血肉中的历史人物.在丽江的祠堂,书院,里巷多有父子俩的遗迹,传说.他们的书法和文字被奉为纳西之精髓,镇祠之瑰宝,除非来贵客而不肯轻易展示.

雪山书院在丽江古城,建于清雍正三年(1723年),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损毁和重建,是当地最高学府,亦是丽江士绅学子达官贵人交流的场所.和家世代与雪山书院紧密关联,这副楹联是和虎臣于书院重建之后,受父老乡亲所托题赠.楹联摈弃高谈阔论,从个人切身感受出发,以己之遗恨,反衬,盛赞家乡的学风以及士子们所取得的进步,其恳切真诚,读之令人无不动容.初,笔者诵之,每每于“反躬自叩,恨不书读十年”沉吟,觉其憾其恨如同身受,而后深入他的身世,更加体会到文字下面深重的无奈与凄怆.

2016年1月,和虎臣外孙女和映平嘱其子把一本诗集交与笔者.这是一本自己装订的手抄本,约百首古体诗,工工整整地用毛笔小楷誊写,繁体字,竖式排列;作者,和虎臣,誊录人,晚清滇黔一代文宗陈荣昌.两三个月间,捧读,一个字一个字确定,一首诗一首诗搞明白,逐渐地,笔者被带入到一个没落的时代,一个没落时代的没落臣子的内心.这本诗集从没有面世,见到过的没有几人.当初接下这本诗集,初衷是要从儿子虎臣这里寻找老子和耀曾的线索,没想到打开了另一个人生,另一个剧情.

虽然和虎臣像其父亲一样文武双全,仕途也算是官至四品,但与父亲相比,他的命运要黯淡得多,悲剧得多.降生乱世,七日失家,八岁丧母,幼年颠沛流离,寄生军营,成年科举屡屡失败,捐官仕途,末了还是操戈沙场,浴血功名,而“百战功劳谤书多”,所事非所愿,郁郁不得志,壮年而终.了解他的这样的一个人生,再读“反躬自叩,恨不书读十年”,个中况味,更令人唏嘘不止.

“恨不书读十年”,不独从和虎臣这里有此叹.左宗棠三试不中,但以师爷出身成就大业,他有一联曰“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极言对书之酷爱.同样饱受落第耻辱的和虎臣奉左宗棠为楷模,所作之联恐化于左宗棠,而左宗棠联应又取意于前人.乾隆年间,词人、散文家张惠言曾写道:“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看来,爱读书又读不成书是读书人共有的憾恨.世事多纷扰,命运更乖舛,安静读书之愿,有时很简单,有时就是一个奢侈的梦了.

春秋论文范文结:

适合春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春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炎黄春秋杂志